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这些天真是“安静”极了。
从前还能笑着打招呼的同僚,如今彼此都心生戒备,也不敢再在外人面前说些有的没的。
大家这些天也十分地勤勉、谨慎,言行都小心翼翼起来。
生怕被自己周围的人,或者是对手告状,揪出辫子写进给皇上的请罪书里。
一开始,内阁两党,还有外戚党都很沉得住气,也叮嘱门下人不要轻易跳进这个明晃晃的陷阱里。
但在皇上几次意有所指的挑拨后,三党也开始了互相告发、拖对方下水的乱斗流程。
督察御史文夏感觉自己这段时间都没事情可做了:
“也不知道是谁给皇上支的招,真狠!”
总是笑得一脸褶子的工部尚书吴奉笑呵呵地猜测:
“肯定不是朝臣,这招要是用不好,可是会引火烧身的。
也不太可能是内侍,这段时间内廷监清理了不少侯久成的余党,正人人自危。
我听人说,内廷很快就会有大变动,他们自顾不暇,连司礼监都被从上到下理了一遍。
恐怕……”
吴奉指了指福寿宫的方向:“又是那位出的主意,皇上可少有这么积极的时候。”
最近皇上几乎天天上朝坐山观虎斗,脸上的算计明明白白。
能让皇上这么“勤勉”的人,除了皇太后没有第二个。
文夏想到某人,顿时情绪复杂:“那位真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上次在春耕礼上,他被皇上特意“关照”,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平时嘴下不留情,所以才会被皇上给盯上。
但过后老友吴奉特意托交好的内侍打探消息,才知道竟然是皇太后的主意!
那时候文夏就开始留意起了皇太后在后宫的举动。
可以说,每了解一点,他就对皇太后改观一点。
直到上次的端午节刺杀事件,敢拿自己和皇上做局引出那些镜国奸细,文夏意识到,这个女人是真的狠!
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皇太后好像突然变聪明了,行事风格也变了,但文夏现在是真的有点后悔当初写那篇文章了。
他一向对事不对人,如果皇太后能多做点劝导皇上,以及对炎国有利的事情,他也不是那么反对皇太后涉政的。
毕竟,炎国都烂到根子上了,再不来个狠人改革,他真的怀疑他会在有生之年成为亡国之臣。
可惜,皇上就不是个狠人。
吴奉的语气也有些莫测:“谁说不是呢。听说她最近调了内廷监的掌印去巡察各地的粮仓。
你说,她该不会是想回击镜国吧?”
兵马未行,粮草先动。
要打仗,就得先有粮。
文夏叹了一口气:“就算咱们不反击,镜国怕是也等不了太久了。”
端午节那天,大家可都听到那个奸细的话了。
镜国不过是借着和平协议的幌子,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入侵炎国也只在早晚而已。
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谁也不愿意提出来。
吴奉觉得头秃:“可光有粮有什么用啊,海军都名存实亡了,能打仗的船也剩不了几艘了。”
文夏看向吴奉:“你们工部倒是多出点力啊,改良一下战船不行?”
吴奉回了个白眼:“没人,也没钱,上头也不支持。”
都海禁多少年了。
别说战船,就是商船都落后不知道多少茬了。
连曾经的附属国镜国如今都大剌剌地骑在炎国头上,东境的渔民更是跟夹缝里的老鼠一样挣扎求存。
两人相对一叹,然后静静地看着朝堂上的老大人们各种内斗。
除了文夏和吴奉游离在这场大型的混乱党争之外,还有翰林院学士任平涛也从不站队、从不掺和。
他看着乌烟瘴气的朝堂,说大话的人那么多,干实事的人却少地可怜。
他几次向内阁提议各种改革,但要么被敷衍,要么被嘲讽,然后他就沦为了翰林院的边缘人士。
任平涛再一次生出了辞官之心。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无意中得知了内廷学院的存在,并在了解到这个内廷学院的教授科目后,顿时两眼放光。
一丝希望倏地升腾而起。
于是没多久,冯韵就见万峰抱来了几大箱的书籍和笔记。
“这些是……”冯韵不解。
万峰打开箱子,挑出几本笔记呈给冯韵:
“翰林院学士任平涛听闻内廷学院初建,特意送上各科书籍,以及他这么多年来记下的笔记。
奴婢觉得,皇太后或许会很感兴趣,便先送来给皇太后过目。”
冯韵接过笔记翻开一看,越看越惊异,也越看越欣喜。
看着冯韵的眉头不自觉地展开,万峰也跟着笑了:
“这位任学士,倒也是个性情中人,曾两次辞官。
辞官期间,曾游历各地,结交了不少能人异士,也曾试过改良粮种,听说还小有成效。
他一心想要推动各项改革,上书了无数建议。
可惜皇上不理政,内阁也无人在意他,六部又唯内阁马首是瞻,这次要不是惦记着内廷学院,怕是又要辞官了。”
冯韵点头:“是个实干型的人才。”
可惜改革是大事,连皇上都不能轻易推动,更何况任平涛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翰林院学士。
继续翻笔记的冯韵突然站起了身,万峰看过去,只见冯韵眼中正涌动着极为闪亮的光,十分耀眼。
万峰突然有点嫉妒,嫉妒能让冯韵绽放这种光芒的文夏。
接下来,冯韵一言不发,不停地翻动着手里的笔记。
一字一句,十分认真。
不知过去了多久,直到樱桃过来提醒,该用晚膳了。
冯韵抬了抬脖子,十分疲惫,这才注意到万峰竟然还在底下候着,诧异一瞬,她便吩咐:“万内官留下一起用膳吧。”
虽然不知道任平涛是怎么走动了内侍的门,但万峰能够重视起来,还举荐到她跟前,都是一桩大功劳。
万峰受宠若惊:“奴婢谢皇太后恩典。”
看着冯韵并不铺张的饭食,万峰心中触动。
一餐饭,冯韵吃地心不在焉,万峰却是频频看向走神的冯韵,惹得守候在边上的玄素侧目了好几次。
不过鉴于一个是现任上司,一个是前任上司,玄素最终也没有提醒冯韵,或是阻止万峰。
万峰离开后,冯韵继续挑灯夜读。
万峰回到住处,也在翻看任平涛送过来的书籍。
他想了解,任平涛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她如此重视,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认真了解过后,万峰像是在心里打开了一扇门,也似乎隐约有点理解冯韵的心情了。
任平涛就像是一个努力汲取各种知识的全能型人才,天文、地理、算术、农事、航海、军事、机械……
他无所不学,很多知识甚至是从外洋流偷偷传过来的。
他有着很强的包容心,可以钻研外国的著作。
他也不自傲,田间地头,商贩走卒,谁都能是他请教的对象。
万峰心想,这就是她要的人才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