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柳城的一路,原本单靠双腿走,要用上**个月,倘若加上车马能快些,四五个月便可抵达。
但是虞戏时不愿意景饲生再踏入危险的野林子,景饲生便也不许虞戏时去卖赤髓。
所以吃饭都成问题,没有钱去购置马车。
纵然一切以安全为主,还是有危险不断找上门来。
多数时候,倘若有山洞可住,虞戏时会睡在洞中,景饲生会抱着剑睡在洞口。若是遇着起了歹心的流民,景饲生又是一夜不得好眠。
纵使两人相互扶持,也总是不乏有又饿又痛又冷之时,苦极了的时候,虞戏时会遭不住哭出来。起初还躲着偷偷哭,被景饲生发现以后,她就抱着腿抽噎。
景饲生会抚过她的头,说没事,说对不起。
说跟着他太苦了。
“你会不会后悔,那一日跟着的人是我?”他问过。
虞戏时道:“我从未想过第二种答案。”
虞戏时看见过他始终珍惜着的玉佩。
她曾试探问过:“若实在没吃的了,何不将玉佩抵押?”这年头虽然玉佩不再那么值钱,但换些粮食还是换得。
而擦拭着剑的景饲生闻言只是坚决道:“便是我死,也不能丢了这块玉佩。”
“它比你的命还重要?”
“它是我活下去的意义。”
从此虞戏时再未提过。
两人也有快乐的时候。
譬如虞戏时劝景饲生试试蹦跶的灵兔,纵然景饲生十分嫌弃,还是跨坐了上去。只是灵兔的活泼程度超乎想象,没跳出两步,景饲生就被甩了下来。
虞戏时哈哈大笑,景饲生呈“大”字躺地上,看着天,道:“我知道下一餐吃什么了。”
最后他们也没有吃掉灵兔,而是将它折价卖了,用来换吃的与喝的。
灵兔被卖的当晚,虞戏时躲在阴暗的山石缝中睡觉,景饲生守在外头不远处。正当虞戏时睡得迷迷糊糊时,听见一阵窸窣的声音。
她眯着眼睛望去,只见景饲生背对着她蹲在树边,鬼鬼祟祟。
"你在做什么?"她揉着眼睛凑过去。
景饲生手一抖,掌心里突然窜出个毛团——正是那只圆滚滚的灵兔,正叼着半片野菜,三瓣嘴动得飞快。
“它不知道怎么回来了。”景饲生板着脸,似乎对他这种行为不齿,仍是嫌弃它,但耳根却有些红,“还偷我们的干粮。”
虞戏时笑出声。看那兔子黑溜溜的眼睛盯着景饲生,嚼菜叶的动静更响了。
“哎呀,它喜欢你。”虞戏时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兔子耳朵,“回来都先找你呢。”
景饲生抿着嘴不说话。
虞戏时眼珠一转,抓起他的手掌按在兔子背上。兔毛柔软的触感顺着掌心爬上来,他有些僵硬,但眼中亮了些。
虞戏时心道:装什么,上次分明就是你把兔子撸炸了毛。
景饲生一下一下抚过,兔子惬意地眯起眼睛,嘴巴好像在微笑。随着这样的放松,它的体型胀/大起来,不多时便成了载人跑的大小。
它好像浑然不知,景饲生的目光又恢复嫌弃,只见它吃饱了吐了吐舌头,偌大的舌头就舔在了景饲生的脸上。
“一点也不可爱!”景饲生擦着脸站起来。
虞戏时看着这大兔子:这倒是实话。
“这么大,好恶心啊。”
景饲生说:“你不喜欢大的?”
虞戏时总觉得这话哪里有些怪:“嗯,小一点可爱。”
-
与此同时,于聂国而言,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终于落幕。
伏国与熙国南北夹击,如铁钳般扼住聂国命脉。伏军破关长驱,兵锋直指王都;而熙国铁骑亦自另一侧席卷而来,步步紧逼。聂王曾想逃往西南,以图苟延残喘,但群臣谏阻,局势倾颓,终致回天乏术。绝望之际,聂王与王后赴宗庙,于祖宗牌位前自缢。
聂国覆灭,地下之城的无灵者顿失依托,如惊弓之鸟四散溃逃。伏、熙两国都想得到更多的无灵者,遂陈兵对峙,大肆搜捕。
而两国之中,对无灵者的盘查也更加严格。
对于土生土长的熙国无灵者,管辖还算宽松,只是虞戏时的身份文书与通关文牒上写的,她出生于伏国。
如今聂国覆灭,将来就是伏国与熙国的对峙。对于伏国来的人,官兵戒心不必聂国流民低——纵然是无灵者。
随着时日渐去,两国主力军远征,边境小部族以及聂国旧部并不安分,骚乱愈发严重。
大批流民原本逃往熙国,如今却有许多人折返伏国——尽管聂国已灭,但其残余势力仍不可小觑。然而,伏国当初征讨聂国时,好歹还借了个由头——制造事端嫁祸聂国,以此作为开战借口;可熙国不同,熙王病重,或许是在临终之际仍想扩张疆土,又或许是前线将领擅自行动,总之在百姓眼中,熙国的侵略赤/裸裸不加掩饰,全然不顾聂国百姓死活。
相较之下,聂国人对熙国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对伏国的愤恨。若流民稍有远见,便会明白,熙国未来的动荡,恐怕比伏国更甚。
伏王虽残暴,但总有力所不及之处,百姓尚可寻得一方安身之地。
于是,往来流民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混乱,导致烧杀抢掠者更甚。纵然官府有心管辖流民,但民多兵少,又四散各处,总有管不过来的时候。
冬去春来,夏日也在动/乱中过去,又是枯寂的秋。
连绵不断的雨冲洗了不知多少血与孽,景饲生撑伞站在山头,对虞戏时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平日里只顾得自己有没有吃喝,又睡在何处,再确保没有大的危险,好歹又能熬过一天。可如今,危险更甚,他深深感受到想要护住自己与虞戏时的无力。
虞戏时猜他有了主意,只是没有打定心思,“你在想什么?”
虽没有看过原著,但虞戏时也隐隐觉得,转折便在此处了。
她又想起曾经听老者说过的一段话——“十一年前,熙王骤逝,幼主临朝,谁都以为熙国要亡。偏生景大人横空出世,十年间辅佐幼主一统九州。啧啧啧,只用十年啊。”
可如今,熙王未逝。莫非还不是时候?
“熙国之乱,根源在于匪寇肆虐。要平息乱局,唯有以暴制暴——无论如何,我必须掌握一支军队。”景饲生沉声道。
如今熙王——或者说实际掌权的朝臣们——虽也试图根治匪患,却选择从管控流民入手。这倒也合乎情理:官府兵力有限,若贸然调遣重兵镇压,稍有不慎,便会激起民变,引发各地起义。可这般手段,终究难以遏制那些横行乡野的悍匪。
虞戏时便知景饲生犹豫在何处了。
他不过一介布衣,退一万步讲,纵有振臂一呼之能,所得不过草莽之众,且终究难逃“叛军”之名。师出无名,何以立身?朝廷岂容匹夫私蓄武装。
景饲生看向虞戏时:“而且,我有一种预感。”
“什么预感?”
“不好的预感。”
-
预感应验得很快。
在进入下一城时,虞戏时被官兵以保护之名抓了起来。
连表面的客套都不愿意多做,两名官兵将她押住,景饲生刚想有动作,就被另外的两名官兵用长剑抵住喉咙。
虞戏时很快被关进一个黑布罩着的囚车之中,这块黑布是阻挡民心不安的最后遮羞布。
她和诸多来自于他国的无灵者关在一起,送进了一座牢狱之中。
男女关在不同处,虞戏时稍稍放心。牢狱脏乱,被推进来的人群大多神情凄苦,四处张望着,或回头看那神情木然的官兵。虞戏时率先寻了个干净处,抱腿蹲着。
她也在观察被抓进来的人。
而人群里的窃窃私语声也映证了她的想法——这些无灵者,很有可能要被送往熙国的永夜之城去。
或许许久之后会被放出来,拥有自由,或许不会。总之在那里有吃有喝,人会慢慢麻痹下去,褪了灵气,没了念想,在那里生根发芽,化作相同的一群人。
虞戏时和景饲生看过无数遍地图。她现在所在的州城,距离王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只是凭她目前的实力,想要逃脱官兵的掌控几乎不可能。
正此时,她看见一个身影。
那妇人在人群中显得异常慌张,比起旁人的慌张有所不同,她的情绪里混杂着茫然与不解,不是对眼前事件的茫然,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茫然。
她长着一张虞戏时再熟悉不过的脸,手背上一道浅浅的疤都与记忆里的相同。那年,虞戏时发了高烧,她背着虞戏时急匆匆地下楼去打车,在走过楼道大门时,被凸出的铁片所划伤。
那时的她浑然不觉痛,到了医院时才发现自己满手的血。虞戏时只觉得,在她的背上,可以什么都不用害怕,什么都不用担心,她会挡去全部的风霜。
虞戏时从来没想过,报恩也有时限,机会稍纵即逝。
可现在,机会又出现在眼前。
“妈妈——”
不,“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是我的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