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谷小年麻溜地把碗筷收拾到厨房,跟姚氏打了声招呼,说自己等回来再刷洗。
随后,谷老大就领着谷小年、王煜,还有三个小娃娃,朝着赵发财家走去,打算问问婴儿车能不能做出来。
三人走到赵发财家门口,刚准备敲门,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正骂骂咧咧的,也不知道在骂谁。王煜站在门口,听到这动静,觉得有点尴尬。他左右瞅了瞅,发现谷老大和谷小年神情都没啥变化,心里不禁有些好奇,不过这会儿也不是问这事的时候,就把疑惑压在了心底。
要说这赵发财一家,真让人不知道咋评价。他们家还没分家,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住,天天吵吵闹闹,鸡飞狗跳的,给村里添了不少笑料。
赵家当家的是赵家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就泼辣得很,敢跟她婆婆对着干。可她丈夫命短,早早得病没了,留下他们孤儿寡母五口人。
当时,她的两个女儿都十一二岁了,能帮家里干点活,可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大的七岁,小的才两岁。好多人都觉得赵老太太肯定不会留在村里当寡妇,肯定会改嫁。结果却让村里人意外了,赵老太太没趁着年轻改嫁,而是留在赵家,说要把这几个孩子拉扯大。
可一个年轻的寡妇要拉扯四个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啊。村里的二流子和一些老光棍哪能不来占点便宜,不过好在有村里的老村长和族老照看着,这些人也不敢太过分,日子也能过的下去。有些心善的人家,粮食富裕的时候,也会接济他们一些。
就这么着,赵老太太既要养活几个半大的孩子,又要照看田地,根本忙不过来,田地也就陆陆续续卖了,最后就剩下五亩。等她的两个女儿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就都嫁出去了。
女儿嫁人的时候年纪太小,村里人本来都有点闲话,可赵老太太直接放话出去:“谁家要是说不能嫁人,就让女儿去吃谁家的粮食。”这话一出口,村里人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后来,老太太就用这些钱,勉勉强强把赵发财养到了十**岁,也到了娶亲的年纪。赵发财和李家姐儿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想娶她,可老太太不想出这笔钱。
因为她知道家里的银钱只够一个人娶亲,她一直偏心小儿子,想把这钱留给小儿子娶亲用。老太太就说家里没多少钱了,让赵老大自己想办法求娶李家姐儿。
老太太心里打着小算盘,自己不用出聘礼钱,要是赵老大能自己把媳妇娶回来,到时候还能把嫁妆银子拿过来给自己的小儿子娶亲。
没想到,赵发财和李家姐儿还真成了。听说聘礼钱是赵发财借的,成婚后,他还通过岳家的关系学了木工。
赵发财娶了李氏后,李氏第一胎生了个儿子,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给孩子取名叫金子,说希望这大孙子以后能有大把的金元宝。结果第二胎却是个哥儿,本来按照他们家起名的习惯,这个人应该叫银哥儿。
当时他们家因为出了一个做木工的,日子过得还算凑合。李氏怀第二胎的时候,养胎养得太好,结果生产时难产了,导致这哥儿出生的时候,因为憋得太久,全身泛紫,身体也不太好。
而赵家老太太一看是个哥儿,心里老大不乐意了。
出门的时候她用力一甩门,结果自己被门给带倒了。打这之后,她就更不待见这孩子了。也不知道她是故意的,还是真的忘了,一家人都没注意到这事,导致这孩子出生三天都没有名字。一直到洗三的时候,岳家来贺喜,才知道孩子还没取名,便强硬地要求给孩子起个名字。赵发财也不太喜欢这个孩子,觉得这孩子出生后,家里事情不断,就打算随便取个名字应付过去。
结果被岳家提前拦下,让李氏按顺序给起个名。老太太一听就不乐意了,要是生个儿子还好,结果是个哥儿,有啥好的,说啥都不能取“银”字,可又不能不取名,最后取名叫“铜”,大家一般都叫他铜哥儿。而李氏的第三胎生了个儿子,到时名字取作“银子”,可最后这个名字让老太太留给了自己小儿子的孩子。
这老太太为啥不敢反驳亲家呢?还不是因为他们家老大的木工手艺是岳家帮忙找的师傅当学徒学来的,靠着这一身手艺养活他们一家。
其实老太太心里也明白,自己小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一直是个懒骨头,没啥挣钱的能力,家里的银子来源都靠赵发财一家。所以这老太太一直觉得自己在亲家面前矮一头,对娶回来的李氏态度也一般般。
可她又因为仰仗赵发财挣钱的手艺,死活不同意分家,就这么天天闹腾着过日子。
谷小年记得,赵铜两岁的时候,赵得钱出生了。岳家来道贺的时候,发现铜哥儿还不会走路,而且瘦成了皮包骨头,模样吓人得很。后来岳家强硬地把铜哥儿带走了。
平常也就是走亲戚的时候去看看他,一直到十岁的时候才把他送回来养在家里。结果他们家就更不待见这个没养过的孩子了,只有李氏一个人完全拗不过家里其他人。
她想着让赵铜忍着,毕竟她自己也在忍着等老太太去世。而且欺负赵铜的是她小叔子一家,她根本管不了,就默认了家里人欺负赵铜。
有一次赵铜被欺负的时候被谷小年看到了,谷小年就狠狠教训了那几个欺负人的小子,然后和赵铜成了好朋友,还教了赵铜打猎。
之后他们家的态度才有所改变,不过还是压榨着赵铜不让他结亲,让他给家里挣钱,导致现在赵铜还没嫁出去。明年再不成亲,就要被罚人头税了。
在大夏朝,男子、女子和哥儿二十岁还没有成亲,每年就要多交三倍的人头税;二十二岁还不结亲,就要由官府统一安排配对结亲。
谷老大听见也没当回事,直接举手敲门:“笃笃笃。”
院里的人听到敲门声,吵闹声就暂停了。李氏起身去开门:“哟,是谷家的呀,有啥事吗?”
谷老大也没问刚才发生了啥事,这几年赵家经常这样,刚开始还有人劝劝,现在只要不过分,都没人搭理了,左右邻居也就当看个笑话。
“嗯,想让发财给做个东西。”
“快进来,快进来。”李氏立刻把人迎了进来。
谷老大进了院子,对院里的乱象就当没看见:“发财,你现在时间方便不?我这有个东西想让你给做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谷小年则对站在旁边的赵铜眨眨眼睛,摆了摆手,算是打招呼了。后面的王煜谁也不认识,就打算一会儿当个木头桩子,有人问就回答,没人搭理最好。
赵发财:“是家富呀,那咱们进屋说吧。”
赵老太太看到来人是能给家里带来活计的,语气也相当客气:“去堂屋吧,顺便把油灯点上,亮堂些。”
谷小年看赵家现在挺乱的,就不想待了,对谷老大说:“爹,我去把小山送回家,一会儿就不回来了。”
谷老大看赵家也挺乱的,也不想让孩子待在这儿:“行,你去吧,我们一会儿谈完了,就直接回家了。”
谷小年:“好,王煜,那你和我爹一块儿吧,到时候一块儿回去,我就先走了。”
王煜听到谷小年要走,其实自己也挺想走的。一来觉得现在对方家里挺乱的,二来觉得再待下去,指不定会出现什么麻烦,而他最讨厌麻烦了。
问题是事情还没办呢,只能留下。哪怕心里的小人已经伸出了尔康手,他还是面带微笑地说:“好,我知道了,你走路小心点,毕竟天已经快黑了。”
谷小年:“这是我从小走到大的路,你放心吧。”转头对着赵铜说,“铜哥儿,你要不要出去走走?”
赵铜正好也想出去走走呢,待在家里烦死了:“走吧,我送送你。”
谷小年:“爹,王煜,那我走了啊。”
谷老大:“回吧。”
王煜:“嗯呢,知道了,慢点儿。”
谷小年转身就牵着三个小孩和赵铜出了院门,也没注意到赵家老二的女儿赵可人看王煜的眼神,之后还给自己惹了不少麻烦事。
院内,王煜就和谷老大、赵发财去堂屋说事。突然,他感觉到一股让人不舒服的视线。毕竟他也在末世待过,对这种目光的敏感度还是有的,立刻朝视线方向看去,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正用恶心的目光看着自己。顿时,他心中怒火上涌,立刻用看死人的目光瞪了回去。
赵可人从家里开始吵架就觉得心烦,立刻回自己屋子去了,也没听到有人来。这会儿她是在屋内听到院外没有声音了,以为外面已经吵完了,准备出来看看,结果在院子里看到一个一身贵气、长相俊秀的男人,顿时眼睛都亮了,心里立刻想到:这才是能配得上我赵可人的男人呀,看来我马上就可以出嫁了。
在赵可人的心里,根本没想过拒绝这回事。毕竟在她心里,以她的美貌,就算是秀才也配得上。只是村里现在没有人能让她倾心,要不然早就订婚了,哪里像家里那个长得像男人的猎户,白送都没人要。
心里这么想着,她也一直盯着王煜看。看到王煜瞪她,她心里还暗暗高兴:看吧,这就不看我了。脸上立刻露出害羞的神情。
王煜看到对方的表情,只觉得恶心,心里立刻一阵作呕,直接扭头往堂屋走去。
赵可人悄悄走到她娘桂氏跟前:“娘,你知道这男子是谁吗,长得这么好看,还那么有气质。”
桂氏看自己女儿的样子,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这是村里新来的住户,和谷老大认识,好像就一个人,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不过你也别想了,这个人现在住在黑老头的破茅草屋,是个穷鬼,连自己都不一定能养活呢,这样的人,咱不要。”
赵可人一听“穷”字就有些打退堂鼓了,可是想到刚刚看到的那张脸庞,还是不想放弃:“娘,你看看刚才那个人,那气质,在大哥身上都看不到,家世肯定不一般,可能只是暂时沦落到咱们村。咱们现在要是不抓住机会,那简直是自己把这滔天富贵往外推呀。”
桂氏听到自己女儿这么说,心里也有点想法:“可是,他已经落户到咱们村了,听村里人说,是从海外来的,就自己一个人,身无分文的,能是有钱人吗?”
赵可人继续说服她娘:“娘,要是真没钱,那你说他怎么落户的,总不能是谷家给他出的吧?怎么找的保人,总不能是免费的吧?这随随便便都能拿出来,说不定还有更多呢。”
桂氏想想觉得也是:“那你先接触接触,看看这个人怎么样,要是真行,娘就让对方来提亲。”
赵可人一听她娘同意了,立刻高兴起来:“谢谢娘,你就看我的吧。”
要是王煜知道她们母女的话,绝对会翻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上去一人抽一个大嘴巴子。问题是王煜现在不知道,导致后来村里传出风言风语,让他的婚事和谷小年的婚事提前办了,也让他们躲过了这一巴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