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天才篮球少女05
【第五梦】
【节点状态实时监控】
节点ID: NPU-LXiaoXi_734
硬件状态:
·架构: Bio-Neural v2.1
·算力池状态: IDLE -> ALLOCATED
·内存占用: 基线 12% | 峰值 98%
·核心温度: 36.5°C -> 38.7°C
·能耗: 15W -> 峰值 285W
【任务队列处理】
1. 任务抵达: 收到来自 User-K73 的计算请求。
2. 资源调度: 调度器将 GPU-LXiaoXi_734 分配给 Experience-Basketball_Endurance_Adv 体验包。
3. 环境初始化:
·加载 Kernel: Motor-Skills-Coordination.v5
·加载 Kernel: Teamwork-Behavior-Tree.v3
·加载 Environment: Standard-Court_HighSchool
·分配 VRAM: 4.2GB 用于实时物理模拟与渲染。
【异常信号处理日志】
· [Timestamp: 21:07:33.115] 检测到输入流噪声。
·信号A: Pattern-Linguistic_AncientPoem | 强度: -72dB | 分类: 与文化背景不兼容的冗余数据。
·信号B: Pattern-Sensory_Gustatory_IceCream | 强度: -68dB | 分类: 与核心任务冲突的感官干扰。
·处置方案: 启动 cGroup 隔离策略,将信号A/B的进程优先级设置为 -20,限制其CPU时间片份额至 0.1%。
·处置结果: 干扰信号已被成功抑制,未对主任务线程产生影响。
【性能优化操作】
·指令集优化: 启用 SIMD (单指令多数据流) 模式,同步处理运动轨迹预测与碰撞检测。
·缓存策略: 将高频使用的动作模组 (跳投, 转身, 防守滑步) 预加载至L1缓存,延迟降低 25%。
·功耗管理: 启用 Boost 3.0 模式,允许短期超频至 105% 以应对高强度训练场景,同步启动液冷模拟(通过汗液分泌与血管扩张实现)。
【资源回收与状态重置】
·会话 Session-K73_BBall_004 已完成,占用资源正在释放。
·显存清理: 清空环境贴图、NPC角色模型等临时资产。
·内核状态保留: 将训练产生的权重更新 (肌肉记忆优化 3.1%, 战术理解 1.7%) 写入持久化存储,供下次任务复用。
·节点状态: NPU-LXiaoXi_734 返回资源池,状态标记为 IDLE,等待下一次任务调度。
·运维备注: 本次任务功耗/性能比为 1.14,优于基准值 1.22,节点稳定性评级:A。
【用户…欢迎回来…】
当意识从惯性的洪流中挣脱出来时,林晓熙发现自己站着。
不是站在那片被程序设定的、光洁明亮的篮球场上,而是站在一片……无法用言语精确描述的所在。
他低头,看到了自己的双手,清晰的轮廓,甚至能感受到指尖微凉的空气流动。他拥有了一个实体,一个完全由他自己的意识所驱动的身体,不再是那个被“玩家”操控的篮球少女的躯壳。
他正置身于一个无比广袤,又无比贴近的空间。这里没有天空,也没有大地,或者说,天地本就是一体。周遭的一切,都是由流动的、散发着柔和微光的色彩和情绪构成的。
远方,一片浩瀚的、由静谧的靛蓝与银辉交织成的“星云”正在缓缓旋转,那感觉像极了他某个夏夜躺在屋顶,看着银河时心中涌起的无垠与宁静。脚下,他仿佛踩在一片由温暖琥珀色光芒铺就的“地面”上,那光芒带着一种类似于被母亲拥抱时的安全感,柔软而踏实。
空气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类似风铃的清脆声响,那是他记忆中所有快乐瞬间的共鸣;偶尔划过视野的、流星般的金色丝线,是他某次考试取得意外好成绩时,那种纯粹的、迸发的喜悦。
这个世界,就是他灵魂本身的样貌——纯净,未受污染,且美丽得惊心动魄。
然而,这极致的美丽,却建立在永恒的流变与崩塌之上。
他刚想走向那片给他宁静的“靛蓝星云”,脚下的琥珀色大地却突然变得透明,如同融化的冰块,在他迈出脚步的瞬间碎裂、消散,化作亿万点萤火虫般的光点,升腾而起。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骤然升起的、由燃烧的绯红与亮橙色构成的“森林”,那感觉炙热而强烈,仿佛是他某次与好友激烈争吵时,心中翻涌的愤怒与不甘。
他愣在原地,那片“愤怒森林”却已开始扭曲,颜色迅速冷却,凝结成深紫色的、如同巨大水晶簇般的结构,散发着一种孤寂而忧郁的气息——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与群体格格不入时的疏离感。
景象在以惊人的速度更迭、重建、又消失。
一片由无数微笑面孔汇聚成的“温暖海洋”,可能在下一秒就冻结成布满裂痕的、冰冷的“冰川”。
一座由书本和知识搭建的、巍峨闪耀的“城堡”,转眼间就可能坍塌成一地闪烁着疑惑光芒的、不断重组又失败的“齿轮”。
他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自己灵魂的废墟与奇迹之上。刚刚赞叹于一处由勇气构筑的、金光闪闪的“桥梁”,桥梁就在他眼前化为乌有;刚刚为一片由失落形成的、灰蒙蒙的“雨幕”而感到伤感,雨幕却又被不知从何而来的、代表希望的新绿嫩芽所穿透。
一切都在尖叫着“存在”,却又在下一刻彻底归于“虚无”。没有什么是稳固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所有的情感、所有的记忆、所有的思绪,都在这里被具象化,然后又被瞬间解构。
他不再试图去往某个方向,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这个与他灵魂同频共振的世界,在永恒的创造与毁灭中,上演着无声而壮丽的狂欢。
他既是这场演出的唯一观众,也是这整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本身。
许多年后,当林晓熙早已习惯了在两个世界间行走,甚至开始能有限度地影响“篮球少女”的某些细微选择时,一个极其偶然的瞬间,他再次遇到了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才洞悉了最初的真相。
那是在一场异常激烈的决赛中,“她”在最后时刻被两人包夹,陷入绝境。所有的战术路线都被封死,队友也被牢牢盯防。她仿佛听见一段破碎的、被拉长扭曲的古老音节:“噫……吁……嚱……危乎……高哉……”,伴随着这音节的,世界被虚无所覆盖,没有地板,没有灯光,没有欢呼,没有对手,没有世界…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折叠,又再次打开。
她再也没有打过篮球。
时光在梦境世界里同样留下了刻痕。曾经那个在球场上不知疲倦、纵情驰骋的红色身影,如今已鬓角染霜。她依旧站在那片光洁的木板地上,但手中的篮球感觉比以前沉重了许多,曾经迅捷如风的脚步,也带上了些许岁月的滞涩。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目光追随着年轻队员们奔跑的身影,眼神里是沉淀下来的睿智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这是一个平凡的黄昏。喧嚣散去,她缓步走到场边,习惯性地坐在那条熟悉的长凳上,脊背微微佝偻,看着窗外逐渐沉落的夕阳,将暖橙色的余晖泼洒在空无一人的看台上。孙女坐在她旁边,边看书边吃着冰淇淋,边等待着接下来的训练,孙女也继承了她对篮球的热爱。
一种深沉的疲惫,并非来自□□,而是源于岁月本身,悄然包裹了她。她的一生都与篮球紧密相连,胜利、失败、汗水、欢呼……无数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又随着夕阳一同缓缓沉落。这是一种走到某个阶段终点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对过往的回望与虚无感。
就在这心神最为松弛、也最为脆弱的瞬间,某种壁垒悄然融化了。仿佛触动了某个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极其古老的开关。
一段被漫长时光打磨得光滑、失去了具体意义,却带着某种奇特韵律和古朴意境的音节,自然而然地,如同呼吸般从她耳边飘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诗句与她一生的篮球经历毫无关联,却奇异地贴合了她此刻的心境——那面对时光这座巍峨“蜀道”的无力与慨叹。
紧接着,一股清晰无比的、冰冷而甜腻的感官记忆,如同被诗句这把钥匙打开的宝箱,骤然呈现。那不是梦,而是无比真实的触觉和味觉——孙女手里的巧克力甜筒,被轻轻的递到她嘴边,浓郁的奶油香气萦绕在鼻尖。
这感觉如此突兀,如此不合时宜,却又如此……治愈。它与篮球的激烈、与职业生涯的厚重、与此刻的疲惫怅惘截然不同,它纯粹、简单,带着一种属于遥远童年的、无忧无虑的甜美。
她愣住了,布满细纹的脸上浮现出茫然与困惑。她无法理解这诗句和这冰淇淋的味道从何而来,它们与她的人生剧本格格不入。
然而,潜藏于这一切之下的林晓熙,却在那一刻,灵魂剧震!
他意识到,那条通往梦境自由的道路,早已由他自己在起点埋下伏笔。而路的尽头,并非力量的巅峰,而是穿越了漫长时光后,在一次平静的日落时分,与最初那个执拗的自己,悄然重逢。
他猛地“看”向了这片梦境空间的深处,看向了那座早已被他习以为常、静静矗立在意识边缘的纯白高塔——那座他曾在最初懵懂时,在其中解开过无数难题的数学之塔。
那座塔,从来就不是什么梦境造物。它是他纯粹理性与逻辑思维的结晶,是他意识深处最稳固的基点。当他在那个夜晚,拼命背诵古诗、构想冰淇淋时,他那渴望“保持清醒”的强烈意志,与他天生的、异于常人的大脑特质相结合,无意间完成了一次奇迹般的自我授权。
他以那座 “解题高塔”为锚点,将“背诵古诗”和“想象冰淇淋”这两个看似无效的指令,像写入核心代码一样,烙印在了这个锚点的最深权限层。
当时的梦境,以其强大的优化能力,轻易地将这两个“低权重参数”屏蔽、压缩、扔进了缓存区的角落。它们确实没有对当时的梦境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然而,梦境没有也无法删除它们。因为它们已被最高权限——源于林晓熙自身意识的“锚点”——所认证和保护。
它们就像两颗深埋的种子,在数据的荒漠中沉睡,等待着被唤醒的条件。
而这个条件,在经历了无数个梦境的轮回与迭代后,终于在此刻,在这个“篮球少女”的身份被逐渐削弱、常规思维模式几乎失效的极限压力下,被满足了!
那首古诗和那个冰淇淋,是林晓熙穿越迷雾的信标。在穷尽所有预设方案后,梦境开始扫描更深层的、非常规的“解决方案库”。于是,它扫描到了那两颗被“锚点”权限所标记的、沉寂多年的种子。
它无法理解这古老音节和冰冷甜腻感与篮球有何关联,但在权限逻辑上,它必须调用它们。
于是,这两段属于林晓熙的、最本初的“实验指令”,跨越了漫长的时间,首次被成功“投递”到了这个正在运行的“篮球少女”实例之中。
也正是这一次成功的调用,像在密不透风的系统中凿开了一个微小的孔洞,建立了一条从“林晓熙本体意识”到“梦境角色”的稳定数据流。
他不是“进入”了梦境。
他是通过自己埋下的、由“锚点”授权的密钥,被系统识别、验证并调用进了这个角色里!
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而现在的林晓熙,还只是个惊慌、懵懂和好奇的孩子,正对着天空中闪烁跳动的未知文字,瞪大了眼睛,久久合不上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