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都市 > 天之骄子 > 第116章 第 116 章

第116章 第 116 章

三年后,京城中最为出风头的早已经不是宋天周这个小王爷,而是新鲜出炉的叶家状元。

还未满二十,就力压天下书生,夺下魁首,还是信国公世子,如此才华,加上未婚,可不把京城女郎们迷得神魂颠倒。

听闻叶世子长得也是一等一的俊,见过的人都得赞一句金相玉质。

叶崇明生的神仪明秀,朗目疏眉,自然不负叶家玉郎之名。

才貌双全,文武兼备,还是小公爷,如此贵婿,谁能不爱。

这不,信国公的门槛都快被冰媒踏平了。

叶家主母自是兴高采烈,前几年她家守孝,自然不谈婚嫁之事。

近年叶崇明专心苦读,叶国公不让她提,还大谈大丈夫何患无妻,考取功名,报效朝堂才应为首要之务。

这么一来,如叶崇明这般年岁都已娶妻或定亲,哪像自己儿子似的,清心寡欲的就快成了皇觉寺的俗家弟子了。

叶家主母看着她大儿那沉稳如老翁的样,眼角就抽搐,只想赶紧讨个媳妇来,把人给交出去,再不想听她大儿子那套书袋子。

叶崇明是从去江南一路考上来的,宋家的事情他也有耳闻,可他远在江南,只能写了书信聊表慰问。

自打宋天周离京去西北,他们算算已经有六年未见面了。

别说叶崇明那,宋天周得了叶崇明状元的信也十分兴奋。

这可是他好友,状元是他好友,他当然也跟着长脸。

他们这些年虽然没见面,可信件往来频繁,西北与京城时,他们书信不算多,都是他在写北地风光,军中豪情。

可等叶国爷去江南做官,叶崇明跟着去读书,每月至少三封信,交流读书心得,谈论江南风光美景,对书中见解若是有不同,在书信里也能你来我往的辩上几轮。

宋家前些年白灯笼年年挂,叶崇明的信就更多了,宽慰的话,逗趣的语句故事,各种随着信件而来的小礼物,都表明这位好友对他的关心。

宋天周自然是领情的,投桃报李,对叶崇明这个朋友也是真心以待,两人虽然多年未曾见面,可友情却不见半点生疏。

叶崇明回京的时候,已经来宋府拜访过宋天周了。

宋天周知晓叶崇明长的俊,但看着已经长的萧萧肃肃,玉树临风的清举模样,还是看楞了会。

倒是引得叶崇明笑了他半天,道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两人本就是从小结识,这些年也没断了书信往来,再一见面,谈天说地,倒是很快就亲近起来。

宋天周孝期满了,倒是不拘于玩乐,陪着叶崇明好好看了京城的好景,更是喝了几回美酒,把叶崇明灌醉了好几次,两人谈诗词谈策论道志向,叶崇明就连歇在了宋府几日,乐不归府了。

气的叶国公对宋景城更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亲自上门逮人。

宋景城也只能受着,好似学渣带着学霸不务正业被人寻上门来般的理亏虚。

然后,叶崇明就被自己老爹给压在院中温文,叶公府上就差挂块牌匾上表示,家有考生,谢绝拜访。

就差没明着写,宋天周这厮不许入内,不得打扰。

宋天周摸了摸鼻子,想也确实不适合在人家考前叙旧,打扰人家科举考试,倒是安耐住了,打算等好友金榜题名再聚。

孝期这三年,宋天周跟着宋景城读书一年,皇帝就给宋天周又添了几位师傅,把宋天周忙的跟要科考的孩子一般。

端和时常见不着人,私底下没少和太后嘀咕,她家大儿又不用科举谋身,哪用得着那般苦读,累的她一年都见不着儿子几面。

不是去读书,就是被皇帝带着处理事情,或者跟在老师身旁读书习理。

端和月也明白,这是皇帝器重宋天周,对侯爵的宋天周自然是天大的幸事。

可宋天周已经是王爷了,皇帝这般行事,难不成要累坏自己儿子不成。

这话她是不敢跟宋景城这个读书人说的,只得假借读书来跟太后唠叨一番。

当然,又把叶书承这个小舅舅上门逮人的事情吐糟了一通,她儿子热情待人,好酒好语的陪着人,倒成不是了。

叶家舅舅也就欺负她夫君这个老实人,若是碰着她,定是要挤兑回去。

手心手背都是肉,弟弟和女儿,太后自然是偏着女儿的,不过也为叶国公说了句公道话:“天周这小子,从小就嘴甜,讨人喜欢。鬼主意还多,还就有那本事,总能把人哄了如了他的意,也不怪你小舅舅担心。毕竟,打小,他两在一块闯下的祸就没少过。”

太后这话给端和留了面子,叶崇明自小就是个端方的,倒是宋天周一天一个主意,拉着人尽干些顽皮事。

想到自己儿子以往的光辉事迹,端和不吭声了。

太后点了点端和的额头,又说起宋天周读书的事情,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缘法,天周才多大,多学点本事总不是坏事。”

端和来见太后除了吐糟儿子,还有其他事情。

宋玲意已经十九了,马上眼看着就要二十,她这个岁数在一般人家都已经出嫁了。

勋贵人家也有多留几年女儿的,可这个年岁已都订好了亲。

宋玲意的父母双孝刚满,眼看姻缘因守孝耽误到了如今,端和这个做婶婶的也有点担心。

宋家老大夫妻都没了,一双儿女自然是要靠他们叔叔婶婶操持。

宋景城是个男子,女子婚事即是想操心也不知从哪儿入手,只得何端和商量。

端和也明白,宋玲意的婚事难办。

宋景洲当初死的不算清白,还是戴罪之身,谢寂娘又背着人命官司,彻底坏了名声,宋玲意作为他们的女儿,自然也没了好名声。

高门第的,除了端和搞强硬找太后赐婚这一套,不然,一般人家怕是看不上。

可婚好赐,这日子得宋玲意自己去过。婆媳妯娌,不会看一道赐婚的圣旨就能多瞧得上她,最怕的还是夫婿心中介怀,成了怨偶,那可就诲人半生了。

门第低些的,端和寻摸了半天,也没挑着满意的。

她是个好面的,若是自己手上嫁出去的侄女嫁的不好,门第太低,她自己面上就过不去。还要让宋景城这个做叔叔的被人背后说小话,她更是不干的。

可女子岁数不饶人,这不,巴拉半天,没想到好主意,自然就把算盘打到太后这了。

反正,太后对端和一惯没招,端和一撒娇一奉承,太后的心就软了一半,很乐意为女儿效力。

大公主已经到了适嫁之龄,还有几个已经长成的皇子还都没娶正妃。

想到三皇子越发严重的病症,太医也说怕是今年就,想到此处,太后心中淡了些。

周立谦这个岁数其实就算不立正妃,身边伺候的侍妾,侧妃也是得有几个的。

可四皇子现如今还未到成婚的年纪,贤嫔这个养母自然不乐意让周立谦早早生下皇帝长孙,也就怠慢着。

太后倒是赏了人过去,周立谦却跟不开窍似的,想到周立谦的身世,怕是这孩子忌讳,太后倒是想给周立谦选个正妃。

三皇子一废,周立谦这个实际上的长子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不少朝臣也是见风使舵,很是想要周立谦这个贵婿,皇帝却说不急,他自有打算。

到了如今,太后看着小辈们都渐渐长成了,婚嫁之事,跟着就要提上议程,自然是要把京里适龄儿郎女娘都摸摸底。

比如太后娘家那新中的状元还是个光棍尼,自己娘家人,太后焉能不关心,可她那书呆子气的弟弟却早早寻过她,让她可千万别乱点鸳鸯谱,这话可把太后气个仰倒。

最后叶书承被太后锤了好几下,才道至少等到叶崇明得了功名再说。

在叶书承这个爹眼里,怕是谁也别想耽误他儿子的科举之路。

也不知还是不是放不下当年与宋景城的那点旧事,非得靠儿子争出个输赢。

太后有心把大公主和叶崇明凑个对,丁氏坏了事,林家怕是得恨死丁氏了。

受丁氏的牵连,大公主婚嫁就有点道道了。

但大公主是皇帝的长女,太后第一个孙女,自然有一份不同在。

丁家当年男丁腰斩,女子白绫,没灭三族,已经是看在丁家以前的功劳上。

毕竟,通敌卖国,以战养战,意图大宝,这桩桩件件一件他们有没落下。

丁家是大公主外家,皇帝虽然没有因此冷落大公主,可朝廷上下哪个不是人精。

韩国公夫人以前还在太后面前打趣过韩佰业,丁氏一死,韩家就给韩佰业订了亲。

大公主生母是丁氏,可她却是皇家的公主,身份荣耀来自于父族,来自于皇家。再如何,也轮不到韩家挑拣。

太后心里看不上韩家的做法,却不会言明,失了皇家气度。

但对大公主的婚事就更加上心,大公主是太后看着长大的,气度才华样貌都是顶尖的,加上公主身份,可配的也没几家,再看看品行才华,看上太后娘家那位京城最受欢迎的状元郎也就是顺理成之事。

三皇子已废,有皇帝在,林家对大公主只能敬着。

其他皇子和大公主也没啥牵连,以后储位之争,叶家进可攻退可。

更何况,皇帝对大公主是有一份慈父之心的。

叶崇明娶了大公主,皇帝焉能不为自己女婿打算。

虽说婚姻之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即可,但皇家的婚期一直都不简单,一个是孙女,一个是娘家小辈,太后还是希望能凑对有情人。

而端和一提宋玲意,太后心里过了几家,有了主意,给了端和一个定心丸。

干脆让端和在公主府开个百花宴,邀请全京城的适龄女子做客,到时候各府夫人也定是要跟着来的。

然后作诗,作画,女红,马球,品茶都可以组织起来。

让宋玲意和一众女子认识一番,各府夫人知道了人,有看上的自然会托了人和端和说,太后再帮着选一选,问一问宋玲意,赐个婚不就成了良缘。

端和一听也明白过来,她以前最烦这些宴会,没曾想自己有一天还干起了红娘的活计。

娘俩一合计,又把宋天周召了过来。

宋天周的安亲王府早就落置好了,皇帝亲自给题的门匾,可架不住宋天周就是不去住。

他不是赖在公主府,就是留在宋府,反正就是不愿意去住他的亲王府。

皇帝随着他,端和不说她,他就当没那座府邸,在公主府逗逗宋玲挽,在宋府教教宋修北,关心关心宋玲意,倒像个大忙人似的。

这回,可由不着他了。

太后主讲,端和辅助,两人都盘算好了,要给宋天周在府上组几个文局和武局,给宋玲意和大公主选女婿。

宋天周一听头都大了,委婉表示,他干不来,给人做媒,天打雷劈,他可不干。

端和一看宋天周的模样,好好笑话他一顿,才表示,不是让他去选,是到时候她们给人选,让宋天周去结识,提前熟悉自家亲友罢了。

宋天周这才舒口气,表示他定是会好好做这个大舅哥,务必让未来妹夫明白,他妹妹是不好娶的,大舅哥是不好惹的。

皇帝听了,也插了一杠子,唤来周立谦,周立言,周立阳,让他们和宋天周一道办个马球赛,让他们各自组队,在在马球场上见真章,获胜队,再文斗一番,取胜者一,皇帝可应一诺,不违国意,不违道义,不违仁意即可。

太后和端和也知道了,端和不甘示弱,撺掇着太后,让太后也在未婚女子中操办一场马球,先赛球,获胜队获取文赛资格,取胜者一,太后可应一诺,不违国意,不违道义,不违仁意即可。

至于如何操办,召来大公主让她出个章程,让权贵小姐,宗室千金好好耍一耍。

宋天周一听就知道皇帝舅舅憋着招,只抛了饵,就知道要搞事情。

不过,听着倒是有趣,宋天周觉皇帝一诺要不要的不打紧,可他不想输

很好,皇帝舅舅这一招,算是激起了宋天周的好胜心。

既然要赢,宋天周这个时候就要摇人了,他要先发制人,多摇几个好队友,才能有主动权。

周立谦这个时候也来寻了宋天周,表示要跟着宋天周这个哥哥混,他又拉来了韩佰业。

三皇子失了势,四皇子却是起来了,韩家身为四皇子的外家,韩佰业又是韩国公府嫡出长孙,虽然赶不上宋天周这王爷,可也是京城之中有头有脸的公子哥。

他年岁不大,三年前就中了二甲进士,若不是闹了一场退亲,气着了自家长辈,坏了名声。不会到如今才做坐着五城兵马司的正六品的飞骑都卫了。

这几年,韩佰业过的不算顺风顺水,倒是磨平了身上的傲娇之气,周立谦和他毕竟从小相识,倒是慢慢相处出了几分情谊。

宋天周一见韩佰业很是惊奇,他们小时候就差斗成斗鸡眼了,从没想到有天能一起组队做队友。

韩佰业一看就宋天周也是有些许尴尬,不过,毕竟他求着周立谦搭桥牵线的时候就有了心里准备,倒是抱拳开口道:“请王爷安。”

这句干巴巴的话一出,宋天周没品出个滋味,周立谦赶紧道:“天周哥,韩兄听闻这次球赛其实是为了大公主招婿而为,你也知道他一直对大公主的心思。要不,咱们组个队,若是赢了,就让一让他。”

看着宋天周的眼睛,周立谦后面的话卡在嘴里,不敢说了。

韩佰业从小就不喜宋天周,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错把舅兄当情敌,现如今宋天周在他这地位自然变了,是和周立谦一样,是需要讨好的未来大舅子。

也不端着了,开口道:“王爷,我对大公主之心日月可鉴,这些年就一直在等她。只要我能娶到她,定是一辈子供着,捧着,如珠如宝,不会教她受不点委屈,半分苦楚的。”

宋天周却摇了摇头道:“自古以来,婚嫁都是结两姓之好,若是你真有心,韩家尚主的折子应该早就在陛下的御前了,更不会有你定亲之事了。公主虽是皇家女,可若家翁家婆不喜,韩家又有国公门第,公主为媳怕也是难为啊。”

想了想又忍不住道“再说当年你拦不住定亲的事情,以后就能自己做主了吗?连自己的事都做不得主的人,如何敢说不会委屈了公主。天下好儿郎众多,韩家当初那亲订的那般急切,我这再让大公主上赶着,凭你脸大如斗不成。”

宋天周这话就差没指着韩佰业道说你赶紧回去搞定你韩家人比在这求我要靠谱多了,韩家要是能看得上大公主,早就去求娶了,自古婆媳就是大难题,看不上儿媳的婆婆更难缠。

大公主花容月貌,皇家出身,身份尊贵,干啥要去受韩家人挑拣,又不是天下男人都死绝了,就剩你韩佰业了。

一想到当初韩家那些骚操作,宋天周就为大公主抱不平,从来都是韩佰业缠着大公主,丁家是坏了事,可大公主是他皇帝舅舅的长女,若韩家真能尚主也是要感恩戴德的。

如此那般急匆匆给韩佰业订家,嫌弃之情溢于言表,也不知是谁给的胆。

韩佰业赶紧道:“那是我后母撺掇着我祖母给定下的,故意使的坏,我知晓后就去退了亲。”

“是啊,还坏了你的大好前程和名声尼。”宋天周凉凉道。

“你是打算娶回公主给你回去斗恶母不成,大公主天真纯善,如何能进你韩家的虎狼之窝。”

韩佰业也是可怜又可气,他是韩公世子的嫡长子,可惜生母过世的早,他爹续娶了他亲姨母为填房,后又添下两个弟弟。

韩国公夫人怜惜孙子失母,就把他抱养在跟前心肝肉的养着,这才把韩佰业养的骄纵跋扈。

不然,当年也不可能跟宋天周闹个天翻地覆。

韩国公夫人耳根子弱,为人并无多少手段,若不是生了个好儿子,怕是坐不稳国公夫人的位置的。

而韩国公世子夫人自然是把这位婆婆捏在了手里,又哄着韩佰业这个嫡长子,韩佰业一直也把她当亲娘一般。

韩佰业陪读生涯虽然和宋天周闹了个鸡飞狗跳,可凭着那股着傲气和不服,却是学了个文武双全之才。

等他考了二甲进士,韩国公世子这才知晓韩佰业除了惹是生非,还有这等才学,他这个做爹的可不得好好培养。

如此,世子夫人自然是不干了,破防了,装不下去了。

刚好赶上丁家事发,韩佰业为大公主在为奔波,世子夫人就赶紧给自己婆婆吹耳边风,又把小姑子女儿推出了,

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外孙女,亲上加亲,韩国公夫人自是乐意的。

再加上丁家坏了事,丁贵妃被废,大公主也肯定是要被连累的,若是韩佰业真要娶了大公主,以后还谈什么前程。

如此一盘算,直接就给韩佰业定亲了。

等韩佰业在那再接再厉为大公主出力回过神来,自己就有了婚约,有了未婚妻。

韩佰业哪能愿意,年轻气盛的小公子,直接就闹着退亲,没曾想,那位表妹寻了短剑,虽然救了回来,可韩家却压着他不许再提退亲。

韩佰业不愿意,坚持退婚,气的韩世子打了韩佰业,韩国公夫人一看如此,没受的住,大病一场。

不过,他也不是傻子,世子夫人手段也不算高明,以前只是没防备,查到蛛丝马迹,她气愤难当,直接跑去质问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定是不会认的,只道是为了他好,不想他为了一女子悔了前程,为家族计,她不悔。

韩佰业气的吐血,世子夫人却是先发制人,要以死谢罪,不是韩佰业身边的嬷嬷眼疾手快,怕韩佰业真得背个拭母的名声了。

韩家闹了一场,毕竟还是传出了些许风言风语,韩佰业好好的文官之路就被卡了。

可明白过来的韩佰业也不混文官圈了,直接去了五城兵马司,凭着本事当上了正六品的飞骑都卫。

不过,自始至终,韩佰业想娶大公主的心就没变过。

得了消息,这才拉着算是好友的周立谦来寻宋天周,虽然宋天周在他的记忆中很操蛋,可他就觉得有只要磨下了宋天周,这场比赛,他就得了先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6章 第 1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人间政道

狂婿归来

官气

一九八一年

镇龙狱闭关六年,归来我已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