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就像金色海,答案从来都是藏在记忆中的某人某事——题记
在向晴的记忆里儿时有一片金色海。海面波涛汹涌,层层起伏,好似一床柔软的棉被,躺进去软乎乎的。
向晴不知道那是哪里,她只在回忆中拼命寻找,在现实中一一比对,一一舍去。她记得那是一个傍晚,外婆牵着她的手在田间的小路上散步。外婆说:“葵葵你看!那里是什么啊?”“不知道。”“是金色海,哈哈”
这个名字她记了好久。
她知道金色海不是海,海没有棉被的触感,也没有儿时的感觉。
每当提到海,向晴都会想着寻找儿时记忆里的金色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向晴觉得也可能是自己的泪光——她哭了。
那是外婆走后的第三个秋天。
秋色正浓,一片片金黄掠过,是玉米,是稻谷,却都不是她心里的那片海。
老屋久未住人,带着一股萧索的霉味。她放下行李,凭着记忆深处那条几乎被磨平的路径,走向村外。夕阳正在下沉,和多年前那个傍晚重合了。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种怀旧色调。
突然,她站住了。
她望向了那片熟悉的丘陵上,麦浪正翻滚着。
成熟的麦子,汇聚成一片无比广阔的金色。晚风是这海唯一的造物主,它拂过,麦田便层层涌动起来,从脚下一直推向遥远的天际。那波浪是柔和的,浑厚的,像阳光曝晒后无比蓬松柔软的棉被,给疲惫的人们温暖的怀抱。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她的视线。这一次,不是因为感伤,而是记忆与现实重合。
她终于找到了——她的金色海。
它从来不是真正的蔚蓝海洋,而是故乡土地上,最慷慨、最壮阔的献礼。
是外婆用最朴素的比喻,为她的童年点染上的神奇色彩。她走近田埂,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触摸那些麦穗。刺痒的、坚实的触感,带着阳光的余温和土地的气息,打通了时光的隧道。
她仿佛又听到了外婆说:“葵葵呀,那是金色海。”
原来,答案就在记忆中。
她在那片金色海边坐了许久,直到天边最后一抹光隐没。“外婆,我想你了。”向晴哼了一首摇篮曲,坐在金色海中,感受儿时海的温度。
离开时,向晴带走了一株麦穗。她要将这抹金色放在书桌上。从此,无论身在何处,她只需闭上眼,便能回到这片海边,感受到那份源自生命根系的、踏实的温暖——这片海从未远离,始终在她生命最深处奔腾翻涌。
回忆就像金色海,它沉在心底,总在某个熟稔的秋日,再次波涛汹涌。
向晴终于找到了金色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