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得了课题批复下来的通知之后,第二天去牧场上工,李书瑶特地带上了自己这些天记录的兔子养殖的数据。
她想着,过几天就要答辩了,得要赶紧把这个数据拿给陈以南给他看看,让他心里有个数,不至于答辩的时候露陷了。
李书瑶是没指望着自己能上台说上几句的。
她知道这次答辩是在旗科委,非常正式的场合,自己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还是个待业青年,作为上报课题的单位,畜牧站不见得会让她上去说两句。
所以,以防万一,李书瑶还是把养殖数据拿给了陈以南。
到了兽医点,她看见陈以南已经坐在里面喝茶了。
“陈技术员,你今天来得这么早!”
李书瑶停好自行车后,边朝着里面走边寒暄着。
走到屋内,她这才看到缩在一边的阿茹娜,“阿茹娜也到了,看来我今天来得有点迟啊!”
“没没没,书瑶姐姐...你今天...能来...我们很开心,你看着也很开心”,阿茹娜先是摆了摆手,然后看着满面春风的李书瑶,夸了一句。
“喝杯热茶吧”,陈以南把一个刚倒满热水的杯子推到了李书瑶面前,眼中有欣喜还有愧疚。
“昨天的事,我听说了,对不起给你带来麻烦了。”
早在李书瑶来之前,陈以南就在屋内进行了半天的思想斗争,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需要对书瑶同志进行道歉。
阿茹娜也是这样认为的,并称赞了陈以南这样的觉悟。
于是,刚给李书瑶递了一杯茶,他就非常诚恳地道歉了。
“那事啊,没事没事,怎么能怪你呢,哎——”
李书瑶嘴上说着没事,但是心里却在嘀咕着他这个男狐狸精,就会沾花惹草,还害她被牵连。
但是,心里嘀咕归心里嘀咕,她却一点不敢表现出来,毕竟还要靠着陈以南拉她合作课题呢,可不能得罪。
见李书瑶好像不甚在意的样子,陈以南心中的愧疚反倒是更深了。
只是陈以南是了解书瑶同志的,他要是直接因为愧疚在合作上给书瑶同志让利,她是不会同意的。
当然,这话要是让李书瑶知道,她只会让陈以南赶紧给自己让利,她可太想陈以南用金钱侮辱她了。
但是陈以南对此自然是不知道的。
他就决定,在项目收益上,放弃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转而给书瑶同志。
他参加这个项目,本就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最后的文章发表,所以把收益给书瑶同志,是最优解。
又安慰了李书瑶两句,陈以南便提到了今天想跟李书瑶谈的答辩的事:“书瑶同志,过两天就要答辩了,关于‘现有技术条件与可行性分析’部分,我想...”
“哦,说到这个”,陈以南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书瑶打断了,她从挎包中拿出了自己整理好的那份养殖数据,递给了陈以南。
“这是我养兔子以来记录的一些数据,可能对你那天答辩有帮助!”
陈以南没有接下这个数据,而是把它推回给了李书瑶:“书瑶同志,它对你那天答辩的帮助更大,你要好好研究。”
“我...”
李书瑶有些不敢置信地指了指自己:“到时候这个部分让我上台讲吗?”
陈以南点了点头,“当然,你也是课题的申报人之一啊!”
“啊,畜牧站同意吗?”李书瑶还是有些迟疑。
陈以南则是非常肯定:“他们一定会同意的,因为讲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是不会上台的,这个本来就是你的工作,不是吗?”
听到这话,李书瑶眼中迸发出了闪亮的光芒,她朝着陈以南笑道:“嗯,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准备的!”
“嗯,我相信你,你要知道,这次申报的课题竞争可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咱们的课题不是有你的这一部分,说不定都走不到答辩这一步”,陈以南再次肯定了李书瑶的工作。
就这样,他们分好了在几天后答辩中,各自的分工。
等陈以南再给李书瑶介绍了立项会有哪些支持之后,两人杯中的茶都已经喝光。
“行,今天先说到这里,咱们先去工作吧”,陈以南看了看兽医点的钟,便不再继续介绍了。
李书瑶虽然听得着迷,但是还记得自己来牧场是有活要干的,便也起身:“咱们走吧,后面有什么问题我还会问你的。”
“好。”
三人起身,朝着牧场深处走去。
——————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家之后,李书瑶却丝毫不觉得疲惫。
今天一整天,陈以南给她详细介绍了立项之后的好处,她给听兴奋了,回到了家还在惦记着这件事。
走回房间,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她养殖计划的安排。
通过今天陈以南的介绍,还有前些时候她搜集的那些资料,大概可以知道,申报的课题正式立项之后,场地、疫苗、基因改良甚至是扩建这些,都是可以提供支持的。
而这些,都是现在李书瑶急需的。
疫苗就不要说了,立项之后,起码项目进行的时候,疫苗肯定是缺不了的,有了疫苗,那些兔瘟、兔巴氏杆菌病就不会大规模传播了。
场地的话,她老是在院子里养,确实没有一点养殖户的样子,还不卫生,如果能申请下场地,那最好还是把兔子从家里挪出去比较好。
至于说基因改良,这更是李书瑶看重的地方。
她现在养的那两只兔子,都是野兔,不管是产肉还是产毛,都不太行,所以肯定是要引入新的种兔改善基因的。
最好肉兔和长毛兔都能引入一些,改良一下。
只是,这些都是李书瑶最美好的畅想,肉兔比较常见,引入还简单一点,长毛兔可能整个旗都没几只,想借过来配种,估计是难。
现在是1981年,国内引进的长毛兔,要么是安哥拉兔,要么是西德长毛兔,全国数量都数的过来,根本没机会拿到的。
所以,早在最开始,李书瑶盯上的,就是肉兔养殖。
等以后条件再好点,大家吃肉多了,她这个肉兔不愁没销路的,后面甚至还能搞食品。
前世的时候,她就听说过,有养殖搞着搞着,后面做了食品,然后做大做强上市的。
想着这个可能,李书瑶脸上写满了憧憬。
求收藏,谢谢宝贝们[求你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养殖规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