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我靠打印天灾成为末世万人迷boss > 第1章 苏醒

第1章 苏醒

“致从漫长沉眠中苏醒的自己……”

“你是联邦细胞组织学家朱砚,研究员编号SOO97413500。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全功能3D细胞打印设备。”

“请你记得,不管醒来时是在何时、世界变成怎样,你都要用这一技术去造福人类。”

“现在你需要按照指示连上存储设备恢复部分记忆。”

“……滋……滋滋……”

接触不良的噪声响起,眼前虚拟投影上身着实验服的女科学家形象被满屏雪花取代。

那是留给自己的讯息吗?

朱砚陷入沉思。

她醒来时是在满是液体的培养舱里,或许那是什么休眠设备。

茫然睁开眼的一刹那,她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连自己名字身份都是从刚刚录像里得知的。

现在舱门打开了,透明的培养液淌了一地。

朱砚走出那小小的密闭舱,四下环顾。

这里似乎是一间生物实验室,因为远处的柜台上放着一整排形态各异的大型培养容器,尽管落了灰,依旧能够辨认。

墙壁和天花板都已经满目疮痍了,铁制器具上爬满深红的铁锈,这里显然已经许久没人来过了。

朱砚回过头,看到了房间中央那台古怪设备。

数十根连接导线固定在装置上,像是从金属器具上长出茂密头发。

按照影像描述,似乎就是“记忆存储设备”。

朱砚走过去将它拿起,发现导线全部接在一个半包式头盔上。

头盔还挺干净,免去清理。

她按照录像里所演示的那样一步步启动它,最后用装置包住脑袋。

头皮上传来短暂的刺痛麻痹。

无数信息从脑子里一晃而过,短时间内大量信息加塞让她头痛欲裂,

眼前发黑一阵眩晕,朱砚好久才缓过劲来。

现在她清楚了,她是联邦细胞生物组织学家朱砚。

她所生活的年代被称之为人类的“永生年代”。

医药科技的飞跃使得诸多疾病得以被攻克;绝症名单一项又一项减少的捷报频传,那是人类在对抗病魔历程中震耳欲聋的胜利号角。

得益于这些突破,人均寿命在短短几十年内暴涨至惊人的95岁。

“现在,我们似乎只剩下两个敌人了——潜伏的、盘踞在自己身体之中的死神,癌症;以及永恒的、无可避免的命运,衰老。”某医药巨头发言人曾兴奋地表示。“按照目前每年的人均寿命增长速度,人类有望在这一代人时候实现永生!”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犹如生活在一个全能的维修系统之中,而我们的身体犹如零件和机器,无论出现了何种状况,都能得到最妥善的维修。”某位评论家曾言。

出生在“永生年代”的朱砚,正是致力于摧毁剩余敌人的科学家之一。

成长于一个研究员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朱砚对那些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们如何诞生、如何转变和成熟;又如何按部就班地死去。

数以亿计的它们,又如何构成人这一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整体。

博士毕业后她从事细胞3D打印领域的研究,并很快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细胞3D打印技术,即利用活细胞、蛋白质、DNA、生长因子等材料,构建体外生物结构体或组织器官,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无疑是一支对抗癌症的潜力股。

通俗来讲,以病人的健康肝细胞为原料,加入生物墨水粘合,便可在体外3D打印出一个完整的肝脏,移植到因癌变而切除的部分。

只是受限于科技,人类在那个时代尚且无法打印大多数功能复杂的器官。因为无法控制不同细胞的排列分布,大部分打印出的器官都只是“空有其形”:肝脏无法代谢、肾脏无法排泄……唯有功能简单的膀胱和心脏瓣膜勉强成功。

朱砚的研究方向正是“如何打印出功能完整的器官单体”。

为此她天天泡在实验室里,熬夜熬到秃头,只为离目标更近一步。

以上就是刚才获得的,关于自己的所有信息。

朱砚自己回想一遍,发现古怪。

所谓的“世界上第一台全功能3D细胞打印设备”呢?

刚刚录像里说她是发明人,可她却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印象,对其中的原理更是一无所知。

在她记忆里,实验还停滞于瓶颈阶段。她每天看看一言难尽的实验成果,再看看流水一样的经费报表,觉得头发又在大把大把掉了。

她不像是会自己耍自己的人,因此无论是“发明人”身份还是“造福人类”的嘱托都可以深信不疑。

朱砚确信自己的记忆残缺了一部分。

所以过程呢?

数学老师说过,过程很重要,抄了个结果等于白搭。对此她深表赞同。

已知目前情况,她从未知地方苏醒,发现过去自己留下的视频,嘱托苏醒后用3D细胞打印技术造福联邦人类。

但现在出了点大问题:她忘记那技术是什么个原理了。

以及一些其他的小问题:她在哪儿?现在什么时候?她为什么沉眠?

朱砚有点汗流浃背了。

片刻后她决定先离开室内,毕竟这里看上去像个废弃的实验室。

在那之后她应该找人帮忙,了解下现在年份,然后回到她的实验中心去继续那项研究。

朱砚一点也不担心出去后会成为无身份人士。她记忆里联邦科技极其发达,人脸识别结合大数据技术能在几秒内把你祖上八代查个底朝天,连家养宠物都不遗漏。

她也不太担心会辜负自己所托。毕竟她能做到一次,就自然能做到第二次。某优秀细胞组织学家有这个骄傲资本。

朱砚怀着造福世界功成名就的宏图大志迈出第一步——

低头惊觉自己一|丝|不|挂。

她赶忙打开旁边隔间的衣柜,翻出几件衣物和一件实验用白大褂套上。

好险,差点出师未捷被当流氓抓紧监狱。

然后她走去大门口准备迈出第二步——

被牢牢锁住的电子铁门阻碍了步伐。

密闭空间空气不流通,空气里密度大的二氧化碳会沉降下来导致人体窒息。但她迄今依旧活得好好的,这里一定有较大的通风管道。

朱砚仰头仔细端详天花板和墙缘接缝处,在侧边墙上发现了一个装有网格的圆形开口,显然是通风口无疑。

她找来桌凳垒起,将网格卸下来。

管道很宽敞,足够她整个人通过。

杰出科学家终于迈出了她伟大计划的第三步——爬通风管道。

管道有很长一部分都是平直的,垂直部分为了方便维修也装了梯子,爬起来倒是不太费力。

管道内部七弯八拐,朱砚路过岔口清一色往上走。

悬浮的微尘游离于四周,呛得她鼻腔和嗓子眼痒痒。

不知过了多久,朱砚看到了头顶照射的光。

她加速朝出口的方向爬去。

空气蓦地一清,她以为翻上了实验室的屋顶。

但是不然,她没能像预想中那样俯瞰整个城市。

视线被深灰的、倾塌的建筑所阻碍,断垣残壁中伸出狰狞如爪牙的钢筋;细小的瓦砾碎片被风扬起后弥漫在近地空气里,世界笼罩在一片烟灰的薄雾之中。

朱砚缓缓从地上起身,茫然地看着眼前这片毫无生机的废墟。

断裂的房屋匍匐在地,以痛苦而扭曲的姿态;地面下裸露的线路和管道蜷曲起来,像是要拼命扎进更深处。

这里寂静极了,没有人声也没有机械轰鸣,连只盘旋的飞鸟都没有。

这是哪儿?

人类都到哪儿去了?

为什么她会从地底苏醒?

疑问就这样接踵而至。

总不能一觉醒来,人类就灭绝了吧?

朱砚这样想着,在满是碎石的废墟上漫无目的地走。

她想,或许她穿越到了许多许多年以后,那时人不再享有生存的白昼,死亡的阴影暮色一样重新笼罩世界。

“永生年代”也会有落幕的一天吗?朱砚漫不经心地想。

坐拥着宝贵医药财富的人类没道理会轻易再被疾病击倒,那之后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可抗拒之事。

或许是像恐龙灭亡那样的火山、地震和海啸,也或许是人类彼此之间无休止的战乱争端。

朱砚好像突然意识到,疾病似乎只是无数灾难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有的是其他强大力量能将人一整个摧毁。

她在一块巨石上坐下,埋下头看脚底这片满目疮痍四分五裂的土地。

朱砚想起十一二岁时,研究员父亲有天拿着一个扁扁的、盛放透明液体的容器给她看。

“这是什么?”她看着那似乎空空如也的液体问。

“细胞培养皿。”朱教授回答,“在你肉眼无法看清的维度,这些细胞井然有序地生长。它们的兴盛、衰败和死亡似乎都发生在我们无法直接观测也从不在意的角落。但你需要知道,正是无数的它们构成了组织、器官,乃至一整个你。”

“人类也像细胞?”朱砚问道。

“为什么这么说?”朱教授看着一脸老成的女儿讶异。

小大人朱砚一本正经回答:“个体的存亡对于世界而言无关紧要,但如果全人类灭亡了,这个世界可能也要完了。”

朱教授那时笑笑没有说话。

现在朱砚知道她错了。即使人类灭绝了,这个世界依旧好好的。

他们连细胞都算不上,他们只是地面上松散的沙土,风轻轻一吹就散了。

正发着呆,地面上细小的沙石轻轻弹起,朱砚心生警觉。

有什么东西?

震源似乎是从不远处传来的。借着一旁那座倾斜房屋的掩护,她绕过去从墙体另一头探出来观察。

——那是一只通体漆黑、泛着金属光泽的未知生物;四条腿,从背面看上去像是没长毛的黑猩猩,但又要大太多。

它的整个背部都在张合,姿态怪异。朱砚隐隐看到沿着脊柱的地方似乎有一条狭长的血色,或许它是受了重伤而抖动。

她换了个角度想要看清楚些,然后便发现了那伤口的真面目——一张长满尖利獠牙的、裂得很开的血盆大口。

地球上有这种生物吗?

只一眼,她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巨嘴下面忽地探出两颗圆溜溜的大眼球,正朝她的方向转动着。

它发现自己了!

来不及多想,朱砚缩回身子转身朝反方向躲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囤货,然后活下去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炮灰雄虫拒绝火葬场[虫族]

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

double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