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奖台上灯光刺眼,女人下意识地眯了眯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晶奖杯冰凉的表面。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又退去,主持人的声音在耳边忽远忽近。
“感谢评委会给予我这个荣誉……”林昼的声音在麦克风里听起来陌生而遥远,像是远处飘来的声音,“这不仅是我的成就,更是整个团队的……”
客套话像排练过无数次那样流畅地从她口中滑出。甚至不需要思考,这些社交辞令早已成为肌肉记忆。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中,偶尔有手机屏幕亮起,像散落的星星。
“……再次感谢大家。”微微鞠躬,她快步走下舞台,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林设计师,恭喜啊!”
“林昼,今晚必须喝一杯!”
“获奖感言说得真好……”
林昼微笑着接过一杯又一杯递来的香槟,与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碰杯,嘴唇沾湿杯沿却不真正喝下。
这种场合她总是如此——礼貌周到却疏离,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观察所有人。
宴会厅的冷气开得太足,林昼裸露的手臂上起了细小的疙瘩。她借口去洗手间,逃离了那些虚与委蛇的交谈。
镜中的女人妆容精致,黑色礼服衬得肤色如雪,眼神却十分疲惫。
“再坚持半小时。”她对镜子里的自己说,然后深吸一口气,推门回到喧嚣中。
两个小时后,林昼终于摆脱了最后一个试图搭讪的同行,快步走向写字楼大门。推开玻璃门的瞬间,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不知何时开始,外面已下起了倾盆大雨。
林昼站在屋檐下,看着雨水在地面溅起无数水花。手机显示叫车需要等待十分钟,最近的地铁站步行也需要十分钟。她咬了咬下唇,考虑是否要冒雨冲到路边尝试拦一辆出租车。
“需要共享一把伞吗?”
声音从右侧传来,清亮得像是能划破雨夜的沉闷。她转头,看见一个穿着浅蓝色衬衫裙的女人,那人手中举着一把黑色长柄伞,正向林昼微笑。她的眼睛在夜色中出奇地亮。
“我看到你在颁奖台上,”她继续说,晃了晃手中的伞,“我去地铁站,顺路的话可以一起。”
林昼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她一向不习惯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但不知为何,女人眼中的真诚让林昼犹豫了。
“谢谢。”最终,林昼点了点头,“我也去地铁站。”
她开心地撑开伞,示意林昼靠近些。“我是余昕,在隔壁的科技公司做设计。今天是我们公司的季度总结会,你呢?”
“林昼。”她简短地自我介绍,小心地与这余昕保持着一段距离,以免碰到她的肩膀,“建筑设计师。”
“我知道你,我看过你设计的那个社区图书馆,线条很美,尤其是那个弧形阅读区,像是被阳光自然雕刻出来的。”
林昼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很少有人能准确理解那个设计的灵感来源。
雨点打在伞面上的声音密集如鼓点,让她们不得不靠得很近才能听清对方说话。
余昕身上有淡淡的柑橘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意外地好闻。
“你住哪个方向?”二人走到地铁站的入口,余昕问道。
“望海湾。”她回答,已经准备道别。
“真的吗?我住明景花园!”余昕的眼睛亮了起来,“就在你们小区对面!”
这意外的巧合让林昼微微睁大了眼睛。雨似乎下得更大了,水帘从地铁站口倾泻而下。
“要不...我送你回家吧?”余昕提议,“这个点地铁还没来,而且会很挤,雨又这么大。”
按照林昼的习惯,此时应该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但今晚,或许是获奖后的松懈,或许是雨中这个笑容太有感染力,她听见自己说:“如果不麻烦的话。”
“当然不麻烦!”余昕立刻拿出手机叫车,“对了,加个微信吧?以后可以一起拼车。”
在等待网约车的时间里,余昕和林昼分享了最近的设计,手在空中划出流畅的线条。
林昼成年后通常对健谈的人感到疲惫,但奇怪的是,这个女人的热情并不让人讨厌。相反,林昼发现自己时不时会被她夸张的表情逗笑,这在她身上倒是一件很少发生的事儿。
车来了,余昕坚持让林昼先上,收伞时她的半边肩膀已经湿透。车内暖气开得很足,她打了个小小的喷嚏,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天真的很谢谢你。”下车时,林昼真诚地说。
“没事。”余昕挥挥手,“改天一起喝咖啡?我知道你们小区门口有家不错的店。”
林昼点点头,看着她重新撑起伞,消失在雨幕中。回到家,林昼脱下高跟鞋,发现自己的嘴角不知何时还保持着微微上扬的弧度。
手机震动,一条微信好友验证消息:我是今天和你共撑一把伞的余昕~
林昼点击通过,发去一个简单的表情。窗外,雨仍在下,但似乎不再那么冷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余昕站在衣柜前,手指在一排衬衫上方徘徊。最终她选了一件浅蓝色,林昼曾经说过最喜欢这个颜色,清新自然。
手机屏幕亮起,日历提醒跳出来:星辉项目启动会 10:00。余昕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打开床头柜抽屉,取出药瓶倒出一粒白色药片。几月前陈医生开的情绪稳定剂用量已经减半,按理说可以停药,但今天这样的重要场合,她需要确保万无一失。
镜中的女人妆容精致,长发束成干练的马尾,看起来完全是个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
没有人能从这个外表看出她的过往。
余昕最后检查了一遍公文包里的资料,确保每份文件都完美无缺。这个智能家居展示空间项目是她专门为林昼所在公司量身定制的,从概念到预算都无可挑剔。
“今天会很顺利的。”她对着玄关镜子里的自己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电梯下到一楼时,余昕的脚步突然顿住。透过玻璃大门,她看到林昼正站在小区门口等车。
晨光中,林昼的侧脸线条干净利落,黑色西装外套衬得她肤色如雪。余昕的呼吸一滞——八年过去,林昼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清冷气质丝毫未减。
余昕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躲在了立柱后面。她应该现在出去“偶遇”吗?还是按照原计划在会议上“正式”见面?
正当她犹豫时,一辆出租车停在了林昼面前。余昕看着林昼弯腰上车的背影,胸口泛起一阵熟悉的刺痛。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余昕作为科技公司代表最先到达,选了个能够看清门口又不太显眼的位置。她的手指在桌下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药效让她的思维异常清晰,却也放大了每一秒等待的煎熬。
九点五十八分,林昼出现在会议室门口。她今天把头发挽了起来,露出修长的脖颈,耳垂上一枚小小的珍珠耳钉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余昕的视线黏在那枚耳钉上,不知在想什么。
“这位是我们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林昼。”同事介绍道。
余昕站起来,脸上挂着练习过无数次的商务微笑:“你好,我是余昕,这次项目的负责人。”
她伸出手,刻意控制着不让指尖颤抖。当林昼的手与她相触时,一股电流般的触感顺着指尖窜上脊背。那只手比她记忆中更加骨感,温度却一如既往地偏低。
林昼的眼睛微微睁大:“我们是不是昨天见过?”
“雨夜借伞的缘分。”余昕笑着说,故意用轻松的语气掩饰内心的波澜,“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世界真小。”林昼轻轻点头,嘴角浮现一个浅淡的笑容。
余昕的心脏几乎停跳。那个笑容太过熟悉,让她一瞬间回到了初高中时代。
会议开始了。
余昕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流畅地介绍项目构想。她的目光时不时扫过林昼,观察对方的反应。当讲到展示空间的互动设时,她特意加入了一段关于音乐与空间共鸣的理论。
林昼的笔突然停在笔记本上,抬头看向余昕,眉头微蹙。
“这个观点很独特。”林昼说,“像是音乐学院的课程内容。”
余昕的喉咙发紧:“我大学时辅修过音乐理论。”
谎话。她大学读的是科技艺术,辅修心理学。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余昕的提案几乎没做任何修改就获得了通过。散会时,她故意放慢收拾文件的速度,等林昼走过来。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也很喜欢把这二者结合。”
“都是美的东西。”
“昨天谢谢你送我回家。”林昼说,声音比会议上柔和许多,“没想到今天就成了合作伙伴。”
“缘分吧。”
余昕微笑着,故意让这个词悬在空中。她注意到林昼左手无名指上没有任何戒指痕迹,这个发现让她胃部泛起一阵愉悦的痉挛。
林昼的手机突然响起。她看了一眼屏幕,表情立刻变得僵硬。“抱歉,我得接这个电话。”
余昕点点头,假装专注于整理文件,耳朵却捕捉着林昼压低的声音。
“我知道了,我没有忘记...周五的晚宴我会准时出席的。”
电话结束,林昼回到余昕身边时,脸上又恢复了职业性的平静。“抱歉,家里的事。”
“没关系。”余昕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公司的详细资料,或许对项目有帮助。”
资料最后一页是余昕精心设计的个人简介。
但林昼只是快速浏览了一遍,就将资料收进了文件夹。“明天我会把初步设计方案发给你。”
“期待你的作品。”余昕说,然后装作不经意地提议,“对了,既然我们住得这么近,要不要找个时间一起喝咖啡讨论项目细节?我知道有家店的拿铁很不错。”
林昼犹豫了一下,点头同意:“好啊,明天下午怎么样?”
完美。余昕微笑着,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
第一步计划出乎意料地顺利,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扭曲的恐惧——如果她必须永远装作一个陌生人怎么办?
走出大楼时,余昕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陈意”的名字——她的心理医生。
“余小姐,只是提醒您明天的预约。”温和的女声从听筒里传来,“最近情绪波动如何?”
“很好,非常好。”余昕看着林昼远去的背影说,“我觉得我的病快好了。”
挂断电话,余昕从包里取出一个小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写下:
Day 1:正式接触成功。咖啡邀约达成。
笔尖在纸上停留太久,洇出一小片墨迹。
她忽然想起那天她亲口说的:"我们到此为止吧。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余昕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天空。阳光刺得她眼睛发疼。她不会重蹈覆辙。这一次,她要让林昼爱上她,然后——
然后呢?
余昕摇摇头,甩开这个无解的问题。她拦下一辆出租车,报出了S大学音乐学院的地址。
音乐学院的老琴房还在原来的位置。余昕轻车熟路地找到三楼最角落的那间,透过门上的小窗,她看到一个陌生女孩正在弹奏肖邦的夜曲。
琴声如水流淌,余昕闭上眼睛,仿佛看到当年林昼坐在琴凳上,纤细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舞动,但她那无名指却悬在空中格外扎眼。那天下午,林昼弹完一曲转身看她,眼里盛满了全世界的星光。
“这首曲子我给它取名《余音》,”年轻的林昼说,“每次弹它,都会想起你的名字,好听吗?过来学学。”
余昕猛地睁开眼睛。琴房里的女孩已经离开,夕阳将空荡荡的房间染成血红色。
她颤抖着从钱包深处取出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那是林昼最后留给她的字条,上面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她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下。
余昕将纸条重新藏好,转身离开。
走出校门时,余昕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明天下午三点,城东咖啡馆可以吗?
期待明天见面。余昕回复道,然后加上一个微笑表情。
天色渐暗,余昕站在高中校门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学生们来来往往。
一阵风吹过,槐花纷纷扬扬落下,像是下了一场小雪。余昕伸手接住一朵,轻轻捏碎在掌心。
明天,她会穿那件林昼最喜欢的蓝衬衫,点林昼惯喝的拿铁加半分糖,谈论林昼最感兴趣的极简主义建筑。她要一点一点,走进她的心……
即使用尽所有手段,即使必须重新编织一千个谎言。
余昕最后看了一眼音乐学院的尖顶,转身融入暮色中的人流。她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横亘在柏油路面上。
不难看出,她们似乎在之前还有点渊源呢。
感谢你能打开这本书。[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共享一把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