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明晃晃的阳光透过窗纸。
张尹含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习惯性地想去摸手机看时间,却摸了个空。
她陡然睁开双眼 ,盯着头顶陌生的青纱帐顶愣了几秒,才猛地反应过来——自己穿越了,这是知府衙门的客房里!
看外头这天光,她怕是睡到快中午了!她满足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正准备自力更生摸索衣服时——
“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
“仙姑醒了?奴婢伺候您起身。”为首的丫鬟笑着上前,极其自然地拿起搭在屏风上的崭新衣裙,就要帮她更衣。
“呃…我自己来就……”张尹含下意识地拒绝丫鬟突如其来的服侍,毕竟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话还没说完,另一个丫鬟则端着铜盆走到桌边,往里面兑了些热水,又将叠好的帕子浸进去,拧干后递到她面前:“姑娘,先擦擦脸醒醒神吧,水温度刚好。”
她刚擦了把脸,还没来得及自己穿好衣服,先前的大丫鬟已经手脚麻利地帮她系好了衣带,整理好了裙摆,动作流畅得让她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接着,她被引到梳妆台前坐下。第三个丫鬟拿起象牙梳,小心翼翼地梳理着她的长发,手法轻柔,一点也没扯痛头皮。梳顺之后,又灵巧地挽了一个简单却雅致的发髻,插上了一根素银簪子。
期间,温热适口的漱口水和青盐早已备好。甚至还有人捧来一个小小的香炉,里面不知燃着什么香料,气息清雅宁神。
张尹含全程几乎像个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起初还有想自己动手的想法,但很快就在丫鬟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堕落了。
“啊……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快乐吗?”她在心中默默感叹。
等一切收拾停当,镜子里出现一个貌美娇俏的小美人。
张尹含本就生得貌美,今日这身粉色衣裙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娇嫩,微笑时眉眼弯弯,眼尾微微上挑,带着点灵动的俏皮,脸颊两侧露出浅浅梨涡,格外招人喜欢。
“啧,果然人靠衣装。”她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忍不住翘起嘴角,心情美得冒泡。
等她神清气爽、步子轻快地来到偏厅时,她那新鲜出炉的便宜“徒弟”秦颂,早已吃完了早饭,正百无聊赖地歪在靠窗的椅子里,拿着一卷闲书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
见她来了,他放下书卷,笑容灿烂地打了个招呼:“师父您可算起了!这府衙的床榻可还舒坦?”
他倒是改口得快,这么利索张口就喊师父。
张尹含瞅了他一眼,她怀疑这便宜徒弟在变着法的内涵她起得晚,但她没证据。算了,今天心情好懒得搭理他,她径直走到桌边坐下。
虽然时辰不早,但粥还温着,几样精致的小菜和点心也明显是刚备好的。她拿起银箸,愉快地享用起来,觉得这古代的厨子手艺还真不赖。
吃饱喝足,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舒服得让人想眯眼,但她还没忘了正事。
她抬眼,看向侍立在一旁模样伶俐的大丫鬟,温声道:“劳烦姑娘,可否为我寻一张府城及周边山川地势的舆图来?越详尽越好。今日天气晴好,正好观摩地气流转,斟酌明日祈雨的吉位。”
大丫鬟闻言,立刻恭敬地福了一福:“仙姑稍候,奴婢这便去书房寻来。”
她脚步轻快地穿过回廊,心中不由感叹:不愧是仙姑,虽身怀异术,连知府大人都敬着。但对着她这等伺候人的微末小丫鬟说话却依旧这般客气温和,丝毫没有那些世俗公子哥、小姐们惯有的趾高气昂,果然是仙风道骨。
张尹含全然不知大丫鬟内心的这番感慨,她只是遵循来自现代社会的平等与尊重原则,觉得对人客气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若她知道这随手为之的平常态度,竟被对方解读为“仙风道骨”、“不染俗尘”,恐怕会当场笑出声来。
一旁的便宜徒弟闻言她要舆图,也不看闲书了,好奇地凑上来,“师父还要看舆图?莫非这呼风唤雨,还得先看看风水?”
张尹含随口敷衍道:“天象地理,本就一体。云起何方,雨落何处,皆与山川脉络息息相关。若不洞悉此地形势,如何准确把握天时,引下甘霖?”话是这么说,但她心里想的却是无人机的最佳航线和碘化银的扩散范围。
不多时,大丫鬟便捧着一张卷好的羊皮舆图回来了。
张尹含道了声谢,将舆图在窗边一张宽敞的案几上小心铺开。泛黄的纸面上,墨线勾勒出城池的轮廓、街道的走向、山峦的起伏与河流的蜿蜒。
她微微俯身,目光瞬间变得专注起来,指尖沿着图上的线条缓缓移动,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距离、方位和高度差,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计划里。
阳光勾勒着她认真的侧脸和微微颤动的睫毛,在外人眼中竟真有几分洞察天机、执掌风云的神秘气度。
秦颂在一旁抱着胳膊看着,见她看得如此投入,神色也不由得正经了几分,虽然依旧看不懂那些山川线条背后的“天机”,但不妨碍他觉得……嗯,自家这半路蹦出来的师父,装神弄鬼起来,架势倒是十足。
张尹含此时正全神贯注地俯身在舆图之上,指尖点着城中东南方向的一处标记,心里盘算着:“这个距离……风向若是东南,扩散效果应该最好。嗯,得让无人机再飞高一点……”
然而,一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始终黏在她侧脸上,灼灼的,让她想忽略都难。
不用抬头也知道,肯定是她那徒弟正闲着没事干,她顿了顿,直起身,从袖中摸出那张早就写好的采购清单,塞到便宜徒弟手里。
“既入了我门下,便不能光吃饭不干活。”她摆出师父的派头,指了指那清单,“这上面的东西,关乎明日法事成败,一样都错不得。你亲自去盯着采买,务必寻最好的、最合用的。银钱之事,自去账房支取,便说是知府大人允了的。”
秦颂接过清单,扫视了一番,只见清单上列着:
“亮银”:即金属银。“需亮银少许,最好是银叶或极细的银丝,纯度越高越好。此乃感应天穹太□□金之气所用 。
“硝石”: “需上好的硝石数两。此物至阳,乃催发之助。”
“绿矾油”:“需觅得炼丹术士所用的‘绿矾油’,此物性烈,蚀金消石,须用陶罐密封盛放,万分小心!乃化银之关键。”
“海藻灰”或“海带灰”: “另需海边得来的海藻或海带烧成的灰烬,越多越好。此物蕴藏沧海阴寒之精,必不可少。”
“烈酒”: “再备一坛最烈的烧酒。”
器皿: “另需几个小陶罐、陶钵,需内壁光滑洁净。再寻个小风炉、银筷或银簪一支。”
秦颂看着清单只觉得云里雾里,这些名头一个比一个古怪,但又透着股高深莫测的“专业”气息,尤其是“绿矾油”和“海藻灰”,听起来就像那么回事。
张尹含摆出严师的派头,“别看只是小小的采买,这也是修行的一环,能助你感悟天地灵物之性。快去快回,莫要误了时辰。”
秦颂抬头看着张尹含那副“为师正在给你机会”的正经模样,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将清单收入怀中,拱手道:“师父教诲得是!徒儿这便去市集好生‘感悟天地灵物之性’,定将师父所需的‘法宝’悉数带回!”
张尹含看着他转身离开的背影,满意地点点头。
“总算清静了。”她嘀咕一句,立刻又埋首于舆图之中。
明日求雨法坛设在城中东南处的葫芦庙附近,她需要找到一个距离法坛足够远、又相对隐蔽、且处于云层下行气流区的无人地点,作为无人机起降和喷洒碘化银的基地。
“东南方向……那片有个私人庄园,地势略高,如今因干旱暂时无人打理,人迹罕至,且根据她风向预测,明日巳时到午时,风向应为东南风,正好将碘化银微粒吹向法坛及更远的区域上空。”她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一点,确定了行动坐标。
日头稍稍西斜,也就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厢房外便传来了轻快而熟悉的脚步声。
张尹含早就看完舆图做好功课,目前正在看一本丰朝的人文笔记,闻声抬起头,只见秦颂拎着不少东西,他身后还跟着几名小厮,手里捧着、提着各色物品,浩浩荡荡地回来了。
少年脸上带着些许奔波后的薄汗,他指挥着小厮将数十个刚买的新瓦罐、一大捆硝石、用油纸包好的几包海藻灰、还有几坛据说起码窖藏几十年的陈年烈酒一一在房间安置妥当。
待小厮退下,他才语调轻扬道:“师父单子上所列之物,弟子已悉数备齐。”
说着,他亲自拿起一个陶罐,小心翼翼地揭开一条缝,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刻飘了出来,他赶紧盖上。
“这‘绿矾油’最是刁钻,”他挑眉,“几乎翻遍了全城的铺子,最后还是在一家老炼丹术士的后人那儿淘换来的。”
张尹含逐一检查过去,果然是“绿矾油”和“海藻灰”,品相似乎还都不错。
她心中微微惊讶,没想到秦颂行动力居然这么强,办事还细致靠谱,心中默默点评了下:可堪大用。
她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赞许道:“嗯,不错。东西都很好,正是我需要的。”
秦颂听着张尹含那句简简单单的“不错”,一股混杂着喜悦与得意的情绪蓦然涌上,让他自己都微微一怔。
荒谬。他暗自嗤笑自己。不过是句寻常夸奖,竟也值得得意?
或许……是因为他这位新拜的师父过于奇特。
她行事不按常理出牌,那些看似荒诞不经、全无章法的举动,细想起来,却总能精准地达成目的。
让他隐隐觉得,这并非运气,而是一种他尚未完全理解的、独特的智慧。
他倒想看看,她能用这些瓦罐硝石,折腾出什么名堂来。
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制备碘化银的前期准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