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吾凰安乐 > 第100章 第 100 章

第100章 第 100 章

《四海烟波起》

年关将至,却是让人不安,燕王病重不朝,关于辽东虎师兵变的流言也甚嚣尘上,日甚一日。

文武勋贵人家履霜知冰,人人自危,自然无心大操大办。

底层的老百姓们更是杞人忧天,栗栗危惧,紧紧攥着钱袋子和粮袋子,一块花布,一根成串儿的炮仗都舍不得买。

连进城赶年集的摊子都少了很多。

一只乌鸦站在城楼上,突然张开翅膀,对着辽东方向,哇哇乱叫起来,划破了城里的寂静。

“急报!急报!军事急报!”

一骑全副铠甲的通传兵,披着夜色,飞驰入城,口中高喊着:

“急报!急报!军情急报!”

“闲杂人等,速速闪避!延误情报,坐连三族!”

“急报!军情急报!”

一阵马蹄踏过,夹杂着尘土扑面吹来,又卷下了一天的大雪。

一家粮店小伙计,哆哆嗦嗦披着棉袄跑出来,‘蹭蹭’两下爬上梯子,摘下门头的幌子,转头,在门板上贴了一张‘今日售罄,明日请早’的红告示。

穴处知雨,又要变天了。

帝宫,东华殿。钦天监副使,鲁燊,五体伏地爬在地上,声音‘格格’抖着。

“禀太子。”

“十日前,臣等就观测到东北方向有煞星闪现,忽明忽暗,不敢确定。昨夜,煞星异动,危近帝星,隐隐泛着血光,微臣惶恐不敢不禀告……”

“煞星大凶,冬雪雷鸣,天象异动,唯恐有臣趁君威,则阴侵阳。东北怕会生兵祸。”

鲁燊赶紧补充。

“但,昨夜,帝星东运,尾带紫气,这又是大大的祥瑞之兆。”

“我主陛下福寿齐天,盛世承平……”

“太子殿下。”

“说。”

“禀太子,东阳关赫连钰,辽东急报。”

“军情火急,密勿之地,微臣先告退了。”

鲁燊,赶紧一骨碌爬起来,躬身退了出去。

“什么时候送来的?”

“回太子,刚送到。”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积满雪的层云,炸起雷鸣。吓得小太监魂飞胆破,立时出了一身冷汗。连燕暄都被吓个激灵。

“传,赫连烨,阎培雄即刻入宫。”

“诺。可,殿下,阎国公中风后一直卧床……”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诺。奴才这就去传。”

三声电闪雷鸣之后,天地更静,燕晧,一袭布衣,盘腿坐在硬榻上,手里数着一串珊瑚念珠,闭目默诵着《心经》。

燕晧很小就知道,自己的性格随了母妃,目空四海,桀骜自负,却是刚者易折,强极则辱,是以,从十二三岁起,就热衷正身清心,卑以养性之道。

四时吃斋参经,日省月修,无一刻敢怠惰。

可,到底六根不净,虚有其表,始终不得其法。

被燕暄软禁的这一个多月,他突觉,对佛法自然的领悟力飞进,对经文也有了自己的文思和洞察,好几次冥想入定后,还真体味到几分他们所说的,那种脱胎换骨,超然世外的醍醐快乐。

可今天,无论他怎么沉心静气,调整呼吸,却始终不在状态。

燕皓,慢慢睁开眼睛,捻着一颗念珠半晌没有动。连经也念不下去了。

突然,‘吱呀’一声门开,红绳断了,红豆大小的珊瑚佛珠迸散一地。

燕晧,闭着眼睛,五心朝天,端得还是那副我自岿然,神游天外的样子。

客观的说,燕晧,比燕暄要有帝王相。沈深庄严,英峻大方,即使,穿着一身棉布青衫,也难掩他的龙凤雅容。

杨建光,小心避开满地的珠子,把食盒轻轻放在了桌子上。

“王爷,用膳罢。”

平日,伺候他的两个老太监又聋又哑,神出鬼没,从未跟他说过半个字。

‘来人是谁?’

燕晧,心下一沉,紧咬着后牙,没有睁眼。

“奴才杨建光,给明王殿下请安,王爷万福金安。”

“杨主管。”

“你怎么做这副打扮?”

“隔墙有耳,奴才不方便来见殿下。”

燕晧趿鞋下榻,走到桌前。随意坐下。

“是太子派你来的?”

“回王爷话,不是陛下,也不是太子殿下派奴才来的,是您的外祖父阎国公,找到奴才,请奴才代怹转送一件东西给您的。”

杨建光,从袖口抽出一封信笺,放到桌子正中央,故意,又退了回去。

“阎国公?”

“阎国公不是中风偏瘫,一直卧病在床么?又是托何人找到杨主管的?”

燕皓,心口惊突不定,揪的头皮发麻,却还要强装镇定。

‘没听说,阎国公和杨建光有什么交际阿?’

‘是辽东?还是东宫?’

‘难道,禁军里也有阎国公的眼线?否则,他怎么敢惊动杨建光?’

‘还有,这个父王一手培植提拔的大内总管,到底是何方神圣?’

燕晧,越想疑窦越大,越想越蹊跷。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封信,还请杨主管物归原主罢。”

他知道,无论,杨建光背后是受谁指使,这封所谓的‘信’他都绝不能看。燕晧,嘴上关心着父王和王后的身体,脑子却在飞快转着。

“回王爷,陛下一直在静养斋戒中,龙体稍愈。王后娘娘和熹贵妃一切都好。”

“辽东方面可有什么消息?”

“暂时还没有。”

“名不正,则言不顺。何况,阎培雄人在京都,阎世齐还没有这么丧心病狂。”

燕晧的内心,是极其自负和矛盾的,一方面,他出身中正,位列长兄,视燕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另一方面,他又确实觊觎太子之位,结党妄行,屡屡逼宫。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杨建光!”

燕晧,突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险些没笑出声。

他站起来,围着杨建光,一圈一圈的踱步,还饶有兴味地上下打量着他。

“你这头发是假发还是染的?”

“回王爷,是假发。”

“脸上和手上的疤呢?”

“回王爷,先用鸡蛋液塑形,再用胭脂上色。”

燕晧伸手拍拍他肩膀,哈哈笑道:

“大隐于市,大智若愚。杨主使,你藏的好深阿。”

“奴才不明白殿下的意思。”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拘一格,父王真是好眼力,好城府阿。”

“别说,此时此景,本王倒与杨主使,真有几分惺惺惜惺惺了。”

杨建光,立刻跪了。

“王爷千万别这样说。奴才万死不配阿。”

燕晧,却是仰天大笑。

“当初,如果,本王能早些发现你的这重身份,今天,坐在这里的就是老四了罢。”

杨建光赶紧磕头。

“恕奴才愚钝,不明白王爷您的意思。”

“好了好了。吾也是闷得太久,难得故人来,不由想起许多往事。”

“杨生黄雀,相见恨早,相见恨早阿。”

“王爷的救命之恩,奴才九死也不敢忘。”

“今生今世,奴才愧受圣恩,身不由己,只求来生有福气能追随王爷,结草衔环,鞍前车后,为您……”

燕晧,伸脚垫在了杨建光头下。

“行了,别磕了。”

他笑着长叹一声。

“牧心者,牧天下。”

“如今想来,你确实不止一次,告诫提醒本王,智者千虑,至智不谋。是本王糊涂,咎由自取。”

“王爷,陛下也有怹的苦衷。”

“说罢,父王想要吾做什么?”

听燕晧这么说,杨建光反而犹豫了。沉默许久,才艰难开口,道:

“陛下,想借王爷的腰牌一用。”

燕晧,几不可见的点点头,伸手,摘下了自己的腰牌,和大拇指上的扳指,放进了食盒里。

“这枚扳指,是本王二十及冠那年,陛下特赏给本王的,戴了十几年,从未摘下来过。比腰牌好用。”

他背过身,不再看杨建光。

“行了,回去罢。以后有事派别人来,你就不要再来了。”

“诺。奴才记住了。”

就在他躬身倒退,一只脚已经踏出门外时。偏殿的燕晧,又突然喊住了他。

“杨建光。”

“咱俩两清了。”

杨建光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拉着门环,慢慢关紧了门。

室外,大地一片银白,天光已经大亮,偏殿却是一片青黑,只有桌上一点豆亮。燕晧,踉跄走了几步,身子一软,重重摔在了榻上。

成王败寇,求仁得仁。他死而无悔,可思及母妃和妻儿,还是不由悲从中来,疼的他哭都哭不出来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独家蜜婚:陆少的心尖宠妻

狂兵神医

明末:无限暴兵

大唐:咸鱼赘婿

军统之特工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