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太太一手拉着一个往屋里走,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看看那个,乐得合不拢嘴。忽然听到姜辰在身后惊呼:“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
张老太太下意识地回头去看,这才发现牛车上的那许多东西。惊得张大了嘴巴:“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来,这得花多少银子啊!”
霍云铮知道她是心疼银子,另一只手拍拍她的肩膀:“姥姥,我走了这许久,有些口渴。”
“快快快,进屋喝水。”张老太太忙又拉着他们进了屋。
拿起水瓢从缸里舀了一瓢水,就要拿给霍云铮。
水瓢是葫芦做的。把长成的葫芦切成两半,就是很好的舀水工具,村户人家都用这个。
一只手伸了过来,半路将水瓢接过,姜文远说道:“我倒在碗里。”
“瞧我,”张老太太一拍脑门,一副懊恼的样子,“人老了就是犯糊涂,小霍你可别和姥姥一般见识。”
她早就听说这个外孙婿是省城里的大户人家出来的,各方面肯定讲究得狠,哪像他们喝水拿起水瓢就喝了。想到这里又吩咐着:“文远,你再烧锅热水。”
“不麻烦了。”霍云铮接过碗喝了一口,他并不渴,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转移张老太太的注意力,让她的心思不放在那车东西上面。
三人进了屋,张老太太让霍云铮上炕坐。霍云铮只搭了个边,老太太越看越满意,小伙子不光长得好,人品也好,还有本事,这才多长时间,大儿子家的日子就过起来了?她家也能跟着沾沾光了。
正说着话,姜临和吉上进也进来了。对于这个大儿婿,张老太太一直都很喜欢的,老实、能干,对自己儿子也好。前阵子病了,她也心急如焚。刚才只顾得上那两个小的,这会儿瞧见吉上进进来了,又将他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见他果然康复了,这才是彻底放了心。
紧接着,姜家人都进来了,满满登登地一屋子人还有些站不下。
姜兆便张罗着做饭,今天可得好好做一桌。
张老太太又将家里人挨个给霍云铮介绍一遍,姜兆是大舅,生有姜文远、姜文韬和姜文武。姜辰是二舅,生有姜文卓,姜文轩、姜文棠。
其中,只有最小的姜文棠是姐儿,不过六岁的年纪,备受宠爱。
刚开始见到霍云铮时有些拘谨,后来慢慢磨蹭到他腿边不走了,霍云铮弯腰将她抱在怀里。
张老太太笑得脸上的褶子像花一样:“平时文棠最眼生了,今个倒是叫小霍抱。”
姜文棠软软糯糯地说道:“哥夫好看。”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除了姜文远是汉子以外,姜文武和姜文轩也都是汉子,俩人一个十一,一个八岁,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衣服上都是灰尘,也不知道在哪儿滚的。
张老太太轻斥一声,叫他们去洗洗、换身衣服再过来。
俩兄弟忙不迭地跑了,换好衣服后回来,就扒着门框往里瞅不敢进去。
张老太太好气又好笑:“进来,你们俩站在那里做什么。平时跟皮猴子一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就没有不敢的,怎么这会儿害怕了?你哥夫还能吃了你们不成?”
俩兄弟这才你推我,我推你的进屋了。
霍云铮笑了笑:“我听文远说起过你们,他说等开春了就送你们俩念书。”
“真的吗?我们还能去念书吗?”姜文武的眼睛晶亮晶亮的,片刻后又黯淡下来,“可是念书得花很多银子的。”
正忙活着今天伙食的姜文远正好进屋拿东西,听到这话,忙拍着胸脯说道:“有大哥在呢,你们担心什么银子。大哥现在能赚银子了,赚来的银子都供你们读书。”
韬哥儿与卓哥儿也道:“我们也能赚银子了,你们只管安心读书。不怕没银子,就怕你们不好好读。”
他们也不知道读书到底需要多少银子,他们赚得到底够不够,现在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无尽的希望。
两个小的一听,当即抬起头来:“我们肯定会好好念,考个状元回来!”
吉如意笑道:“状元就一个,你们到底谁考啊?”
姜文轩为难地挠挠脑袋,姜文武道:“我们俩一年考一个!”
年幼的他,甚至连状元几年考一次都不清楚。
一句话,说得大家放声大笑。
不到一刻钟,吉如意他们来姜家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麦丰村,很多人都好奇地过来看。
有好奇拿的东西的,有好奇吉如意招的儿婿的。吉如意幼时经常在这里,长大后也总会来,村子又不大,是以村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他。
听见到的人说了,吉家拿得礼有多么多么重,招的儿婿长得有多么多么地好。
等有些人到的时候,东西已经收起来了。他们虽没看到,但听别人一说,谁也说不出来一句这礼不重。至于人,他们就不信怎么就跟说的那么好。
吹吧,活人见得多了,再好也不就那样?
可当大家往屋里一进,全都一眼钉在了屋里那个高大的汉子身上。汉子坐在炕沿上,身姿挺拔如松柏,长得更是没得说,就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看的人。与意哥儿在一块,真是绝配。
“乖乖,这比镇上的那些公子长得都要好看。”有人说道。
又有人道:“谁说有钱人家的公子就一定长得好看了?难看得有都是。”
姜家本就不大,家里人又多。这一下子又来了不少人,连院里都站满了。
已经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张老太太给霍云铮介绍着这边的亲戚。
当所有人就介绍完了,张老太太开始撵人了,大儿子一家好不容易来了,外孙婿又是头一回来,他们要在一起好好说说话。
这些人只得都走了,有那头脑灵活的,还邀请吉如意他们到家里坐坐。
谁能想到穷了这么多年的姜家要起来了呢?一家有三个人都去镇上做工了,虽然他们不知道到底能赚多少银子,可三个人加起来,一个月至少得有一两银子。
那可是一两银子,他们一亩地才能出多少银子。
真令人羡慕啊。
当然,也有那牙酸的,背后说谁知道吉如意的生意能不能做成呢。
不管别人怎样说,姜家今天比过年都高兴。
吉如意和霍云铮围坐在张老太太身边说着话,姜临看了一会儿,便去厨房帮忙了。哪知到了厨房又被赶了回来,他们说,哪有让姜临动手做饭的道理,他们人多,没一会儿就做完了。
姜临无法,只好又回到屋里。
霍云铮不知道说了什么,逗得张老太太捶着炕沿边笑,都笑得咳嗽了,吉如意忙给她顺背。
姜临又给她倒了一碗水让她喝下。
张老太太把碗放下,用手指着霍云铮:“云铮这孩子说话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太喜欢了。”
没见到霍云铮之前,就算所有人都对她说,霍云铮不错,她也是半信半疑的。今个儿见着面了,才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又聊了会儿别的,说说笑笑的,时间过得很快。没一会儿就听姜文远来叫他们吃饭了。
姜家这顿饭做得也很丰盛,一共八道菜,有荤有素。要不是吉上进拼命阻止,他们连野鸡野兔都要炖了。
野鸡野兔还能养活几天,养活得好的话,正好秋收的时候吃。
这些菜都是姜文轩做的,韬哥儿和卓哥儿给他打得下手。
姜兆看到吉如意吃第一口时,紧张地问:“意哥儿,怎么样?”
吉如意点点头:“挺好吃的。”
姜兆放下心来,他的夫郎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在桌子下面悄悄握了握他的手。
一直到天快黑了,张老太太终于舍得放他们走了。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了村口,姜家人才回去。
几人悠闲地坐在牛车上聊着天。
吉如意看着慢悠悠后退的景色说道:“咱们的伙计还缺两个,我想问问梁姐她坐不坐伙计。”
之前他们有事时,梁小华曾去烧烤摊当了几天伙计。干得还不错。
姜临对此没意见,他心还软,看着梁小华一家孤儿寡母的还怪可怜的。
“我想她会愿意的,一会儿正好路过他们家,咱们进去问问。”
梁小华自然是愿意的,她心里最清楚,等庄稼全都收上来以后,她的那些债主一定会把所有的粮食都搬走的。这冰天雪地的,她上哪去给孩子们送吃的去。
原以为要到了绝路,没想到迎来了转机。梁小华又给吉如意跪下了,哭得什么都说不出来。
吉家招伙计的事她当然也知道,但她没去看热闹。有那个空,不如去山上找找野菜呢。
等她心情平复下来后,吉如意道:“只是每十日要在子时才下工,你没法回村。而且冬天日头短,就算是酉时四刻下工,天已经很黑了,你再回来也危险。”
梁小华擦擦眼泪:“生哥儿他们很乖的,晚上不会乱跑,把房门锁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几个孩子也连连说着,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在生死面前,有些事情就很微不足道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