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为稻粱谋 > 第93章 重逢在大梁

第93章 重逢在大梁

骄阳似火,树叶有气无力卷着,池子里的水又下去不少,干涸的水迹凝固在石壁上,控诉惨无人道的烈日。

轩敞的厅堂中,别有天地。两尊硕大的冰鉴中盛满了刚从凌阴中起出的冰,白烟徐徐腾起,蜜瓜泡在加了碎冰的水里,一派凉意,内与外,仿佛两个世界。

凉意盈室,厅室的主人——赵国相邦却烦躁不安。来访的客人赵亥也察觉到了主人的异常,不敢贸然开口。

执掌相印以来,赵简兢兢业业。外修武备,内安臣民,与燕国停战,交好魏楚,努力发展生产。几年过去了,仓廪大丰,赵国国力有所恢复。

前不久,秦国一举攻下魏国大片领土,设立东郡,震惊了山东。六国再不作为,就快要变成秦国案板上的鱼肉了。危急之时,信陵君又一次扛起了合纵的大旗。魏与赵同为三晋,又互有姻亲,信陵君的姊姊是平原君的夫人,赵简的叔母,于公于私,赵简都大力支持合纵。

十日后,大梁会盟。

时间仓促,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要帮着信陵君一道,说服摇摆不定的齐国。

齐国与秦国离得最远,中间隔着韩赵魏,天然的防线,秦国也惯会迷惑齐国,对于秦与赵魏楚的战争,齐国长久以来都是隔岸观火。然而,东郡的设置,将齐土与秦土连接了起来,齐国有点慌了。信陵君认为这是拉拢齐国的好机会。

赵简一门心思合纵大事上,谁知就在这个时候,一桩惊动朝野的大事发生了:赵王要废掉王后和太子嘉,另立娼女和她的儿子迁。

废立是大事,何况太子嘉年长且素有德行,公子迁尚在襁褓,其母品行又堪忧,朝臣岂能容许?赵亥来找赵简正是为此事:宗室大都反对废长立幼。赵亥既后悔当年有眼无珠,硬把烂泥糊上墙,又忍不住埋怨叔父,如果当时叔父听他的,自己做了大王,哪还有今日之祸?

几年前,赵简想拉拢太子共同铲除弥子牟,赵亥自告奋勇充当了说客。那阵子,他常与太子厮混,知他看上了一个叫喜奴的娼女,正在兴头上。可巧弥子牟也是那家女闾的常客,女闾主人三五不时便会备一车天姿国色的女娼送入弥府供其消遣糟践……

身为宗室,自小耳濡目染,赵亥对政斗的嗅觉甚为灵敏,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他与喜奴不熟,可他认识郭开。

郭开贪财,赵亥投其所好。

郭开是个人精,听了几句就明白了,拍着胸脯表示,他也恨弥氏,一定当全力以赴,为国锄奸。

郭开分了一半钱财与喜奴,耳提面命交代许久。喜奴原就忧心自己指不定哪天就被弥氏戕害,而今有了翻身的机会,不抓住岂不是太蠢了。

她泪眼婆娑向赵偃哭诉,弥氏要向她下毒手,赵偃被哄得团团转,激动地表示不除弥贼誓不为人。

一拍即合。事情超乎想象的顺利,赵亥很高兴。高兴之余,又不免忧心。赵偃这般色令智昏的人,这样的人,如何担得起赵国千钧重担?

赵亥少时顽劣,经历了这么多大事,尤其是宠爱他的祖父过世后,他一下成熟了,处处为宗室考虑,事事以国家为重。幼时承欢祖父膝下,听祖父酒后说起过曾祖惠文王在废立之事上的犹豫,赵亥引以为憾,如果曾祖立的是简叔父,长平之战的惨祸就可以避免,赵国就不会被秦人欺负。

赵偃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不能让历史重演。

赵亥拿定了主意,他要来个一石二鸟:借太子之力除掉弥贼,再神不知鬼不觉除掉太子。太子一死,诸公子未成年,宗室便能名正言顺迫使大王改立简叔父。

可恨的是,中行武那个蠢货坏了整个计划,没有杀掉太子。事后为了泄愤,赵亥杀了中行武。

赵亥没有放弃,先王的去世,给了他一个好机会。他说动黑衣徐林父控制了宫门,严防消息外泄,伪造遗书,扶叔父登基。等太子得到消息时,大局已定。他匪夷所思的是,唾手可得的王位,叔父却义正言辞推开了。

“赵国最要紧的是稳定,宗室不可自相残杀。”

叔父威严不可冒犯,赵亥看着他,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叔祖父平原君。

在赵亥的满腹不甘与遗憾中,赵偃登上了王位,遵照先王遗命,拜叔父为相。

晃眼的功夫,又过了三年。三年里,为了赵国,叔父可谓殚精竭虑,有他在,赵偃虽说时不时闹出点动静,却始终没有脱缰。谁能料到,六国商议合纵的关键时机,他又癫狂了。

“无论如何,太子不可废,我这就进宫。”

思索良久,赵简做了决定。

赵亥劝阻:“会盟在即,叔父不日便要启程,不可因此误了大事。再有,上次的事,叔父已经落埋怨了。”

这不是赵偃头一回发疯了。早在先王丧期中,他就把娼女带入了宫,在赵简的强烈反对下,他才不大甘愿地把人安置在了宫外,丧期一过,立刻迎入宫中,册封为夫人。

“这回,恶人我来当。他若执意不听,待叔父从大梁回来,再劝阻不迟。”

***

王宫,赵偃正与宠臣郭开商议如何堵住宗室和朝臣的嘴,顺顺利利册封喜奴为王后。

女闾偶遇,郭开一眼瞧出赵偃身份不俗,有意无意试探,居然问出了他的真实身份。

天意。

天大的惊喜砸下来,郭开勉励自己冷静,一定要抓住天赐良机。

他兴奋地对喜奴说,趁太子对她兴头正浓,让她将女闾中学到的全用上,把太子的魂牢牢勾住。

喜奴出身低贱,做梦都想从泥淖中脱身,好不容易天降贵人,岂会错过?她使出了浑身解数,把赵偃迷得神魂颠倒,须臾不能离开她。

知恩图报,她没少吹枕边风,夸郭开如何如何能干。不久后,铲除弥氏,郭开从弥家偷出来的刻有吕不韦铭款的器物,立了功。

赵偃对郭开的恩宠日隆。特别是,废立一事上,满朝文武,只有郭开支持自己。谁是心腹谁是肉中刺,还用说么?

忽然,寺人禀奏,赵亥求见。

“不见!”

赵亥为何而来,赵偃再清楚不过。这帮人真是够了!赵国是他的,废谁立谁,他说了算,岂容他人指手画脚!宗室也不行!

郭开劝道:“大王还是见见的好,不然相邦心不安呐。”

赵亥唯赵简马首是瞻,不消问,赵亥的身后是赵简。

一提相邦,赵偃脸色变了。

三年来,赵简成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

赵偃登基后,遵从父亲遗命,拜赵简为相,还扩大了其封邑。

赵偃自认对他够尊重了,他理当以平原君为榜样,鞠躬尽瘁,孰知他不识好歹,不知回报,三番五次挑衅君威。先是阻挠接喜奴入宫,看在父亲丧期的份上,赵偃忍了。后来,赵简又大言炎炎指斥自己不应肆意踩踏农田,哼,不过是狩猎时马受惊踩趴了几株青苗,至于危言耸听?去岁,赵偃拔擢郭开,欲让他取代廉颇为假相①,赵简又横加干涉,说什么郭开资历浅,无寸功,不能服众……这回,自己不过想立心爱的女人为王后,他还要蛮横阻止!

“跋扈至极,嚣张至极,他眼里还有我这个王吗?!”赵偃气得唾沫星子乱溅。

“大王息怒。”郭开奉上一爵酒,开解道,“相邦是大王亲叔父,爱大王至深,人耿直了些,大王不要计较。”

赵偃“嗬”一声:“你是个大度的,他搅了你的好事,你反替他说话。”

“臣是为了赵国好。”

赵偃心生感动:“寡人绝不亏待你。”

郭开谢恩,觑着赵偃神色,慢慢说道:“臣斗胆,请大王熄了废立的心思。”

“你再说一遍?!”赵偃爆喝。

郭开拜倒在地:“大王若不从,相邦便不会安心去大梁。合纵是大事,大王要以国事为重。”

一句话堵得赵偃咬牙瞪眼。

……

出乎赵简意料,赵亥马到成功,太子的位子保住了。赵简松口气。

临行前一晚,赵偃屈尊亲临,恭祝叔父远行一路顺遂,同时做了深刻的反省,痛骂自己从前顽劣胡闹,害叔父操心,向列祖列宗起誓,日后自当勤勉,做一代明主。

赵简安心上路了。

使团出发那天,郭开也在送行队伍里,没学其他人挤上前和赵简践行,而是站得远远的,望着赵简冷笑。

他日,我必取而代之。

***

咸阳东门,一队商贾出了城。

“主人,”黑颈目露担忧地看着扮作男装的孟弋,“听说六国权臣都要去,魏国防卫森严,咱们能成吗?”

孟弋目光虔诚地望向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乔装成马夫的许泽出声附和:“苍天有眼,此行必成。”

***

夜幕深沉,甘泉宫。

吕不韦气喘吁吁仰面朝上,赵姬抬腿踢他,嗔怪:“怎么回事?补药你没吃?”

吕不韦摇头:“太后赏赐,哪敢违抗?我是老了,不中用了。”

“不许说自己不中用!”

吕不韦叹气:“人总是要老的,天道不可违。”忽然想到了什么,遗憾地说,“听闻闾中有一大阴人,天生神器,一夜驭数妇人而不倒,更匪夷所思的是,还能推动车轮……我若有此异禀就好了,就能日夜伺候太后了……”

赵姬嗤道:“世上哪有这等奇人奇事?准是闾里闲汉,喝多了,什么浑话编排不出来?你堂堂一国相邦,居然听信粗鄙之语。”

“非也非也,确有其人。那人犯了事,是戴罪之身,狱卒查验过,千真万确,绝无夸大……”

***

五日后,孟弋一行入了大梁。

入城后寻找落脚处,不期然在一处宏丽的宅邸前遇到了一队规模庞大的队伍。

六国的使者?为何不住馆驿?此处当是魏国贵人的府邸……疑惑间,孟弋眼神突地一紧:她望见了那张曾以为此生不会再见的脸。脸的主人姿态优雅地下了车,又微笑着转身,从车中扶出了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

①假相:副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3章 重逢在大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老子是最强皇帝

狂兵神医

方志强王亚欣

娘娘她总是不上进

我是都市医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