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坛当天,沈挽莺穿了一身黑裙,裙子上有明显的黑白花纹,扎着低马尾,她戴了一对鸢尾花耳环,手腕上戴着银白色的手链,指骨上干干净净,没有佩戴婚戒。
现场很热闹,来了不少从医的,还有国内一些专家医生,沈挽莺踩着高跟鞋进来的时候,大家都相谈甚欢。
现场的位置都是提前定好的。
沈挽莺是这次医学论坛的特邀,位置比较靠前。
她找到自己名字的座位才缓缓坐下,刚坐下沈挽莺便拿出手机对着现场拍了张照。
但她没有结识更多医者的兴趣。
他们也没有过多打扰。
晚宴开始后,大家陆续入座。
主持人是个年轻漂亮的女人,穿着黑色的裙子,朝着台下一笑,“尊敬的各位同道,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今晚的讨论。”
“作为医学界的重要论坛,本次讨论会来了不少同行的医者,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感谢各位从百忙之间抽空而来。”
主持人举着话筒,微微一笑:“这次论坛很荣幸能邀请沈挽莺小姐来参加本次论坛,她18岁出国留学,大二时跳级,22岁在巴黎,也就是现在我们身处的地方,她有了自己的一番成就,25岁她的医学经验国内已经堪称完美,回国发展。”
“下面我们有请华和第一一院的沈挽莺小姐上台发言。”
“……”
沈挽莺踩着高跟鞋走上讲台,主持人退到一边,她默默看了一圈台下的许多同行的医者,真正演讲的时候,提前准备的演讲稿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在来之前,我准备了一篇很长的演讲稿,可我真正站上台,却用不着了,不知道各位同行的医生是不是跟我一样感同身受。”
沈挽莺把开场白讲完,切入正题。
“在医学的道路上,在医院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人情世故,以前我的哥哥开玩笑跟我说那哪里有人情世故,我告诉他,医院到处都是。”
底下哈哈大笑起来,说的不假。
“在医学的旗帜下,我们汇聚力量,形成了千千万万的医生,携手攻克疾病的堡垒,成为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唯一,只有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才是最好的。”
沈挽莺笑道:“在几年前,我还未从医时,我还只是一个小姑娘,但是因为我想救死扶伤,所以选择了这条路,可能很多人觉得累,觉得学医太苦了可我认为,只要你想,你就一定会成功,学医只需要一颗为病人着想的心,一份对医学的执着热爱。”
沈挽莺恍惚想到了十几年前的车祸,最后释然一笑:“或许医院是大家都不愿来的地方,很多医生应该也不想每天接到不同的病人,所以,珍惜当下。”
沈挽莺注视着台下,桃花眸一闪而过,眼睛如同星河一样灿烂:“我们如血液般奔腾,在医学的海洋中循环,不息的热爱,是对未来的承诺,医院是生命的灯塔,照亮了无数患者的前行之路。”
“诸位,我们明年见。”
她没有立马下台,之前主持团队那边找过她,说是会有个三分钟提问环节。
主持人走上前来:“下面有个三分钟的提问环节,各位有什么问题问沈医生的可以趁着三分钟内问。”
随后对她一笑。
在这三分钟内她回答了不少人的问题,但是时间有限,这个提问环节很快就结束了。
沈挽莺这段演讲给予了很多同僚一个启发,一半都是她自身的经历,小时候她就喜欢看医学相关的书,长大后更是从医。
……
十二月初,沈挽莺坐上了回国的航班。
这个时候江城已经入冬了,天气也转凉了,这几天下起了下雪,雪花冰凉冰凉的。
她低头跟楚君问发消息。
一支鸢尾花:【买了,有空来我去带给你,我家里这边不方便你过来】
楚君问:(开心)
院长那边没有让她立刻复工,给她休息两天,这次她演讲的视频被人录下来后在医学界内传开了。
华和论坛上也有。
所以在论坛结束后,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来预约她看病。
周六,沈挽莺对于排班的事弄的一上午都待在客厅,眼睛都快瞎了,排班表不管怎么排,都有点得罪人。
她突然很想知道,叶南星公司那边是怎么排班的。
沈挽莺放下手中的活,去倒了一杯水。
每次排班都要命了,沈挽莺弄了几个小时终于排好了,自己还补了几天。
同事刚值完班回来,看到她在排班,“加油,我去吃个饭。”
同事从夜里开始来了两台手术,上午又来了一台,刚下来。
“我带了吃的,不算太油腻,不介意的话可以拿着吃。”沈挽莺指了指后面桌上的面包。
她路过的时候买的。
同事睁大眼睛:“姐我真是爱死你了,你就是我的救星啊。”
她刚想说要不要饿一顿,因为又累,又不想跑食堂,最后还得回来,都没什么休息的时间,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来一个病人。
沈挽莺:“别站着了,去吃吧。”
刚好手机上来了信息,沈挽莺顿了下。
沈秋程一般不会发信息过来,怕打扰她休息,她垂眸一看备注是叶南星。
叶南星:【回来了?】
沈挽莺倒完水回来才回复:【嗯。】
仔细算算,他们确实,半个月没见了。
这个月沈家有家宴,不知道叶南星去不去,家风不太好,打心底沈挽莺不太想去,也不想让叶南星去,不过还是得去,至少还是有真心待她的人。
周一她值完班,去到了201。
她每次去看人,都会多跟她聊几句,女孩瘦的不行,眼睛也很红,那天,她突然问沈挽莺,“挽莺姐,你真好。”很久没有人对她这么好了。
这个女生,沈挽莺跟她还是比较熟的,她的病房就在姑姑旁边,症状不同,可她却比姑姑还严重,一个月内进了将近十次ICU,经常半夜复发进手术室。
那么多病人,沈挽莺身为医生,不可能每个都记住他们的家属,但这个女生不一样,她和她总有很多话说,说不完的话,同时也比较心疼,这个女生最初是被家里人打进医院的好像,只不过不清楚是谁,
每次家属签字的时候,只有一个看起来和她差不多大的男人来签。
姑姑先天性心脏病,近几年病情恶化,是在她出国前夕查出来的,之后就一直在治疗。
“……”
沈挽莺给剥了荔枝,倒了一瓶牛奶,女孩盯着牛奶看了许久,没喝,收下了。
“我打算,新年出院了。”
“你还没有那么快好。”沈挽莺抽了下嘴角,以为自己听错了,“那么着急出院干嘛?”
她是去年住院的,断断续续好几次,也算是比较熟,她直白的说出口了。
女孩微微怔了下:“我没事,实在是不想落下太多课。”
沈挽莺了解她的性子,沉默几秒,看了看她清澈的眸子,“家里人同意了?”
“我哥同意了。”
可能家里关系都不太好,每次聊天都避开了家庭,父母的话题。
后来的几年沈挽莺才知道,她母亲亡故,父亲再婚了,家庭矛盾也复杂,从新年开始,她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再次见面还是四年后。
那时的言九昔已经是个独当一面的成熟姑娘了,身上的傲骨是她今天没有看到的,不再是这副每天做着不同的检查,喝到吐的药,时不时难受到半夜。
当然这是后话。
沈挽莺给她剥荔枝,放在她面前的盘子里,“回头让你哥过来签字吧,到时候定时过来换药和复查。”
她总觉得,某些方面他们太像了。
她多嘴问了一句,“之后打算怎么办?”
言九昔:“回去上课。”
沈挽莺:“有事还可以找我,难受也别憋着不说,迟早得憋坏。”
言九昔眠眠唇:“我知道了。”
-
回到公寓,沈挽莺才恍惚想起自己中饭和晚饭都没吃,打算点个外卖。
刚把没拆封的面包撕开咬了一口,刚准备下单外卖,叶南星就来电话了,她接了,“喂?”
“吃饭了吗?”
“没。”
他迟疑了下,“刚下手术台?”
“早下了,去跟言叔叔女儿聊了几句。”沈挽莺说,“我准备点外卖。”
叶南星缓缓问道:“经常点外卖?”
沈挽莺应了一声:“再国外的时候就经常这样,急诊电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打来,每次一结束就会提前点外卖,平常我自己也会拌沙拉吃,煮粥吃。”当然盛虞秋说她迟早得吃坏肚子,天天吃这两样东西。
她今天就点个外卖,不吃沙拉,粥。
叶南星吸了一口凉气,这才问道:“外卖点了吗?”
沈挽莺凉凉道:“还没,刚准备下,你就打来电话了。”
“那你别下了,我在你家楼下,我去给你做饭。”
听到这话一惊,连忙打开门出去,看到正站在她公寓楼下的男人,男人单手举着手机,另一只手插兜,正仰望着她居住的位置。
好像这样的场景。
很多年前也有过。
那时他们还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女。
她呼吸一震。
沈挽莺都忘了通话还在继续,她停顿几秒才问,“你会做饭?”
叶南星边打电话边往上走:“会,那我上来了。”
“……”
公寓不算太大,但是东西肯定放得下,叶南星没有来过,今天事出突然,她都没有仔细收拾客厅,客厅内东西弄的到处都是,平常每次回来,时间不到一半有时候就有急诊电话,每次她都睡在沙发上,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因为离门近,有急诊电话的话,她可以省出几秒的时间出门。
叶南星仔细打量了下屋子,不是很大,比她在沈家的房间还小了很多,他没忘记正事,“东西都有吧?”
沈挽莺点头,想了下:“你怎么突然要来给我做饭?”
“总不能让你一直吃外卖,吃多了不太好。”
“而且我是你老公。”
她顿了顿,貌似有点意外这个称呼从她同桌口中说出来,不自在的好像不止她,面前的男人说完立马别过头去,摸了摸耳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