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在香江写小说 > 第15章 牛刀小试

第15章 牛刀小试

“曲白俱全!”言少微掷地有声。

陆剑铮认真地看着言少微,言少微说到此处,颇有些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让人忍不住心生拜服。

言少微见他不说话,以为他不信,她拿手肘撞撞对方的胳臂:“你信我啦!剧本只有经过认真打磨,才能具备长久的竞争力。”

陆剑铮哪里是不信,他早都信了个十足,作为资深业内人士,他当然知道曲白俱全的好处,但是他又深深知道,戏行的现状就是这样,就是他们嘤其鸣剧团,都时不时得拿提纲戏填补空缺。

要革新,谈何容易。

两人说了一会儿,陆剑铮向来不是健谈的性子,可今日被她勾起了谈兴,又说了很久,才把话题转回了眼前。

“……我以前只听说过白班主唱得好,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场看,真的不愧为一代伶王。”言少微情深意切地赞美道。

这话陆剑铮很受用,他勾了勾唇角:“是呀,要不然我师父也不会红透香江半边天。”

之所以只是半边天,是因为还有一个程云笙也是当下极受欢迎的文武生,分走了另外一半戏迷。

这两个文武生在四十年代一直是暗里竞争的关系。

言少微就忍不住提起程云笙:“不知道程云笙的舞台效果是怎么样的,等过段时间,我一定要去看看。说起来,你应该看过程云笙的戏吧?觉得怎么样?”

“你如果问我的话,程派的戏很俗气,成日唱一些底层人物凄凄惨惨的戏,没我师父的戏路高雅。”

“真的?”言少微斜眼看他。

陆剑铮弯了弯眼睛,接着说:“但你要问观众,程派是非常接地气的,很受观众喜爱。”

“不过程云笙有一点倒是不如咱们班主。”言少微说。

“哪一点?”

“他的徒弟不成才呀。”

言少微记得程云笙的徒弟在后世没有特别出彩的,连她这个资深戏迷都印象模糊。

“要这么说的话,白冰河确实不错。”陆剑铮说。

“谁说他了,我是说你呀!”言少微说。反正她可不记得白冰河在后世有什么名声。

“我?”陆剑铮微讶,继而摇了摇头,“我还差得远。”

“我跟你打赌,”言少微的眼睛睁得圆溜溜的,“你将来肯定能红透香江两岸!”

陆剑铮叫她这个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承你贵言呐。”

此时早已是后半夜了,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言少微有些困了,上下眼皮都开始打架了。

陆剑铮就跟她说:“你睡吧,你弟弟我帮你看着。”

言少微实在撑不住,没跟他客气,趴床角就睡了。

等到早上,言少微浑身酸痛地爬起来的时候,陆剑铮依旧坐在板凳上,不见他闭眼。

“你晚上没睡呀?”言少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没事,你弟弟已经退烧了,医生说随时可以走。”

言少微听说,便去结算药钱。

这里看病实在是不便宜,诊金加药钱就花了她八蚊。这要是他们还在街头流浪的时候,怕是根本看不起病。

就在言少微心底嘀咕的时候,护士端着药盘从她身边路过,笑着跟她说了一句:

“你们大佬真的很紧张你们,昨天抱着细佬来,那么大块头的一个男仔,急得都快哭了,晚上我们来查房的时候,又示意我们小点声,别打扰到你,自己在病床旁边守了整晚。”

言少微心中感动,只觉得陆剑铮真是一个难得的大好人。

正说着,陆剑铮已经抱着言柳宿走过来了:“走吧,我送你们回家。”

回去的路上,言少微在街边档买了早餐,三人吃了才回去。

等把言少微他们送回家,陆剑铮说要回家补觉,便走了。

他们做艺人的可以中午才去戏班,言少微却是要上午去的。

她把言柳宿交给冯望舒,叮嘱她好好照顾弟弟,自己便去了戏班。

刚踏进后台,就有人来唤她:“杜哥叫你去。”

言少微便去找杜临溪。

杜临溪身为开戏师爷,其实并不需要天天待在戏班,所以后台也没有他单独的房间,他一般来了都在白千声的休息室待着。

“杜哥,你找我?”言少微掀帘子进去。

今天的杜临溪还是一身深灰色的绸缎长衫,一见言少微便说:“今日开新戏了,你来抄。”他说着指指一旁的板凳桌子,示意言少微坐。

言少微闻言,忙从包里面取出纸笔,做洗耳恭听状——她现在已经不会背着所有的家当满街跑了,衣服什么的她放在唐楼,让冯望舒收着,随身只带着文稿纸笔。

杜临溪说:“我前几日得到一本《牡丹亭还魂记》,咱们今天把这个剧改改。”

言少微毫无异议,像《苦凤叹》这种短篇剧目,最多唱一个台期(一个台期一般是四天五夜共九场,或五天六夜共十一场),观众就厌了,也就是说,他们得在一个台期结束前,就把新戏推出去。

这里面还包含抄曲跟排练的时间,留给开戏师爷创作的时间非常少。

这么短的时间,改老戏,的确是最省事的办法。

而此时的粤剧不像京剧昆曲,演出的都是经典戏目,粤剧更多的是演新编戏或者是提纲戏,所以此时的观众对于一些传统老戏反而并不了解。

言少微记得,后世的粤剧当中的确有改编的《牡丹亭》流传,但在四十年代,还没有戏班唱这个。

四十年代的维岛又刚刚经历了战火,想找点资料也难。

所以杜临溪在得到《牡丹亭还魂记》的剧本时,简直如获至宝。

他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又仔细琢磨一番,这才决定新戏要如何写。

“《牡丹亭还魂记》?是那个……”言少微说着唱起来,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牡丹亭》吗?”

她唱的是昆曲的调子,却是用的粤语来发音。

杜临溪惊讶地看向她:“你知道《牡丹亭还魂记》?”

言少微冲他笑笑:“我是老戏迷了,什么戏都爱听。”

杜临溪一想,言少微改的《苦凤叹》他看了,文藻着实动人,足见对方的文字功底,这样的人,必然是装了满肚子戏词儿的,不然不可能填出这样水准的词。

他如此想着,便对言少微更高看了几分。

“那你既然知道这故事,对于改编,你有什么想法?”

“我记得《牡丹亭》得有五十多幕,其实有很多内容对于观众来讲,不大有意思,咱们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砍掉大半,就保留一些关键的节点……”

她这是站在后世观众的立场来讲的,后世传统戏曲之所以竞争不过电视电影,很大程度是因为节奏缓慢的原因。

很多唱词的确惊艳,但是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讲,他们只想看故事,看后面如何发展,很难静下心来品味辞藻。你这台上节奏一慢,观众就换台了。

当然,这个时代的观众,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实在是没法跟后世比,所以对慢节奏的包容度还是很大的。

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开戏师爷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老一套的风格上打转,比如杜临溪就不大认可言少微的看法,他只认为言少微这是年轻人静不下心来细品,当下也不置可否,只是说:“来了,呐,这开篇,文武生上场,先来一段【士工慢板】(粤剧板腔),来……”

言少微不慌不忙拧开笔盖开始记录。

作为抄曲师傅,不光要把开戏师爷的唱词记录下来,还得同步记录工尺谱、板式、板眼,甚至还要备注角色的动作、表情……

一般来讲,这抄曲的肯定比不上口述的快。

是以杜临溪早就习惯了说一说,就停一停,等抄曲师傅追上来,时不时的还要重复一遍自己刚才讲的词。

然而这次他刚刚按照旧有的习惯停下来,言少微就问:“然后呢?柳梦梅口古(念白)了什么?”

杜临溪愣了一下,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后生仔听故事听入迷了,没在抄曲,光催着问下面的内容,跟那个小光头一样的毛病。

这么一想,他就有些不悦了:“前面抄完了吗?”

“抄完了。”言少微仰头,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杜临溪,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鸟仔,就等着杜临溪投喂戏词。

杜临溪习惯了边说边在屋里转圈,此时刚好转到言少微身边,他低头一看——

嚯!居然一字不差!

不光如此,人家写这么快,字迹居然丝毫不乱。

杜临溪到嘴边的批评就噎在了喉咙里,出不去,也下不来,活似吞了只青蛙。

言少微疑惑地看着他:“杜师爷?”

“呃……他口古……呃……”杜临溪忙抓回自己的思绪,“‘小姐,你却又为何泪如雨下呐?’”

见杜临溪说了下去,言少微继续埋头,那叫一个运笔如飞。开玩笑,那都是高考考场上锤炼出来的速度。哪怕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她的卷面也从来没有扣过分!

她写得是顺风顺水,杜临溪就有些恼火了,他除开之前就想好的部分内容,剩下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临场现编,按照他的经验,这完全是来得及的,没想到今日却遭遇了滑铁卢。

“然后呢?”

“后面呢?”

“跟着呢?”

“梅香的介口(动作)是不是漏了?”

“…………”

言少微催问到最后,杜临溪彻底没词儿了。

哪有抄曲师傅这么催的!催得他脑子都转不过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天幕:皇帝聊天群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六十二年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