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城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京城大街小巷,茶馆酒肆都在激动纷议。安澜不用出门,便能知悉小道消息。
今上下令,让禁军前往欲城,封锁西都极乐,绑了二三十位主犯。开封府一顿审讯拷打,犯人们和盘托出,贩卖人口、逼良为娼、非法赌博与角斗等罪行,官府又揪出其他为非作歹的酒楼青楼人事。
令朝廷意外的是,欲城百姓挤在道旁,喜迎官军到来,高喝"皇帝万岁—— "。
等待这一天久矣。
开封府也竭力配合,诸多受困的少女少年得以归家,朝廷允诺,抚恤每户人家,并给魏婵娟等人授以荣誉,以此避免女子贞洁失损的流言蜚语。
此外,宫里传出消息,说檀昭不休不眠,刚进言一份欲城新治,洋洋三万字,力谏官家引入一系列改革举措,好让当地百姓们安居乐业。
安澜的唇角高高跃起。
「檀昭,我没有看错你! 干得好!」
顾飞摸着下巴琢磨道:"姐姐,看来咱们也算做了一件好事,这叫歪打正着?"
安澜夸道:"暗处,你的功劳最大,小飞英雄——!"
顾飞咧嘴露出小虎牙,哈哈大笑,挥了挥拳头:"有一天,我也要上战场,像我爹那样英勇杀敌,守护大周江山社稷!"
安澜纳闷:"顾叔上过战场?我怎么从没听他说过。"
"有一回,我爹喝得酩酊大醉,说自己也曾上过战场,一人抵百…… 许是他吹牛,可我幻想着,他是个真正的大英雄,而非黑.道见不得光的顾老六…… 只是我这么幻想罢了。" 顾飞的神情倏然落寞。
"小飞,你阿爹就是个大英雄! 你可知为何?" 安澜摸了摸顾飞的头,替他解惑道,"我认识他七八年,在欲城那种地方,他能对朋友肝胆相照,笃诚守真,已是超凡之人。何为英雄?在尔虞我诈、鬼魅魍魉横行之地,能够守住本心的人,皆是大英雄! 或许,顾叔有着不可言说的过往。"
顾飞抬眸,撞见安澜的微笑。
她绽开的笑颜如雪霁初晴,那抹温柔从眉梢漫至眼尾,滗下一泓清亮亮的柔光,整幅脸春晖莹莹。
这才是影子大人的真面目。
哪怕历经风霜,依旧心地温柔,本性善良。
适才那番话,说得也是她自己吧。
顾飞若有所思,点头道:"嗯,我要对我阿爹好一些,不能每次见面就吵,惹他生气。"
安澜往他脑门上弹了一指:"这就对了! 我呀,儿时想有个阿爹也不知哪儿寻去。你若再冲撞顾叔,看我打不打你!"
好疼,顾飞呲牙,摸摸额头。
适才温柔迷人,一下又变母老虎了。女人真多变!
安澜正色:"对了,极愿阁目前有何对策?"
顾飞久坐浑身不得劲,起来伸展手脚,回道:"我爹说阁主早有打算,让兄弟们暂且避风头。我出门打探消息去,也看看你那檀郎君怎么样了。" 话音刚落,他一闪不见了人影。
屋里倏然安静,安澜略觉无聊,望向窗外。
小时候她闲来无事,爱看天上白云悠悠,给它们描着形儿,幻想出各式动物,什物。彼时一朵像是小兔子,圆滚滚的十分可爱,边上洇出金辉,还似个金元宝兔子。安澜出神地望着小兔云朵从眼前飘过,莞尔浅笑。
「檀小兔,你何时回家?」
檀昭五日未归,为了不让家人担忧,每日遣人报平安。安澜留在府中,照拂阿婆与母亲。然沈府传来消息,沈博文病了,林媛媛不得不赶回沈府。
这段时日事情接二连三的,梅茹心神不宁,提议去大相国寺祈福,安澜伴随。
出趟门,正好将另一桩事情给办了—— 花嫣那里,不知有否查到信息。
中元节已过,大相国寺里还在上演"目连救母"等杂剧,并搭有竹编的"盂兰盆",边上售卖纸印的佛经。
安澜替梅娘买了一本尊胜目连经,梅娘欢喜接过,唇角噙笑:"过会儿祈完福,我们回来这处听戏。众生皆苦,幸得世上还有大愿之人,帮助我们脱离苦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梅娘历过大风大浪,国之战火,两代更迭,深悟其中涵义。
佛殿焚香礼拜,梅娘虔诚祷念,愿菩萨保佑众生,保佑他们家人。她一个妇道人家做不了什么,唯有克己复礼,温良恭俭,不过她的昭儿不一样,官居要职,可以护国佑民。
"鹤行,你在天之灵也看见了,昭儿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你就安心吧,我们的昭儿,很好,还娶了个温婉善良的媳妇儿,一切都好。"
思及夫君檀鹤行,梅茹泪水淌落。
一品宰执,两袖清风,为大周鞠躬尽瘁,得来的却是流浪千里,客死他乡。临终前,檀鹤行嘱咐,将他葬在儋州的崖上,他说,天涯海角,这里亦是华夏疆土,哪怕大周灭了,华夏不灭。
到死也是一个"忠"字。忠君,忠国,忠天下民生,忠君子初心。流落岭南时,檀鹤行还不忘造福当地百姓,开办学堂。葬礼千人相送,哭声震天。
梅茹理解,尊重夫君的心愿,可她不希望她的昭儿也吃尽苦头! 昭儿少年老成,早早担起责任,未有怨言,从岭南到京城,到如今,可昭儿的人生还长,多少让他快活些,时而笑一笑。许多年了,梅娘印象中露着奶白小牙笑盈盈的昭儿,早已是七尺男儿,整日为社稷民生操碎心,真是许久没有听见他开怀大笑了。做娘亲的眼睛看不见,却也晓得孩子活得累,累极了。
梅娘极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如今长成什么样了,想亲眼看着他,对他说: 人生苦短,也对你自己好一些,活得开心点。
梅茹抹着眼睛,渐渐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眼前似乎透出光明,一些隐隐绰绰的影子晃来晃去。
梅娘十分惊慌,踉跄起身。
"婉儿,婉儿——"
安澜连忙扶住她:"我在,阿婆,我在这儿,怎么了?"
梅娘身子颤如筛糠,手更是抖个不停,口里唤着巧姑:"巧姑,帮我解开白绫,我好像,好像看见光了……!"
巧姑怔了下:"嗳! 嗳!" 慌神应道,慢慢替梅娘取下白绫。
梅娘抬手遮于额头,不停地眨着眼睛。
黑暗被光刺穿的刹那,白茫茫一片,梅娘着实惊悚,微微睁开的眼睛旋即又闭上了。等候良久,她克服恐惧,又试着一点点地睁眼,眯着双目打量—— 世界像似被打翻的染坊,诸多色块在虚空中纷乱摇晃,猛地扑入她眼里。梅娘又吓得阖上双目。
"…… 看见了,真的能看见了! 我又能看见了!"
惊惧,欢喜,焦忧,梅娘心里亦是五颜六色,五味陈杂。
安澜双臂用力,扶紧她软绵且颤抖不停的身子,也是愣了半晌,泪水不知不觉地滚落,醒悟后,安澜抱紧梅茹,泪如雨下:"阿婆——! 太好了,老天爷终于显灵了! 好人有好报,谢谢老天爷! 谢谢佛祖菩萨!" 她原本不是很信这些,彼时挨个儿谢了又谢。
梅茹眯着双眼,将目光移向她,打量许久:"你的罗裙,该是蓝色的,褙子浅浅的,像似白色,头发黑黑的…… 婉儿,我见着你了!" 梅茹喜极而泣。
现下仅能辨识色彩,碎片化的,模糊的,然而这已足够,是神迹,是突如其来的上天的礼物。梅茹早已放弃希望,多年来坚持针灸药敷,因为昭儿执意,她为了不伤他的孝心,便依着做了。
周边人瞧见这一幕,哗啦啦地拜了一地,朝四面八方磕着头。世上果然有神明,有菩萨,人一旦有了信念,多少苦难,也是能熬过去的。
求财求福,到头来求得还是一生平安顺遂。
—— 岁岁安澜。
安澜益发感谢师父给自己取了这个名。
周边太多惊讶好奇的围观者,安澜吩咐巧姑与樱桃开道,护着梅茹走出殿堂,前去拜谢寺庙主持。
圆融法师在大相国寺渡过半百春秋,见证过诸多奇迹,对于梅茹的恢复,却也惊叹不已:"梅娘子,天道昭然,善有善报! 我也听闻檀大人许多事,尤其近来沸沸扬扬的欲城之事,檀昭功德无量,上苍亦回馈于您,阿弥陀佛。梅娘子,你们先去寮房歇一歇,用些素斋。"
梅茹嘱咐安澜捐了百两银,继而打算抽签。
安澜思及梅娘曾经抽的下下签: 血光现,婚姻离,行人远……
血光现??
她不就替檀昭挨了一刀么!
还有婚姻离,行人远,她本就是替嫁假扮,迟早会远离。
这也太灵验了吧!
安澜抚了抚激跳的胸口,赶紧凑近梅茹耳畔,悄声道:"阿婆别抽签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今日喜气洋溢,抽签反倒不灵验。" 她这般劝说,省得又抽到个不好的签,徒增烦恼。
梅茹恍悟:"婉儿说得对,对极了! 哎呀,我真是老糊涂了,险些贪心,往后不抽签了。"
"阿婆怎会贪心,您衣食清简,心慈好善,阿婆最好了。" 安澜小嘴儿甜,哄得梅娘乐呵呵。
她们走往寺庙右侧的寮房,将梅茹安顿后,安澜借口上趟茅厕,一溜烟儿地去往资圣门的后廊。
那儿不少小乞儿,安澜瞄准一个长相老实的孩子,塞给他五十文钱,让他去到甜水巷的人间瑶池传送消息。
斋饭后,梅茹等人在寮房午休,安澜算好时间,戴上帷帽出到门外。
少顷,一位同样戴着帷帽的女子徐徐行来。
俩人照面。
安澜说出暗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那位回道:"老娘不要凄凄惨惨戚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喜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