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气象台所预计的那样,今日的降雪量比昨日更甚,街头一片银装素裹,厚重的积雪仿佛要把树上的枝头压弯。
好在午后降雪稍有渐小的趋势,宋星稔在下午三点准时到达风晟,Keria如期来迎接,领着他去了谭总办公室。
Keria领着宋星稔进来时,谭时桉正架着金丝边眼镜俯在宽大的办公桌边处理文件,见来人是宋星稔,他立刻站了起来。
“实在不好意思,辛苦您在这么恶劣的天气特地过来一趟。”谭时桉起身从容地朝宋星稔伸出手,“主要是考虑到我后期有国外行程,出发前还是希望能和您见一面。”
“哪里的话。”宋星稔立刻伸手与他相握,“您愿意考虑我们的项目,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了。”
“宋先生谦逊了。”谭时桉笑着,抬手示意自己对面的桌椅,“您请坐。”
“谢谢谭总。”
宋星稔在谭时桉对面坐了下来,距离很近,他能够隐约闻到从谭时桉身上飘忽而来淡淡的木质香水味。
Keria端来两杯沏好的热茶,分别摆在他们面前,然后轻声退了出去。
偌大的办公室安静了下来,宋星稔从一旁的手提公文包里拿出准备好的计划书,微微欠身:“谭总,这是我们团队为此次项目研发准备的详细计划书,涵盖了各方面内容。我为您简要阐述一下。”
谭时桉坐着,没有立即接过,他抬眸,一种审视的目光落在宋星稔身上。
这份目光过于专注,宋星稔没有读懂对方的意图,这让他不自在地蹙起眉。
过了几秒,谭时桉伸出手,缓缓接过宋星稔递来的计划书。
他先行一步发问:“宋先生是南州人?”
意料之外的问题让宋星稔略微一怔,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问起私人话题,但他还是点点头,回答:“是的。”
谭时桉轻轻点头,笑了笑:“很巧,我也是。”
“是吗?”宋星稔微微讶异,“那我们是同乡啊。”
谭时桉端起面前的茶杯,轻珉一口,茶香氤氲间,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确实是这样。”
放下茶杯,他将计划书搁置在一旁,双手交握置于桌面上,目光锐利又不失温和地看着宋星稔:“计划书我会仔细研读,在此之前请宋先生精简地告诉我您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技术亮点,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以及您的融资需求。”
宋星稔点点头:“好的。”
会谈过程比宋星稔想象的要顺利很多,提出的几个请求对方都直接满足,谭时桉甚至还主动要求追加投资金额确保产品的研发进程。
宋星稔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好说话,过于频繁的迎合让他有些不解和无措。
快结束时,谭时桉说:“其实我希望我们之间不单单局限于投资方与项目方的关系,而是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果可以,关于项目的研发,我除了为你们提供资金以外,还可以为你们提供一定行业上下游的资源与技术支持,并且,我也打算通过旗下品牌,为你们的项目研发提供一定范围的硬件优化。”
宋星稔感觉有些飘飘然,风晟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若是得到这样实力与野心并存的公司给予的技术帮助,对项目研发以及团队发展来说都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剂。
“感谢谭总的信任与支持。”宋星稔诚恳地说,“不过我还是很疑惑,您选择与我们合作的缘由是什么,毕竟新宇在技术行业,并非是最突出的。”
新宇创立不过一年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综合来说依旧是不够显著,宋星稔一开始对于和风晟达成战略合作,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谭时桉看着宋星稔,修长的手指交握着抵着下巴:“我们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新宇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产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上表现已经非常突出,短短一年,其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已经趋于稳定,且产品理念与风晟高度契合。”
他轻轻抚摸着手腕处的腕表,目光深邃而沉稳:“风晟与新宇开展项目合作,是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感谢谭总的赏识。”宋星稔嘴角轻轻上扬,注视着他,“能得到风晟的青睐,我对我们的项目研发都更有信心了。”
谭时桉似笑非笑地牵起嘴角,身子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双眼微微眯起,目光透过半垂的眼帘落在宋星稔身上,带着琢磨不透的语气轻飘飘地补充了一句:“不过....也算是有其他原因吧。”
语意不明的转折让宋星稔微微蹙眉,他认真发问: “什么原因?”
“可能是....好奇?”谭时桉拇指摩挲着下巴,平静地注视着宋星稔。
他尾音语调上扬,宋星稔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个疑问句还是陈述句,他迎上谭时桉的目光,不明所以地重复了一遍:“好奇?”
谭时桉低头漫不经心地转了转面前的罗汉杯,平静的语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嗯,可能吧,看到项目书上你的名字,有点好奇。”
宋星稔不太明白,难道谭时桉从一开始就认识自己?
看见宋星稔一脸茫然的样子,谭时桉忽然又放松了姿态,他笑了笑:“宋先生不必多想,只是我以前有位同学与你同名,我还以为是遇见了故人,看来是我误会了。”
“这样啊。”听到这个解释,宋星稔露出释然的笑意,“确实挺巧的,不过我们之前,应该并没有见过。”
“是的。”谭时桉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眸光很深,“从来没见过。”
话毕,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谭时桉收起视线,说道:“虽然我私心已经想为宋先生的项目立项,但必要的流程还需按规矩执行,后续我会安排公司的内部团队对新宇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待调查完成,我们再正式签署投资意向书。”
“没有问题,后续有任何项目相关的问题,谭总可以随时联系我。”宋星稔神色认真地说。
谭时桉回道:“宋先生有任何需求,也可以联系我,我一定应帮尽帮。”
“您太客气了。”宋星稔笑笑。
谭时桉抬手看了一眼腕表:“抱歉,由于稍后还有会议,我恐怕得先失陪了。”
“好的,谭总请便。”宋星稔跟随着谭时按一块从座位站起,语气恭敬:“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谭时桉再次伸手与他相握,轻轻颔首道:“祝我们合作愉快。”
从集团大楼里出来,宋星稔站在风晟大厦门口,冷冽的空气夹杂着细碎的雪花扑面而来。他呼了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空气中缓缓散开。
他拿出手机,第一时间向项目团队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Singren:“会谈很顺利,大家放心。”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江屿:真的吗,谈下来了?
Singren:投资流程还在走,不过没有其他意外的话,大概率达成合作
谢霖:太好了,今天怒写500串代码
沈既白:宋总,这得请一顿吧?
Singren:@谢霖回头我检查
Singren:可以,你们想吃什么?
谢霖:纯属口嗨.....请无视[流汗]
Singren:不过今天天气不好,回头找个合适的时间,我请你们吃
今天是周二,由于强降雪天气,出于安全考虑,宋星稔给员工们都放了假。
沈既白:大家记得点贵的啊,千万别给宋总省钱。
江屿:必须的哈哈
谢霖: 10086
项目研发团队的伙伴是宋星稔大学和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大家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创立了新宇。
宋星稔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在是很难得。
降雪似乎变大了,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灰蒙的天空直扑而下,宋星稔打开事先存放在大厅前台的长柄黑伞,顶着风雪往停车场走去。
打开车门坐进驾驶位,宋星稔缓了一会儿才开启暖风。闲暇之余他又打开群聊,发送了一条消息。
Singren:今天冬至,大家记得吃水饺。
其实宋星稔作为一个南方人,早些年在他的认知里,压根儿没有冬至吃饺子这个概念。然而,在他这几个好友里,除了他自己,其余的都是北方人,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他们都会特地在这一天一同包饺子,说是回味家乡的味道,最后拉上宋星稔一块吃。久而久之,宋星稔受他们的影响,也算是耳濡目染了。
手里的手机“嗡嗡”振动了两下。
谢霖:[图片]
谢霖:中午就吃上了
隔着屏幕看到图片上那碗盖着致死量香菜和葱花的酸汤水饺,宋星稔不自觉地皱了下眉头。
Singren:隔着屏幕都闻到香菜味了
谢霖:是不是香到你了?
Singren:很臭。
谢霖:?没品
谢霖:[鄙视]
关掉手机,宋星稔驾着车在风雪中慢慢挪回了家。雪天路面到处是积雪和薄冰,宋星稔开得格外小心,三十分钟的路程硬是磨了一个多小时。
到家六点多,密码锁在门开启的瞬间发出滴滴滴的警示声。宋星稔这才想起昨晚特地买的电池,自己根本就忘了给电量不足的门锁装上。
忙得记性都不好了,宋星稔心想。
进家门后第一时间,宋星稔从玄关的置物台找到昨晚买的电池,给电子锁更换上新电池后,才将大门紧紧关上。
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宋星稔原本打算点外卖,但是想到路途恶劣的天气,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下回厨房煮点东西。
冰箱的冷冻层放了两包前两天买的速冻水饺,宋星稔难得开回灶火,他端起锅伸向水龙头下接了冷水,盖上锅盖等待着水烧开。
岛台旁的手机嗡嗡振动起来,宋星稔侧目看了一眼,备注显示是他的哥哥宋翊尘。
宋星稔擦去手上的水渍,伸出食指点击接通后打开了免提。
“阿稔。”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低哑,完全不同于平时清润的声线。宋星稔几乎是下一秒就追问道:“嗯?你嗓子怎么了?”
宋翊尘似乎也感觉到自己的声音糊得过于明显,于是咳咳清了几声嗓子:“这两天降温有点大,可能有点感冒了。”
“是不是因为太累了。”宋星稔说,“要注意身体啊。”
宋翊尘沉默一会,说道:“没有,真的只是单纯着凉。”
没等宋星稔回答,对方接着说:“北淮更冷,最近雪下得很大吧,注意保暖。”
“好,我知道的。”宋星稔说。
“工作上的事情最近怎么样,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宋翊尘问。
自宋星稔决定自己自立门户组建公司开始,宋翊尘起初隔三差五给他打电话,清一色都是询问他的事业是否需要帮忙。在宋星稔三番五次的回绝下,宋翊尘这才问得少了,但每当公司一有新动向,宋翊尘总能非常合时宜地前来询问情况。
“一切都很顺利。”宋星稔铁了心得想要自己作出一番事业,其实即便有问题他也不见得会第一时间寻求哥哥帮忙,但这个回答他倒确实没撒谎,最近的发展确实都很顺利。
电话那头轻笑一声,说:“顺利就好,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自己扛着。”
“嗯嗯。”宋星稔隔着屏幕点了点头。
“有时间的话,过几天也可以回来一趟,咱俩挺久没见了。”宋翊尘说。
“好,我回去的话,提前跟你说一声。”
“行。”
挂断电话,宋星稔揭开眼下的锅盖,锅里头的水正沸腾的厉害,他撕开速冻水饺的包装袋,两指捻起冻硬的饺子一个个下进锅里。
这一餐解决得很简单。不过因为今天冬至,这一顿匆匆完成的速冻水饺反倒显得有点儿仪式感。
宋星稔在书房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才起身回到卧室。
他洗漱了一番,刚乏得一头陷进软绵的床铺,目光却瞥见一旁床头柜上放着三个未拆的快递包裹,又起身把它们统统搬到另一头的桌子上。
估计是昨晚随手拿进卧室却忘了拆开,宋星稔想着,随手拿起桌面一旁的折叠刀,拆开了最上面的一个小包裹。
他已经有些忘记自己最近采购了什么东西,拆开后他才看到小快递盒里是一个简易的手机支架。
他把手机支架拿出放在一旁,把空荡的快递盒扔在一旁的空地上。又拿起下面一个稍大一些的快递盒,瞄了一眼快递标签,从快递信息来看,应该是他前几天买的一把食物剪。
看来都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宋星稔用折叠刀划开密封的胶带,将食物剪拿了出来放在一旁,空的快递盒扔在一旁后,桌面上只剩下最后一个快递包裹。
宋星稔同样抬起折叠刀准备一块拆开,刀片触碰到密封胶带的一头时,手却忽地停了下来。
这个包裹....有点奇怪。
说不清是哪里奇怪,宋星稔拿起它上下左右翻转着看了看,又往地上的空包裹瞧了一眼,感觉到这个包裹的独特点在哪里了。
它太新了。
瓦楞纸盒光滑平整,没有一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痕迹,就好像拿了一个崭新的纸盒,放进东西后用透明胶带封了两下,就直接递到宋星稔面前。
宋星稔实在想不起自己究竟还买了什么,打算查看一下物流标签上的信息,又一阵上下左右翻转过后,宋星稔愣住了,他好像现在才知道这个包裹真正奇怪的地方在哪里。
没有物流标签。
整个包裹除了开口被透明胶带整齐地封住以外,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痕迹。
宋星稔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昨晚到家时,家门口的木架台上确实放的是三个快递包裹,现在一个不差的全在这里。他并没有错拿别人的快递。
他一手捧着包裹颠了颠,包裹盒不重,宋星稔能听见里头物品碰撞纸盒的声响。
难道是快递员放错了吗?
宋星稔拿着快递包裹有些无措地站着,一时不知道该不该拆开,要是拆开发现不是自己的东西,私自拆解别人的快递也不太礼貌。
但不拆开的话,根本没法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物品。
纠结片刻后,宋星稔最终还是拿起折叠刀,从头到尾轻轻划开了包裹开口密封着的透明胶带。
包裹两端被慢慢地打开。
展现在宋星稔眼前的,是一本墨绿色皮面、从封面上看就略显岁月的笔记本。
完全没有印象,宋星稔判断这大概率不是自己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将笔记本从包裹里拿出,挪开椅子在桌前坐了下来。
拉开桌面一旁的台灯,借着暖黄的灯光,宋星稔仔细端详着这本来历不明的笔记本。墨绿色的皮质封面有大大小小的划痕,边角也有些褪色脱皮,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从侧面泛黄的内页纸张也可以看出,这个笔记本使用的年头确实是有些长了。
打开厚重的封面,宋星稔快速翻动几张内页,映入眼帘的是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宋星稔快速地浏览了几行文字内容,发现这似乎是一本记事本,记录了日记的主人在学校发生的各种事情。但当定位到每一页文字开头那一排显赫的日期时,他立刻明白过来,准确来说这应该是一本日记本。
翻看别人的日记本固然是不合适的,意识到这个问题,宋星稔立刻合上了本子。
这下他真的能确定是别人送错了,他再次翻开封面,试图找到一点这本日记主人的信息,比如姓名什么的。
让他失望了,墨绿色的皮质封面打开,第一页什么也没有。
宋星稔不放弃,又对着日记本的侧面上下左右看了个遍,依旧没有看见任何有效的信息。
他翻到背面,从封底往前翻,依然是空白。
宋星稔无奈将日记本放回桌面,却没注意到本子并未放稳,半边都悬在桌沿外头。宋星稔胳膊一压上,一下子将整个本子掀翻在地。
日记本“啪”的一声,平摊着掉落在地板。
宋星稔俯下身,伸手想将日记本捡起。
然而指尖在即将触碰到纸张的一刻,滞在了半空。
摊开的日记本里,有名字了。
它穿插在一篇内容的字里行间,反反复复不断的出现。
但这名字不是别人的。
反反复复出现的,正是他自己的名字。
宋星稔。
现实世界时间线为2026年12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包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