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呦——嘿呦——”
大家喊起了口号,汉子们感受着肩膀上沉甸甸的份量,甚至肩膀都被磨疼、磨破了,但没有一个人想要放下,肩上扛着的是全家人的希望。
岸上站着一些举着火把的哥儿、姐儿,既是来看热闹的,也是给汉子们照亮的。
寂静的夜,汉子们的喊声传出很远。
河对面是香房村,离着河边近的村民听到有喊声,急忙披着衣服出来看。
就见河对岸火光冲天,河里面一群汉子拉着什么。
香房村的人满脸疑惑。
“他们在干什么?”
“好像是在捞鱼。”
“捞鱼?怎么那么多的人?”
“渔网大呗,看样子是。”
“找几个火把,我们也过去看看。”
农人家没什么乐子,除了干活就是吃饭睡觉。
大吉村这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怎么不令香房村的人好奇,就有人想要到河里看看。
大吉村的人已经把渔网拉上来了,肥大的鱼在月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在网里扑腾着、蹦跶着,光是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快快快,把鱼放进缸里。”
村长早有先见之明,他早就让村民们拿出暂时不用的缸,装满了水在岸边等着呢。
紧接着,就是一阵兵荒马乱的抓鱼。
从来没有抓上来这么多鱼过,鱼滑溜溜的很不好抓。有的人甚至被鱼甩了好几个耳光,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岸边热闹非凡,一些年纪大的哥儿、姐儿,也上手帮忙,折腾了一番后,可算把鱼都放进了缸里。
香房村的人已经探明了情况,河水很宽,他们并没有游过来。
等回了自己的地盘上,立马被站在岸边等消息的人围住了。
“果然是在捕鱼,他们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一张很大的渔网,好几十个汉子都去捕鱼了。我看那鱼啊,不得有几百斤啊。”
这人这么一说,其他人都很羡慕。几百斤的鱼,那得卖多少银子啊,这是无本的买卖。
“等明天咱们过去好好问问。”
大吉村的人把小鱼全扔回了河里,只留下了大的。又下河捞了两次,这才各自回了家。
吉如意和霍云铮回去重新洗了澡,躺在炕上时,吉如意毫无睡意:“这还是咱们村的人头一次一起去捞鱼呢,真热闹啊。”
霍云铮将他搂在怀里:“我看着心里也高兴,大家劲往一起使,努力赚银子的感觉真好。”
不光他们俩这么想,全村的村民都这么想。还是跟着小霍干好,有肉吃还有银子。
第二天一早,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河边等村长。
昨日太晚了,大家便将鱼都放在河边的水缸里,由几个村民看着。
河边摆了十几个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水缸,十分壮观。
“村长,鱼要怎么分?”有人迫不及待地问着。
霍云铮带领大家打完鱼以后,就功成身退了。
至于鱼怎么分,怎么卖,就与他无关了。
“你们是想留着吃,还是拿去卖?”
“还是拿去卖吧,卖不出去的再拿回来咱们自己吃了。”有人提议道。
鱼活着的时候能卖上价,死了的鱼卖的价格就会便宜一些。对于他们来说,鱼是活着的时候吃,还是死的时候吃,区别不大,最要紧的是就是到手的银子。
昨天算上霍云铮,一共去了三十一个汉子。有的人家汉子多,也能抢,就都想去河里捕鱼。
还是霍云铮说的,每家只能出一个汉子。有一部分人虽心有不满,但村长都出来发话了,说谁要是不听,就一个都别去,那些人只能同意了。
村长也想着,让更多的人家能够赚些银子,家家户户都不容易。
“那好,你们谁闲着?今天就和我去镇上,咱们把鱼卖了,银子回来咱们再分。”村长大声说道。
马上有几个汉子站出来,于是,一行人赶着牛车,往镇上走去。
霍云铮并没有去,倒是给大家出了个主意。可以先去酒楼,还有那些富贵人家问问他们需不需要鱼。
要不然他们这几百斤鱼,只摆摊卖,怕是不好卖。
今天的天气很好,湛蓝的天空一丝云都没有,晚上可以摆摊。
吉如意照旧像往常那样备菜,不同的是今天多了一些霍云铮打回来的猎物。
吉如意他们去镇上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村长他们回来。
见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一看就知道赚了银子了。
没等他们问呢,吉大勇就满脸笑意地说道:“还得是小霍,我们去酒楼问了一圈,就卖出去一大半了。剩下也都卖了,有几条死的,都便宜卖了。”
“是啊小霍,你要不说去酒楼问问,我们就在镇上摆摊卖了。”有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凑过来说道。
大家把吉如意他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还是村长笑道:“好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小霍他们还要去摆摊呢,别耽误了他们。”
“对对对,看咱们一高兴说起来就没完了。小霍你们快去吧,别耽误了你们。”
吉大勇高兴地嘴都合不上:“我们还打算今天晚上再下河捕鱼。”
霍云铮略有皱眉:“今天已经卖了这么多的鱼了,只怕明天会不好卖。”
“小霍你不知道,再往北边还有一个镇子,叫福泽镇。比咱们村到平安镇要远上十里地,咱们归平安镇管辖,也距离平安镇更近些,所以大家平日里买东西就都到平安镇上来买。”吉大勇知道霍云铮在担心什么,无非是怕他们今天赚到了银子,明天卖不了这么多,浪费了大家的力气还没赚到什么银子,“我们打算明天到福泽镇上去卖鱼。”
“原来如此,那就此别过,村上见。”霍云铮做出个请的手势。
大家都是土地刨食的庄稼汉,还没有被这样对待过,吉大勇挠了两下脑袋,带着村民们走了。
一直走出挺老远,大家这才又重新说起话来。
“还得是小霍,你们看看人家多有礼。”
“我记得他入赘时,有人还说他没出息什么的呢。”
“谁说过?我可没说。”
“反正有人说过。”
“以后要是让我听到谁说小霍不好,我扒了他的皮!”
大家说了一会儿霍云铮,又将话题重新转移到了鱼身上。今天卖了多少银子大家都是知道的,村长说了,这份银子不光他们打鱼的人有,就连昨天帮着拼接渔网的哥儿、姐儿也有。
村里人卖鱼回来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村长家里又挤满了人。
“都别挤也别抢,念到名字的来领银子。”吉大勇搬了个板凳站在房檐下,大声喊道。
村长是认识字的,也会写。不会认识的不多,写的也不好看,平日里处理村中事务倒是够用。
他将银子仔细查了一遍,又算了一遍,全都分好以后,这才开始念名:“梁小华——”
“梁小华——”
有人帮着大声喊着。
“来了,来了!”
梁小华大声答应着,生怕村长没听到她的声音,将她略过去。她看起来二十六七岁,干瘦干瘦的,脸颊上有着些许的雀斑。
村长看了她一眼,确定是本人后,将银子给了她,又拿起毛笔在她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圈,表示已经给过银子了。
“这,这么多!”梁小华不敢相信,自己就跟着拼接了渔网,就有二十五文钱。
“杨芬——”村长又喊了下一个人的名字。
梁小华见村长太忙,而且也不是数错了,开开心心地将银子收起来往出走。
昨天和她一起拼接渔网的哥儿、姐儿见她出来了,忙围着她问:“给了多少?”
“二十五文!”梁小华也没卖官司,直接说了出来。
“这么多!”
谁都不敢相信,他们原以为只是白干活呢,还是听村长说,叫他们过来领银子。他们原以为只是一两文,最多不过三四文,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么多。”梁小华高兴地合不拢嘴,“不和你们说了,回家看孩子呢。”
大家见梁小华真真切切拿到了银子,还拿了这么多,更期待了,脖子伸的比鹅都长。
最后,参与补网的,每人给了二十五文。参与捕鱼的,每人给了一百四十文。就连把自家渔网拿出来的都有银子,给了五十文。
***
吉如意和霍云铮到了摆摊的地方,像往常一样把摊子摆好。
余小山和余小川两兄弟开始吆喝开了:“今天有兔肉、鹿肉,先到先得,晚了可就没有了。”
有人听到了,马上过来问:“是新鲜的吗?”
余小山满脸堆笑:“是是是,从山上打下来的,今天上午才杀的,您看看这肉就知道了。”
问的这人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穿得很体面,一看就是兜里有些银子,他看过后满意地点点头。
“怎么卖的?”
余小山道:“兔子是八十文半只,一百六十文一只,是用铁板烤的,不是用烤串串起来那么烤的。鹿肉是五文一串,如果您买十串,我们再送您一串。”
“贵了。”汉子嘴上说着贵,可也没走。
“大爷,这个价格不贵的,买一只没有处理的野兔子还多少钱呢。我们这是做好了,放了调料送到您桌上的,”这么长时间以来,余小山的嘴皮子已经练得炉火纯青,我们家烤串味道怎么样您最清楚。这野兔子和烤鹿肉的味道,也不会让您失望的。”
汉子心动了:“给我来半只兔子,两串鹿肉的,先尝尝味道怎么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