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婉清 > 第1章 光晕

第1章 光晕

深秋的雨,落在平江路的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绵长的声响,像谁在远处拨弄着琵琶的轮指。引凤书场门口两只褪了色的红灯笼,在湿漉漉的夜色里洇开两团昏黄的光晕。

门帘一挑,茶香、水汽、还有老木头被岁月浸透的沉郁气息便扑面而来,裹着堂子里嗡嗡的人声。

凌振华抱着他的三弦,立在后台通往书台的侧幕边。

帘子缝隙透出的光,描摹着他清俊的侧影。指尖习惯性地拂过琴弦,感受那熟悉的紧绷与微凉,薄茧下是弦索细微的震颤。

书台上一盏孤灯的光晕笼着他,他微阖着眼,调试着最后的音准,脖颈拉出一道专注而优美的弧线。

“月落乌啼霜满天……”清亮又不失醇厚的嗓音响起,带着评弹特有的吴侬软语腔调里的抑扬顿挫。是《莺莺操琴》的“月落乌啼”选段。

弦音铮铮,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似流水呜咽。唱到“愁人怕听漏声传”一句的拖腔,那愁绪百转千回,他喉结微动,脖颈的线条愈发清晰,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凝在了那微微扬起的下颌与闭阖的眼睑之后。

书场角落,一张不起眼的方桌旁,林婉清膝上摊开厚厚的速写簿。

炭笔在她指间飞快地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啃食桑叶。

周围的喧嚣——茶客的喟叹、盖碗的轻碰、窗外淅沥的雨声——仿佛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开去。她的世界,只剩下书台上那个用声音和身段构筑意象的身影。

她的笔,不画他的眉眼,只追逐他衣袖翻飞时带起的流动轨迹,捕捉水袖甩出又收回那一瞬间的圆融气韵,描摹指法在弦上揉、捻、挑、拨时力道的微妙转换。

在她眼中,那扬起的袍袖是云纹初起的舒展,那水袖垂落的弧度是莲瓣含羞的收拢,那指尖的颤动是藤蔓在风中细微的卷曲。这是无声的丝线在她心间穿梭,编织着流动的纹样雏形。

一滴雨水顺着瓦檐滑落,正滴在她手边的茶杯里,荡开一圈涟漪,映着台上摇曳的光影和她专注得近乎锐利的眼神。

散场了。

凌振华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在后台小心地用软布擦拭着心爱的三弦琴杆。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的珍宝。

雨势未歇,石板路被洗得油亮,倒映着两旁人家昏黄的灯火,碎成一片迷离的光影。

凌振华抱着裹在蓝布套里的三弦,刚走出书场后门的小巷,就被一个清瘦的身影拦住了去路。

是那个角落里的姑娘。雨水沾湿了她额前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角。她的眼睛在湿漉漉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却又异常坚定。

“凌先生,”她的声音不大,却穿透了雨帘,“能…能请您看看这个吗?”她递过来那本厚厚的速写簿,指尖微微发白。

凌振华有些意外,但还是接了过来,借着巷口一户人家门楣下灯笼的光,翻开了第一页。线条!充满生命力和韵律感的线条!一页页翻下去,他看到了自己——不是面容,而是“动”的自己。

肩臂展开如云霞初升,水袖流转似清泉回环,一个愁字拖腔的细微震颤,在她笔下竟幻化成莲藤在风中坚韧又敏感的卷曲形态……他心头猛地一震,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艺术能以这样的方式被“看见”,被如此精准又充满想象地解读。

“这是……”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异与探寻。

“我叫林婉清,学设计的。”她迎着他的目光,腼腆褪去,代之以一种谈论专业时的自信光彩,“我觉得…您的唱腔、身段、指法里,藏着丝绸纹样的魂。‘俞调’的婉转清丽,像春日里柳枝拂水的波纹;‘马调’的苍劲顿挫,便似老梅虬枝的筋骨。”

“甚至昆曲水袖的圆融大气与评弹水袖的利落写意,在‘纹样转化’上,气韵也截然不同……”

雨丝落在两人之间。凌振华听得入了神,仿佛打开了一扇从未窥见的窗。

他忘了雨,忘了湿冷的衣衫,只觉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他撑开自己那把旧油纸伞,微微向她倾斜:“雨大,林小姐住哪里?我送送你。”

伞下空间狭小,彼此的气息和衣上的水汽交织在一起,一种微妙的距离感悄然滋生。

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晰,每一步都踏碎了水洼里倒映的灯火。

他们的话题围绕着评弹与纹样,从流派气韵到指法节奏,越聊越深,那平日里觉得漫长的巷子,竟仿佛变短了。到了婉清租住的小院门口,她道谢转身。

门扉轻掩的瞬间,凌振华望着那消失在门后的纤细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速写簿,眼中那被艺术火花点燃的光亮,久久未散。

引凤书场那个临窗的角落,从此多了一道固定的风景。

林婉清的身影准时出现,速写簿和炭笔是她的伙伴。台上的凌振华,目光在扫过满堂茶客时,总会不经意地、更长久地落向那个角落。

有时,一段熟悉的《三笑·梅亭相会》唱到情浓处,他会即兴加入一个微小的花腔变调,清亮如露珠滚落荷叶;一个转身亮相,水袖甩出的角度也刻意带了几分平日里没有的飘逸。

台下老茶客或许浑然不觉,但角落里的炭笔却骤然加速,流畅的线条在纸上游走,勾勒出那变调带来的、如涟漪扩散般的新纹路雏形。

偶尔,笔尖一顿,林婉清会抬起头。

两道目光隔着氤氲的茶烟和书台的光晕,在空中无声地交汇。无需言语,彼此了然于心。

一个浅浅的微笑在她唇边绽开,一个不易察觉的颔首在他那里回应。书场散后的时光变得更为珍贵。他们或漫步在雨后的平江路,青石板上水光粼粼,倒映着两人被灯火拉长的身影;或寻一处临河的僻静茶馆小坐,窗外是咿呀摇过的乌篷船。

一壶碧螺春,几碟松子糖、玫瑰瓜子,便是最好的消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