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明蕴之敏锐地察觉到身旁的人似乎有几分不一样了。
眉眼如初,却覆了一身烬冷星沉的风霜。
从前的他虽然同样冷寂,却不曾有过这样的萧索,如朽木,似沉舟,仿佛千帆尽过。
她无意追寻这份变化的来源,总归与她没什么相干,微微侧首:“殿下?”
视线相及的一瞬,那双深如古井的眸缓缓下移,落在她腰间。
“那块玉佩,怎么不戴着了?”
那嗓音沉哑,隔了许久,他才开口。
明蕴之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腰间。今日衣裳鲜亮,她便没喧宾夺主地佩戴那些精巧的配饰,选了只绣着兰草的香囊戴上。
裴彧不是个注重身外之物的人,只怕连她今日换了衣裳都发觉不了,怎会突然询问一只玉佩?
她思忖一瞬,蓦地想起些什么,迟疑道:“殿下是说那块同心佩?”
刚成婚时她的确喜欢得很,日日佩了一阵子。不过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又因为什么,她将那块玉佩收了起来。
似乎已有许久不曾佩戴过了。
“嗯。”
裴彧垂眸,眉眼间打下一片暗色:“为何不戴?不喜欢?”
“……没有不喜,只是此物贵重,若有磕碰未免不美。殿下若想要,妾身回去便叫人找出来。”
明蕴之觉得他的问题颇有些没头没尾,“殿下问这个做……”
“今日的衣裳,很好看。”
裴彧淡声道:“很衬你。”
“……?”
明蕴之低了低头。
原来还是会发现的啊。
她还以为她穿什么,甚至是穿与不穿,在裴彧眼里都没有分别呢。
-
大周以孝治国,陛下也重亲情,每逢佳节定要办宴。皇室宗亲齐聚宴饮,一派和乐。
方才在凉亭那一遭,倒是叫康王妃安静了一整个晚宴。前儿刚被换了人手,她本也不想招惹明蕴之,若非真是气恼上头,她才不会……
裴琦从她身边溜过去,摸到了明蕴之身旁。
明蕴之正盛了一碗酸梅汤喝着,忽然被拽了拽衣袖。
一转头,葡萄似的眼睛扑闪扑闪,满是渴望。
明蕴之失笑,“来人,去给小郡主温一碗。”
“这酸梅汤瞧着颜色真不错,”肃王妃坐在一旁,见状笑道:“东宫的小厨房真是名不虚传。”
满宫上下现在谁不知道东宫设了个小厨房,里头的厨子做得一手好菜,尤擅酸辣。
方才不就是因着一份糕点,惹出些事端么?
明蕴之侧首:“大嫂可要来上一碗?”
“罢了罢了,这样酸,也就你和小阿琦这样的孩子喜欢。”
肃王妃摆手,拒了。
“酸的?”
某个郡王妃听得此言,忽地捂唇一笑:“太子妃莫不是有了喜讯吧?这样的好事,莫要瞒着咱们呀。”
“诶?”
肃王妃也想了想:“是不是真有了?”
几人说话不曾遮掩,声音传至上首,丽妃柔声道:“是听说太子妃近日爱吃酸的。遥想当初本宫怀着康王的时候,也是嗜酸得很呢。”
此话一出,所有的目光几乎都汇聚到了太子妃这一处。众人都瞧见了她面前独有的一盅酸梅汤,联想起这几日的听闻,顿时热闹起来。
就连陛下也往此处瞧了瞧。
陈皇后笑得仁善:
“这么说,好像的确如此。来人,去请太医来给太子妃瞧瞧”
“多谢母后关怀。”
明蕴之起身请罪,笑意浅柔:“哪有什么好消息,不过是儿臣嘴馋,闹了笑话。太医日日请平安脉,若有消息,还能不告诉母后与诸位姐妹们么。”
陈皇后笑叹一声:“你这孩子太过懂事,何必请罪,罢了。”
明蕴之坐了回去。触及身侧之人看向她的目光,抿唇移开视线。
“还以为东宫特意设个小厨房,便是为了看顾太子妃呢,”丽妃高坐其上,语气算不上好:“如今看来……”
“丽母妃此话,仿佛是对小厨房一事有异议?”
齐王心直口快,嘴一顺就说了出来。且不说他有求于二哥,就说二嫂平日对他和姚玉珠的关怀,他就不可能任丽妃在宴席上阴阳怪气。
陈皇后扫了他一眼,齐王瘪了瘪嘴,不说话了。
丽妃被这么一顶,脸色不大好看。
她扬手,召来裴琦坐在她身侧:“自然不是。本宫只是想着太子与太子妃都是标致的人,不知生下来的孩子会有多可爱。若能像阿琦一样,宫中也能热闹些。”
陛下看向冰雪可爱的小孙女,沉吟一声:“东宫子嗣是稀薄了些。”
众人看向明蕴之的目光瞬间复杂了起来。
明蕴之对此倒习以为常,这些目光比起从前那些,给她带来的伤害简直算不上什么。她淡淡笑着,垂首轻轻啜着茶水。
“禀父皇。”
裴彧放下酒杯,站起身:“儿女福分安能强求。儿臣十五上战场,从军数年,折于儿臣刀下亡魂不知凡几,罪孽深重。”
“……静山大师曾道,儿臣子孙缘浅,只待罪业消尽,方能求得圆满。”
男人声调平稳,如雪落松枝,清清冷冷。
明蕴之从他站起那刻,目光就一瞬不瞬地落在他身上。
她不去瞧他的脸,怔怔地看向他脖颈处那道伤痕。
那是他当初从军时留下的,深入骨髓,那一刀几乎夺了他的性命。
那时他们已有婚约,她远在益州听闻此消息时,吓得三天三夜不曾睡好。
饶是过了数年,她每每看到那道疤痕的时候,也不难想起当初的惊骇,耳后连接着脖颈那一处,若是再重上些许,只怕能当场殒命。
明蕴之垂下视线。
提及战功,陛下闻言亦有动容:“你上阵杀敌乃是为国为民,保卫边疆,谈何罪孽。”
他一叹,微拊掌心,道:
“朕记得,西域去年进贡了座玉佛,便将其赐与太子。”
陈皇后笑开:“陛下真是慈父之心,但愿太子殿下能因此早日渡得善果,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
宫中人惯会见风使舵,当场便改了口风,称颂太子功德,感念陛下爱子,宴席又热闹起来。
丽妃不着痕迹地握紧了手。
大周崇佛法,那尊玉佛足有一人高,珍贵万分,竟就这么眼也不眨地给了东宫!
她还想说些什么,却见儿子康王面色不好地皱着眉,埋头饮酒。
忍了忍心头思绪,闭口不言。
-
临华殿。
“好大一尊佛……”青芜啧啧称奇:“娘娘,要将其供在小佛堂么?”
明蕴之有些头疼:“放过去吧。”
青竹乐道:“娘娘,今儿个太子殿下在宴上,可真是维护娘娘呢!”
青芜也跟着点头:“奴婢也觉得是。咱们殿下平日里从不爱显摆什么功名什么成就,今日这般,定是为了娘娘。”
“为了谁我不知,但你俩真是看够了热闹,是不是?”
明蕴之斜眼瞧着二人,笑了笑。
裴彧从前少提此事,偶尔开口,也只是一句“缘分天定”。
上天定来定去,如今綦娘子回来了,便成了罪孽深重,要待日后洗清——日后。
恐怕是綦娘子何时入宫,这罪孽何时便能清吧。
与她干系不大。
明蕴之也不觉伤心,只是自嘲般揉了揉心口。
也有那么一瞬,她觉得裴彧开口是为着她的。但不过一瞬,她就清醒了过来。
“娘娘。”
青芜指挥着人将赏赐搬了去,回来时压低声音:“殿下回来了。”
明蕴之回首,正瞧见裴彧掀帘进殿。
目光相对的瞬间,她想起不久前的那个清晨,裴彧不知梦到了什么,醒来瞧着她的视线……与现在有些像。
深深沉沉地,好像蕴含了许多许多。她看不明白,也不想明白,索性垂下眼避开视线:“殿下怎的回来了?”
宴散,二人都不曾同路。裴彧分明回了广明殿,怎么此时又回来?
裴彧宴上饮了些酒,在外头吹了会儿凉风,头有些隐痛。此番听到她这样生冷的语气,那股痛意愈发明显。
夜色稍沉,秋风微寒。
裴彧沉声道:“今日中秋。”
团圆佳节。
“啊……是。”
八月十五呢。
明蕴之懊恼,松快了几日,全然忘了初一十五是一早定下的同房日。
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去沐浴。
直到里间传来水声,裴彧才缓缓坐下,看向案几上那个打开的匣子。
精致秀气的匣子中,放着那块成婚时两人一人一只的比翼同心佩。
他坐在案前,将其拿出。
玉质温润,水色剔透,比翼同心的样式寓意也极好。他方才从广明殿取出了自己的那一只,将其放在了一处。
如今这对玉佩安安稳稳躺在手心,无有裂痕。
不过是梦。
裴彧静坐片刻。待到里间水声渐停,才将玉佩放了回去。
明蕴之擦了发,换上寝衣,在铜镜前磨蹭许久。
平心而论,她不大喜欢做那些事,又累,偶尔也会疼,更多的时候介于舒适和不舒适之间,叫她多次费解此事究竟有何乐趣。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从屏风后出来。带着一身馥郁兰香,行至裴彧身边。
“殿下……”
裴彧一转眼,瞧见的便是一张明丽娇艳的脸。
刚从澡间出来白里透红的脸颊,看得出气色不错,表情却勉强作出一副温柔小意的样子,瞧着不大情愿。
人靠得近,腿和肩头却不自觉地往远了拉开。
身上只穿着件入睡时才会穿的单薄寝衣,腰带也不曾用心系好,显然是做好了某些准备。
仿佛是见他半晌没有动作,那秀气的鼻尖不耐地皱了皱,自以为掩饰很好地开口:“殿下,不安歇吗?”
裴彧顿然想起方才,明蕴之问他为何来此的时候,那眉间一闪而过的轻皱。
那张冷厉的面容一黑,气笑了。
好得很。
裴:中秋团圆,我要和老婆窝一起[彩虹屁]
明:又到十五了,好烦[托腮]
……
裴:我在你眼里就是这种形象[愤怒]
明:嗯……不然呢[闭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月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