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幕:皇帝聊天群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刘彻:……】

他还没去,他怎么知道泰山封禅好不好玩!

看着“某个昏君跑去泰山封禅”,刘彻一时间也不是很想去泰山封禅。

后世提起泰山封禅之时,岂不是会将他与昏君并列?

………

嬴政息封禅之心。

那是大秦后世君王定论的“跌份”。

刘秀默默放弃借封禅彰显汉室复兴的念头。

………

李世民错愕,原来秦念不是要阻止刘彻效仿秦始皇?

………

武曌脸色有点难看。

她曾与高宗皇帝共同主持封禅大典。

………

“嬴政、刘彻、刘秀、李治、李隆基……”

赵匡胤历数封禅之帝:“昏君是指李隆基?”

………

朱元璋和朱棣知道秦念所说的昏君是谁。

赵恒之后,作为皇帝的他们丝毫没有要去泰山封禅的想法。

【秦念:说说为什么想去也行。】

【刘彻:朕何时说要去泰山封禅?】

秦念“啧”了一声。

她其实是想看刘彻对“昏君在他之后去泰山封禅”的看法,结果刘彻直接放弃去泰山封禅。

没意思。

但对于剧本中的大汉,少一次劳民伤财的泰山封禅,当然是件大好事。

【秦念:元狩四年,卫家一门四侯?】

【刘彻:朕甚爱仲卿。】

刘弗陵闭了闭眼,有点不忍看。

阿父,你又被秦皇戏耍了。

【秦念:那你这爱有点不保值啊,毕竟三年后卫伉因“矫制不害”被削去爵位,又过四年卫不疑卫登因为“酎金不如法”被削去爵位。】

【秦念:卫青还活着呢,他儿子们的爵位就都被你削没了。】

【刘彻:依、律、而、行。】

这对于卫青来说,却是好消息。

当初陛下欲封三子时,他就在努力推辞。

只是陛下执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在卫青看来,三子无功而封侯,必有后患。

能因“矫制不害”“酎金不如法”这些罪责被削爵,实为大幸。

刘彻一看就知道“酎金夺爵”背后的真相:

将军爱他,才会让卫不疑卫登酎金不如法。

此次夺爵也定然波及许多列侯。

如今秦念将此事提前说出,诸侯必会更为谨慎。

但刘彻想要夺诸侯之爵,有的是办法找茬。

【秦念:不过你确实爱卫青。凡是卷入巫蛊之祸的人,嫡亲的子女孙辈你都照杀不误,其他人更是动辄灭族,巫蛊之祸死了数万人。】

【秦念:唯独卫家,牵扯其中就只死了一个卫伉。】

【秦念:不容易,发癫时你都还记得卫青的好。】

卫伉瞪大眼睛。

“矫制不害”削爵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作为长子,他日后还能袭爵。

两个弟弟“酎金不如法”,也明显是阿父刻意为之。

以阿父的谨慎,不可能让弟弟们有如此疏漏。

但他真没想到自己会卷入巫蛊之祸。

想到太子刘据尚不能自保,卫伉竟然要为没有牵连弟弟们而庆幸。

卫青无奈。

只得幸于天幕现世,陛下不会再兴巫蛊之祸。

【刘启:刘彻,再有论巫蛊事者,杀!】

刘启看不下去了。

数万人,嫡亲的子女孙辈……

这岂止是昏庸?

如此行事,还能获誉千古一帝,彻儿的功绩究竟有多大?

【刘彻:诺。】

刘彻也没想到巫蛊之祸竟然会牵扯这么多人。

他正值盛年,也没有诸事不顺。

看得出巫蛊之乱背后,定是有人借助他笃信巫蛊兴乱。

阿父此言既是警醒他,亦是宣告天下不得再有人论巫蛊之说。

………

李世民眉头紧皱,他突然意识到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朕为何居于汉武帝之下?难道朕亦晚年昏庸?”

再想到他的太子也换人了,李世民更是坐立难安。

李承乾和群臣纷纷劝解,皆认为陛下不会行汉武帝之事。

【李世民:秦皇,汉武帝晚年昏庸至此,何以排在第二?】

秦念点点头。

很好,龙凤猪的排名她知道了:龙猪凤。

………

李世民此问,自然引发诸汉帝的不满。

但他位居第三,其他人就是想质疑他都没有资格。

【秦念:不知道,这不是朕排的。】

【李世民:你认为他可否排在第二?】

李世民有此问,担忧的是自己晚年还不如刘彻。

论功绩,李世民自认不差。

但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功绩不低,才担忧排在第三是因为以后做错太多事。

………

李世民拿的这是什么剧本?

秦念有些疑惑。

如果是刘彻排第三,不断质问第二凭什么,她能理解。

但太宗不应该是这么在乎排名的人。

【刘彻:你不服?】

【秦念:你俩谁排第二,朕都认可。】

【刘彻:哼。】

【李世民:谢秦皇解惑。】

李世民叹气。

他知道规则限制之下,秦念不能细说。

………

刘彻极为不满。

天意都认为他名列第二,秦念凭什么说李世民能与他一教高下?

………

嬴政静静地看着第二第三争第二。

【秦念:说回卫霍。刘彻,你运气是真不错,历史前十的名将你能占俩。】

【刘彻:这就是朕的帝国双璧!】

刘彻已经喜欢上“帝国双璧”这个词。

当然,他还记得李陵。

十五岁了。

好好培养,或许将会是帝国三璧!

【秦念:最难得的是冷血如你,居然对他们还真有几分真心——虽然朕猜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俩也拎得清: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刘彻:你说话非要如此难听?】

刘彻不理解。

他早就看出秦念对他并没有真正的恶意,但偏生说话如此难听。

比那些只会直谏的谏臣还要难听!

………

秦念点头。

难听就对了。

难听说明她的扮演没跑偏。

她就怕一个不留神把人设变成了“谏臣”,而不是嚣张霸道的皇帝。

【秦念:其实还能更难听,朕对你已经是恩宠有加。】

【刘彻:?】

看着那个莫名其妙的问号,刘彻嘴角抽了抽。

自继位之后,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用“恩宠”这种词。

可惜,此人不在大汉。

刘彻没办法处置秦念。

而各朝臣子皆肃容,尤其是汉武一朝。

“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

这话似乎是对他们讲的。

【刘彻:李绪是谁?】

秦念正在想接下来聊什么。

卫青霍去病陪葬茂陵?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说与不说,都是刘彻的既定剧本。

却见刘彻竟主动挑起话题。

且这个话题十分符合汉武帝的人设。

有仇必报。

李绪帮匈奴练兵对付汉军,汉武帝确实不可能放过他。

【秦念:他是驻奚侯城的塞外都尉。但你要怎么处置尚未降匈奴的他?】

奚侯城,李绪还不是都尉,已被现任都尉拿下。

只等陛下说出处置方式。

刘彻本想将李绪族诛。

但秦念此问,倒让他有些犹豫。

“尚未降匈奴”。

李绪只是个开始。

他还有数十年寿数,这数十年间又将有多少人会犯下死罪?

全都杀掉?

族诛李绪无妨,公孙敖该不该诛?

那毕竟是将军的救命恩人。

【刘彻:如若是你,又将如何处置?】

【秦念:你问朕?】

秦念果断敲甲方的聊天框。

得知她编的人设史实也是史实,但不提具体的人事物就不违反“不得提及与话题无关的历史事件”。

【秦念:朕依法治国,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依法治国。

果然是秦皇。

各朝观天幕之人皆有此悟。

但秦法严苛,始皇帝的民心即便有所上升,但依旧位处下游,为“群成员”之末。

秦念又为何身居榜首?

【刘彻:即便是为异族练兵,也不刑之?】

【秦念:为异族练兵的前提是他被俘,你把他调去关内耕地,他能千里迢迢跑去被匈奴俘虏?】

【秦念:这叫预防犯罪。】

嬴政蹙眉。

在他看来秦念此举有些仁弱。

………

李世民叹道:“民心第一,朕不及也。”

若是他得知有人将行逆举,必不可能如秦念这般,只是略作考虑便做出决定:

“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

天幕禁止谎言,又面向天下百姓。

这就是秦念的为君之道。

【刘彻:此事暂且搁置,先论其他。】

【刘彻:还有哪些人降虏?】

刘彻的民心迅速下跌。

此言一出,大汉人人自危!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几十年会发生些什么。

但刘彻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他不在乎民心。

他只在乎忠与不忠。

民心有何惧?

秦始皇的民心如此之低,他在世时有人能够造反成功?

都是千古一帝,刘彻也有这个自信。

秦念正要敲出一个名字,但盯着手机屏幕时,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从“刘彻”那两句算得上平静的话里看出了杀气。

“我刚才回答依法治国的时候,就已经是‘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的人设。”

“如果我把降虏的人说出来,就是配合刘彻杀还没有犯罪的人。”

“好险,差点我的人设就崩了。”

【秦念:你重用宠妃的兄弟,这个人战功赫赫。但在巫蛊之祸中,你在他出征时将他的妻儿监禁;他初战告捷,得知消息后急切想要立功赎罪,冒进之下将七万汉军葬送在匈奴。】

七万汉军,葬送在匈奴。

这段话为黔首所见,刘彻在民心榜的排名数息间下落近百名。

刘启张口欲要斥责刘彻,却终究没有出言。

巫蛊之事,他已经说过了。

………

秦念默默在心底给“战功赫赫”打个引号。

李广利的战功可太水了。

只是她现在要借“信息差”去“说服”刘彻认可“法不刑尚未犯罪之人”,才能算是遵循自身的人设。

【秦念:刘彻,这算不算你的过错?】

元狩四年,卫家一门四侯,三年后卫伉因“矫制不害”被削去爵位,又过四年卫不疑卫登因为“酎金不如法”被削去爵位。刘彻欲封三子时,卫青努力推辞未果。出自《史记》、《汉书》。

凡是卷入巫蛊之祸的人,嫡亲的子女孙辈刘彻都照杀不误,其他人更是动辄灭族,巫蛊之祸死了数万人。唯独卫家,牵扯其中就只死了一个卫伉。出自《史记》、《汉书》。

卫青、霍去病既不结党营私,也不蓄养士人门客。出自《史记》、《汉书》。

刘彻重用宠妃的兄弟李广利,这个人战功赫赫。但巫蛊之祸中,你在他出征时将他的妻儿监禁;他初战告捷,得知消息后急切想要立功赎罪,冒进之下将七万汉军葬送在匈奴。出自《汉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骄阳似我(下)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