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图书馆的第三排 > 第21章 共筑的轨迹

第21章 共筑的轨迹

雪后初霁,冬日难得的暖阳穿透云层,将银装素裹的校园照耀得熠熠生辉。

积雪反射着阳光,空气清冽而明亮,吸入口鼻都带着一股干净的甜味。

古亭一别,那句“落地生根”仿佛仍在耳畔回响,带着沈亦舟掌心的温度,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感深植于林清颜心中。

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因这场雪而有了更细微的变化。

若说之前是心意相通的默契,如今则更多了一份坦然的亲近。

沈亦舟依然话不多,但他的沉默不再带有距离感,而是一种沉静的陪伴。

他会更自然地留意她的需求,比如在她轻轻搓手时,不动声色地将暖气口的方向调向她;

或是在她对着复杂文论皱眉时,递过一颗她喜欢的柠檬糖,附带一句简洁的提示:“换个角度,或许是结构主义的预设有问题?”

这种点滴的关怀,如同阳光融化积雪,悄无声息却力量惊人。

林清颜发现,自己在他面前也愈发放松自在。

她依然会因为他偶尔专注的凝视而脸红心跳,但那不再是慌乱的羞怯,而是带着甜蜜的悸动。

她开始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会在他过于沉浸实验忘记吃饭时,鼓起勇气,轻轻敲响实验室的门,递上从食堂带来的还温热的饭盒。

这天下午,图书馆里光影静好。

林清颜正埋头整理研究生导师发来的必读书目,沈亦舟则在修改他的博士论文答辩稿。

安静的空气中流淌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忽然,沈亦舟停下动作,侧头看向林清颜,低声问:“寒假有什么计划?”

林清颜从书本中抬起头,略显茫然地眨了眨眼。

备考期间,她的生活轴心完全是围绕着考研和图书馆运转,几乎没有考虑过考完之后的长假该如何度过。

她老实回答:“还没仔细想……可能先回家待一段时间,陪陪爸妈。”她来自南方小城,寒假是难得的与家人团聚的长时光。

沈亦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那支黑色钢笔,似乎在斟酌词句。

然后,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看向她:“我今年……不打算回北方了。”

林清颜微微一怔。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团圆节日,尤其是对家庭观念传统的家庭而言。

沈亦舟的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想必也是期盼儿子回家的。

“是因为答辩准备时间紧吗?”她猜测道。博士答辩在即,时间确实宝贵。

“这是一个原因。”沈亦舟没有否认,但他的视线依然停留在她脸上,顿了顿,才继续说,声音比刚才更低沉缓慢了些,“另一个原因是……你留在学校备考复试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实验室,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他说话总是这样,用最朴素直白的语言,陈述一个事实,却能轻易在她心中掀起波澜。

他没有说“我想陪你”,也没有任何华丽的承诺,只是简单地告诉她,没有她在的校园,连时间的流速都变得难以忍受。

林清颜的心像是被温水浸泡着,软得一塌糊涂。

她明白,对于沈亦舟这样习惯了独处、对时间规划精确到分钟的人来说,这几乎是最直白的情感表达了。

“可是……春节你不回家,叔叔阿姨会失望吧?”她还是有些顾虑。

“已经和他们通过电话了。”沈亦舟语气平和,“他们理解。项目数据需要最后冲刺整理,答辩后还有期刊论文要修改。而且,”他话锋一转,看向她的眼神里带了点别的东西,“他们说,有机会的话,想见见你。”

最后这句话,像一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林清颜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

见家长……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正在被纳入彼此更长远的人生规划中。

这份郑重,让她既紧张又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

“那……我回家待一周左右,就早点回来?”她试探着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期待。

“好。”沈亦舟的唇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清浅却真实的弧度,“不用赶。等你回来,带你去尝尝学校附近那家你说想试的苏帮菜。”

他连她随口提过的一句馋念都记得。

林清颜心里甜丝丝的,用力点了点头。

关于寒假的短暂对话,就这样为未来一段时间描绘出了清晰的轮廓。

林清颜开始认真规划起自己的假期:先回家享受短暂的温情,然后提前返校,不仅是为了复试准备,更是为了……和他一起,度过一个或许没有家人环绕、却有彼此陪伴的、不一样的冬天。

思及此,她学习的动力都更足了。

她甚至开始想像,空旷下来的校园,安静的图书馆,他们并肩而坐,窗外或许还会再下雪,而他们拥有彼此制造的温暖。

那幅画面,光是想像,就足以抵御所有离别前的淡淡愁绪。

傍晚离开图书馆时,积雪在夕阳下泛着金粉色的光泽。

两人并肩走在清理出来的小路上,脚下的雪被踩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雪,能存多久?”林清颜看着路边堆积的、依然洁白松软的雪堆,好奇地问。

“看天气。如果持续低温,半个月也不会完全融化。”沈亦舟回答,随即补充了一句,“比南方的雪,存得久。”

林清颜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笑着点头:“嗯,存得久,根也扎得深。”

沈亦舟侧头看了她一眼,目光柔和,没有再说话,只是将她因为拿著书而有些冰凉的手,自然地握紧,放进了自己大衣的口袋里。

口袋里温暖干燥,紧紧包裹着她的手,驱散了所有寒意。

这一次,没有亭子遮风挡雪,他们却在移动中,创造了属于两个人的、更坚固的避风港。

林清颜看着地上再次并行的两串脚印,在洁白的雪地上延伸向远方,清晰而坚定。

她忽然觉得,他们的未来,也像是这雪地上的轨迹,虽然前方未知,但他们正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共同筑就属于彼此的、清晰而温暖的路径。

当晚,林清颜在日记里写道:

**“曾以为爱情是电光石火的瞬间,现在才明白,更是细水长流的相伴。

他为我停留的寒假,胜过千言万语的告白。

我们的轨迹,从平行的凝望,到交汇的瞬间,如今正稳稳地向前延伸。

雪会融化,但一起走过的路,会一直在那里。”**

沈亦舟的实验记录本上,则多了一行与物理无关的计划备注:

**“第325天。

寒假日程调整完毕。预订苏帮菜馆(备注:清甜口,她会喜欢)。等待变量:她的归期。”**

在他的世界里,她的归来,是唯一需要耐心等待、并值得精心准备的关键变量。

而这个变量,早已被写入他生命方程式的核心,影响着所有未来的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