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第一温室仿佛被注入了一种看不见的神奇魔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甜而小心翼翼的暖意,仿佛每一缕气息都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某种新生的情感。
那种曾经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冰冷隔阂,像是被这股暖流彻底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崭新的、正在缓慢试探和生长的亲密感,如同初春的嫩芽,虽脆弱却充满生机。
林夕依旧保持着高效的工作状态,处理着各项资料,但她不再仅仅是那个沉默的工作机器。
她的变化细微而温暖:在找到顾时韫需要的文献时,她会轻声补充一句相关的趣闻,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在看到他杯里的咖啡见底时,她会自然而然地拿起水壶,为他续上热气腾腾的咖啡;
在记录数据的间隙,她会抬头看看那个沉浸在植物世界里的男人,唇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而顾时韫的变化则更为内敛,却并非无迹可寻。
他依旧会因全神贯注而忽略周遭的一切,但每当林夕开口说话,无论声音多么轻柔,他总会立刻抬起头,将注意力精准地投向她
——仿佛她的声音成了他唯一的坐标。
他开始更频繁地“更新”他的备忘录,甚至尝试增加一些主观的“字段”,比如:
【林夕,笑的时候眼睛会微微弯起,像新月。】
虽然他知道自己无法准确记忆“新月”的形状,但他觉得这个比喻很贴切,仿佛这样就能更好地记住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
他们之间依旧没有过多的肢体接触,最亲近的举动或许只是传递资料时指尖的偶尔碰触,
但每一次无意间的靠近,都会让周围的空气泛起细微的、只有他们自己能感知到的涟漪,
如同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悄然扩散。
这种笨拙又真诚的“尝试”阶段,充满了某种纯真的悸动和发现彼此的乐趣,
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的初恋,每一个小小的互动都让人心潮澎湃。
林夕甚至开始践行她“恋爱手册”里的条款。
这天,她换了一对新的耳钉,是两片小巧的银色羽毛,轻盈而精致。
进入温室后,她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走到正在观察显微镜的顾时韫身边,微微侧过头,指了指自己的耳垂,声音带着一点小小的雀跃和期待:
“顾教授,新变量提示。今天戴了这个,羽毛形状的,银色。”
她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俏皮,仿佛在向他展示一个小小的惊喜。
顾时韫从目镜前抬起头,目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落在那一对轻盈闪烁的小羽毛上。
他认真地看了几秒,像是在进行一项重要的标本观察,然后点了点头,语气严肃得像在做汇报:
“收到。数据已记录:银色羽毛耳钉,出现位置:左、右耳垂。”
他那副一本正经研究“新变量”的模样,让林夕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带笑的侧脸和闪动的耳钉上,明媚得晃眼。
顾时韫看着她的笑容,看着那对新出现的、亮晶晶的“坐标”,镜片后的眼睛也微微弯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发现自己开始期待这种小小的“报备”,这让他感觉……
嗯,像是在不断拓展一片名为“林夕”的新大陆的版图,每一次更新都带来微小的成就感,
仿佛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然而,
这片刚刚放晴的小天地,并未能完全隔绝外界的风雨。
下午,温室的宁静被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学院行政办公室的秘书小刘拿着一份正式的文件袋,找到了这里。
“顾教授,打扰了。”
小刘的声音带着职业化的恭敬,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
“赵主任让我把这个送过来,是关于下月初‘全球植物学前沿研讨会’的最终通知和日程安排。
主任特别嘱咐,让您务必仔细看看,尤其是主会场议程和重要嘉宾名单部分,需要您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容忽视的郑重。
顾时韫接过文件袋,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点了点头:
“好的,谢谢。麻烦赵主任费心了。”
他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小刘传递完文件和口信,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一旁安静整理标本的林夕,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些话欲言又止,但最终没有再多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文件袋拿在手里,仿佛带着某种无形的重量。
顾时韫拆开封口,抽出了里面厚厚的一沓会议材料。
精美的铜版纸封面,印着研讨会的标志和中英文名称,看起来盛大而隆重,仿佛预示着一场学术界的盛宴。
林夕也走了过来,关切地看着他。
她知道这个会议,是国际植物学界的一场盛会,级别很高,能在上面做主题发言是极大的荣誉,也是对学者学术地位的肯定。顾时韫作为国内该领域的新锐,被选为核心发言人选之一,并不意外。
但她也清晰地记得,顾时韫之前提及这个会议时,眉宇间那一闪而过的凝重。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会议意味着交流、展示和机遇。
但对于顾时韫,那还意味着……无数张需要辨认的、陌生的、“重要”的脸孔。
顾时韫翻开日程表,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议程安排:
开幕式、主题报告、分会场研讨、海报展示、晚宴、交流酒会……
他的指尖在纸页上无意识地滑动,眉头渐渐蹙紧。
尤其是在看到那份长达数页的“重要嘉宾名单”时,他的呼吸几不可查地滞涩了一瞬。
那上面罗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学院领导、期刊编辑、基金会代表……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代表着他必须在某个场合准确识别出来,并进行得体交流的对象。
他的大脑开始下意识地试图为这些名字匹配特征,但绝大多数后面都是一片空白。
焦虑感像细微的藤蔓,悄悄缠绕上他的心脏,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压迫。
林夕站在他身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周身气场的变化。
那种刚刚还弥漫着的、轻松微甜的氛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逐渐绷紧的压力。
她看着他紧绷的侧脸线条和微微抿起的嘴唇,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她轻轻开口,试图缓解他的紧张:
“议程安排得很满啊……不过你的主题报告在第二天下午,还有时间准备。
需要我帮你先把这些嘉宾的背景资料整理一下吗?”
她的超忆症在这种时候总能派上用场,语气中透着一丝关切和愿意分担的温柔。
顾时韫像是被从某种思绪中惊醒,他抬起头,看向林夕,眼神里的凝重并未散去,
但还是勉强对她露出了一个安抚性的微笑:
“谢谢,暂时不用。我先自己过一遍。”
他需要先独自面对这份压力,评估这座“大山”的体量。
他不希望一开始就将这份焦虑传递给她,不想让她为自己担心。
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是赵主任亲自发来的短信,言辞比小刘的口信更加直接和充满压力:
【时韫,会议通知收到了吧?
这次研讨会规格很高,国内外很多重量级人物都会到场,关系到我们学院乃至学校的学术声誉。
你是我们重点推选的青年学者代表,务必高度重视!
不仅要保证报告质量,会议期间的学术交流、人际互动也同样重要!
很多合作和机会都产生于这些非正式场合。
切记,
要展现出我们学院青年教师的最佳风貌,不要出任何纰漏!】
短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期望和不容有失的告诫。
“人际互动”、“不要出任何纰漏”这几个字,像针一样扎在顾时韫的神经上,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他几乎能想象到,如果他在会场认错了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或者对着重要的基金代表露出“你是谁”的茫然表情,
将会引发怎样的尴尬,甚至可能真的影响到学院的声誉和他的学术前途。
这不是简单的社交恐惧,这是源于生理缺陷的、实实在在的、无法完全依靠准备来规避的风险。
顾时韫沉默地收起手机,将会议材料慢慢卷起,握在手中。
他转过身,面对着一片生机勃勃的蕨类植物区,背影显得有些僵硬,仿佛承载了太多的压力。
林夕看着他沉默的背影,能感受到那无声的压力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
她很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想说“没关系,我能帮你”
但她知道,有些压力必须由他自己先承担和消化,她只能默默地在心底为他加油。
温室里只剩下植物喷雾系统定时启动的微弱嘶嘶声,仿佛在为这份沉默增添了一丝冷清。
过了好一会儿,顾时韫才缓缓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只是眼底深处还残留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对林夕说道,语气尽量轻松:
“没什么,正常的会前压力而已。我们先把手头这批标本处理完。”
他试图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具体的工作上,这是一种惯用的逃避方式,希望能暂时忘却那份沉重的压力。
林夕顺从地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她拿起一株需要鉴定的植物标本,配合地将话题引向专业领域:
“好。这个标本的叶脉形态好像有点特别,顾教授你来看看?”
她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坚定,仿佛在告诉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在他身边。
工作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仿佛只有在专注的那一刻,才能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
但在心底,两人都清楚,学术会议的阴影已经悄然降临,如同一片正在缓慢聚拢的乌云,悬在了刚刚放晴的天空之上,随时可能带来一场未知的暴风雨。
而他们都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陈锋正满意地看着电脑屏幕上显示“发送成功”的提示。
一封匿名邮件,夹杂着几张精心挑选、暗示顾时韫“人际交往存在严重障碍”的照片和模糊的揣测,已经悄然发送到了几家喜欢捕风捉影的媒体和学术八卦圈的匿名爆料邮箱。
风暴的引线,正在无人察觉的暗处,被悄然点燃,等待着在某个时刻爆发,给这片宁静的温室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动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