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他亲妹妹,春杏想起三娘子走前气鼓鼓的神色,拿不准尺度,试探着道:“小月这丫头,又多嘴。”
“人给你了,做的不对,只管打骂。”兰辞道:“但这种事,下次可以直接告诉我。”
他眼中露出一丝关切,春杏估摸这个三妹没分量,便敞开来道:“多谢世子关心,我想着,等你不忙了说的。而且三妹过来,也没说什么要紧的。”
“我这三妹蠢笨,且做事没有轻重。”兰辞道:“四妹年纪小,我离家前尚在襁褓,听说聪慧狠辣,是父亲的老来子,逼死过房里下人的。至于前面还有个哥哥……”
他顿一顿道:“我与兄长见面不多,有传言说,他也笨,且是与三妹不同的笨,不爱说话。”
春杏知道他对父母也无敬意,故而大着胆子道:“我小时候,就听母亲说将来嫁人,要嫁住得远的,这样生的孩子聪明。若是嫁娶近亲,极易生出痴儿……你说是不是……”
兰辞叹了一口气,算作默认。
春杏想起她去见郡王妃时,王妃将一个小丫头添进他房中。她心道,我就说世子这位子,怎么没被抢走,原来王妃没得选呀。
春杏提醒道:“我看郡王妃是想要大郎君尽快留后,现在是家中无人袭爵,才与世子安然相处?”
“猜对一半儿,”兰辞望向她:“不过不用担心,弱父生儿,极易夭折。”
春杏闻言,知道自己的“上峰”不是个愚忠愚孝之徒,也就放心了。她打开雀儿递过来的木盒,一股喷香的气味袭来。
她用油纸捏着一块:“我记得见崔娘娘那会儿,世子送来的鄂州土产就是这个空心饼,上回问了小月,她说你喜欢吃的。这是早上现做的。”
兰辞接过来,想起那回,也算和春杏头一回神交了:“当时周尚宫说,崔娘娘见到了亲侄女,容貌与故人九分像,我还在想,能有多像。”
春杏见他接了,又迅速给自己拿了两块:“所以我和我母亲,真的很像吗?”
兰辞一直胳膊悬着捏饼,另一只撑着后背,仰着头想了想:“初看像,久看不像。崔夫人端方含蓄,你外柔内刚。”
这饼子不算大,春杏听得认真,嘴上没留心吃得极快,几乎一口一个:“她毕竟是个大家闺秀,和我肯定不一样。”
他见她吃得香,心里忽然动了一个念头:她从小是在什么样的家人身边长大?
春杏没留意兰辞出神。
她担心一会儿回了祝家,又是一场硬仗要打,提前将肚子填饱,为的是个万事都方便。
填饱了肚子,一抬头,发现兰辞捧着小饼,姿态优雅的小口咽着。
这哪儿像是吃油饼,品茗也不过如此吧。
春杏感慨世子到底和她这样的粗人不一样,也有样学样,捧着空心饼慢慢吃。
兰辞瞥她一眼,笑着轻轻摇头。
外面雀儿和小月一起,跟着带刀武侍们一起,随着回门的队伍走。
队伍又绕街走了两圈,才来到将军府东角门外停下。
角门内已经候着许多女眷,玉娘在最前面,手里牵着朱姨娘的儿子歧璟。
她身后则是各自带了一大群人的朱姨娘和姜姨娘。
玉娘来迎春杏时,雀儿则是来找姜姨娘,询问回门宴结束的时辰。
将军府的马厩里停不下这么大的车架,只能先打道回府,等世子和夫人要走前,提前过来等着。
姜姨娘看雀儿一个原本不得宠的丫头,如今穿金戴银,衣料崭新,安排事情井井有条,手下几个人言听计从,连身有军衔的小月都对她礼貌有加,嘴上便有些酸:“若不是我当初安排你进大娘子房里,小丫头你如何有今天的日子?”
雀儿从前可没少受姜姨娘打骂,她小声哼哼:“当初你给我家娘子配的,可都是常在府里受打压的,也就是我因祸得福罢了。”
姜姨娘可指着春杏这层关系,在将军府里硬气呢,她不气不恼道:“是老奴当初走了眼,这不是还得巴结你们年轻人?赶明儿雀姑姑若是成了兰世子的房里人,有个一儿半女的,可别忘了给老奴抻抻腰。”
雀儿气道:“我家娘子和姑爷蜜里调油,姜妈妈你莫要说这等挑拨离间的话!”
她被恶心到了,走前又道:“姨娘你还是多和崔娘娘走动是正经。”
姜姨娘撇撇嘴:“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崔娘娘也不小了。这些日子,听周尚宫说,宫里来了几个姓顾,姓钱,姓萧的贵人,都是南方士绅之女,年轻漂亮,家财万贯。眼头活会哄人,还能替官家贴补财政亏空,崔娘娘已有被冷落之嫌了……”
雀儿一听,心里一冷:“真的?”
姜姨娘愁容满面:“还能有假?”
雀儿不再同他多言,转身去找春杏。
那边春杏已被带着进了正堂,玉娘高坐祝将军旁,新妇与姑爷拜过父亲,祝将军道:“兰将军,带我问循王、郡王妃安。小女生于乡野,见识粗鄙,还请海涵。”
兰辞看了一眼春杏:“祝娘子娴顺谦敏,治下宽善,相处虽不久,已深得我父亲母亲的喜爱,在兰家上下亦能服众。得她为将来兰家主母,是兰氏有幸,也是钱氏有幸。”
祝将军深深看着春杏,不咸不淡地赞叹道:“看来鸣漪还是有些本事的,怪不得先前崔娘娘只与你见了一面,便盛赞不已。”
兰辞想过,春杏毕竟半路进了将军府,比较其他儿女,感情差一点在情理之中。但没想到祝将军显然不喜欢她。
他低头看春杏,他知道她是敏感的人。但春杏没露出一丝不悦,反倒盈盈一笑,谢了父亲夸奖。
兰辞心中涌起一种熟悉的苦涩。
见了面后男女眷分桌,春杏被玉娘拉着进内院,兰辞则是陪祝将军在外院喝酒。
内院的纱幔打起,主席照例是空着,玉娘在左侧正中落座,拉春杏陪在她旁边:“听姜姨娘说,有你最爱吃的猪肚假江鳐和鲜虾蹄子脍。”
两人坐定,剩下的姜姨娘,朱姨娘才在对面右侧坐下,女使们也纷纷将烫好的白瓷餐具和酒菜端上来摆好。
春杏见玉娘另一侧还摆有一套碗筷:“还有人没来吗?”
玉娘神秘一笑:“自然是有的。”
说话时布幔打起,一个女子款款走进来。
她身着黄罗大袖,外披泥金杏粉褙子,笑眯眯走进来道:“抱歉,久等了,我刚忙完回来。”
说罢,便在玉娘右侧落座,冲春杏落落大方点头一笑后,同玉娘说起话来。
她们似乎是商量着过几日要来府上的客人如何接待,前边儿说到一半,这会儿又接上,两个人都认真的很。
周围的人,尤其是坐在两人身旁的春杏,便插不了嘴了。
春杏看向姜姨娘,对方笑得有些不自然:“鸣漪啊,这是……”
玉娘倒是大大方方,接过来道:“这是你阿姐,祝知微。知微在南方做了几个月生意,前几日刚回来的。”
祝知微轻笑:“什么做生意?玉娘又笑话人,哼,你和阿耶就是怪我,把本儿都给赔光了吧?”
玉娘笑道:“行了,银钱是被你花光了不假,也认了萧氏做你干娘。将军听了,不晓得多开心,直夸你会做人,会做事。”
她们聊起来了,姜姨娘便和朱姨娘一起,跟着玉娘说的话夸赞祝知微。
将这场回门宴原本的主角胡春杏晾在一边。
席间姜姨娘见玉娘与祝知微说得投机,冷落了春杏,刻意照拂,给她夹菜,还询问她几句兰家人好不好相处这些体己话,并说了些从别处听来的秘闻。
春杏倒是乐得自在,饭吃得差不多了,又进来两个女伶演悬丝傀儡,她便侧目看得津津有味。
戏演完了,前院也差不多结束了。
玉娘的女使笼手相告,她才向着春杏道:“鸣漪,姑爷那边是结束了,我也不好留你,你要记得,常回来祝家看看。”
春杏也回了几句场面话,这场回门宴算是结了。
走出内院,春杏便看见兰辞与祝将军也在往外走。
祝家的女眷回了后院,她留在附近,打算等两人说完了话,就同兰辞打道回府。
祝将军正在同他叙话:“某已经禀明官家,预备下月,便解甲归田,远离临安了。到时候留下玉娘为我掌家,也就这薄田几亩,闲铺三间,勉强糊口。其余世间俗物,都与我无关了。”
兰辞奉承道:“祝将军好境界啊。”
祝将军两手抱拳指天道:“那不还是多亏官家圣明。贤婿昨日,也将犬戎使者送走了吧?”
兰辞叹气道:“送走了。大周百姓总算可以安宁几年了。”
两人长吁短叹了片刻,兰辞看见春杏在附近的游廊里赏花,便同他辞别:“小婿便不多叨扰了。”
春杏见他脸色不好看:“怎么了。”
兰辞深吸口气,拉着她往外走,苦笑道:“昨日伴射犬戎使,赢了几箭,将同行的几个人都吓得变了脸色。”
春杏不太懂朝堂上的事,对大周与犬戎的议和,也没有太多自己的看法。
她看过胡凌云买回来的小报,小报是政通司发行的邸报誊抄而来。上面不止一次提到说,议和乃是官家不忍看战事劳民伤财,故而自掏腰包,给犬戎人一点岁币打发走人。
战事结束,于民众是天大的好事。
看时她没有多想,小报说是,她便当它是了。
但看兰辞复杂的神色,这里面似乎水深着呢。
她试探着问:“世子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既然是伴射,让宾客苦战而胜才对,世子定是有自己深意?”
兰辞摇头,眸子带了些晦暗:“我就是想赢而已。哪怕就逞这一会口舌之快。”
春杏不懂兰辞的意思,但看出他有些情绪,便不敢再贸然多嘴,只静静听他说。
两人行至门边,身后一阵脚步声。
春杏回头,是祝知微带着几个身着男装的女使,也正要出门。
她点头同她照顾,祝知微也颔首回礼。
回礼后,她却没有立刻走,而是看向兰辞。
她微笑道:“鹤林,你不记得我了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碰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