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千山城
云祈离开的第一天,想他。
云祈离开的第二天,想他,想他。
云祈离开的第三天,想他,想他,想他。
小六觉得自己好像在吸毒,每天在吸想云祈的毒。所以她不敢停下来,她怕寂静的夜。
这段时间,她对那一招刀法越来越喜欢,因为有时候对着晨光,有时候迎着暴雨,挥出一万刀时,她可以心无旁骛,她可以暂时放下想云祈。直到认认真真完成一万刀,云祈才从心底冒出来。
云祈自启程后,就每三天写一封信,身边所有琐碎的事都静静说给小六。每三天都有一个祈王亲卫,骑着快马前来送信。再带着小六的回信,飞奔回玉都。
千山关里一派欣欣向荣,小六每天都很忙,她一早要操练士兵,自己练完那第一招刀法。还要监工,看看城主府建得怎么样了?要赶在下大雪前建好。在过问一下三哥的复健情况。三哥恢复得越来越好了,已经像个正常人一样,也去军营里操练,小六能看到他腿上新练出来的肌肉,强劲有力。她就开始慢慢地把军营里的事移交给三哥。三哥目前没官职,但是冬天来时,边界时有战事,到时候慢慢赚军功就是了。
三嫂于氏和两个小侄子也来了,两个小侄子大的六岁,叫燕是。小的四岁,叫燕之。府里终于热闹起来。素娘就把府里的掌家大权交给了三嫂,她弄了一个小佛堂,天天吃斋念佛。
小六问珍珠:“你想在军中当个副将,还是在城里当个副城主?”珍珠问:“不是有一个副城主了吗?”小六:“谁说只能有一个副城主?”珍珠想了一下说:“我都想做。”小六笑着点头。
珍珠提醒小六:“小燕子,你之前不是说二手男人不能要吗?王爷是不是二手男人?”小六心想:糟了,果真我就是个恋爱脑,怎么把这原则性问题都忘记了。她说:“他是王爷,今年都十九了,这里成亲那么早,他肯定有女人。你还记得玉都王府里那个碧玉吧,说是他的人。”小六越说声音越小,心里气上了。这个臭云祈,二手坏男人,来招惹他干嘛?又想起他们第一次亲吻的事情,小六是没经验,忘记了呼吸,那云祈怎么那么有经验,就那么会呢?这下实锤了。自这天起,小六不再给云祈回信。每次收到云祈的信,也是黑着脸。
二十日后,城主府建成,内里一切桌椅摆件,全部妥当。都是雷一山一手操办得,房子盖得漂亮,活也干得漂亮,得到了小六高度肯定和表扬。
在一阵鞭炮声中,红布揭下,三个大字“城主府”,本来云祈写信说他来写,但是小六没理,后来是让三哥写的。三哥这么多年来一直有练字,写得一手好字。
当天热闹极了,城主府里设宴招待城里的各富商、大小官员。反正小六的意思是:以后多多支持工作。该打工打工,该做善事就做善事。
喧闹过后,她带着一众官员正式进入城主府办公。她当时画这个图纸是借鉴了云都虎狱里的屋舍布局。简单大气实用。
第一排房子办公。最大中间那间,是她的,也是一个审案的地方,可以开会待客用。
旁边小一点的是副城主雷一山的,雷一山把里面布置得古色古香,有书架,有古玩,有休息的床榻,还有喝茶下棋的地方。为了怕小六生气,也把小六的办公室一起给布置出来。小六挑了喜欢的留下,其他的就免了。还有几间,有一间给了珍珠,一间是师爷郭湘的。剩下有几间里面坐了好几个人,有文书,有护卫,还有狱卒。第二排有仓库和监狱。如果不够用,后面还有空地可以再盖几排房子。
办公第一天,先开会。小六之前看了师爷给的组织架构图,明白了现在有文书两人,负责平时记录和整理,狱卒五人,都是从燕家军中挑出来的受过轻伤,战斗力弱的三十到四十岁的老兵。小六觉得少了点什么?就问郭湘:“一般衙门里都多少人,有什么职务?”郭湘:“回城主话,还应该有捕快、主薄、典史、衙役、仵作、打杂的、清扫的、做饭的。。。”小六打断他,说道:“其他的你们看着配齐了,捕快我自己安排。”她安排的是自己的亲卫,于是千山城里就出现了二十二个女捕快,制服一穿,天天巡街,特别吸睛。后面发现她们很能打,战斗力爆表,就更出圈了。
小六又问之前城里户籍制度,看起来管理得比较粗。小六先让人在城门口贴了告示,内容就是欢迎大家来千山城落户,又给了一些落户的优惠政策。如一旦落户可优先安排工作。城里富户、酒楼、客栈等需要招工时,优先从这些人里挑选。另外可以直接进燕家军,升职时优先。还可以租赁新开垦的荒地,一人可有三亩地。。。
没办法,在古代人口少,得先吸引人往这里来,有了人就有了生产力,后面就慢慢都有了。
小六让城主府的文书等工作人员,都撒出去,挨家挨户,按人头认真登记在册。在每一条街里选一个街长,把城内按方向划了东南西北四个片区,要选出来四个区长。
才定了选四个区长的消息,当天晚上就有人送了礼物来见小六,还是六个。小六看着礼单,珍珠说:“全都打出去吧?这不是明晃晃的行贿。”说着青锋剑都拨出来了。
小六忙安抚她:“珍珠,咱们现在百废待兴,最缺银子了。他们这是雪中送碳啊。”珍珠:“那你收了他们的礼,他们所求的事,你能答应吗?”
小六:“我为官,他们为民,答不答应看心情,不是,是看礼送得重不重。”说完笑迷迷地走到前厅会客的地方。
六位平时互相看不顺眼,却表面哥俩好的富商站在下堂,迎来了一位头戴玉冠,着男装打扮的小女娘,实在不轻视都难。因为小六目前才不到十五岁,脸上婴儿肥都没褪尽,一脸的稚气。五官很秀气,柳眉杏眼,唇红肤白,也透出一股英气,这张脸想让他们弯腰行礼也全靠这股英气。想想这么小,皇上却将一座城交给她管,还亲封的守关大将军,绝对不可小觑。
看着面前六个中年肥胖油腻男,等着他们行完礼,问道:“你们互相都认识吧?”对面一阵点头称是。小六说:“你们都是经商出身,有牵头的吗?”看着他们互相打量防备的眼神,小六知道了,现在是还没有。那好办,小六问:“你们六个现在谁的财力最雄厚?”结果这六个里面就站出来两个人。一个年长,约五十吧,另外一个约三十吧。
小六一看站出来两个人,而其他人没反对,意思是这两个人钱一样多,不分伯仲。想了一想说:“现在以年龄来定,年长这位王老板,你把六位的需求一并弄明白了,再跟我说。”说完就留下他们在厅里商量,自己回去忙别的了。
她来看牢里已经在押的犯人,约有百来个,看了她都喊冤枉。她昨晚让珍珠看了他们的卷宗,里面有一大半是身份不明,当奸细抓起来的。小六让这些犯人都带着脚链,下地干活去了。对,去山脚下开垦荒地。管你是不是奸细,先给千山关创造点劳动价值。有些犯人属于老弱病残类的,小偷小摸的,老弱的就去扫大街。病残的就让家人出银子,保释出去,让街长负责看着人,天天得打卡。
一会功夫,那六个富商已经商量好了,小六看向王老板。王老板躬着身子说:“城主大人,小的几个前来是想为城主效力,听说现城里划分了四个区,我们几人都长年在千山城里,各处都熟。想自荐区长一职。”
小六笑着说:“那好办,可是区长有四个,你们却有六个。要不我们现在就竞价,价高者得。”
六人心里震惊,这买官鬻爵都放在明面上了?这城主是个大贪官啊!他们感觉进了贼窝,想走又不敢走。
在小六这个拍卖主持人的一番明箱操作下,怎么操作,她心里清楚。反正是达不到她心里那个数,她的惊堂木/拍卖锤就迟迟不拍下。最后是四位老板,以五千银两拍得区长之职。小六大笔一挥,让师爷写了委任状,盖了城主印,颁发给四位新区长说:“区长的办公地点你们自己定。”得,一句话,四个区长还得自己买或者盖一个办公场所所。但是他们是富商,城里的辅子多的是,本想着随便空出来一间办公就行。可是四个区长暗中较劲,都想把对方比下去,结果是一个比一个大气宽敞,一个比一个装修豪华。就在他们暗暗较劲,想把这波攀比风愈演愈烈时,小六着人来叫停,训话道:一切不可超过将军府,否则就是愈矩。
哪来的规矩?小六说: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区长任职后,身边的人员配置小六就更不管了,让他们自己用自己的人。小六还问四个区长:“这区长的奉禄。。。”四个区长忙道:“下官自行解决,不劳烦大人。”小六挺喜欢他们的,跟聪明人说话不费事。
四个区长尘埃落定,首富王老板却什么都没拍到。他心情复杂,不知是福是祸,随着另外五人一起告辞。在门口却被人拦住了,只得又回来见小六。
小六笑迷迷地说:“王老板,看起来心情复杂呀。”小六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王老板诚惶诚恐地接过。小六说:“我这个人什么事都摆在明面上,说要银子就只要银子。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没别的坏心思。”
王老板此时怕极了,想小六这话里有话啊,意思是他没出银子是走不走这个城主府大门了。正想着,要不捐点银子,给城主大人孝敬点,保住命重要,有点后悔刚刚没诚心想拍到区长一职。
小六又说了:“城里的富商,你们应该成立一个商会,这样就好报团,互通有无。我看你挺合适的,当个会长如何?”
王老板心里一亮,忙道:“多谢城主大人指的明路,小人莫有不从。”
小六:“这会长之位呢,本来我也想竞价而得。。。”
王老板此时还有什么不明白,:“小人愿以五千两拍得。”
小六:“成交。其他的也按规定来。”就是帮手和办公地点及奉禄自理。两人相谈甚欢,一手交钱,一手交文书。
这两天可苦了那两个做文书的,小六让写的委任状,都是前所未有的,怎么写?当场就犯难,小六就口诉,简单明了,盖章生效。
小六让珍珠找个靠谱的帐户先生来,城主府里有两万五千两银子的进帐。她得多多赚钱,想干的事多着去了,花钱的地方也多。
小六又写了区长和街长的工作制度,里面条条框框足足有一百多条。下发过去,每天一个副城主、四个区长、师爷、捕快。。。一众人都来城主府先打卡开会。区长们钱也交了,公事处也建了,这才收到小六的规章制度,看着那长长的一百多条,心里叫苦不迭。什么不得收受贿赂,不迟到早退,不徇私枉法这些基本的倒也罢了。还有管辖区里打架斗殴、偷鸡摸狗、通奸爬灰,作奸犯科都归区长管,权力可大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有违,就会被罢免。四个区长如履薄冰,生怕被罢免,自己那五千两就血本无归。但是他们之前做为商人身份,虽然有钱,社会地位却不高,现在是区长了,地位也水涨船高。这些隐形的福利可就多了去,相应的千山城里富商的地位也提升起来。
小六这一权力下放,轻松多了。她有长远的考量,社会要文明进步,工作就不该分贵贱。目前奴隶社会的阶级等级森严,小六不想动,也动不了,历史的车轮不能前进太快。但是改变一下商人、工匠、农民等的社会地位还是慢慢可行的。
先着手扩张地盘。千山城下可以开垦很多荒地,但是人口不够,小六已经请示了上级,可以到千山城外招兵。小六拿着这封代表朝廷的律令,派出千夫长和百夫长,各地散开去招兵,成效显著。没有朝廷的支持,小六担心出去招兵的人会被当地人打。后面陆续招来两万多兵马,其中约有八百人是女兵,小六亲卫队扩张了。
新招的兵日常操练三个月后,就开始变为上午操练,下午开垦荒地。这一举动使得有大量劳力来种庄稼,这下可以大力发展农业。让居民吃饱饭,成了千山城的金字招牌。一传十,十传百,大量人口流入千山城。新兵招够了,城里人口也足够了,小六让撤了城门口贴的入户优惠政策,也开始限流。使得一些后来的人想有一张千山城的户籍就得找城主府去买,最高的时候达到二百两一户,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一周的时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了,小六让平时巡街的亲卫队,现在是捕快了。让她们简单粗暴地去找一条街里生意最好的店铺,让里面的老板来当街长。或者一条街里宅子最大最豪华的房主来当街长。当然街长也是要竞价上岗的。小六本来计划是二百两银子一个街长,可是争抢的人实在太多。后面竞价到五百两一个街长,小六喊了停,再涨价下去就不可控制了。看起来一个小小街长,还没奉禄,没品阶,出价到五百两银子,已经是这个职位的极限价值。如果再多,当选上街长的人就会想办法让手里这点权利变现。
而参与竞价的人,本身也不差钱,他们看重的是社会地位。譬如这里有一条街是专门做木匠生意的,大到家具、寿材,小到摆件都有。里面有一家生意最久,做得挺大,几间最好的门面房都是他们家的。刘木匠,家里祖传几辈都是木匠,店里二十来号人都是他徒弟。刘木匠就是这条街的街长,小六只收了他二百两银子。因为本来刘木匠平时在这条街也很威望,有什么大小事,基本上他一插手,都会给他几分薄面。刘木匠做事也算公正,当了街长以后,小六发给他一份规章制度,让他按章办事。刘木匠自是愿意的,有这个城主授权的街长头衔,以后做事更有权威。他刘家的木匠生意又可以风光传承下去。
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千山城一片欣欣向荣。
小六很忙,每天五更天起,去军营里跟着操练的士兵,挥那一万刀。她来军营是因为,做为一军主帅,要学阵法,旗语,击鼓。。。。不懂的她都要学。
八点赶到城主府开会,听四个区长汇报工作。有时候是谁家不孝敬老人,谁家后妈虐待娃,哪里房屋塌陷,哪里聚众赌博,红灯区闹事。。。全是鸡毛蒜皮的事。开始四个区长不知道怎么管,小六亲自教。
不孝敬老人的,后代不准读书科考,还在城墙上写大字报公示。
后妈虐待娃的,把后妈的娃关城主府地牢里面,直到后妈改正。
赌博的,规定什么身份赌多少金额,如果超过了,直接封了赌市。
房屋塌陷,就让屋主出钱,城主府出人整修。如果屋主没钱,就以物来抵,可用宅子的地或田或家里金银。实在什么都拿不出的话,就以工抵债。
红灯区存在已经很久,有需求就有市场,小六没说要全部清退。只要没有逼良为娼,没有坑蒙拐骗,就可以合理存在。只是提高了红灯区的纳税。
四个区长后面慢慢就只是汇报,自己懂得处理这些琐事,小六开会只是听着。城主府接着又招了一批人,负责楼舍维修、修下水道、泔水拉运、清扫街道。。。小六负责赚钱,因为这些人是要领月银的。
千山城里完善了户籍制度,划分了区域。小六还发现城里医疗系统落后,这个时代的很多医师还不知道内脏到底长什么样子。她招集了城里所的医师,决定定期培训。先画出解剖图,标示清楚五脏六腑的位置和形状。然后选出善接骨的、善小儿时症、善接生。。。。互相交流,互相授课。
一直以来,接生婆地位比医师低很多,都是家学相传,一门手艺不外传的。但是小六把城里的接生婆叫来,一起先培训。发现她们很多连基本的无菌操作都没概念。就慢慢教,免费教。还提高了她们的地位,同医师一起不再称她们为接生婆,而是妇科医师。这个她是有私心的,她是女生,以后要嫁人生子的,现在接生婆技术这么不专业,她不想办法提高,谁来拯救她?
她还提倡结婚年龄在十八岁以后才合适,母乳喂养,不准近亲婚配,超过五服才行。。。。
这些可捅了马蜂窝了,就连当今皇上有一个才人都是自己家表妹。更不论王公大臣、民间百姓,亲上加亲是多少年的美谈。
小六不慌,她让青楼里编舞的、茶楼里说书的、演皮影戏的拿了她的剧本来表演。内容是谁家表兄妹成婚后,生的孩子个个要么痴傻,要么残疾。还编了很多故事,一阵文化风刮过,千山城里的人思想被影响了。小六又派出亲卫队的人,到民间去采集数据,并让对方签字按手印。写清楚谁家姨表亲成亲后,生的孩子有问题,姑表亲生的孙子有问题。再请了年长的医师佐证,确实近亲成婚的话,影响后代的例子不少。这累极后人子嗣的事,谁也不敢不听啊!从昊天二十二年起,千山城里,鲜有近亲结婚的例子出现。
后面大家又反对十八岁成婚的事,小六就又写了一部剧。里面一个千娇百宠长大的官家女娘,才及笄就嫁人,郎君英俊有才。好一个郎才女貌,第二年就产子,却因为女娘还太小,胎儿久产不下,最后一命呜呼。生下的孩子也因为生产时间长,而变成痴儿。前几年家人对那个孩子照顾得还比较精心,后面就当养了一条狗,过得那个惨。郎君第二年又娶了新妇,娶了新人忘旧人。叫这个女娘的娘家人又气又恼,却无可耐何。这个剧先是着重讲了女娘在家如何养尊处优,还讲了十六岁产子如何凶险。看得人无不动容落泪。又请了许多妇科医师佐证,女子十五、六岁时,骨头与身量确实还没发育完全,此时如果嫁人生产太凶险。至此,千山城里以后很少有把女儿早早嫁人的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