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家V2.0公约》的墨迹未干,像一层崭新的、尚未经过考验的涂层,覆盖在公寓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每个人都像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在新规则划定的边界内,笨拙地调整着自己的步伐。
周六,按照公约规定,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和平日”。
与以往不同,这次“和平日”的活动选择和筹备,首次尝试在V2.0公约的 “贡献积分提议制” 下进行。任何成员可以消耗少量初始积分,向能委会(暂由轮值主席鹰酱主持)提交活动提案,经简单表决后执行。
鹰酱提议举行一场 “国际高中知识竞赛” (线上联机模式),试图展现他的博学(和好胜心)。
高卢鸡提议进行一次 “公寓美学微改造研讨会” ,讨论如何在不违反公约的前提下提升空间格调。
兔子的提案是 “高效生活技巧分享会” ,内容涉及数据整理、时间管理等。
大毛……没有提交提案。
牛牛鼓起勇气,提交了一个 “经典电影回顾夜” 的提案,并附上了几部温和无害的备选影片。
最终,经过一轮并不算激烈的投票(大家似乎都还没完全适应新规则,或者单纯想选个最不费脑子的),牛牛的“经典电影回顾夜”以微弱优势胜出。选择影片时,也罕见地没有太多争执,快速选定了一部公认的喜剧片。
晚上,按照公约中“客厅弹性归属”的规定,沙发和电视区被临时调整为“影音娱乐模式”。五个人按照某种默契的、尚未明文规定但似乎正在形成的座次坐下——鹰酱占据长沙发的一端,兔子在另一端的单人沙发,高卢鸡和牛牛分享剩下的长沙发(中间隔着礼貌的距离),大毛则搬了餐桌的椅子坐在侧后方。
电影开始,笑声偶尔响起。没有关于零食分配(公约已细化)、音量大小(公约已规定)或者座位舒适度的争吵。一切都在规则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这种“和平”,带着一种机械的、被预设好的精确感。它避免了冲突,却也似乎失去了一些V1.0时期那种混乱中偶尔迸发的、意料之外的生机。
电影过半,在一次集体爆笑的间隙,鹰酱突然感慨了一句:“啧,这么安静,还真有点不习惯。”
一句话,无意中戳破了那层刻意维持的平静。
高卢鸡难得地没有反驳,只是优雅地抿了抿嘴,表示默认。他或许也在怀念那些为了捍卫一瓶橄榄油或者一个装饰品摆放角度而据理力争(虽然在外人看来是吵架)的时刻。
兔子推了推眼镜,没有记录这句与数据无关的感慨,但眼神似乎也有一瞬间的游离。
大毛依旧沉默,但盯着屏幕的目光,似乎少了几分以往的锐利。
牛牛则微微愣了一下,似乎也意识到,这种绝对的“和平”,并非他最初想象中那种温馨和谐的画面。
电影结束后,大家默默地收拾场地,动作规范,符合公约中的“公共区域使用后即时清理”条款。
“所以,” 收拾停当,鹰酱环顾着这个在V2.0规则下运行了一晚、井然有序却莫名有些空旷的客厅,语气带着一丝探究,“我们这算是……成功了吗?”
成功地将彼此束缚在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规则体系里,换来了表面的风平浪静?
兔子调出了今晚的观测数据:“‘和平日’活动期间,冲突发生率为零。规则执行度98.7%。从秩序维护角度看,效率显著。”
但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但‘非预期性互动’指数也为零。”
非预期性互动——那些计划外的交谈、偶然的共鸣、甚至是不受控的争吵所带来的、无法被数据完全捕捉的波动。
高卢鸡轻哼一声:“规则是骨架,但生活需要血肉……哪怕是不那么优雅的血肉。” 他这话说得有些拗口,但意思很明显。
大毛言简意赅地总结:“能过。”
牛牛小声说:“好像……是挺安静的……”
五个人再次陷入沉默。这一次,不再是对抗或尴尬,而是一种共同的、对未来的茫然。
V2.0公约像一件过于合身的紧身衣,勒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却也确实防止了他们互相撕扯。他们用一整个学期的痛苦磨合,换来了这套足以管理一个小型社区的规则体系,却发现,被规则完全定义的生活,本身或许就是另一种形态的混乱。
“好吧,” 鹰酱最终耸了耸肩,脸上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混合着挑战和接受现实的表情,“至少我们知道,下一学期,如果我们还想吵,得先翻一遍那二十多页的公约,找到对应的条款和仲裁流程了。”
这句话带着一种荒谬的幽默感,让其他几人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无奈的、几乎是笑的表情。
是啊,未来的路还长。V2.0公约不是终点,它只是他们这段奇特共生关系中,一个崭新的、更加复杂的篇章的开始。外面也许还有更多的“鬣狗”,更多的漏水事件,更多的电路故障,以及更多他们自己制造的、层出不穷的麻烦在等待着他们。
但至少,他们拥有了一个(过于复杂的)操作手册。
五盏灯在崭新的客厅里亮着,映照着五张年轻而疲惫,却又带着某种奇异韧性的面孔。
“和平之家”的故事,远未结束。它的混乱,它的秩序,它的争吵与偶尔的和平,都将在V2.0公约的框架下(或者,试图突破这个框架),继续上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