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沐晴坐在开往上海的动车上,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她又一次展开林嘉怡留给她的信,指尖轻抚过那些工整的字迹。
"...
PS:照片是我们辩论赛夺冠那天的合影,希望你喜欢。
..."
照片背面还有一行小字,几乎被折痕掩盖:"祁煜看你的眼神,和他看我的不一样。只是他自己还没发现。"
许沐晴咬住嘴唇,将照片和信小心地收进日记本里。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到哪儿了?记得下车前检查行李。"
她回复完消息,点开朋友圈。毕业典礼后,同学们纷纷晒出录取通知书和暑假计划。她往下翻了翻,看到祁煜一小时前发了一张清华园的照片,配文只有简单的"新的开始"。
手指悬在点赞按钮上方,最终还是没有点下去。许沐晴退出微信,打开音乐播放器,随机到了那首《明天你好》——校庆那天她清唱的歌曲。
耳机里清澈的女声唱着:"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
她靠在窗边,闭上眼睛,任由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许沐晴在**建筑系如鱼得水,大二时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的银奖。她的设计总是带着一种温暖的质感,教授评价她的作品"既有理性的精确,又有感性的温度"。
而祁煜,正如他所说,去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从零星的同学传言中,许沐晴得知他大二就开始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毕业后直接接手了祁氏地产的部分业务。
至于林嘉怡,她就像消失了一样。许沐晴给她发过几次消息,都石沉大海。只有一次,大二那年,她收到过一个从广州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本建筑摄影集和一张便条:"看到这本书就想起你。祝好。——嘉怡"没有回信地址。
毕业前夕,许沐晴收到了几家知名建筑事务所的offer。她最终选择了北京的中联建筑设计院,虽然上海有更好的机会,但...北京是家乡。
"各位旅客,列车即将到达上海站..."广播打断了许沐晴的思绪。她收拾好行李,深吸一口气,将那些青涩的回忆暂时封存。
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五年后,北京国际会展中心。
许沐晴站在自己的展板前,向评委介绍她的最新设计作品——一个融合了传统四合院元素的现代社区中心。
"...这个天井设计不仅解决了采光问题,还创造了一个邻里交流的自然空间..."她流畅地讲解着,不时指向模型的关键细节。
评委席上,五位业内专家认真聆听着。最右边的那位一直低着头做笔记,许沐晴没太看清他的脸。
"非常精彩的设计。"中间的主评委称赞道,"特别是对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诠释。"
"谢谢。"许沐晴微笑颔首。
"我有个问题。"最右边的评委突然抬头,"关于雨水回收系统的设计,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这个声音让许沐晴的心脏猛地一缩。她定睛看去,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正专注地看着她——祁煜,五年不见,他的轮廓更加分明,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和沉稳。
"雨水...回收系统..."许沐晴罕见地卡壳了,她迅速调整呼吸,"我们在屋顶设计了隐形集水槽,通过管道连接到地下的储水箱,经过简单过滤后可用于绿化灌溉和景观水池补给。"
祁煜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巧妙而实用的设计。我记得你大学时就对可持续建筑很感兴趣。"
他记得。这个认知让许沐晴的耳根微微发热。其他评委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这显然超出了普通评审的范畴。
"你们认识?"主评委好奇地问。
"高中同学。"祁煜简短地回答,目光却未从许沐晴脸上移开。
评审结束后,许沐晴正在收拾资料,一个身影停在她的展台前。
"好久不见。"祁煜说,声音比记忆中更加低沉,"设计很棒。"
许沐晴抬头,强迫自己保持专业微笑,"谢谢。没想到你是评委之一。"
"临时顶替张教授来的。"祁煜解释道,"他是我在清华的导师,昨天突发肠胃炎。"
一阵尴尬的沉默。五年时光横亘其间,两人都不知从何说起。
"听说你在中联做得不错。"最终祁煜打破沉默,"去年文化中心的项目业内评价很高。"
许沐晴有些惊讶他知道这些,"还好,团队合作的成果。你呢?祁氏最近在城南的大项目很受关注。"
"还在推进中。"祁煜笑了笑,"其实...我正想找你们事务所谈合作。有个文化商业综合体的项目需要建筑顾问。"
许沐晴挑眉,"你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所主任。"
"我想指定你负责。"祁煜直视她的眼睛,"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许沐晴心跳加速,但理智很快占了上风,"这不合流程。而且我刚接了个新项目,可能没时间..."
"没关系。"祁煜并不强求,"只是觉得这个项目很适合你的风格。"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如果你改变主意,随时联系我。"
名片很简洁,"祁氏地产集团执行总裁 祁煜"。许沐晴接过,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一股微小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我得去参加下一个环节了。"她后退一步,"再见。"
走出会展中心,初夏的阳光明媚得刺眼。许沐晴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腔内不规则的跳动。五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放下,可刚才那一瞬间的反应告诉她,有些东西只是被深埋,而非消失。
手机震动起来,是事务所的总监打来的。
"沐晴,评审怎么样?"
"还不错,评委反应挺好。"
"太好了!对了,刚收到祁氏地产的咨询,他们想请你负责一个新项目,报价很不错。你感兴趣吗?"
许沐晴握紧了手中的名片,"什么项目?"
"一个老城区改造的文化商业综合体,重点是保留历史建筑特色。听着像是你的菜。"
许沐晴咬住下唇。这太巧合了,显然祁煜已经提前联系了她的上司。
"把资料发给我看看吧。"她最终说。
一周后,许沐晴坐在祁氏集团的会议室里,对面是祁煜和他的团队。过去几天她仔细研究了项目资料,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吸引人的挑战——将一片老城区改造成融合商业、文化和社区功能的综合体,同时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
"我们特别关注老图书馆的改造。"祁煜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区域,"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
许沐晴凑近看了看,突然愣住了。这个老图书馆,正是他们高中时常去的那座。她小时候,父亲经常带她去那里看书,后来上了高中,她和祁煜、林嘉怡也经常在那里自习。
"有什么想法吗?"祁煜问,目光中带着她读不懂的情绪。
许沐晴整理思绪,专业素养很快占了上风。"从结构来看,主楼可以保留,但需要全面加固。我建议将后面的空地利用起来,建一个玻璃中庭作为连接新旧空间的过渡..."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讨论越来越热烈。许沐晴提出了几个创新方案,连祁氏那些严肃的高管都不时点头赞许。祁煜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听着,只在关键时刻提出意见或问题。
"许设计师的方案很有见地。"项目总监最后总结道,"我们很期待与中联合作。"
会议结束后,祁煜邀请许沐晴单独喝咖啡。她本想拒绝,但职业礼貌占了上风。
公司楼下的咖啡厅安静典雅。祁煜熟练地点了两杯饮品,"还是焦糖玛奇朵?"
许沐晴一怔,"你还记得?"
"记得很多事情。"祁煜轻声说,将咖啡推到她面前。
许沐晴决定直奔主题,"为什么指定我负责这个项目?"
"因为你最适合。"祁煜坦然道,"我看过你所有的作品,特别是老建筑改造的部分,既有创新又尊重历史。"
"就这样?"
"还有..."祁煜犹豫了一下,"我想弥补一些遗憾。"
许沐晴的心跳漏了一拍,"什么遗憾?"
"五年没有联系的遗憾。"祁煜直视她的眼睛,"毕业后我尝试找过你,但你换了号码,搬了家..."
"工作太忙了。"许沐晴轻描淡写地说,低头搅动咖啡。
"沐晴。"祁煜突然伸手覆在她的手上,"我很抱歉。"
"为了什么?"
"为了当年没有看清自己的心,为了让你一个人离开,为了这五年的空白..."
许沐晴抽回手,"祁煜,我们是在谈工作。"
"我知道。"祁煜收回手,表情恢复专业,"但我想让你知道,这次合作纯粹是看中你的专业能力。如果你觉得不舒服,我可以换人。"
许沐晴思考了片刻,"不必了。项目本身很有意义,我会认真对待。"
"谢谢。"祁煜微笑,"顺便,有个消息你可能会感兴趣。"
"什么?"
"林嘉怡回国了。"
许沐晴猛地抬头,"真的?你怎么知道?"
"她联系了我。"祁煜说,"在MIT拿到环境工程博士学位后,她加入了国际绿色建筑组织。下个月会来北京,作为我们项目的环保顾问。"
许沐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五年了,她最好的朋友终于要回来了。
"她问起你。"祁煜补充道,"我说我们刚重逢。"
"你们...一直有联系?"
"偶尔。主要是学术上的交流。"祁煜解释道,"她研究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对我们的一些项目很有帮助。"
许沐晴点点头,心里五味杂陈。三个人,兜兜转转,又要聚在一起了。项目启动后的第三周,许沐晴正在工地临时办公室审阅图纸,助理敲门进来。
"许设计师,环保顾问到了。"
许沐晴立刻放下笔,"请她进来。"
门再次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林嘉怡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休闲裤,头发比高中时长了些,松松地扎在脑后。唯一不变的是那双清澈坚定的眼睛。
"嘉怡!"许沐晴绕过桌子,一时不知该握手还是拥抱。
林嘉怡主动上前一步,轻轻抱了抱她,"好久不见,沐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