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那夜拼死一扑,终究是扑对了。
这位岳都尉,真的救了她。
日后若有机会,定要好好谢他。
乐瑶又想到了正骨的事儿,手痒痒的,也不知他的骨头正了没?
“唉……咱们就快到了。”
周婆没有留意到乐瑶的动作,说着说着忽又重重叹了口气。
“小娘子,你可听说了?咱们不日便要发往甘州城西三十多里的苦水堡做苦役,朝廷为防吐蕃、突厥余部侵扰边境,要在那儿继续夯筑新城、屯垦荒地、开凿深井……咱们这些人,便是去夯土墙、开荒地的苦力。”
苦水堡?
乐瑶听这名字又有点忐忑起来。
这名字一听就是个地瘠水咸之地啊!
流放辗转千里,好不容易快到终点了,却还有无穷无尽的苦役等着自己,筑城、屯田、挖井……她一个现代来的盲人中医,全都不会啊!
“以往家中蓄奴众多,我活了近六十年,连汲水的瓦罐都未曾碰过。如今鬓发皆白,反倒要受此苦役之罪,往后的日子,可怎么熬啊……”周婆垂头叹息不已。
听得乐瑶也沉默了。
说起来她也没干过活,不过她也不是人上人,只是个被国家娇惯出来的普通人,生下来便有自来水、有楼房住、有快递外卖,在家里做过最重的活便是过年时回老家帮舅舅们摁年猪、捉大鹅。
不过乐瑶也不必担心自己会露馅了,看周婆那愁容就知晓了,再看队伍里其他人,他们哪个不曾是呼奴使婢、养尊处优的官宦人家、士族子弟?说不定她这个现代来的,适应能力还比他们强点儿。
还有,这穿就穿了,她上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儿,又行医积德,怎么就摊上这开局?而且,一般开局这么糟糕的话,不应该给点金手指之类的么?空间?系统?异能?读心术?
乐瑶在心里召唤了半天,啥也没出来,她又在自己身上四处摸索,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祖传的戒指、项链、玉镯之类,万一有什么灵泉之类的呢?
但自然也没有。
想来也是,乐小娘子即便有这种东西也早被那些差役搜刮光了。
最终她只在腰间系着的空瘪破布袋儿里,翻出一截细长皮质的……绳子?
这是什么玩意儿?
周婆瞧见,为她解惑:“这是我替你收的。”
“前夜你毒发昏迷,是横搭在岳都尉马鞍前驮回来的。听说你为了活命,死扯着岳都尉靴子不放。他没法子,只得解了行縢才得以脱身。这行縢一看便是新做的,只怕是头一回用呢!”周婆说着拢起手掌,低声与乐瑶耳语,“我想着,这行縢用来捆包袱、绑腿、挂水囊多合用啊,一路上这样的东西才金贵呢,我便替你留着了……”
行縢是什么?乐瑶心中刚浮起疑问,脑海果然自然地映出了它的模样:唐时武将所穿乌皮靴,皮质薄软,靴筒高耸,骑马时为防脱落,常用坚韧的皮条或布带穿孔缠绕踝部固定,此物便称“行縢”。
乐瑶:“……”原来这是鞋带。
原来她昏过去以后,还拽着人家的鞋带不放啊?
她好生尴尬,捏着那行縢,丢也不是,留也不是。想到周婆的话,踌躇片刻,也不矫情了,还是将它塞回了那个空瘪的布袋里。
也是,回头有机会还是还回去吧,不然人家就剩一根鞋带了。
“呕……哇……呜哇……”
恰在此时,牛车角落里,一阵剧烈的呕吐声伴随着孩童的哭喊突然响了起来。
乐瑶和周婆都下意识望了过去。
这辆牛车上,除了乐瑶和周婆,角落里还挤着一对母子,母亲柳玉娘三十上下,五官虽端秀,却也已熬得枯瘦不成样,眼下青黑,满脸憔悴,怀里紧搂着**岁大的幼子杜六郎。
这呕吐声便是杜六郎发出来的。
他窝在柳玉娘怀里,脸颊潮红,唇周与额头却发白,正接连作呕,却因腹中空空,只能吐出一些黄绿色的酸水。
吐完,他难受得直哭,可才抽噎几下,随即就被更剧烈的呕吐打断。
好不容易歇会儿,他喉咙里又发出嗬嗬的痰鸣声,鼻孔急促翕张着,突然又吸不上什么气似的,憋得嘴唇都微微发紫了,小手无力地抓着母亲的衣襟,眼神也开始涣散。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六郎,我的儿……”柳玉娘六神无主,哭得涕泪横流,徒劳地用手擦拭孩子衣襟上酸臭的秽物。
杜家曾是长安显赫的大族,先帝朝时还出过驸马,门庭煊赫了数十年,可这般富贵的人家,倾颓起来也不过旦夕之间。
听闻杜家与王皇后的舅父柳奭有姻亲,便也理所应当地卷进了这场清剿王党的风波中,杜侍中被罗织了七八桩大罪,在狱中自尽,杜氏嫡支几房也尽数伏诛。
周婆窃窃与乐瑶讲了这柳玉娘一家子流放的缘故。
王皇后舅父柳奭当时已居宰辅之位,却仍不满足,他既联结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关陇旧勋,以固中宫地位;又借姻亲之好拉拢外廷官员,形成了足以威胁当今圣上亲政的庞大势力,圣人又怎会不知?便干脆以废王立武为阳谋,以牙还牙,与武后共同扳倒了这些人。
乐瑶叹了口气,历史上寥寥数语,但落到真实的人身上,却显得残酷,可这种残酷也是无从辩驳的。
因为政治斗争从来没有无辜与否,只有成王败寇。
便如原身的乐家,又如柳玉娘的丈夫杜彦明,他不过是杜家庶支旁亲,平日里只在年节时才与嫡支往来,却也因柳相之故连坐获罪,一家子判了流刑,荣华没有同享,有难倒同当了。
最可怜的是杜六郎已满八岁,即便年幼亦不得豁免,只能一路踉跄随父母跋涉千里,终于病倒。
此时的杜彦明已看不出煊赫豪族的风姿,一身粗布袍服皱巴巴的,沾满尘土草屑,头发散乱地用根麻绳束着,下颌胡茬杂乱,听见妻儿哭嚎,慌忙挤到车旁,恰好见到杜六郎气息奄奄,才一会儿功夫已连哭的力气都耗尽,小脑袋猛地向后一仰,竟抽搐着惊厥过去。
柳玉娘尖叫了起来。
“不好,闭过气去了!”周婆也惊呼道。
流犯们面露怜悯,却无人上前。
这一路,同行病死者不计其数,活下来的大多人对生死早已麻木,对自己的性命尚且无能为力,对旁人的孩子,自然也生不出余力关怀。
乐瑶却赶忙强撑着还虚弱的身子靠拢过去,伸手先去摸杜六郎的额头,她一边探孩子的体温,一边静静地观察他的症状。
这时,杜彦明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挤到前面,生拉硬拽地拖来一个同样骨瘦如柴、须髯邋遢的中年男人。
那人穿着一件破破烂烂、污糟不堪的灰色袍服,瘦长脸,脸上有一双与乐瑶相似的浓眉大眼,只是他那双眼睛里积满了冷漠与不忿,沉沉的,没什么光彩。
此人正是原身的叔父,乐怀仁。
“乐医工!乐医工!”杜彦明急得几乎要跪下,“您是乐太医的亲弟弟,您一定有办法的,先前一路上也多亏您照拂大伙儿,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家六郎!”
乐瑶见他过来,眉头一跳。
她有原身的记忆。
先前,原身一路被张五调戏揩油时,这位叔父不仅默不作声,还恨不得将她推出去多换些水饼来,甚至在原身父亲意外溺亡后,还劝过原身主动巴结张五,以求一路平安。
不过……这份疏离与凉薄,或许从十几年前便种下了。
她这位便宜叔父是庶出的,自小在嫡母跟前就不受待见,乐家祖父死后,他与其生母便被嫡母赶出家门,只分得长安怀远坊内一间小医舍让他另立门户,过得并不大如意,如今还受嫡兄连累流放,这恐怕也是他对原身见死不救的原因之一。
上一辈的恩怨,剪不断理还乱。
但他将怨气全发泄在原主身上,又公平么?
乐瑶又再叹口气,默默抓过杜六郎瘦得可怜的手腕,三指搭上寸关尺,细细体察脉象,再未抬眼去看乐怀仁。
此时,柳玉娘也将所有希冀都寄托在乐怀仁身上,泪眼婆娑地望着他,嘴上哀求不止,丝毫未留意乐瑶的动作。
车上生了变故,驾车的驿卒还算好心,慢慢勒停了牛车,无措地望向一旁骑马监视的官兵。
那官兵略一思索,沉声道:“且在此候着,看紧他们。”便一夹马腹,打马如飞,直向队伍最前方禀报去了。
这头,乐怀仁也已一脸不情愿地被杜彦明拖至车旁,其余步行的流犯听见动静,也一个个围拢了过来。
他随便瞥了眼昏迷在柳玉娘怀里的孩子一眼,见那孩子手脚不自觉轻微抽搐,又看了看杜六郎的面唇及吐出的秽物,便皱起了眉头。
看着病得不轻,如今无药无针,万一治得不好,反倒惹出事端,还不如明哲保身。
待柳玉娘泣不成声将孩子抱近车沿求他诊治,他便仅伸出二指,象征性地在杜六郎滚烫的额头搭了搭,随后便缩回手,冷淡道:“高热惊厥,已痰迷心窍。若在长安,或有施针开药之机。如今缺医少药,更无金针在手,神仙也难救!听天由命吧。”
乐小娘子的爹乐怀良意外溺亡后,乐怀仁成了这队流犯中唯一的医者。
一路上,他也会为求到跟前的流犯治些头疼脑热的小症,以此换些麦饼吃,此行众人对他的医术还算尊敬信服的。
所以他这么一说,柳玉娘便如被判了死刑一般,张着嘴却没说出话来爱,眼前一黑,身子也向后软倒。
杜彦明更如被抽了筋一般,呆呆地跌坐在地,好一会儿,才恸哭出声。
乐瑶离柳玉娘最近,见她晕厥,立时向前探身,一手慌忙托住从母亲怀中跌落的杜六郎,另一臂堪堪垫住柳玉娘后脑,免得她磕在坚硬的车板上。
“周婆,快扶住她!”乐瑶快撑不住了。
“哎哎……”周婆方才看呆了,闻声才如梦初醒,慌忙将柳玉娘半搂在怀,一边拍打其面颊,一边用力掐她人中。
“柳家娘子醒醒!你可千万不能倒!孩子还指着你呢!”
见柳玉娘暂时有人照料了,乐瑶便将目光重新落在杜六郎身上。
这孩子一路跟着父母流亡,风餐露宿,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抱在怀里轻飘又硌人,那触感叫乐瑶实在难过。
她显然忘了她自己如今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看到那随口胡诌便转身要走的乐怀仁,更是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
乐瑶前世自小在恩师的诊所打混,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乐怀仁不想医治杜六郎的私心她一瞬便想到了,不想担责或是力有不逮都罢了,也算人之常情,但他却不能这样胡乱吓唬人,这便是没有医德了。
忍不了了,她抬眼瞪视乐怀仁的背影,叱骂道:“你这人连脉都没给孩子把过,怎么能这样草率下定论?”
乐怀仁脚步顿住,惊异地扭过身来。
而此时,接到禀报的岳峙渊也正逆着人流打马过来。
来时,正好听到这一句。
每天早上九点准时更新哦[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途中小儿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