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万人迷公主在修罗场里一无所知 > 第1章 回北都

第1章 回北都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郑悯向昭睇低低地吩咐在平山堂外的长亭里驻扎,于是一路肃静的卫队开始热闹起来,一半开始歇腿絮语,一半仍是森然地站着,巡视四周。郑悯看着长亭右前方的平山堂,这是她第三次路过它。

平山堂乃樊朝京府尹骆易修建,以纪念其友人徐仲平。徐仲平,字平山,前史形容他“疏狂肆意,有竹林遗风;才敏文畅,有建安笔力。”骆意早年因牵扯前朝党争,无辜流放宁古,在宁古以诗诉将老蛮夷之苦,望其好友徐仲平解救,徐辗转朱门,不喜趋炎附势之人对右丞相行伏跪礼,感动右丞相,骆意得归京师,免苦役。三年之后,因政见不合,二人反目,徐死骆升。永旭八年,骆乞骸骨,官至京府尹,于家乡京郊购地,靠长亭而建平山堂。

几代更续,几载兵乱,平山堂已是蛛丝断网,断壁残垣。

第一次见,她是流亡北朝的罪人。

第二次见,她是北伐并收复失地的长公主。

第三次见,她是一些人眼中的长公主,一些人眼中将来迟早的罪人。

远方芳草萋萋碧连天,渐渐地出现一位骑马缓缓而来的青年,青年身着淡青官服,端的是芝兰玉树,可等近了,又会让人觉得这人好看的眉梢透着一股阴冷的狠意。他的身旁身后,是和着玄甲卫队不同的金鳞军。

青年驱马至长亭前,飞身下马,躬行请安道:“臣吏部左侍郎李南遂拜见高阳长公主。”

郑悯垂着眸看着前方行礼的青年,虎口处与拇指处有茧,武艺应该不差,至少射艺娴熟。眼角肌理走势和食指处第二关节微有突出,大概擅于隐忍。她不说话,李南遂就一直未曾抬头,他视线看去,是一片雨后天晴的云,是她的裙摆。她也是淡青色衣裙,想到这,一抹红霞映在他的耳垂。李南遂猜想,她不说话,约莫是为一个月前林俞集被罢黜之事。良久,他听见一段清泠泠的声音:“起来吧。”尾音却是温柔的。

李南遂直起身,撞见一片鎏金的海,一片淡紫的天。半晌,异眸的公主问:“陛下而今龙体可情况稍佳?”他才从怔愣中清醒,耳垂愈发红了,声音却沉郁:“今早太医诊断已在好转,只是,仍是思念殿下。”他突然加上后半句。郑悯心念,太医不会将御之的病情告诉旁人,何况是今早,要么御之极信任他,昨夜邀他留宿宫中,诊断时亦未避讳。要么……这次病是御之和他做的局。心有千千结,可郑悯面上不显,只道:“本宫在西南亦日日挂念陛下,尤其,是陛下的病情。”

李南遂脸上并无异色,只是问:“殿下可需在此休息?”

“不必。”

“京都拥挤,望殿下亲卫兵驻扎于京郊细柳营。”他淡淡地说。

“殿下前些日子被贼人惊扰,今日所带无非数十亲卫,望李大人通融。”昭睇忍不住说。

李南遂做出恭敬地姿态,可声音仍是淡淡地:“圣上新令,凡藩镇宗亲入京,皆应如此,望殿□□谅陛下日夜所忧,以天子亲姐之身,为百宗亲之模。”

“可”

“阿昭,告诉策威,驻扎细柳营,”郑悯打断昭睇的话,补充道,“经京郊至细柳,勿与民争利,近日稻穗将熟,有家中伶仃者,家中孤寡者,玄甲卫当助民之力。”

李南遂几不可察地眸中动了动,似笑似谑:“殿下有高阳遗风,爱民如子。”他看到那双好看的眼睛无波无澜地撇了他一眼,略显苍白的丹唇启到:“日色不早,走吧。”

那一眼,和她刚才看古道两边的芳草萋萋、平山堂的残垣断壁没什么两样,平和而温和,是壁画上佛陀观众生的眼神,是荒野里青山观草木的眼神,是慈悲平静如湖的眼。

她的眼睛看着他,她的眼底没有他。

李南遂压下心里的烦躁和不适。“是。”他说。

李南遂不算好人,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有点纯情又有点阴湿。

注:

【1】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苏轼《西江月·平山堂》

【2】伏跪礼:私设,仅用于对父母双亲。另外,平山堂的典故也是私设。

【3】御之:郑慈,郑悯之弟,贞文帝。

【4】高阳:颛顼,姬姓,高阳氏,私设爱民如子。另有高阳为地名,是郑悯的第一块封地,也是高阳长公主封号真正由来。这里李南遂用第一种解释是想用僭越的话题让郑悯内心产生波动,同时作为试探,但显然,他把自己搞破防了。李南遂是保皇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北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