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带的东西除了一箱子被褥、衣裳和平常生活的用具外,就剩下家里的一点粮食,姚卓将其分别分好,提着那篮子菜去灶房。
石松青作为今天的主厨正在备菜,而慕萧、向平和归舟则在一旁打下手。
令姚卓惊讶的是,看起来最为神秘的慕萧居然在切菜,并且刀工似乎还不错。
慕萧以前并未下过厨,但他刀剑舞得还不错,见石松青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后,便一时兴起尝试着帮忙。
毕竟今天这顿饭,原本只是石松青师兄弟两个为了感谢他和陆宁而准备的。
慕萧想着大家齐聚一堂,却把归舟一个人落下,有些不太妥当,便干脆叫上几个小孩一起,也算是热闹一场。
他从未尝试过这样的日子,眼下看来竟觉得还不错,只是可惜阿姐不能一同过来。
姚卓挽起袖子,扫了一眼台面上的菜后,便知晓石松青要做什么,也不用多说,直接循着石松青的步骤往后做。
姚阿奶陪几个小孩玩了一会,听到灶房里的动静后有些坐不住,起身朝那边走去。
屋檐挡住了雨滴,姚阿奶看着自己干爽的裤脚笑了笑,抬脚迈进灶房。
“阿奶。”
“奶奶!”
姚阿奶听着一连串的喊声,都不知道该应哪个,她笑得眼角皱起几道褶,摸了摸蔡谷的小脑袋,凑到自家孙子旁边看他做菜。
姚卓以前忙于生计很少回家,只给她做过几次饭,如今祖孙俩在一块,不说跟着孙子享福,能天天看两眼就够了。
……
因小孩多,吃饭时便另摆了一张桌子让他们坐,其他人则坐在主桌,上首自然是老太太的位置,两旁分别坐着慕萧等人。
签菜生意的细节不方便在姚阿奶面前明说,石松青和姚卓只好以茶代酒,虚虚朝慕萧那边举杯,以示感谢。
慕萧应下,就着淅沥的夏雨和小孩的欢乐声,呷了一口温香的清茶。
饭后,几个小孩争着要去洗碗,哥哥们也不扫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干,有归舟在一旁看着,不用担心会将碗打碎。
姚阿奶刚从村子里搬过来,路途奔波难免疲累,姚卓便哄着她进屋睡会。
雨渐渐变小,姚卓看着院子里的枯树,同陆宁商量道:“趁着今日有空,咱们要不把院子收拾收拾?”
大家住进来后,多数时候都在外奔波,难得像现在这般聚在一起闲谈。
姚阿奶念叨归念叨,但姚卓觉得确实应该自己种点菜,省一笔花销是其次,他私心是希望给阿奶找点事情做。
否则阿奶人生地不熟的,天天困在这一方小院里难免会觉得厌烦。
陆宁对小院的模样并不在意,听完姚卓的建议,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几个大小伙子有得是力气,也不管还在下雨,直接撸起袖子,将小园圃里的花草和枯树清理干净并堆在一处,等倾脚夫上门来收拾。
泥水顺着修好的沟渠慢慢流走,姚卓拿扫帚把泥扫进园圃里,待晴天晒干些,再看阿奶做什么打算。
陆安安守在离哥哥最近的地方,让他帮忙摘下那些花,五岁的灵灵跟在陆安安身后,和妹妹一起讨了几朵花,拿到手上后左看右看,舍不得扔下。
向平看着陆宁,又抬头看了看慕萧,小孩扯着他的衣角,犹豫地说道:“哥哥,我想要那个。”
小孩指的是草丛里一个沾了泥的红果子,慕萧瞧了一眼,对他说道:“脏了,改天哥哥给你买别的。”
“好!”向平认真点头记下,不再朝陆家兄妹俩看去。
等姚阿奶醒来时,小院已经变了副模样,听完姚卓的话,她欣喜地围着园圃走来走去,在心里计划着该怎么安排。
等同样热闹的晚饭散席,悠闲的一天也即将结束。
大家各有各的归处,封存好短暂的欢愉,在旭日升起之后,又将迈向崭新的明天。
——
继连绵的阴雨天之后,终于短暂的放了个晴。
杜春兰拎着小菜篮在菜地前转悠,试图再找出几个能摘的落苏或番椒。
被雨水滋润过的菜苗愈发繁茂,不知不觉中打了花、挂了果。
宋兴安在井边清洗空出来的酒坛,看着自家娘子欲言又止。
最近不忙,杜春兰便把心思花在了菜地里,昨天刚发现的小花,恨不得今天就成熟。
好在她没有执着太久,翻不到新长成的菜之后,便放好菜篮出门去了。
下雨时宋溪云隔三差五就出去走走,因此难得的晴天也并不会激起她想外出的念头。
自上次在书店里找到一本志怪小说后,宋溪云又淘到了几本游记。
虽然这个时代的交通还算发达,但和现代动辄几百几千公里的路途一比肯定不够看。
习惯了以前“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却只能蜗居在城市里通过书本去看外面的世界,不习惯是肯定的。
不过宋溪云静下心来细读,倒也能从文人墨客的笔□□会出这个时代的人对壮丽山河的惊叹和崇敬。
多读几遍之后自己也像是去过一样,这种体验对于宋溪云来说还挺新奇。
以往都是她分享景色,现在成为被分享的人,这种感觉也不赖。
宋家夫妇很少管她做什么,看她最近变得喜欢读书了也不觉得奇怪。
可能在他们看来,小孩都是多变的,此一时彼一时,没个定性。
宋溪云乐得轻松,不用再想办法解释或者伪装过去。
白日破出云层,宋兴安放下酒坛,又在院子里搭了几个架子晒衣裳。
这段时间以来久不见日光,只能靠炉火和烘罩草草将衣裳烘干。
即便如此,也还是堆了好些衣裳,半干不湿,隐隐透着一股霉味,趁着难得的晴天,正好把衣裳都拿出来晒一晒。
“父女俩”各忙各的,是宋溪云料想中的和谐生活。
过了好一会儿,杜春兰提着一个小篮子回来,在院子里喊道:“云云,出来吃锦荔枝。”
宋溪云闻声过来,看着篮子里不算眼生的东西,有些迟疑。
杜春兰没有察觉到她的小情绪,捏开外皮露出里面红彤彤的籽,她递了一半给宋溪云,说道:“于娘子家新到的果子,去年吃着不错,我就又买了些回来,尝尝。”
篮子里还有配套的小木勺,宋溪云看她一副很自然的神色,也假装很随意地舀了一勺。
入口的味道没有想象中奇怪,一种比较清爽的甜,口感像在吃柿子里成熟的籽。
她把籽吐出来,悄悄看了眼外皮,很确定是以前常见的苦瓜,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被当成水果来食用。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完,杜春兰将吐出来的籽清洗干净,放到太阳底下晒,她跟宋兴安说道:“明年咱们也试着种几株,就这几个锦荔枝还费了我不少铜板呢。”
宋兴安自然无不应下,他看了看时辰,净手准备做饭。
落苏也就是茄子比较费油,但对于宋家来说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茄子特有的味道混着辣椒的辣味,香得宋溪云忍不住悄悄咽了咽口水。
家里就三个人,寻常的三菜一汤或者两菜一汤倒也够吃。除了茄子和鸡蛋汤,还有一碗小炒肉。猪肉是在王家买的,毕竟周围只有一家猪肉铺子,私事不谈,买卖照做。
况且自上门拜访之后,王家娘子和王有富没再来胡乱闹事,因此不必总揪着不放。
宋溪云就着可口的菜吃了两碗饭,家里常用的饭碗其实有点小,凑一起才大概有现代一盒饭那么多,不过比起之前的话,她的饭量确实变大了些。
随之一起变化的还有她的身高,宋溪云对于自己现在的年龄其实没有太大的实感,直到她突然发现原本合身的衣服居然短了一截,才想起来这个年纪的小孩正好是在长高的阶段。
从宋家夫妻俩的身高来看,宋溪云以后的个子应该矮不到哪里去,不过身体成长所带来的其他问题好像更值得她重视一下。
……
“娘,我出门了。”
“看着点时辰,别往水深的地方去。”杜春兰叮嘱道。
这个时期的河水不比寻常,一个不留神就容易被暗流卷走,早年间有好些贪玩的小孩因此丧命呢。
宋溪云知道暴雨之后涨洪的江河很危险,特别是在这个救援手段不丰富的时代,出了事基本上就没救了,也没敢大意,乖乖应下。
门口的楚蓉顺手挽住她,小声问道:“兰姨这几天好像都在家?”
“对,怎么了?”
“以前下雨天的时候宋叔和兰姨都会穿着蓑衣斗笠去卖酒,最近没怎么看到他们,我还觉得有点不习惯。”
宋溪云对宋家夫妻以往的卖酒频率没什么印象,但最近确实清闲了一点,不会一整天都见不到人影。
“说不定是你没看见?宋叔起得可早了。”田佑说道。
“早晨我看不见,傍晚也看不见吗?田冬瓜,吃你的绿豆糕去。”
田佑被嫌弃了也不介意,吃完最后一点绿豆糕,拍了拍掌心的碎屑后走到两人前面领路去了。
三个人今天去附近的野溪里玩,听说那边有好多小虾和小鱼,随手一捞就能捞到不少呢。
小时候,菜园子里没来得及摘的苦瓜很快就会成熟,黄灿灿的外皮很软,不方便做成菜,但里面红彤彤的籽很甜,奶奶经常会留给我吃。
不过奶奶离开后就没吃过了,现在家里的苦瓜也不会留到成熟的时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21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