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妙峰山登高了。
总之从记事开始,每当金菊盛开到快要抬不起头的时候,宫人就会在他臂上系一枚茱萸香囊,然后马车一颠,转眼就到了妙峰山下。
山上绽放的野菊种类多得数不过来,橙粉青白,颜色五花八门。空谷一阵悲秋风鸣,花叶寂寂轻摆不已。
花开了又开,岁岁年年,周而复始。
今年的重阳比起往年,倒是略有不同。郑贵妃受罚禁足,此时还在自己宫里闭门思过。皇上身边的空缺被吴妃补上,于是就少了许多哗众取宠的尖媚娇笑。
皇上的心情不错,一点看不出心爱宠妃不在的失落。他鬓边插了朵檀色花心的木香菊,虽未饮酒却染微醺,正笑么呵眼的和宸王逗趣。
“......怀儿若是比朕先到山顶,那今日的‘狮蛮蒸糕’便独与你一人,如何?”
宸王一声不吭地点了点头。
大奉风俗如此。重阳时节,除了登高饮酒系茱萸外,还会用白糯粉面掺上板栗仁、银杏果、松子肉等来制作蒸糕。而’狮蛮蒸糕’,指得则是在蒸糕上立一个彩绘的面捏狮子像。
李恒小时候,也曾独享过几次‘狮蛮蒸糕’。
宫里做这种东西最喜欢追求个头,越大越威风,一年大过一年,甚至制出十几个大人都吃不完的通天尺寸,惊得小李恒长了记性,再不肯让他母后带自己和皇上比赛。
后来宸王能走能跑了,‘狮蛮蒸糕’又成了他们父子间的奖赏。
说来也是奇怪,宸王今年和往年也不太一样。不知是否因他母妃受罚的缘故,兴致不似从前高涨。整个人恹恹的,眼睛下面还洇着一圈乌青。
李恒懒得琢磨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傻弟弟。跟着人群走走停停,压得心情有些憋郁。于是等皇上驻足赏花的空当,他干脆地甩开大步,抄上一条小径,自行游山去了。
个头挺拔的李恒双腿本就修长,所以步子迈得稳健,行起路来脚下犹如生翼。这就苦了紧跟在后面的德桂,他蹚着小碎步,脚下一通乱捣,累得是气喘吁吁。
德桂嘴里‘诶哟’个不停:“......爷,歇歇吧!”
已是九月凉秋,瑟瑟山风寒气更重。可他额头挂的汗珠大如黄豆,顺着两侧鬓边流坠下来。
不忍老太监的如此狼狈,他便停了下来。二人正置身于一片密林之中,灿黄枯叶铺砌在地,一行一动间发出干脆酥松的声响,令人顿感舒畅。
穿林萧风袭来,夹杂着幽谷独有的湿润气味。再往前走,只见一脉小溪从眼前流过,潺潺不绝。
寻溪而行,又有几缕从别处滑来的溪水聚到一起,在密林尽头汇总成一道清冽的浅河。
河道不宽,大约一个跨步的距离。水流缓缓,清可见底,全是大小各异,颜色不同的石头。在偶有惊鸟纷飞的山间,静谧慢淌。
李恒负手前行几步,却见河岸的对面遍地杂花野草。不远处蹲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发髻上一边一个金红的饰品,随着脑袋摇摇晃晃,好像是如意。
“灰灰菜!”
突然她大笑着喊了一声,小手举得高高的,上面还攥着一把青叶。
德桂不可思议地嘀咕道:“小郡主这是......自己个儿挖野菜呢?这这这......这怎么也没个人跟着?”
李恒也觉得纳闷。
就说妙峰山有重兵把守,可以确保安全无虞。然而让如意一个小孩独自在山里头瞎晃悠,未免也太过胡闹。
这不是琴心能干出来的事。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透出一股夸赞劲儿:“对着呢,如意真棒!”
二人面面相觑,连忙寻声找去。就在如意的对面,一个一直蹲着的人慢悠悠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正是穿着一身咸菜绿的琴心。
她那身宫服颜色不正,跟罩了一层土似的发灰。人背身蹲下来,猛然看上去,竟和四周的杂草几乎融为一体。
李恒突然很想把内务局设计宫服的人拉出来,暴打一顿。
转念一想还是奇怪,他记得琴心今天披了件浅紫披风的,怎么这会不见了?
答案马上浮现在李恒的眼前。
她再一次蹲到地上,手里攥着根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木棍,聚精会神地对着地上一棵杂草刨、挖、脍、挑。
很快,那棵杂草投了降,任由面前笑的得意的女人用手把自己捧起来,放到脚边一块淡紫色的布团上面......
紫布一隅的银杏刺绣是那样眼熟,使得李恒眉头一皱。
那披风面是羽纱织锦的,轻薄挡风,料子自带柔亮,衬得颜色淡雅不失清丽。又请江南绣坊最好的几位绣娘,分头依照图样连夜赶工绣制。最后八百里快马只换不歇,这才急急厉厉送至京城。
现在这披风仰面躺在地上,向山涧的野菜敞开怀抱。
不过这倒是符合她的性子。
毕竟,那对价值万金的夜明珠贝母发簪,她说捐就捐了出去,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这怯懦的小宫女,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眯眼看着那个灰不溜啾的身影,不可察觉的笑了一下。
这笑自然没有被身边的德桂发现。因为他非常不知好歹地小跑过去,叉腰斥责道:“你个死丫头好大的胆子,竟敢......竟敢带尊贵的郡主挖野菜,这成何体统?!”
这一声尖嗓,把正在认真劳作的琴心吓了一跳。她脸色讪讪的,赶紧从地上站起来,又鼓起勇气小声哼唧道:“为什么不能挖野菜......”
皇上每年三月还要光脚下地耕种呢。
“嘿,还敢顶嘴!”
琴心被德桂吼住了,只得拍拍手上的泥土,溜身跑到如意身旁去扶她。
如意头一次进山,玩得正欢,不想被人打扰。她抬起愠色满布的小脸,怒着劲儿朝德桂喊:“你也挖!”
德桂实在没料到小郡主会这么说,登时站在原地一愣。如意更是不爽,随手捡了跟木枝丢到他对面,气哼哼道:“你挖!”
“这......”德桂一时语塞,忙转头向李恒求救。
李恒正暗恨他方才的咋呼,于是干脆地忽视了老太监眼神里的楚楚可怜,冷冰冰的朝他丢下四个大字:“听如意的。”
俗语有言,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仨人凑在一起,挖着挖着就成了一场混乱的辩菜赛,劳作效率直线下滑。
“看,这是猴腿菜!”
“死丫头别胡扯,这是蒲公英!”
“公公您错了,九月哪儿有蒲公英......”
“吃!”
“诶哟我的小郡主,这东西不能吃!”
“......”
煦阳高照,散落到山谷之中,骤然升起一股暖意。李恒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听着那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不禁别过脸,悄悄遮掩止不住上翘的嘴角。
等披风再也装不下了,三个人终于心满意足地收了手。他们把手里的‘作案’工具一撇,拍手掸灰,准备再往山上走走。
琴心怀抱着被临时充当包袱的披风,感受着里面的鼓鼓囊囊,欢快地哼起了小曲。
九月真是个丰收的好时候!
以前她常在外面挖野菜。后来进了宫,宫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皇上的,谁敢有那个胆子挖皇上的野菜。
正在她乐呵呵地琢磨着,要用这些野菜做些什么吃食时,如意被路旁的一颗小树吸引,仰头望着树上的果子,看得两眼发直。
是‘九月黄’,一种山里常见的野果,香甜可口,吃到嘴里滑溜溜的。如意一听,黢黑的大眼珠瞪得更大,垫脚指道:“吃!”
琴心想也不想,把怀里的野菜包袱放下,撸起袖子就准备上树。却被一旁不言不语的太子爷拦下了。
他扭头朝德桂一瞥:“你去。”
德桂领命,小跑着过去,两手各啐了口吐沫,蹿身上了树。
“小郡主您要哪个?”
“
大的!”
“这个大吗?”
“不!”
“......”
在那一老一小对树上的果子挑挑拣拣的时候,李恒突然想起一件事。
方才在山脚下,他碰见了皇妹玉瑶。
两个人平时往来甚少,叙过礼便陷入沉默。玉瑶到底岁数小,熬不了多一会便觉得尴尬难忍,逼着自己搜肠刮肚的找出来一个话茬。
于是,李恒从后面轻扯了一下琴心的衣角。
阳光漏过层层叠叶,落到那张腻如鹅脂的脸上,映得一双扑闪闪的眼睛眸似星河。
他略一靠身,悄声低语:“......你给我做的书皮呢?”
琴心惊得双眼一瞪。明明站在树荫下,脸上却像被烈日骄阳晒透似的,又烫又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重阳登高(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