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义冢。
登阳城内的干尸已经全部押送至此,由数百名官兵严格把守。几十堆篝火绕着围了一圈儿,等到入夜火把点起来的时候,就能构筑出一道光墙将这里围得密不透风。
县令与老道士并排站在门口,看着官兵们进进出出,心里兜着一把相同的紧张。
天,就要黑了。
官兵们各就各位,为首将领环视一周来到二人身旁,抱拳躬身,恭敬道:“明府大人,守备部署完毕,请您检阅。”
“好,辛苦了。”县令大手一挥,让他先下去休息。
此间彻底没了声音,只剩下肃穆与阴森。
如此严肃的氛围几乎要把县令逼疯,他心不在焉地望向天边什么也没看见,转头问:“道长,您那两位爱徒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短短几刻钟的功夫,县令已经将这话来回问了五六遍,老道士不厌其烦地安抚道:“明府大人安心,我那两个徒儿如今也是轻车熟路,回来得一准比上回还快。”
这话老道士自己都不信,上回两名小道童能半路碰上荀萧完全是运气使然,他们能不能有第二回这样的运气可说不准,但老道士安慰人的话却说得很笃定。
“那好,那好。”县令喃喃自语,原地转了个圈儿又把刚才问过的问题转忘了,张口又要问。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一看三人策马而来,老道士当即喜笑颜开,快步上前迎接:“李道友,你可算来了!”
老道士受县令所托前来绘制符箓镇压食人尸,但他自知能力微薄,根本压不住这群凶煞,故而又向县令引荐了李予。
那日夜里他亲眼看见李予只用血水就能画出雷符引来天雷,便知晓他的实力非同小可,故而,光看见他的人,飘着的心就已经落回肚子里。
李予勒住缰绳停在老道士身前,翻身下马,抱拳道:“道长,明府君,久等。”
对这位备受老道士褒赞的年轻人,县令丝毫不敢怠慢,还了礼,即刻切入正题,正色道:“不敢不敢,黄符、朱砂都已备好,就差李道长了,您快快请进。”
此刻时不待人,李予跟着两人来到不远处的营帐内,蘸饱朱砂提笔就画,下笔流畅不见一丝停顿,不过片刻十八张镇鬼符就绘制完成。
县令在旁看着激动地频频点头,他虽然不懂画符却能看出李予的轻松,不由自主地想:这符应是相当厉害的。
察觉到县令的注视,李予停笔朝他一笑,提醒道:“明府君,符已经画好了,派人贴下去吧。”
他天生就带有一种让人安心的从容,只这么轻轻一笑,就把县令心中的紧张抚平,觉得有他在此,这个夜晚似乎也不那么难捱了。
县令片刻愣神,随即反应过来回应道:“哎!哎,好。”
两侧卫兵接过黄符,趁着天还亮飞速冲进义冢给干尸贴上,几息之后又风风火火地冲出来,“哐当”一下把大门甩上,甚至李予还没来得及阻止,另外一波官兵箭步冲上前,“咵咵咵”上了十几道锁,速度之快引得王唤啧啧称奇,他上次看见这伙儿人行动如此迅捷还是在打倭寇的时候。
不是说他们冲锋冲得猛,而是说他们战略转移行动执行得很干脆。
又见一名官兵拿着一大串钥匙递给县令,县令接过钥匙串,转了个方向背对义冢,抡圆手臂作势要把钥匙扔进树林里,一旁宋袭野赶忙上前抱住他的手臂,把钥匙夺下来,惊诧地问:“明府大人,您这是干什么?”
“我把钥匙扔了呀!”县令抢回钥匙,煞有其事地说,“万一今晚再有个会蛊惑人心的怪物引诱我们去开门怎么办?到时候门一开,直接就能送进它们胃里,还省着它们嚼了!提早把钥匙扔了,大伙儿都放心。”
“明府君真是……谨慎啊。”李予一言难尽地说。
县令老脸一红,梗着脖子说:“这叫防患于未然,你们这群小年轻懂什么?”
说话的这么会儿功夫,太阳完全落下,夜幕降临。
只一瞬间,义冢内气场陡然改变,即便一众凡人对阴气没什么概念,也能明显感受到身旁温度急遽下降。
所有人暗自警戒,阴风缓缓刮起来了,贴着腿侧环绕,似某种阴湿的爬行动物紧紧缠住双腿,顺着向上攀爬。
周遭阴气深重,没一会儿就起了一重不同寻常的大雾,众人在一片焦灼中安静地等待,义冢内始终静悄悄,食人尸们似乎还没有要诈尸的迹象,众人不约而同地偷偷松了口气。
李予收回远望的目光与县令说:“明府君,我们打算进去看看食人尸的情况,还请您行个方便。”
沉重的大门被吹得“咔嚓”一声响,惊得众人心头猛然一跳,数百官兵草木皆兵,齐刷刷亮出弓弩对准木门,直到门口许久没有声音才放下。
借着皎洁的月光可以明显看出义冢上空的大雾远比外面浓厚,好似同时在眼前蒙上了数层纱帘完全看不见里面房屋的轮廓。
县令探头看了一眼,急忙缩回脑袋,瘫坐在土袋堆成的战壕里,脸色惨白如纸,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说话哆哆嗦嗦,好一会儿才拼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李、李李李李道长,你真的要进去吗?要不,还是等明天白天再看吧。”
难为他这么害怕,还在外面搭起营帐与将士们同守。
李予耐心安抚:“明日也是要看的,不过我想夜里的食人尸和白天的或许有所不同,还是要仔细看看,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尽快将其攻克。”
“道道道道长大义!”县令哆嗦着嘴皮又问了一句,“可可可需要派官兵陪同?”
“不用,我带两位兄长进去即可,若有异动我们会尽快退出来。”李予看着县令全副武装的模样,想了想,还是打算让他有些参与感,就补充道,“届时还请明府君接应,莫要让食人尸跑出来。”
县令拍拍正对大门架起来的弩机,保证道:“道长放心,我们一定能守住这里,你们千万保重!”
“那就麻烦您先将门打开吧。”李予欣慰地说。
县令滚圆的身体一哆嗦,又开始抖起来了,他焦虑地说:“你们什么时候能出来啊?要是时间久了,那些食人尸跑出来我们关不住门怎么办啊?”
王唤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说:“等我们进去你们再把门锁上不就行了吗?有意外我们自会翻墙出来。”
“这、好吧。”县令终于妥协,他伸手将钥匙递过去,眼见王唤要接到手又火速收回来,机灵地说,“道长,你们能翻墙出来,那也能翻墙进去吧?”
“……”
“……”
“……”
也、行吧。
钥匙肯定是拿不到了,三人竟是无计可施,只得妥协,转身准备去翻墙,县令忽然又把李予叫住,李予不明所以,回身问道:“明府君还有何事需要交代?”
“没有。”县令讪讪一笑,羞涩地说,“道长能不能再帮我画张符?”
“可以啊,要什么符?”李予提笔蘸了朱砂抬眼问县令。
见李予没有拒绝,县令飞快地回答道:“要那种鬼怪近不了身的符!”
“这个简单。”李予提笔就要画,突然又被县令拦住。
“等等等等!不要画在纸上!”
“?”
县令拍拍身上甲胄说:“画身上。”
李予依言提笔在他胸口画了一张大大的护身符,又见他利落地转过身说:“背面也要。”
前后武装完毕,县令顿时充满安全感,仿佛穿上一层金钟罩铁布衫一样无懈可击,人也不颤了,说话都利索了,耀武扬威地挺起腰杆,颇有一种门神在世的风范。
他自己装备完了,还不忘他的宝贝弩机,脑子里灵光一闪,又满含期待地问:“道长,您看能不能给我这弩机也画个符?要那种一箭射出去就能把鬼射得魂飞魄散的那种!”
意思是让他给弩机加个驱鬼符吗?
李予看着这把弩机低头沉思。
修仙界是有这样的法器,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加入阵法或者符篆等方式使法器增添新功能。李予也画过不少,但那对法器的要求很高,这种普通的弓弩肯定不行。
虽然方法不可行,但这也给李予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界目前正处于休战期,鬼界不会大举进攻凡界,故而受到鬼怪侵害的大多数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
然而,有仙缘能修仙的凡人实在是少数,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想要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只能从武器下手。
若是让这样的武器流入凡人手中,即便日后他们遇到无法应对的鬼怪也能尽可能拖延时间等到仙门救援,凡人的存活率就能大大提升!
唯有百姓们强大起来,凡界才能真正地强大!
可恨从前天道要求仙门与朝廷职责分明,不准逾矩,故而李予从来没往这方面想,导致他活了几千年才想明白这么个道理,真是白活了!
李予深受启发,觉得此事大有可为,顺着这把弓弩一路往下畅想,想得头脑发热,心情激荡。
直到义冢内吹出一阵冷风,才让他头脑清醒些。
想要在凡界推广这样的武器并不容易,且不说能够承载阵法、符咒的材料相当罕见,武器造价极高,就是真有这样的东西也得是上头的人用够了,才会从指甲缝里漏出一点儿给下面真正需要的百姓分。
这么一看要解决的阻力还有很多啊,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李予暗自惋惜,迎着县令的目光遗憾地摇摇头道:“恐怕不行,这一方面我从前没有涉猎,还需研究一番。”
“原来如此。”县令略有失望,随即乐观地说,“日后道长若是研究出这样的武器,可务必让我试试!”
“若有机会,一定。”李予没把话说太满,他不知道他有没有机会研究。
有了这重金钟罩加身,县令终于有勇气走出战壕,他亲自将三人送到篝火外止住了脚步,因为再往前他就不敢进去了。
这重篝火铸起的墙在他心里不亚于一道神圣的结界,仿佛只要站在篝火外什么食人尸都无法靠近半步。
他亲眼目送三人进入义冢,随即速速退回战壕猫着,真是将“惜命”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兄弟三个手脚利落地翻过墙头,各自提着一盏灯,依旧只能模糊看清身侧三尺,大凡身旁的人多往旁边跨一步就瞧不见影。
三人在院里摸索了好一会儿,终于摸到一扇门,伸手一推,门没开,锁链“哗啦”响,紧接着万箭齐发。
“笃笃笃笃笃……”
光听声音就知道,大门外面已经被射成刺猬了。
王唤“啧”了一声说:“走反了。”
“那没事,转身直着走,对面肯定就是正门了。”宋袭野相当乐观地说。
于是三人原地调头,顺着砖缝笔直地往前走,不到半刻钟便摸到了另一扇门。
伸手一推,门没开,锁链“哗啦”作响,紧接着万箭齐发。
“笃笃笃笃笃……”
“……又走反了。”
还没等三人商讨出对策,就听门外的县令大骂一声,喊道:“不好!那些鬼东西爬起来了!道长你先进去救人,我们就在这儿守着!那群鬼东西要是敢冒头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官兵们怒喝声排山倒海,听着相当有气势,就是脚步声听起来有些混乱,李予担心他们乱来连忙喊道:“明府君不要轻举妄动!是我们!”
身旁宋袭野木着脸,毫无感情地开口道:“你不说他们也不会妄动的。”
“嗯?”李予没明白他的意思。
另一边王唤淡定地解释说:“上回打倭寇他们也是一边喊着拼了,一边跑出登阳三十里的。”
“……”
果不其然,杂乱的声音立刻停止,继而又听见一片片脚步声由远及近,井然有序地停下。
在墙外的老道士看得更加直观,他眼睁睁地看着一群人一边大喊拼了,一边朝着相反的方向猛冲,听到里面的人声之后又十分敬业地重新回去站岗,惊得他好半晌没能合上嘴。
短短几日功夫老道士对这位县令的感官刷新了一遍又一遍,对其人格特性的复杂感到叹为观止。
而和这位县令朝夕相处的登阳百姓对此人的感官更为复杂,他们深谙县令窝囊的秉性因而对其不耻,又因为他从来不乱收苛杂、勤政爱民而对他爱戴有加。爱恨交织之下,让他们不再对县令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只希望他能保持清正就好,至于其他,还是指望别人吧。
登阳的官兵也是如此,他们深知跟着这样的将领打不赢仗,战场之上再有素养的士兵没有明确的指令也是没头苍蝇,胡乱冲锋只会丢了小命,除了跟着主将跑,没别的办法。至于其他,还是指望别人吧。
县令隔着墙头大喊:“李道长,你们不是去看食人尸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没有,找错门了。”
县令似乎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沉默须臾,喊道:“你们不要总是走错门啊!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他们也不想走错门啊……
李予扶着额头,苦恼地说:“没想到这雾里居然还有鬼打墙。”
“逐流可有办法破解?”宋袭野问。
“我感觉这重雾和上次水怪释放的那重大同小异,它会把我们想要的目标摆在人眼可见的位置上引诱我们靠近,但实际我们越想靠近反而会离得越远。”李予道。
“我明白了。”宋袭野了然,“我们现在只要在心里想着离开这里就能走到关押食人尸的地方去了吧?”
“对。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一直想着离开,一旦出现一丁点儿别的念头就会前功尽弃。”李予说。
王唤突然说:“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倒着走不就行了?”
“这样有用?”宋袭野问。
“试试不就知道了。”
三人说试试就试试,肩并肩,脚步整齐划一大步地往后倒退,没过多久脚后跟齐齐碰到一处台阶,登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躺倒。
同一时刻,三人情不自禁伸手抓向四周,试图抓住什么东西稳住身形,偏偏他们离得近,胡乱挣扎的时候,非但什么也没抓住还“哐哐”两下砸倒身旁的人。
“咚”的一声响,三人后脑勺几乎同时撞到一片硬物上。
“嘎吱”一下连着“碰”的巨响,一扇大门蓦然敞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2章 防患于未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