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人,你儿子死啦。”
微微上扬的尾音,带着十足的江南韵味,击落公堂之上张和手里的惊堂木。
微弱的“啪嗒”声,敲进周明坤空空的脑袋。
谁死了?谁的儿子死了?他的儿子怎么了?
他儿子根本不在江州,前些日子坐船去安州了,就算听到他入狱的消息赶回来也要两三日。
坐船?坐船!
恍然的凉意从脚底升起,化作暴怒涌进周明坤的四肢——
“姜元序,你敢!你敢动我儿子!”
姜元序没有避开,她养父吴善民眼疾手快,用自己的镣铐箍着周明坤的腰,周明坤一步不得前进,赤红了眼挥舞双手,像只刚下滚水的软脚虾。
“疯子!这么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啊!”
她忍不住扬了下眉。
在周明坤眼里,这无异于挑衅!
“我杀了你!周家不会放过你的!太子也不会放过你!”
“周明坤!”张和狠狠一敲惊堂木,“休要胡言!”
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在江州公堂上,当着江州百姓的面,他周明坤怎么敢牵扯太子的!
张和惊疑未定,他不确定姜元序激怒周明坤的目的什么,更不清楚太子在江州这堆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周明坤理智全失,咬牙切齿命令道:“张和!看清楚我是谁,你要是还想活着回京城,就先砍了姜元序。”
张和扶额,本来向商户索贿、贪污税银的水深得很,只要操作得当,让江州粮食商会担一部分责,加上周家和太子的周旋,周明坤完全可以顺利抽身。
结果他率先向商会发难,用的还是漏洞百出的借口,一下就落了下风,如今还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词。
姜元序却有恃无恐,悠悠开口:“周大人,你自己说的,临安江的水那么急,死几个人,很正常。”
一听这话,张和就知道要遭,果然,周明坤又蓄力冲向姜元序,吴善民早有准备,用力往后一攘,周明坤跌倒在地,吴善民趁机翻身完全压制他。
“荒唐!”张和再次用力敲惊堂木,指挥衙役将二人分开。
周明坤还想继续威胁张和,左上方那道坐着的鸦青色身影瞥了他一眼。
“今日周大人的审讯到此为止,将他押回牢里。”
清凌凌的声音如寒冰跃入深潭,激得周明坤差点喘不上气。
周明坤知道形势比人强,他不想和谢家交恶,只能奚落姜元序。
“野鸡就是野鸡,给你梧桐树,都不知道攀高枝。一个孤女,得罪了周家,看谁护得住你。”
周家的大本营在宁远郡,他父亲掌二十万兵马,京中有皇后太子罩着,只要他出了江州,碾死姜元序轻而易举。
有时,姜元序真的挺羡慕,这种因出身尊贵带来的不可一世的愚蠢。
周明坤派人劫走粮食,威胁姜元序嫁给太子,姜元序把周明坤贪墨的罪证送到京城,引来和周家不对付的谢家到江州。
太子要保周明坤安然无恙,谢青衍要用周明坤打击周家和太子。
公堂之上,张和目光凝重,重新审视这个十七岁的姑娘。
她戴着面纱,狰狞的疤痕从眼角爬到眉尾,凌厉的瑞凤眼轻轻一扫,是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张和以前评价女人,只有美和丑,如今有了第三种。
她肯定不美,不止脸上,双手更有大面积的伤疤,不难猜测,她必定经历过一场极为严重的火灾。
她肯定不丑,凛然而立,是一种模糊了美丑的第三种状态。
姜元序行事大胆,张和不免有些忌惮,他记起临行前太子殿下的叮嘱,务必保下周明坤。
张和心里思索着对策,右手敲敲桌子:“姜元序,周明坤儿子的死,可与你有关?”
“张大人!”吴善民急急说道,“我家姑娘平时踩死只蚂蚁都要哭好几天,这样多愁善感的人,哪里敢杀人。”
“再说了,我家姑娘折个花都能崴了手,她就算敢,也做不到啊。”
张和黑沉的表情抽搐了下,这看着老实巴交的男人,怎么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起来。
姜元序笑了,拱手对张和说道:“张大人,我只是来之前恰好听到周承身死的消息,查案是官府的事,具体情况,要您来查。”
张和从不相信巧合。
姜元序毫不避讳张和的审视,周承就是自己死的,至于他为什么要死,那是他自己的事,其他人别管。
“张大人,有关江州粮食商会的证据您已经看了,是不是可以放了我父亲。”
张和在姜元序和吴善民之间来回扫了几圈,沉声说:“证据本官看了,但商会的账目还需仔细审查,你父亲暂时不能回去。待调查过后,证据和账目都没问题,自然会还你父亲清白。”
“还有。”张和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既然姜姑娘才是商会的主事,按律在案子调查期间,姜姑娘不能离开,麻烦姜姑娘在牢里呆一段时间了。”
“放屁!”
吴善民一改之前的唯唯诺诺,挺起腰板直指张和。
“这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官府里也有备案的,江州粮食商会的会长是我吴善民,关我姑娘什么事!”
“吴善民!”张和大呵一声,“再胡搅蛮缠打你板子!”
吴善民吼得比他还大声:“胡搅蛮缠的是你!我吴善民一人做事一人当,就算要诛九族,那也是诛姓吴的,诛不到她姓姜的头上!”
张和气得手都抖了,这江州上上下下没一个人把他放在眼里。他当然知道自己的说法有些牵强,可他一个巡案,还摆布不了一个商人吗!
“来人!”
张和打定主意要扣下姜元序。
“张大人,适可而止。”
谢青衍凉凉的声线刺向张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
姜元序自是明白两人的立场,转而说起另一桩案件:“运送粮食的商队已经探查到匪徒的位置,还请张大人派人剿匪。”
张和眉眼一动,问:“商队的人在何处?让他上来回话。”
不一会儿,一个利索的男人上前来:“草民柳三,拜见大人。”
“你们自己找到匪徒的位置了?在何处?对方有几人?”张和问道。
柳三恭敬答道:“启禀大人,在江州往南一百二十里的小岚山,约莫有七八十人,皆配了刀剑。”
张和仔细回想这次劫粮案,发觉些异样:“匪徒手里有兵器,可你们商队没有一人伤亡,这是何故?”
“启禀大人,我们看到匪徒手里有兵器时,直接四散逃开了,事后才沿着车轴痕迹跟上去。”
柳三态度自然,并没有因为贪生怕死感到惭愧。
“你们倒是聪明。”
张和眯着眼睛看向姜元序,意有所指道:“姜姑娘既早已探查到匪徒的位置,为何不自己去寻粮,本官看你们的人手并不比匪徒少。”
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劫粮案的真假了,太巧了,江州多少年没出过匪患了,说不准那五万石粮食是姜元序给周明坤下的套。
“因为我们有张大人呀。”
又是熟悉的吴侬软语,张和的心跟着抖了一下,确定“张大人”后面没跟着“你儿子死了”,才稍稍松一口气。
姜元序满眼真诚地望着张和:“我们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哪敢对上凶恶的匪徒啊,张大人就不同了,稍一露面,就让匪徒慌了神。”
“张大人的到来,就如这七月的夏风,温暖了每一个江州百姓的心灵。”
姜元序敛起所有锋芒,俨然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郎。
“张大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贫苦百姓啊,一年到头就指望这点粮食过日子。眼看着家里的粮一天天变少……”
姜元序垂下眼睛,低低抽泣一声,难过道:“我们一家老小,约莫是要吃土了。”
张和心说你可别放屁了,我是老了,不是瞎了。
姜元序衣裳简单,也没戴首饰,可她鞋上镶着一串儿珍珠!个个圆润饱满,一颗能抵张和一年俸禄,她在鞋上镶了一圈儿!
张和觉得自己才应该去吃土。
这父女俩同出一辙的睁眼说瞎话!
“谢大人,你怎么说?”张和决定把烫手山芋丢给能接住的人。
谢青衍饶有兴致地欣赏姜元序的变脸。
在见到姜元序之前,他从未想过“姿态风流,器宇轩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女子,在见到姜元序之后,他才发现女子亦能如名士风流,如将军轩昂。
如今倒是有点江南锦绣堆里娇养出来的小女儿姿态了。
谢青衍敛起心神,有条不紊地下命令。
“张大人先找人查账,核实姜姑娘今天递的证据,尽快了结江州粮食商会一案。”
“至于周明坤,我已经让人去益州调卷宗了,江州、益州上下都查一遍。”
“事不宜迟,韩大人今日出发去剿匪。”
说完,他又转向姜元序:“姜姑娘,你确实不能离开。牢房不合适,府衙给你腾一处院子,本官亲自看管。”
“不行!”
“不行!”
张和想也没想就拍桌反对,一个姜元序,一个谢青衍,分开已经很难对付了,两人合在一起,周明坤怕是真要折在江州了。
吴善民更是心焦,听听,一个男子亲自看管一个姑娘家,这像话吗!
“谢大人,您有什么事冲我来,我姑娘娇气,住不惯外头。”
谢青衍端的一副温文尔雅的贵公子样:“吴老爷安心,本官家大业大,养一个贫苦的姜姑娘,绰绰有余。”
你养谁?谁要你养了!
吴善民撩袖子,这京里来的官真是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姜元序急忙拉住他,爹啊,这人有用,不能揍。
“麻烦谢大人了。”
姜元序笑意盈盈地对上谢青衍充满深意的眼神,谢家人啊,多好的机会,聪明人往往更容易谈条件。
张和见这二人片刻间已达成了共识,全然没有在意他的想法,脸黑了又黑,越发觉得此事棘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