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问鬼神 > 第126章 离珠罪己诏

第126章 离珠罪己诏

今年的初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将入冬时,朔风就吹来了北方的寒气,一夜之间在洛东降下一片素白,同时,也将国丧的消息一并捎了过来。

正和十七年,即元启九百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梁帝傅启明在章华宫召见群臣,深陈既往之过,向天道请罪,时谓《离珠罪己诏》。

诏书曰:“朕听古人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①。’向时太后重病,性命垂危,朕心甚忧,遂令天下巫医入宫,过三月,药石无医,偶遇孟宁献药,得救母亲性命,朕以为其医术卓绝,故未能察其所言,为贼人所欺,竟以死囚换丹药,后使群臣上行下效,致百姓无辜受牵连。朕之失德,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万方有罪,在朕一人,但使此身曝尸荒野,以平天道之怒,自赎生前之罪。”

与此同时,太后自行请囚于安和宫,吃斋颂经为枉死百姓超生,再不踏出宫门半步,皇帝应允。

十五日夜,山崩。

《离珠罪己诏》与聚宝楼长生药之案余下涉案官员,皆经由太子之手交与杨容芝带回归望山复命。

十八日,太子为先帝收敛尸骨,葬于茁陵,自跪于仙台,代先帝向众生赎罪。

二十一日,大司马大将军袁同辉协领百官,请太子即位。

聚宝楼长生药之案至此,所有罪人伏诛,五王无故责问朝廷,引而退兵。

二十八日,太子登基。

至消息飞回黑龙寨时,宋袭野愤而掷棋,拍桌悲呼:“这天下要落到袁同辉手里了!”

黑白子顺着倾斜的棋盘哗然而落,叮叮咚咚地坠入满地风烟空影间,铜盆里,细风扇动炭火摇曳,让那载有情报的布帛彻底埋没在烟灰里。

王唤掀起眼皮看着他愤慨的表情,冷漠道:“悔棋也没用,输了就是输了,给我儿的压岁钱呢?拿来!”

“……”

宋袭野耍赖没成功,认命掏钱。

王舒宝双手接过圆鼓鼓的小钱袋,仔仔细细地收进怀里,乖巧地仰头道:“谢谢二叔的压岁钱。”

“……不客气。”

王唤无视他幽怨的目光,淡定地品茶:“我听闻袁同辉此人素有贤名,乐而好施,礼贤下士,如今受先帝重托辅佐当今,未尝不能效仿伊尹故事,何来天下落入他手中一说?”

宋袭野收起那副怨愤的模样,眼神少有得犀利:“兄长可还记得我当初为何流落登阳?”

“因为得罪了恒都的绅贵?”王唤说。

“是。”宋袭野重整神情,与他娓娓道来,“我当初在恒都得罪的绅贵正是袁同辉。正和十六年的时候,我到恒都游学,有幸结识了袁同辉的侄子,受他邀请到袁家做客。当时,以袁同辉为主编的大梁新礼典才刚修订完成,许多礼节与旧礼出入较大。我因仰慕袁同辉,就想以请教新礼为借口,拜托好友向他叔叔引荐我。没想到我二人到他院中时,正见他冒用皇室礼器,举行僭越之礼。”

“我一见他,就知道他心有不臣,便想找机会向好友请辞,没想到我这朋友嘴巴太快,已经将我此行目的告知袁同辉。袁同辉知道我懂新礼,便明白他的僭越之举已然暴露,就想杀我灭口,若非好友阻拦,我早已血溅当场了。”宋袭野扶额苦笑。

当时,袁同辉也就是做贼心虚慌了心神,若他能及时镇定下来,以在家中彩排新礼来日好为皇帝演示为由敷衍宋袭野,那么凭他流传在外多年的名声,宋袭野一定会相信。到时候,他若仍然对宋袭野不放心,有的是机会暗中下手,凭袁家在恒都的影响力,想让一个寒门书生死得神不知鬼不觉可不是什么难事,哪有机会让他逃到登阳来呢?

光是想想宋袭野就一阵后怕,他俯身收拾着满地棋子,摇头轻叹道:“太皇太后自闭安和宫,从此不再干政,小皇帝年幼又对袁同辉信赖有加,如今朝中各司有缺,急需人员填补,定有不少人暗中向其投诚……这大梁朝廷迟早成为他袁同辉的一言堂!”

王唤倒是不担心什么,轻松地说:“长生药之案已经了结,五王虽然暂时退兵,但是他们依然心有不甘,袁同辉即便再着急,也不敢在此刻贸然出手。”

宋袭野没有把棋子收回棋盒里,而是一颗一颗地叠成高塔,闻言,轻哼一声道:“那可未必,既然他有不臣之心,那么小皇帝也好,其余宗室也罢,都将成为他路上的阻碍。眼下,国中矛盾激化,他只要轻轻一推,本就不稳固的大梁将会更加摇摇欲坠。”说着,他伸手对着棋塔轻轻一弹,顿时,整个棋塔“哗啦”倒塌。

王唤垂眼瞧着他手边那滩散棋问:“怎么做?”

宋袭野没有说话,以手指蘸着茶汤在桌上写下两个大字。

“禀陛下、大司马,光禄大夫吕再思求见。”小黄门俯首禀报。

跟随先帝听政的几个月,只够傅业霖熟悉朝堂,如今正式接手朝政,哪怕有袁同辉在旁指点,也让傅业霖感到手忙脚乱,他笨拙地批阅奏折,头也不抬地说:“宣。”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眨眼来到身侧,吕再思随小黄门指引入殿,执礼叩拜:“微臣拜见陛下、大司马。”

头顶迟迟未有声音回复,吕再思不敢贸然抬头,也不着急,只是默默盯着眼前的地面,心中准备着将要讲的话。

片刻后,傅业霖放下奏折,短暂松了一口气,仓促回复:“平身。”

“谢陛下。”

傅业霖喝了一口茶润喉,又拿起另外一份奏折,问道:“吕卿有何事要奏?”

吕再思抬眸隐晦地与袁同辉交换神色,而后垂下眼帘,掷地有声地说:“去年,聚宝楼长生药一案暴露于乡野,无数黎民因此受害,全国百姓哗然,大梁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是先帝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历经数百日之久将涉案官员全部罢免,又斩除恶首孟宁,安抚受难百姓才使国中秩序安定。可以臣之见,导致长生药祸乱朝堂的根源虽已消除,而隐患尚存,此隐患一日不除,我大梁仍然危机重重!”

“来人赐座。”此番话迅速引起傅业霖的重视,他抬起头放下奏折,郑重地看向吕再思说,“爱卿继续说下去。”

“谢陛下。”吕再思起身在傅业霖下手坐定,垂着头继续说,“长生药流入宫闱第三年,先帝便已察觉此药危害,遂命廷尉崔煜乾、御史大夫李承都等重臣联手严厉打击服用长生药的官员,以及乡野间与孟宁勾结的商贩。经过这几位能臣数年努力,长生药终于在大梁消失,可是,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它竟然又一次起死回生!陛下可知长生药缘何能在朝中复辟?”

傅业霖倾身向前,谦逊道:“朕不知,请爱卿解惑。”

“长生药在朝廷消失的那一段时间里,恶首孟宁畏罪潜逃,与西南王暗中勾结,他们将长生药改名换姓,从西南国再次传回朝廷。大臣们防不胜防接连中招,甚至这一次就连先帝也未能幸免于难,可以说大梁朝此后的一切危难都因此而起。”吕再思图穷见匕,冷漠道,“这正是藩国高度自治,内部政令与朝廷不通造成的!”

说着,吕再思从袖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折递出去:“这些年来,因此而导致国内形势动荡的案件,绝不止长生药这一例,臣已将其中部分罗列在册,恳请请陛下过目。”

小黄门快步上前接过奏折,转交皇帝,傅业霖顺着从头看到尾,脸色越发难看,他紧紧捏着奏折,力道之大几乎将纸页揉碎,声音暗哑地说:“朕才登基,地位不稳,此时便行此大事是否为时尚早?”他抬头看向袁同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袁同辉对此不置可否,他面色不改,转而沉静地说起另外的事情来:“朝廷之内若不能政令统一,政略难以推行,此等弊端在先帝乃至于和帝时期早早有所体现。当年,西戎数次侵犯我朝边疆,在鄢州一带肆无忌惮地打家劫舍,抢夺屯粮,致使我朝数十万百姓居无定所,流亡他乡。和帝几度意欲出兵征讨,国内藩王却有异心欲行悖逆之举,和帝未免内乱,只能将此事延后。至后来,太皇太后大寿,和帝宴请藩王入京庆贺,西戎探子竟趁此机会混入宫中行刺帝王,当日参与寿宴的数位藩王皆身死乱中,事情爆出时,举国皆惊。大梁王朝对其恨之入骨,举国上下戮力同心,共同出兵打击西戎,血洗国耻。”

说到此处,袁同辉扼腕叹息:“藩王们若早早支持和帝出兵,我朝何至于被西戎渗透,受此等奇耻大辱,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啊!”

“正是如此。”吕再思附和道,“如今诸国又何尝不是在重演当年悲剧?前不久,檀阳王等五位诸侯王驻军晚江向朝廷发难,名为清君侧,实行叛逆之举,若非先帝将所有罪过尽数揽到自己身上,又把罪犯拔除,恐怕就让他们有机会得逞!”

吕再思沉吟片刻,紧接着又说:“而那东泰王虽未响应其余五王的号召,却也心有不端。倭寇数次侵犯洛东,身为当地藩王,东泰王非但不出兵打击倭寇,履行镇守边疆的责任,反而数次造谣神异事,以此愚惑天下黔首,为自身造势,以至于百姓们至今仍认为东泰王才是大梁正统,若放任自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这一桩一件事,无一不在动摇傅业霖的皇位。

二人一唱一和,你一言我一语,早已将傅业霖深深打动,他面色铁青地问:“二位爱卿且说说,朕当如何?”

吕再思小声为他出谋划策:“年后,诸位藩王将入朝庆贺新帝登基,陛下何不趁此机会与诸王密切详谈?”

削藩!

必要时,也可削藩。

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引自《孟子·万章》

为了写这段罪己诏找了好多参考,结果参考来参考去也没有参考明白,于是只好随便瞎编,随意看看就好了。朕真的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犯过那么多罪,真的不会写罪己诏啊!

还有一件事,朕不知道西戎的探子是怎么混进太后寿宴里的,更不知道那几个藩王是怎么“嘎巴”一下没了的,朕真的不知道!非要解释的话,可能他们也像李敢一样,不小心被鹿创死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6章 离珠罪己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她被赶出侯府后

你的大师兄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丹武毒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