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与太子举案齐眉 > 第12章 孺人

第12章 孺人

第十二章

这一觉睡得极安稳。

明蕴之身子一直康健,只是轻微有些湿寒,夜里睡着容易发冷。

昨夜却丝毫不觉寒凉。迷迷糊糊中,像是回到了童年外祖母的怀抱,也是这样带着干净好闻的气息,将她护在怀中,不用害怕风吹雨打。

她好久没梦到过外祖母了,昨夜却与外祖母说了好一会儿话,连带着今日醒来,心情都不错。

裴彧自然发觉了这一点。

妻子为他系上腰封的时候,唇畔都还噙着浅柔的笑意。

看来昨夜睡得不错。

不过是回来陪陪她,就让她这么欢喜?

裴彧看着她系好,取来玉坠的时候,开口道:“佩那只吧。”

他目光示意,徐公公捧上那只比翼同心佩来,递给明蕴之。

明蕴之迟疑地看了他一眼,却并没说什么,指尖灵活地为他系上。

裴彧:“今夜,孤会回来。”

明蕴之又抬头看了他一眼。

沉默片刻,她斟酌道:“……那妾身,等着殿下一道用膳?”

仿佛是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裴彧颔首,应了。

明蕴之送走裴彧,坐在桌前,瞧着自己的那块玉佩。

从昨日到今日……

裴彧这犯的是哪门子病?

怪哉。

午膳用罢,慈安宫来了人。

昨日中秋,庆德长公主进宫陪了太后一夜,太后今日精神不错,叫了人去宫中说话。

明蕴之前去的时候,肃王妃和康王妃都已经到了,还有几位公主与郡主,正看着裴琦一摇一晃地给老祖宗请安。

满堂笑语在她进来的时候停了一瞬,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热闹起来。

“孙媳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凤体安康。”

太后慈爱地摸了摸裴琦的小脸,眼也不扫下首正在请安的女子,“若人人都像阿琦这么懂事,哀家就放心了。”

裴琦有些怕这个看起来不太好接近的老太太,也不理解她话里的意思,小身子绷得紧紧的,求助似的看向明蕴之:“二伯母……”

紧挨着太后的庆德长公主拉过裴琦,又数落太后身边的几个宫女:

“母后许久未见小郡主,一时欢喜,忘了叫太子妃起来,你们几个也不警醒着些,快给太子妃看座。”

庆德长公主拍拍裴琦的小手,让她回到了康王妃身边,又含笑半无奈地看了看明蕴之。

她是极喜欢这个侄媳妇的,只是母后这人……有些事,的确难以改变。

明蕴之也无有愠色。她早知晓太后不喜欢她,也不知是为着什么,总归从头一回去慈安宫请安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那股来自上位者不必言说的厌恶。

好在太后病弱,不问宫务,平日里也少有机会折腾她。遇到这种场合,她只需要低眉顺眼装鹌鹑,躲过去就成。

果不其然,这位深居简出的太后娘娘并没怎么搭理她,只对自己心疼的小女儿和几个伶俐的孩子露了露笑颜。

毕竟是病人,没说会儿话,便显出了些疲态。

庆德:“母后若是累了,便改日再叫孩子们来说话。”

太后点头,几位王妃和公主纷纷行礼告退。明蕴之跟在其中,还未行完礼,便听那苍老、带着一丝寒气的声音唤她:“老二媳妇留下。”

冷不丁被点,明蕴之抿了抿唇:“是。”

众人退散,神情各异。明蕴之坐在下首,偌大的慈安宫只剩下太后、陈皇后与庆德长公主。

太后抬了抬手,身旁的宫女立刻会意,去偏殿引了个小娘子出来。

那娘子脚步翩跹,容色清雅,虽不是一眼夺目的绝色,但也能瞧出她的俊秀。

甫一停步,陈皇后便笑吟吟道:“这位是幽州通判周家的小女儿,刚十六。快见过太子妃。”

周娘子规矩行礼,怯怯唤了声“太子妃”。

明蕴之看她一眼,她便仓皇低下头去,一副紧张的模样。

“是个水灵的姑娘,”明蕴之抬眸:“母后这是……”

“周娘子初次进京,人生地不熟。本宫瞧她是个规矩懂事的,思来想去,不如让她跟在你身边,也好说说话解解闷。”

陈皇后话说得婉转,在场人却都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

明蕴之垂下眼帘,音色清直:“既是初次进京,该在宫外多走走、多看看才是。跟在儿臣身边,整日对着账本管事的,周娘子年轻,怕是会觉得无趣。”

陈皇后还想说些什么,便听一声冷哼,带着些积年的病气。

“你这是连皇后的话也不听了?”

太后冷冷看向她:“那哀家的话呢?若哀家一定要她留在东宫,你当如何?”

“母后。”

庆德皱皱眉,轻轻推推母亲。

太后不悦,明蕴之深吸口气,跪下请罪:“太后娘娘息怒,莫要因这般小事损伤凤体。”

见她态度恭敬,太后稍稍满意了些,目光在周娘子身上打了个转儿,道:

“你也是懂事的,哀家知晓你这些年辛苦,为你寻了个帮手分担,莫要不知好歹。”

明蕴之闭了闭眼,“是,多谢太后娘娘体恤。”

“既如此,传哀家的旨意,先封个……孺人吧,”太后眯起眼,向后靠了靠:“待日后怀上子嗣,生下皇孙,再封侧妃也不迟。”

周娘子诚惶诚恐地跪下谢恩:“多谢太后娘娘。”

陈皇后笑道:“两个都是好孩子。这往后啊,相互扶持着,自会感念母后良苦用心的。”

太后如了意,面容舒展:

“但愿老二也能明白。”

“彧儿这孩子是个至仁至善的,自然明白,只是嘴上不说罢了,母后放心。”庆德安抚道。

“是啊。”

陈皇后认可道:“遥记得当初选妃时,那么多合适的娘子,偏选了个年岁最小的。说是将要出征,万般凶险,也不知归期几何。若是折在战场上,不至于误了人家小娘子终身,年岁小的,还有机会再另觅良婿。”

明蕴之静静听完,指尖轻颤了颤。

庆德:“竟是这般?如此看来,彧儿是个有慈心的。”

陈皇后笑而不语,悠悠饮了盏茶。

“好了,话也说够了,便散了吧。”

太后起身,庆德扶着她往后殿去。

陈皇后此刻才道:“太子妃,可觉得委屈?”

明蕴之摇头:“太后娘娘封赏,是恩德,儿臣不委屈。”

“明白就好,”陈皇后展颜:“去吧。”

-

周娘子跟在明蕴之身后,低头屏息,大气不敢出。

明蕴之的步伐停了停,回首道:“敢问周娘子芳名?”

“觅、觅柔,”周娘子匆忙回应,而后才觉察出失礼:“……回娘娘,臣女名觅柔。”

“很好听。”

明蕴之抬了抬手,让她别太紧张:“往后同为姐妹,不必太过拘谨。若缺了什么,想要什么,张口便是。”

年岁不大,也是头一回入京,父母家人远在千里之外,无依无靠。第一次入宫,便被指给了太子。

和当初的她何其相似。

周觅柔悄悄打量这个太子妃。

怕是秋日里的木芙蓉也无法与她的容色比肩,周身气度淡然,便是方才被太后那样冷冷盯着,也不见怯色。

她想了又想,鼓足了勇气,唤道:“娘娘!”

明蕴之回首,“嗯?”

“娘娘当真不介意臣女吗?”

她捏紧了衣袖:“臣女知晓太子与太子妃伉俪情深,举案齐眉,三年来空置后宫,从无姬妾。臣女自知鄙陋,愿避居不见殿下……”

明蕴之心里微哂。

原来外面都是这样传的啊。

伉俪情深这四个字,有哪个与她和裴彧相关了?

“不必。”

明蕴之道:“既然已经得封孺人,便是殿下的妃嫔,你我只管做好份内之事。”

百姓不会信任一个没有后代的皇储,朝臣们也不会死心塌地跟随一个孤家寡人。

她一日无子,便一日会有人借此攻讦东宫,或是想方设法将各方女子送进来。

便是没有周觅柔,也会有旁人。

方才下意识的拒绝,是她一时掂量不清,是她的错。

况且。

她曾以为这婚事是裴彧亲自选定,多多少少,对她也是满意的。

她起码是最为合适的那一个。

现在才知,原来连最合适都算不上,她不过是一群家世性情都合适的娘子里,年岁最小的那个罢了。

她笑了笑,漫天霞光在她的笑意里黯然失色。

“回宫吧。殿下说了今日回来用晚膳,你也好见一见殿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难渡

小船三年又三年

穿书假千金作威作福

至死靡他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