不消片刻,叶重锦就被一对年轻夫妻抱在了怀中。
一个失声痛哭,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哗哗的流。
一个激动的双手都在颤抖,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开不了口。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叶重锦的父母。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不过是日常出门烧香拜佛而已,就把孩子给弄丢了。
等回头他们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人已经没了影,想找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这些是我带回来的人,你们帮忙安排一下,以后他们就留在我身边做事。”
相比起他父母的激动,叶重锦就冷静多了。说话时从容淡定,脸上的表情没有喜悦也没有憎恨,就像是古井的水,自始至终都平静无波。
郡王夫妇愣了一下,纷纷露出受伤的表情。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在嫌弃他们保护不了他,这才让他被人拐走,差点回不来?
“是不合规矩吗?”叶重锦自认为比较通情达理,于是说:“那我把他们放在外面养着。”
郡王夫妇立刻摇头。
他们想,他们已经伤了儿子一次了,不能再伤他第二次了。不就是养一些人吗?安排。
*
谷姜地区最近发生了一件怪事。
凡端惠郡王府治下,无论男女,无论贵贱,年满五岁未过十岁者,强制性进幼学。
束修免费,包吃住。
不从者,九族在列,鞭数十,游街示众。
百姓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只听说过强制性征兵,强制性服役,强制□□税……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强制性学习。
就问这是要干什么?
有门路的,特指达官显贵,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联系到了端惠郡王,暗戳戳的打听原因。
端惠郡王只是笑笑,不说话。因为显少有人知道,其实他也不知道。事实上,这是他儿子的要求,他只是照做而已。
或许是包吃住诱人,也或许是惩罚够狠。总之,整个谷姜地区的幼童都出现在了幼学里,老老实实的跟随夫子们学习。
偶有一些幼童刚进来就出去,都是高官家的子弟。或是父母或是祖父母拿了大笔银子来,嘴上说的冠冕堂皇,说是捐献,实际上心里想的是赎人。
端惠郡王爽快的收了那些银子,只是一分也没有用在自己身上,而是全部投入到了幼学中
供幼童们吃住穿衣。
*
死士门在成功加入端惠郡王府后,不仅每一个人都有了正式的名字,还有了正儿八经的户籍。从此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的阳光下。
他们欣喜若狂的想,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那么他们以后要做些什么呢?大概率还是干脏活吧!
没关系的,他们早就习惯了,只要不给他们喂毒药,就一切都好。
可死士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的第一份活计是当夫子。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当夫子。
无论是内功心法,还是武学招式,又或者杀人手段,通通都可以教。
而被教导的对象,是被强制性入学的幼童。
死士们,不,武学夫子们在接到命令后,立刻就开始实行。
因此好多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哭天喊地的沿着街道跑步,跑得大汗淋漓,跑的气喘吁吁,跑得直翻白眼也必须继续跑,直到累趴下再也爬不起来才有片刻喘息之机。
有些小孩实在是跑不下去了,就装作自己累趴下了,结果不仅没被允许休息,还挨了几鞭子,痛苦的在地上打滚。
不少家长心疼的差点抽过去,恨不得以身代之,或者把孩子带走。可是一想到这样做的惩罚,立刻就歇了这心思。毕竟那可是几十鞭,一个运气不好就有可能被活活打死。就算不死,也会社死,别忘了还有游街示众。
与此同时,一些身穿锦衣的年幼小公子缩在父母的怀里瑟瑟发抖。幸好他们家里人看中他们,将他们带了回去。否则受这苦的就是他们了,他们可受不了这苦。
*
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
三年后的一天,端惠郡王升级成为了端王。因为他皇帝祖父驾崩了,太子亲爹登基了。
次年,他被人上折子参了。说他倒行逆施,为非作歹,荒淫无度,致使夫妻分离,父子分离,母子分离,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当斩。
端王:“……”
他干什么了?怎么说的好像他十恶不赦似的?他分明什么也没有做。
端王在一些人的监视下被迫进京后,抱着他皇帝父亲的大腿委屈的哭,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折子上写的那么荒唐,去往封地多年,连税都没有多收一个子儿,实打实的老实巴交。
皇帝问:“你在庄子里养那么多女子做什么?未婚的小姑娘也就罢了,怎么还有已婚的妇人?”
端王大喊冤枉,“儿臣只是雇佣她们做工而已,每月都按时结了工钱,绝没有欺辱她们半分。父皇若是不信,可亲自去查看一番。更何况儿臣若是有喜爱的女子,为何不纳入府中?何必养在外面?若是有个一儿半女,岂不是成为了外室子,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皇帝说:“想必是你王妃逼着你不二色。”
“父皇此言差矣,”端王解释道:“儿臣若是有二心,王妃贤惠,定不会阻拦,还会亲自让人收拾院子,迎新人进门。”
“呵呵!”皇帝忍不住笑了。
笑过之后,他又问:“你在庄子里养那么多男人干什么?不会还是雇佣他们做工吧!”
端王毫不犹豫的点头,“毕竟很多地方都离不得他们。”
皇帝接着问:“那些孩童呢?你为何让他们与父母分离?”
端王哭丧着脸说:“儿臣供他们吃穿用度,还教他们读书认字,怎么就错了?更何况他们的父母都忙着做工,哪有时间照顾他们?做父母的若是想孩子了,去幼学里看孩子不就行了吗?儿臣又没拦着。就像父皇,上朝的时候还能带着年纪尚小的弟弟妹妹一起吗?还不是把他们留在后宫里。”
皇帝闻言,多看了他两眼。
半晌后,他问:“就只有这些,你没有什么继续要说的?”
端王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
该解释的他都解释了,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了。
皇帝哈哈一笑,又留了他几天,就放他回封地去了。
后来端王才知道,其实那时他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那一封参他的折子,什么荒淫无度倒行逆施都是虚的,实际上是在告他谋反。毕竟他真的养了一大群男人,几乎把谷姜地区的青壮年全都囊括在内了。
想明白后,端王出了一身的冷汗。
幸好他从小就不聪明,他父皇也知道他不聪明,并且认为不聪明的他干不出什么大事,这才留了他一条小命。
果然老祖宗说的对:傻人有傻福。
与此同时,端王感觉十分困惑。首先他母家势力薄弱,其次他妻子家世不显,最后他从不拉帮结派,也不受父皇宠爱,怎么有人想着把他拉下马?他只想当个闲王,安安分分过一生。
谢谢“过客”小天使给我灌溉的营养液[好运莲莲][好运莲莲][好运莲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奇怪的命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