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位面书屋经营指南 > 第60章 蔚蓝史料

第60章 蔚蓝史料

以下是关于“第十三届末日时代专题研讨会”的部分会议记录。会议于二一五八年七月一日在曙光大学举行。

主席:曙光大学历史系姜振学教授。

主要发言人:国际科学委员会首席顾问方君。

(会场设在曙光大学的中央报告厅,穹顶之上,是模拟星空的全息影像。厅内灯光微暗,气氛沉静)

方君:我们今天所回顾的,并非仅仅是一场灾难的起始,而是一个文明在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关于“末日”的成因,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与分析,科学委员会已经得出较为统一的结论。

最初爆发于新历2083年的云景市生物变异事件,是这场浩劫的导火索。当时,为了追求个体改造以及疾病治疗,各大科研机构和私人企业纷纷投入对未知生物的研究。他们渴望突破人类极限,掌控生命密码,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即我们是否有能力承担这份力量?

我们曾认为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却未曾意识到,每一次对自然法则的篡改,都是一次对生态稳定性的挑战。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后迅速演化出跨物种感染能力,最终导致生态链顶端的人类自身也难逃其害。

不过,人类是顽强的。在这场浩劫之后,一部分幸存者在极端环境中产生了潜能觉醒、异能觉醒,以及后来的精神觉醒。

关于“潜能”、“异能”以及“精神觉醒”的定义,科学委员会在近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词汇曾一度被误用、滥用,甚至成为某些宗教组织和民间团体的宣传工具。然而,从生物学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已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一个更科学的认知框架。

实际上,潜能觉醒与异能觉醒仅是一种应激性机制,它像是一种“紧急逃生程序”,是远古基因在危机时刻的最后挣扎。

至于“精神觉醒”,这是我们目前最应关注的研究方向,也是我们现行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精神力等级评定体系的核心。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翻阅过《精神力入门手册》,这里不再过多叙述。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异能、潜能还是精神觉醒,它们本质上都是人类尚未完成进化的阶段性表现。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事实:我们仍处于一个未定型的物种阶段,随时可能因环境变化而产生新的适应性变异。

这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当一部分人开始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时,社会结构是否会因此失衡?人类是否应当主动引导这种“进化”方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谁来决定进化的目标?(会场内一片寂静)

言归正传。最初的浩劫过后,幸存下来的人类并未陷入绝望之中。相反,正是在极端环境的压迫下,人类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与组织力。一开始是零散的聚居点,而后逐渐演化成结构稳定、功能齐全的大型生存基地。

目前被广泛认可、最具代表性的有四个基地:南部基地、东部基地、官方基地、曙光基地。这四个基地虽然运作方式各异,却都延续了人类文明的火种……

姜振学:感谢方君的精彩发言。关于末日结束的原因,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焦点之一。我们是否可以请方君就这一议题继续阐述?

方君:是的,关于“末日”的终结,并不像其爆发那样具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从历史资料与环境数据来看,这场浩劫的结束更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非某一瞬间的奇迹。

目前主流观点有三:其一,认为是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最终恢复了平衡;其二,归因于云景市在灾难初期意外保存的基因种子库;其三,则属于宗教与民间传说范畴,认为是某种更高意志,即神明的降临,终止了这场灾厄。

我们必须承认,在那段混乱时期,科学体系几近崩溃,大量记录遗失或被篡改。因此,许多结论都带有推测性质。但通过对幸存者口述、残存档案以及地质样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还原部分真相。

以“生态自愈说”为例,支持者指出,在末日三十年后,生态开始了缓慢修复,气候逐渐趋于稳定,人类得以喘息。“基因种子说”则更具争议。从异能小队发现并带回基因种子库,到种子完成培育、孵化,与生态恢复的时间不太符合。

至于“神明降临说”,虽然缺乏实证依据,却拥有最广泛的信徒群体。在多个幸存者聚落中,流传着相似的传说:一位骑着狮子的神女曾出现在天际,随后灾难退去,大地复苏。(会场中有人低声交谈)

学生:老师,那您相信有神存在吗?

方君: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的有些现象无法被现有理论完全解释。

但我倾向于认为,所谓“神”,也许只是更高维度的人类。他们不知因何原因,超脱了我们所处世界的物理法则与时空限制。他们的存在,或许是我们尚未理解的一种进化形态,或是一种我们尚未触及的意识层级。

学生:那么,那位传说中的骑狮神女呢?她……是真实存在的吗?

方君:这正是我想说的。在多个幸存聚落的记录中,都出现了相似的描述。她的到来似乎标志着灾难的退潮。起初我们认为这只是集体心理创伤下的幻觉投射,但随着研究深入,我们发现那些聚落之间的地理距离遥远,文化背景迥异,却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了高度一致的口述历史。(停顿片刻)

如果她是真实的,那她是谁?是人类在绝望之中创造出的精神象征,是某种高维存在,还是某个掌握了超越我们认知技术的个体?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在我们对未来的探索里。

*

会议结束,一行人穿过校园林荫道,前往位于西山脚下的山河书馆。那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旧时代建筑,馆内藏有大量灾前文献,是研究末日时代的重要资料库。

学生们在书架间穿行,翻阅着泛黄的书籍。方君则独自站在窗边,望着窗外沉思。

片刻后,她接通了腕表通讯器:“我出来了。”

不久,一辆白色悬浮车停靠到书馆外。车门无声滑开,一位身着深蓝长袍的银发老太太缓步而出。她的步伐稳健,目光如炬。

方君快步上前,轻轻搀扶着老太太的手臂。

“奶奶,您怎么亲自来了?不是说我在哪都能见着您嘛。”

“你这孩子,几年没回来,我还不兴来看看你?”老太太语气里带着责备,却掩不住笑意,“再说,这里……我也有些日子没来了。”

方君引着方婉穿过一条幽静的长廊,来到一间靠窗的小室。

“当年我们一起住在南部基地的安置区,”方婉缓缓开口,“她突然出现,悄然离开,只留下这个书馆。”

方君静静听着,她奶奶经常提起那段时光。书瑾,那位被传颂为“救世主”的女子,是山河书馆真正的主人。

“她到底是谁?”方君忍不住问道。

方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从包中取出一本旧书,封面斑驳,书名已模糊不清。她翻开一页,夹在其中的一张纸片滑落出来,泛黄的纸面上是一幅略显粗糙的素描像。

那是一位女子的侧影,长发随风飘扬,身姿挺拔,手里拿着一柄长剑,背后隐约可见两头巨兽的轮廓。

方君凝视着那张画,这并非她第一次看到类似的图像。只不过这一次,它来自奶奶的记忆。

“她或许不是神。”方婉轻声道,“但她比任何神都更接近人类的希望。”

讲解员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山河书馆是末世结束之际建立起的建筑,建造者是谁?又为何而建?无人知晓。但山河书馆的主人却很明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料表明它属于一位叫“书瑾”的女士。”

方婉听到熟悉的名字,抬头看向讲解员。

讲解员的声音继续响起:“关于山河书馆,坊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这里不仅收藏了旧时代的文献,还留存着超越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资料。有人说,现代科技能在末日后如此迅速地恢复并发展,甚至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山河书馆的资料。”

学生们闻言,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四处张望,希望能寻觅到那些“超时代科技”的蛛丝马迹。

方君的目光也随之望向书架深处,思索着。作为科学委员会的首席顾问,她深知末日后科技爆发的奇迹。许多技术,似乎都脱离了正常的科技树发展轨迹,仿佛是凭空出现一般。如果真如传说所言,这些都来源于山河书馆,来源于书瑾……那么这位“骑狮神女”的身份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讲解员的声音再次将大家的注意力拉回:“好了,各位同学,书馆的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小时后,请大家在书馆门口集合,我们届时将前往山河书馆后面的先贤祠,那里供奉着在末日时代为人类文明重建做出杰出贡献的先驱们。”

学生们立刻散开,各自寻找感兴趣的书籍。

方婉见学生们散去,便对方君说:“走吧,我们去先贤祠,那里人一定很多。”

方君点点头,搀扶着方婉走出书馆。当她们来到山河书馆后方的先贤祠时,果然如方婉所料,这里挤满了人。来自各地的信徒和瞻仰者,将祠堂前的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奶奶,这里每年这个时候都这么多人吗?”方君轻声问道。

方婉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祠堂的入口处,眼神中带着追忆:“是啊。特别是近些年,各地传说不断,让祠堂的地位愈发神圣。许多人相信,那些在末日中觉醒异能、守护家园的先驱们,他们的力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得到了某种更高的指引。”

方君闻言,眉宇间微不可察地拢起。她自然知道这些说法缺乏实证,但她也能理解,在那样一个绝望的年代,信仰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人群之中,方君的目光忽然被一侧的景象吸引。几位身着科研制服的研究人员正站在先贤祠前的石阶旁,低声讨论着什么。

其中一人格外显眼,那是一位须发花白、身形瘦削的老者,她的身侧漂浮着一个金色小球。

“是夏老教授。”方君轻声说道,随即拉着方婉的手臂,“奶奶,我去打个招呼。”

方婉微微一笑:“去吧,记得替我问好。”

夏洛若有所感,抬头看见方婉,隔着远远的距离,两人相视一笑。

前半段写的好像综述,关键想写的点还没有写上去[爆哭],又变成了暗线。进入下一个世界了,maybe星际造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蔚蓝史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洄天

生生不灭

逆鳞

绝世神皇

重生都市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