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日记》第三期的开头是无尽的海天线、摇晃的渔船和尖叫的少年。今天的任务是协同渔民捕鱼,林多多晕船的症状实在是严重所以他选择单独活动前往市场调研,其余5个少年换好衣服登上船。在海岛待了三天六个人已经抛弃了妆发,现在海上的阳光强烈把五个人的脸照亮,尤其是肖云笙的皮肤在镜头里面显得很白。大哥在角落和渔民聊天,好像和可爱的劳动人民唠嗑是林一的舒适区,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和谐起来。
慕声和肖云笙凑在一起,当面蛐蛐:“师哥,你看大哥像不像本地人”。
肖云笙抬眼看去,林一已经开始研究起钓竿和渔网了,噗嗤一笑,林一听声抬起头,“你们在笑啥啊?”
慕声立马“叛变”:“大哥,我告状!师哥说你像当地人”。
肖云笙立马往前站给林一自证清白:“诶诶!冤枉啊!到时候看正片啊,现在都有镜头录着呢”,其余人也凑上来插科打诨,“戏剧学校内讧咯!”,前往海中心的渔船上都是玩闹的声音。
玩笑结束后开船速度开始变得缓慢,渔民大哥熟练的下网、行船、收网,虽然有些网点不是他们下的但是齐齐用力把鱼捕捞上来的过程还是很令人兴奋。海鱼在网里面翻腾,银白的肚皮在日光下闪耀,还混着一些虾被裹了进来,海水的咸腥味在不停翻涌,收网结束,满载而归。
渔民大哥挑了几条鱼现杀现烤,不添加任何调料新鲜的海鱼在镜头下滋滋冒油,只需要吃的时间蘸上一点盐或者挤上一点柠檬汁,鱼肉的鲜甜立马激活味蕾,干完活儿的几个人倒是吃得安静,倒是林一想起:给林多多留点。
林多多已经从市场溜达回来了,现在双手插兜坐在露营椅上休息,刚刚给篝火添加新的柴火,火焰徐徐燃烧干柴在烈火中爆出火星。渔船靠岸,五个人一起协助卸货,渔民大哥还送了好几条鱼让他们带回去,并且约好凌晨在码头汇合他们下的网再去收获。
回到露营地,还是熟悉的做饭配置,一开始他们也有考虑过要不要轮岗做饭,后面还是林一说自己比较喜欢做饭而且也就做一个星期问题不大。大家也是很喜欢吃林一做的饭,只是怕他一个人累着,肖云笙的总结结束了讨论,主厨继续林一,帮厨、洗碗轮班,今天就轮到自己帮厨了。
肖云笙切菜的手法确实不太熟练,刚刚处理完鱼的林一走上前看了一眼:“这土豆是犯了死罪了?”。
肖云笙不好意思的笑着,“确实做饭不熟练”。
慕声正好路过,听到肖云笙说到“做饭”两个字,好奇地问:“师哥,你会做饭?”。
“煮泡面算么?”,肖云笙的回复非常之认真但是换来了大家的嘲笑:“这都算做饭的话,那在场各位谁不会做饭啊”。肖云笙也觉得自己好笑,又狡辩了几句之后继续打下手。
这顿饭吃得丰盛又热闹,虽然只相处了几天但是几位兄弟自然地就忘记了镜头的存在,可能是大海的缘故住在沙滩边上眺望海天一线,听着海潮之声烦恼都会被消解;也有可能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脱下了原本在城市中人情来往的伪装,呼吸到自然的空气人体内的血液都在被更新;更有可能是人的缘分,六个人都没有太多的偶像包袱或者是还没有历经“社会的毒打”,珍惜上镜的机会但是在岛上相处几日之后发觉——更需要珍惜的是人和人这段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就像官微下面有一个热评:真是“难为”节目组都把你们一个个搜罗起来。
舒羽准备点下集的时候艾琳刚好路过眼睛刚好瞟了一眼:“你在看什么?”
“一个在荒岛求生的综艺要一起么?”舒羽把一只耳机递了过去。
第二集播放了十分钟,出海收鱼的收鱼、开始摆摊位的摆摊位。
“完全看不出荒岛的感觉啊?”艾琳看着镜头里面的人都挺热闹的。
“他们住在岛上,待六天,现在是坐船到小镇里面卖鱼了。”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岛,毕竟是个综艺该有的资源还是有的,艺人虽然糊但是也不可能真让人饿死。
出海的兄弟们满载而归,人还没下船就有买家直接在船上定了货,剩下的分好类搬下渔船在码头上开始售卖,天光初现的时候货也刚好卖完了。几个人约着渔民大哥一起去吃早餐,是平日里渔民们经常吃早饭的菜市场。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土酱香饼、包子馒头应有尽有,蔬菜摊肉铺也早早的开始一天的售卖,逛早市的叔叔阿姨络绎不绝。
平时渔民大哥们都是随便买个几块钱的早餐上船,卖完货就回家休息了,这次跟着荒岛六人组来到这个熟悉的菜场,几个人找了个海鲜粥的摊点,选好了要加的料齐齐坐下。
渔民大哥这两天第一次直接的面对镜头,双手在桌下局促的搓着,操着一口方言:“第一次上电视,和一群大明星喏”。
各位连忙摆摆手:“不不不,我们不是大明星,我们只是记录生活”。
海鲜粥陆续端了上来,自己加的料都藏在雪白的米粥里面,勺子一拌热气翻滚,一桌人都在呼呼地吹着送往嘴边的粥。
林一吃得满足:“在这样的早晨吃到一口热粥,真的好幸福,第一次吃到这样的粥”。镜头慢慢拉远,埋头喝粥的“大明星”们在小店门口和周围的食客融为一体,是菜市场热闹的叫卖声混合着双脚踩踏出的水声,清新的蔬菜香味、油炸馃子、米面馒头发出的米香味儿,清晨在这个小小的菜市场苏醒。
砂锅碗和勺子碰撞的声音渐渐减少,餐桌上的人陆续发出满足的叹息。肖云笙今天是参与捕鱼的那一队,好奇的问渔民大哥:“哥,我们在返航的路上我有注意到我们住的那个岛上灯塔是亮的”。
林一附和道:“对的,我们刚来的时候晚上那个灯塔就亮了”。
渔民大哥用手掌擦了下嘴,擦完又愣了下抽了桌上的纸巾擦了擦手,“那个灯塔有个守塔人,是我们镇的叫王大海,守塔守了……”说到一半停了一下仔细算算,“守了有30年了吧……”
利川听完十分震惊:“30年!我天呐!在座的我们都还没出生呢。”
渔夫大哥听完嘿嘿一笑,解释道:“是的呀,他家原本是爷爷守塔守了几十年,后面应该是他爸接班,结果有一年出海没回来,王大海就去接爷爷的班了一直到现在。”
肖云笙看得出来各位兄弟对这个地方比较感兴趣,“那我们收拾下回去这个地方看看怎么样?”,各位起身收整,和大哥告别之后准备前往灯塔。
临走前肖云笙又转过身,眼睛提溜转了一圈问大哥:“哥,现在王大海是多大年纪了?就是……该怎么称呼他比较好”。
渔民大哥的摩托车刚打起火,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大哥说话的声音也跟着放大:“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去守的,算一下可能快50岁了……”
“好的好的,哥你骑车注意安全哈,回见了”,对着摩托车挥手,小车渐行渐远,六位少年也登上了回营地的船。
艾琳把耳机拿下来,“结束了?”。
“这期结束了,下周更新,估计也就一两周就大结局了吧”,舒羽把耳机收进充电盒,“来看下微博评论”,自然地点开微博看本期的官微评论,刷了一下都是各家粉丝的一些评论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
艾琳看她点开了肖云笙的主页——一个20万粉的艺人,诶好眼熟:“这不是那个综艺里面的人么?你喜欢他啊?”
舒羽思考了一下,喜欢么?但是更多的是习惯吧,好像自己也不能立刻回答这个问题,也只能说:“算是吧,关注了好几年了”。
艾琳有点意外:“哇哦,原来你是走这种养成系路线的啊,看不出来你还追星。”
舒羽听完“噗呲——”笑了出来:“这有啥意外的啊姐妹儿,咱也是人好吧!”。
艾琳也说不上来舒羽给人的感觉,舒羽初印象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但是人本身又非常礼貌;处理事情又很游刃有余,人会不知不觉对她产生信任,做事情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给人不可抗拒又理所应当的既视感。
艾琳第一次遇到这样类型的人,想起第一次做小组作业和人吵架,现在平平淡淡地一起看综艺,内心感叹:这就是上大学么?真是各式各样的人都能遇到。
舒羽转头打量着思考中的艾琳,眼睛一眯:“你怎么有一种‘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表情……”
妖精!艾琳被舒羽的话惊得睁大了眼睛:“你是会读心术么?”。
有没有可能是你太好懂了,但是舒羽没敢说出口:“你要补前几期么?”
宿舍里也没别人了,两个人外放着重刷了前几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