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死对头他想攻略我 > 第4章 星辰逻辑

第4章 星辰逻辑

暮色如稀释的墨汁,缓缓浸润着天际。物理拔高班的灯火渐次熄灭,只剩下他们这一隅还亮着冷白色的光,在黑板上投下两道专注的身影。

温祈将最后一份演算稿纸的边缘对齐,纸张发出清脆的摩擦声,随即被利落地收入棕褐色的皮质文件夹中。

动作间,腕上那支设计典雅的银色手表反射出微光,与她此刻沉静如水的神情相得益彰。

她今天将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颈部线条,唯有几缕不听话的碎发垂在耳侧,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柔软的光泽。

“关于文化节的方案,”她抬起头,目光越过堆积如山的参考书,落在对面的宋迟清身上。

夕阳最后的余晖穿过窗格,在他干净的白色校服衬衫肩头投下暖金色的光斑,也勾勒出他低垂着眼睑时,那过分清晰利落的下颌线。

她的语气平稳,“我重新评估了预算。‘银星诗笺’的星空观测环节,可以寻求天文社的现有设备支持,能有效削减租赁费用。”

她的声音在渐暗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

其实在开口前,她心里已反复推敲过数次——既要展示合作的诚意,又不能让对方觉得她是在示弱。

宋迟清拉上黑色书包拉链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

温祈的这份高效让他暗自欣赏,却也让他更加警惕——她总是能如此迅速地找到最优解。

他很快收敛起那一丝微妙的触动,思维迅速跟上她的节奏:“很具操作性的优化思路。”

他颔首,语气是同频的冷静,“对应的,‘逻辑迷宫’的物料制作,我可以尝试联系美院设计系的学长学姐,看看能否利用可降解或再生材料,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保证视觉效果。另外,活动的奖励机制部分,或许可以引入线上虚拟勋章系统,替代部分实体奖品,进一步压缩预算。”

两人自然而然地并肩走出弥漫着粉笔灰和旧书气息的教学楼。

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温祈颊边的碎发,也轻轻鼓荡起宋迟清衬衫的衣角。

他们沿着被梧桐树影笼罩的小径缓步而行,语速不快,但信息密度极高,就预算优化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着高效对接。

没有提及那日甜品店里让出的草莓挞,也没有说起那瓶冰镇柠檬茶,仿佛那些带着个人温度的交集,已被暂时封存。

“这是基于我们讨论形成的初步预算分配草案,”走到教学楼外的路灯下,温祈从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中调出一份文件,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几下,通过蓝牙分享过去。

屏幕的冷光映照着她专注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如果这个框架可行,下周一的学生会讨论,我们可以尝试提出一个联合修订方案,推动效率。”

她心里清楚,这份草案不仅关乎活动成败,更是她能力的一次无声证明。

宋迟清拿出手机,接收文件。

他低头快速浏览着屏幕上条理分明、数据翔实的表格和说明,目光在几个关键优化点上略有停留。

窗外最后一点天光映在他微垂的眼睫上,让人看不清他具体的眼神,但那微微抿紧后又松开的唇线,泄露了一丝他内心不得不承认的赞许——温祈在统筹规划和细节把控上展现出的敏锐与执行力,确实超乎寻常。

他原本以为她只是学业出色,没想到在实务上也如此游刃有余。

一句话在耳边响起,“温祈向来优秀”。

果然如此。

这个竞争对手……才是配与自己匹敌的人。

“可以。”他收起手机,声音在暮色中显得低沉而肯定,“联合提案的通过概率会显著提升。”

“不过,”他话锋微转,带着惯有的审慎,“关于活动当天的具体流程衔接和人员调度指挥权,还需要在预算框架确定后,进一步明确划分,确保执行效率。”

这是他必须守住的底线,合作可以,但权责必须分明。

“这是自然。”温祈语气淡然,仿佛早已料到。

“合作不代表模糊权责界限。具体的分工细则,可以在预算通过后,另行召集专项会议商讨确定。”她的回应滴水不漏,既接受了合作的形式,也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她欣赏他的严谨,但这不代表她会退让。

他们走到通往不同方向的分岔路口。

路灯已然亮起,在渐浓的夜色中晕开一团团暖黄色的光晕。

几只晚归的鸟儿掠过天际,留下几声模糊的啼鸣。

“下周一见,温祈同学。”宋迟清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她。

路灯的光线在他挺直的鼻梁一侧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他恢复了在学生会时那种恰到好处的、带着距离感的姿态。

“下周一见。”温祈微微颔首,神色平静无波。

她转身,迈着依旧稳健的步伐,走向不远处等候的黑色轿车。

车子无声地滑入车流,她透过后视镜,看到那个挺拔的身影也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没有多余的客套,没有关乎个人的任何交流。

这一次的并肩而行与高效沟通,似乎严格界定在“校园文化节”这个公务范畴之内,理智而清晰。

车子驶入城北一处以低调和安保严密著称的别墅区。

穿过林木掩映的私人车道,最终停在一栋现代主义风格的三层建筑前。

灯火通明的玄关处,身着藕色制服、气质温婉的生活助理周姨已微笑着迎候。

“小祈回来了,”周姨接过温祈手中沉甸甸的书包,声音轻柔,“先生和太太今晚有商务晚宴,嘱咐您不用等他们。厨房温着燕窝炖奶,现在用一点吗?”

温祈换了柔软的室内拖鞋,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先不用,周姨。我还有些功课要处理。”

她顿了顿,补充道,“帮我送到书房吧,谢谢。”

周姨应声而去,动作轻缓,不多一言。

温祈沿着旋转楼梯走上二楼,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域。

她的书房宽敞明亮,整面墙的书柜陈列着各类书籍与获奖证书,每一张证书都被妥善装裱,记录着她按部就班、无可指摘的成长轨迹。

然而,她的视线在掠过书柜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时,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那里,在一堆旧竞赛笔记的遮掩下,隐约露出一个深蓝色绒布封套的一角。

那里面装着的,并非什么光鲜的奖状,而是一张十分特殊的、来自三年前的“少年科技创新潜力奖”获奖证书。

之所以特殊,不仅因为那是一次规格极高却意外低调、甚至未公开报道的比赛,更因为那个项目——基于生物电信号微弱识别的初步探究——是她与当时最好的朋友、也是她科研的启蒙者林薇共同完成的。

而林薇,在那个项目获得意外认可后不久,就随家人匆匆出国,自此音讯全无,断联得彻底而突兀,只留下这张证书和一大堆未解的谜团。

温祈后来也曾试图联系,却石沉大海。这件事,成了她完美履历中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小的隐秘缺口。

她迅速收回目光,仿佛那角落里藏着什么灼人的东西。

深吸一口气,点开了宋迟清分享的链接,开始专注地研究起那些笔记。

周姨轻手轻脚地送来温热的炖品和切好的水果,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她与屏幕上那些充满挑战的公式符号。

她看着那些条理清晰、甚至带有独到批注的笔记,心里那根习惯于竞争的弦被轻轻拨动。

他精准地洞察了她未能参与市级竞赛的那一丝隐晦的遗憾,并且,以一种超越简单人情往来的、更高级的方式——分享知识与情报,提供了她无法拒绝、也无需以“人情”来衡量的帮助。

这种建立在智力对等和能力认可基础上的“资源共享”,比任何客套的关心或物质的赠予,都更让她觉得……值得认真对待。

然而,就在她沉浸于一道复杂场论推导时,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了一封新邮件提醒。

发件人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由杂乱字母组成的地址,邮件标题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却让温祈握着鼠标的指尖瞬间冰凉——

「问林薇好。」

没有正文,没有落款。

窗外的夜似乎一下子变得深沉粘稠起来,庭院里原本温馨的景观灯,此刻在地板上投下的光影也仿佛带着窥探的意味。

书房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骤然加快的心跳声。

那个名字,那个被她小心翼翼隐藏在光鲜履历之下、几乎要与旧笔记一同蒙尘的名字,就这样被一个未知的发送者,轻描淡写地抛回了她的世界。

她猛地回头,再次看向书柜底层那个深蓝色的绒布封套,眼神变得锐利而复杂。

宋迟清的笔记还打开在屏幕上,校园文化节的合作才刚刚开始,而这条突兀的信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却是不安的涟漪。

她定了定神,移动鼠标,先回复了宋迟清,言辞依旧简洁:

收到,资料极具参考价值。谢谢。

然后,她干净利落地关掉了聊天窗口。

她点开了那封诡异的邮件,盯着那三个字看了许久,试图从中找出任何线索。

是谁?为什么是现在?林薇……她现在到底在哪里?发生了什么?

某种比学业竞争更幽深、更不可控的迷雾,似乎正悄然弥漫开来。

她重新握紧了笔,但此刻注入笔尖的,已不仅仅是与宋迟清一较高下的动力,还混杂了一种被无形之手推入未知棋局的不安与探寻。

夜的静谧,此刻仿佛也浸染了一丝风雨欲来的压抑。

她打开电脑,宋迟清分享的加密链接赫然在目。

就在她准备点开时,内线电话轻响,是母亲温柔却略带疲惫的声音从楼下书房传来:“小祈,回来了?今天还顺利吗?”

“一切顺利,妈妈。”温祈的语气保持着惯常的平稳,“正在准备‘英才杯’。”

她下意识地没有提及与宋迟清的合作,仿佛那是独属于她的一片需要谨慎评估的领域。

“那就好。注意休息,别熬太晚。”母亲的声音带着关切,但背景里隐约传来的翻阅文件声,昭示着谈话的短暂。

“知道了,您也早点休息。”

通话结束,书房重归寂静。

温祈点开链接,开始专注地研究起那些笔记。

周姨轻手轻脚地送来温热的炖品和切好的水果,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她与屏幕上那些充满挑战的公式符号。

她看着那些条理清晰、甚至带有独到批注的笔记,心里那根习惯于竞争的弦被轻轻拨动。

良久,一丝类似于在迷雾中看到同类灯塔时才有的、混合着挑战欲与由衷欣赏的笑意,终于在她向来波澜不惊的眼底缓缓浮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细微的涟漪。

他们依然是竞争对手,在学生会,在“英才杯”,在未来无数个可能狭路相逢的领域。

但此刻,一种新型联结,似乎正在那瓶柠檬茶的清新之外,于理性构筑的土壤上,悄然扎下了根。

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摊开的“英才杯”真题集上,眼神锐利如初。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某种微妙的、名为“不想被比下去”或者说“想要与之一较高下”的动力,正伴随着屏幕闪烁的光芒一起注入她的眼底。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传统风貌区内,一座经过现代化改造、保留着青砖黛瓦外观却内里乾坤的四合院中,宋迟清也刚踏进家门。

“少爷回来了。”管家福伯接过他递来的外套,语气恭敬而不失亲切。

“嗯,福伯。爸妈呢?”

“先生还在公司,太太在画室。”

宋迟清点了点头,穿过月色洒落的庭院,走向自己居住的东厢房。

他的房间是传统结构与现代极简风格的融合,临窗的书桌上,各类竞赛书籍和模型堆放得整齐有序。

他放下书包,先去了母亲的画室。

画室内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独特气味,母亲正站在画架前,对着一幅未完成的抽象画凝神思考。

“妈,我回来了。”

宋母回过头,脸上带着艺术工作者特有的敏锐与温柔,“阿迟回来了,集训辛苦吗?厨房有杨姨刚做的杏仁酪。”

“还好,不辛苦。”宋迟清走到母亲身边,看了看画作,“进度不错。”

“少来,就知道说好听的。”宋母笑着轻拍了他一下,“快去忙你的吧,知道你事情多。”

回到自己房间,宋迟清并没有立刻开始学习。

他先是从书柜深处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他收藏的各种限量版机械零件。手指触摸到那些冰冷的金属。

片刻后,他才重新坐回书桌前,打开了电脑。

屏幕上,与温祈的聊天窗口还停留在她那句“收到,很有帮助。谢谢。”上。

他指尖在键盘上停留片刻,最终却没有输入任何新的内容,而是调出了“逻辑迷宫”的优化方案草图,开始进一步完善细节。

脑海中却不期然地闪过傍晚时分,温祈在谈及预算优化时,那双冷静眼眸中闪烁的、纯粹而锐利的光芒,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捕捉到了关键数据。

她那份几乎挑不出毛病的预算草案,以及她明明接受了帮助,却依旧保持着那份恰到好处的、不愿欠下人情式的独立姿态……

都让他觉得……很有趣。

那是一种遇到真正能跟上自己节奏、甚至可能逼迫自己加速的对手时,才会产生的、带着兴奋与挑战欲的情绪。

他放下手中的电子笔,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窗外庭院里那棵姿态古拙的石榴树上,月光为它披上了一层清辉。

两处灯火通明的宅邸,两个同样优秀而自律的年轻人,在各自安静的空间里,怀着一种微妙难言的心照不宣,继续着各自的征程。

夜的静谧,此刻仿佛也成为了这微妙共鸣最好的布景。

嗨嗨嗨[猫爪]我是荔訫,念作“Lì Xìn”。今天依旧双更[害羞]加油吧[墨镜]这篇主要是上一篇的一个结尾吧。。。[玫瑰][玫瑰][玫瑰]浅浅设了一个悬念[菜狗]你们的收藏和夸赞就是我写作的动力[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星辰逻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