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俐的女官借口说有事先走一步,留下她的同伴和方孟春面面相觑。
方孟春含笑道:“你放心,并不是让你做什么坏事,只是回答几个问题。”
那女官唯唯诺诺连声应了。
“你姓什么?”
“姓董,名阿姜。”
方孟春点了点头,又问:“阿姜入宫可有些年头了吧?”
“还不到一年。我本是城里一寻常人家的女儿,家里揭不开锅了,刚好碰上宫里招收有工巧者为女官,我也会些针线……”
如同方孟春所料想的那样,只需一问,董阿姜就如竹筒倒豆子搬,把自己的背景全都一股脑说出来了。
眼下燕国宫人中编户齐民出身的极少,因为哪怕成了有品秩的女官,也很少有机会能被放出宫去。
不到走投无路,不会做此选择。
即便如此,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入宫为女官的,想来董阿姜针黹手艺当是很好。
“另一位也是这样吧?我看她和你关系好像不错,想来是同时入的宫。”
“那倒不是。令月进宫有好几年了。她家父亲本是郡守,因为犯了罪,家中男女都受牵连,这才入了掖庭为奴,后来成了女官。”
那就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
“也都不容易。”方孟春感叹道,拿出一个荷包,塞进董阿姜手心。
“公……公主,这……”
“这是给你们二人的,就收下吧。”
董阿姜再三推辞,最终还是默默把荷包袖了。
方孟春半开玩笑地说道:“我是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需要前辈指点。今年宫中新进了不少嫔御,可有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不敢当。”董阿姜轻声道:“住在北宫这边的和我们少有交道,因此并不了解。住在掖庭的几位,和宫人女官虽不住在一处,偶尔倒也能碰上面。可要说印象深刻的还真没有,这都半年了,也没听说哪位格外受宠的,否则也不会仍然住在掖庭了。”
方孟春以前略微知晓穆、邓二家的事,但对宫里的其余嫔御了解甚少。方媛在进宫前和她详细说了些她所不知情的事,也基本都是有关皇后和三夫人的。
而在方孟春的“后世记忆”中,和北燕这个王朝有关的,基本就是几件最出名的大事,其余一片空白。
然而有一件事她知道的:下一朝的太后,不是如今的穆皇后,也不是邓贵嫔。更不是位列三夫人的贵华刘氏或是贵人柳氏,而是一位姓许的女子。
可惜她只知道许氏将来会以下一任皇帝生母的身份成为太后,却不知道她在“先帝”方绪还活着时经历过什么,就连她什么时候进的宫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利用这个信息了。
董阿姜打开了话闸子,止不住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不要紧的琐事,但从头到尾也没提到一个“许”字。
方孟春有些坐不住,赶紧抛出了新的问题。
“另一位女侍中,你可有曾和她接触过?”
董阿姜略作思索,道:“公主是说兰陵君吧。她偶尔会为了邓贵嫔的事来找我们,算是接触过,可也都是公事公办。”
“这样。”
方孟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本以为方才衣服的问题是邓家给她的“下马威”,可董阿姜不像有在说谎的样子,多半是她想多了吧。
……
被北海公主留了将近一刻的时间,董阿姜还以为洪令月已经先走了,没想到她还在外面等着自己,又被吓了一跳。
“她没为难你吧?”
董阿姜拍拍胸口,缓过气来,才道:“就是叮嘱了几句,让我别笨手笨脚的。还有就是问了你和我的名字。”
洪令月上前拉过董阿姜的左手,一同往回走。
“没追究衣服的事情就好。不过我们先前不是说好了,她要是问什么话,都由我来答么?看,你这不就被她抓住了。万一她有心要把你怎么样,你靠自己一个人能做到全须全尾地从她手下逃出来吗?”
“也没那么恐怖吧……”
“别像某些人一样,因为是罪臣之女就轻视她,蠢死了。别说她好歹是皇帝亲自召进来的人,论起女官的品秩,她也是二品,压我们一头的。就是抛开这层身份,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公主。宫里头再小心都不为过的,知道了吗?”
洪令月转过头,认真地看着董阿姜。
董阿姜赧然道:“嗯。我知道了。”
令月总是那么能说会道。
董阿姜低下头去,右手缩在袖子里,紧紧攥着荷包。
……
住进宫的前四天,方孟春一直待在自己的住所,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写字而已。
一眼都没见到皇后本人。
进宫那晚就有宫人前来传话,说皇后白天吹风着凉了,头晕眼花的,不便见她,然而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皇后更加不舒服了,恐怕等些时日。
方孟春不知道皇后是真的生病了,还是装病推脱见她。不过她不在乎,这些贵人要是都密切地关注她,她反而心慌。
直到第五天一早,皇后身边的宫人又来找她,说皇后的病已经痊愈。
方孟春这才有了和穆皇后的第一面。
穆襄面色发白,涂了脂粉也没遮掉眼下的乌青,显然精神不太好的样子,但还是强颜欢笑地招待了方孟春。
“北海公主这几日在宫中可还习惯吧?”
“劳殿下忧心,我这几日一切都好,只是挂念着殿下的身体。侍疾合该是我份内的事。”
穆皇后微微一笑:“至尊请你入宫,是选中你在笔墨上的造诣,这等小事还不必烦扰你,也免得过了病气。若是有文书需要你来执笔,我自然会差人同你说的。平日里你若乐意,就到我这边坐坐。什么时候想出宫一段时间,也直接和我说就是。”
方孟春心下了然,果然皇后目前还是不愿意重用她的。看来皇帝选自己做女侍中,也多半不曾听取过皇后的意见。
和其他女官不同,女侍中的职务没有明确又详细的规定,其实就是皇后给方孟春安排什么工作,她听着而已。邓贵嫔可能还需要她的姑母替她在宫内外走动,可就算没有方毅和穆家的旧怨在,皇后不需要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让方孟春来为她做这个的。
但方孟春素来受不了无事可做,哪怕浪费一天的时间她都觉得可惜。
她言辞恳切:“只要殿下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定是在所不辞。不知为嫔御讲课的事情,怎么安排?”
穆襄叹了口气,缓缓道:“这个说简单倒也简单,说麻烦也麻烦。读书而已,有笔墨纸砚就可。但要让后宫诸人同时聚到一处,实在有点困难。北宫这边好说,掖庭的几位嫔御要来回走动,却要麻烦许多。
“你恐怕不太了解宫里的情况。如今尚有几位皇妹年幼,都还住在宫中,她们占去了北宫的大半殿宇,因此有好几位品级低些的嫔御,不得不住在掖庭。”
方孟春听到这话,心凉了半截。原本想着以讲课的名义,同后宫的妃嫔们都个打照面,即使尚不能认识将来的那位许太后,能和其余的人打好关系也不亏。但皇后显然并没有当回事。
思量片刻,方孟春劝道:“既然这样,未必不可以先将北宫的诸位聚在一起。而且……”
方孟春把声音放轻了些,继续说道:“那日至尊的意思,是要我多留心邓贵嫔。”
其实皇帝并未明说,是方孟春自己猜的。
先不谈掖庭里那些不受宠的嫔御,如今住在北宫的后妃,除了穆皇后和邓贵嫔,其余几位大都出身汉家士族,学识修养不会差到哪里去,怎么会需要方孟春来教呢?
所以打一开始方孟春就觉得,皇帝令她给所有后妃授课,主要是为了穆皇后和邓贵嫔,尤其是后者。
别看邓家现在靠着皇帝母族的身份得势,但私底下看不起他们是“暴发户”的大有人在。
在皇后面前说这话,固然有些冒险,但方孟春也实在想试探个清楚:传说中性情宽和包容的皇后,对邓贵嫔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一听这话,皇后看似毫无波动,却连着眨了三下眼睛。
穆襄其实也期待着能够学习诗书,但心底总觉得自己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因此以为皇帝也不过是随口一提。而且正如她所说,这件事要办起来是有些麻烦的。加上她如今对方孟春的存在还很抵触,也就不太重视这件事。
然而方孟春这番话,让穆襄想起了曾经的一件小事:朝中曾有数人上书,表示邓绍粗俗鄙陋,不该担当重职,更说整个邓家都太过缺乏教养。
皇帝没有理会这些奏书,反而继续任用邓绍,宠爱邓含……原来他也会嫌她学疏才浅吗?
想到这里,穆襄不禁有些幸灾乐祸。
但她很快抑制住了这上不得台面的情绪,正色道:“既然是圣意……樱桃,吩咐长秋寺去操办此事,要尽快。”
本文后宫设定:
皇后之下是三夫人,贵嫔、贵华、贵人,可以类比后世的妃。
三夫人之下是九嫔,有婕妤容华充华修仪等等。再以下就是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御女。
数字不代表真的会有这么多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新来乍到(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