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吾凰安乐 >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④

闻喜诗会那天,桃源的妈妈分成两队,负责在芙蓉渡和西渡口,接待引导。赫连刘氏,则早早托人,租了四座大船楼,等在渡口,专供接送与会的女宾。

乘到芦荻洲,只见孤洲烟柳,风荷迎举间,不知什么时候,搭起了一片彩棚。绿纱垂花,曲水流觞,好不风雅。

女宾们随意就座,互相引荐,相谈甚欢。

宴前,还有桃源的舞女,为大家献舞助兴。佳人们一身绿裙黄纱,将帷帽拿作绸扇,和着丝竹管弦,清水磐音,在竹桥上翩翩起舞。

似鸟海东来,如金花迎春,风流婀娜却不艳俗,一颦一笑多情灵动,博得贵女们的满堂喝彩。

诗会只是序言,相亲才是正题。

陪夫人们,吃茶寒暄三刻,贵女们就三五结伴,款款往银雀桥去了。

桥上也搭了花棚,棚顶上还绑着诗笺、谜语,桥的两端,各摆了六张黄花梨大案,每张案上,磊着十方宝砚,笔海内插满了各式毛笔。

树与树间,还都绑着红麻线,想来,应该是展示诗画用的。

一个小丫鬟,径直朝人群走过来,端端万福道:

“奴婢青梅,见过姑娘们。”

“对面有位禹州珈山的张公子,字文昊,刚刚写了一首小令,想请诸位才女雅正,赐教。”

两个丫鬟,请众女移步欣赏。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禹州地处西南边陲,珈山深山老林,弹丸之地,张姓也不是什么大姓。故而,虽然,这位张公子的诗的意境很高,字也漂亮,却无一人喝彩。

爆了个大冷。

“这首,是墨州康南府韩公子,字延德,写的一首小作。”

“脉脉春欲深,迟迟日方午。闲闲溪桥边,寂寂桃花坞。”

“浅水潮初生,渔舟倒出浦。无奈东风狂,花落不可数。”

“我来对一首。”

一个圆脸高个子的贵女,毛遂自荐,出口成诗。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江边杏对桃花坞,何穷树对东风狂,真是绝对。”

桃源的女侍,还得赔笑附会,把两边都捧一句。

万事开头难,果然,这首诗一送过去,对岸鹿儿州的气氛,就被炒热起来。

投稿的诗词,像风吹花瓣一样,隔着银雀桥吹到了芦荻洲。

大家走上石桥,隔着一道红绳,玩起了投壶对诗,飞花猜谜,双方你来我往,扬风扢雅,俊男美女,好不养眼。

但,让赫连昱意外失望的是,那位绿裙黄纱的姑娘,并没有来。

郁闷的他,空腹喝了一肚子的冷酒,不到傍晚,就早早被小厮扶上小舟,醒酒去了。

船娘子,撑起船篙,把船划到一远离喧嚣的僻静水域。

任由客人借着酒兴,放开声音,叩舷高歌:

“大官湖畔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从荷叶深处,渐渐隐现一座小船。船头站着的那个小丫鬟,还十分眼熟……

“青果?”

小丫鬟见他注意到自己,一扭头,又掀开船帘进舱去了。

再出来时,身边,竟然多了一位戴着纱帽的年轻女子。

“青,青……”

赫连昱,还以为自己酒眼惺忪,认错了人。

“不,不知姑娘在此游湖赏花,实在唐突,还请姑娘恕罪!”

“恕罪!”

说罢,解开船边的备用的竹篙,就要帮船娘划船。

“四公子!公子,您别走阿!”

“哎呀!奴婢是青果呀!”

小青果,急的就跳水差游过来了。

“望月楼!绿裙黄纱!”

“绿裙子!”

赫连昱闻言,当时便呆住了。

“望月楼?!”

“姑娘……”

“齐大非偶,不敢高攀贵德。小女今天来,就是想当面谢过二夫人和探花郎的厚爱。”

“从此各安天命,永不想见。”

“我家祖训!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探花郎少有奇才,前途无量,可以不拘小节,但小女父母早逝,寄人篱下……”

“惟愿四公子身体康健,平步青云。和有情人早成眷属。”

那日,银雀桥同年诗会后,京都各府的夫人们,便紧锣密鼓的,帮儿女们问名相看起来。

老话说的好,‘娶妇容易择婿难’,歪瓜裂枣的衣冠禽兽满街跑,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可不好找。

一时间,门庭赫奕,壁垒森严的赫连大将军府,竟成了全京都的媒婆的根据地,成天介的迎来送往,车马填门。

一家男百家求!蔚为壮观是闻所未闻!

赫连烨毕竟年逾古稀,实在禁不起这么闹腾,第三天,就打好铺盖卷,搬到通州大营去住了。

赫连家的孙辈儿,成年的有十个男孩儿,九个女孩儿,孙女们已经都出嫁或订婚了,孙子们,还都大龄单身,名草没主呢。

老二赫连睿,大夫人刘氏的嫡次子;老三赫连敦,四夫人秦氏的庶长子,二人现在禁军御前,带刀行走,颇得陛下和太子信任,上月从辽东回来,刚刚订婚。

老四赫连昱,二夫人梁氏的独子,新科探花,仕途无量;

老五赫连墨,高三夫人的庶长子,也是三房唯一的儿子,现在辽东他四叔赫连钰麾下,任东阳关六品昭威校尉;

老七赫连洵,秦四夫人的嫡二子,老八赫连徵是四夫人的庶三子,今年刚得了贡生,也是天资不凡,一表人才;

四夫人还有一个嫡四子,赫连棣,排行十五,虽然文疏武怠,天资平平,却十分爱好园艺和农桑,还会驯马,是个有些特立独行,但十分孝顺忠厚的好孩子;

老十赫连嵩,五夫人李氏的独子,现同老十三赫连缙,七夫人林氏的独子(赫连小小的哥哥),在通州骁骑营,他七叔赫连锟麾下效力,这一批,刚一齐进了个从七品致果校尉;

老十四赫连聪,六夫人乐正氏之子,男生女相,才高气清,十六岁就考中上了秀才,还会说歌布语,前程远大,后生可畏;

择婿看院,买猪看圈。

赫连大将军府这样的亲家,可不好找。

“这位穆姑娘,出身徽州宁安的穆氏,在夏朝时,也算得上乌衣门第,诗书传家。穆父,穆维民年轻时,更是少有诗名,名噪一时的江南俊才。”

“只因,怹性格豪放,狂诞不羁,这才履试不第,仕途不顺。”

“后来,穆母因病早逝,穆父相思成疾,一把火烧了书房,剃度出家了。四年前,也去世了。”

赫连刘氏,顿了顿,才继道:

“穆姑娘此行上京,是来拜访翰林大学士杨经纬,求怹念在和穆父的往日情义上,帮她两个弟弟,写封推荐信……”

“好送弟弟,进地方书院学习的。”

老太太听完,重重叹气,点点头。

“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难为她小小年纪,就要撑起一个家阿。”

大夫人,赶紧帮侄子说好话。

“媳妇陪他二婶儿,去翰林府时,倒也面对面的,和这位穆姑娘聊过两句。”

“她虽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却也跟在穆父身边,读了很多书,气质清高,谈吐不俗,不是看到她那双手……”

“倒,倒真看不出来,小姑娘的身世竟然这么坎坷。”

“而且,媳妇想,她若没有几分真才华,翰林夫人,也不会冒冒失失,带她来诗会,给三姑娘和五姑娘当军师了。”

“老二媳妇怎么说呢?”

“梁氏为人,母亲是了解的。只要昱哥儿同意,她无不应。”

王氏,揉揉太阳穴。

“这样,就都说的通了。”

“起初,我还纳闷,哪家大家闺秀?怎么?”

“她是怎么,避开那么多妈妈和丫鬟的视线,一个人,偷偷摸到前院,爬到那么高的楼上的?还倚窗卖呆,冲路上男子暗送秋波。”

“原来,是个没爹没妈的野丫头。”

“你俩就没问问她,为什么不打一声招呼,偷偷登我们家的望月楼么?”

“媳妇问了。”

“可,那姑娘说,她也是……”

“她在更衣轩,听那些人嚼舌头,说,说赫连家的九姑娘是个假小子,十分标新立异,从来不喜欢参加这种附庸风雅的聚会。”

“这会儿,肯定躲在望月楼上,看她们笑话呢……”

“她……”

“她偷偷上楼,就是想找小小的。”

“女子无才辨是德!简直胡说八道!”

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在生这位穆姑娘的气,还是,在生那些躲在背后,造谣编排怹宝贝孙女的人的气。

赫连王氏,勃然大怒,狠狠一拍茶桌!

“不知所谓!”

吓得刘氏打个激灵。

“起初,媳妇也以为她是在撒谎。”

“但,小九儿说,杨春生告诉她,这个穆姑娘,确实来过桃源好几次,想要要求见九姑娘。画眉问她缘由,她说,自己是来找工作的。”

“可是,问她个人信息,她又什么都不肯说。非要等见到小小再说话。”

“画眉见这女子颇有美貌,却来历不明,说话也是云里雾里,神神秘秘的,还以为她和那个……”

“那个狐媚子一样,是来寻衅闹事的。便给她下了逐客令。还让杨春生吩咐门房,不许再给她开门了。”

“媳妇想……”

刘氏,白着一张脸,根本不敢看婆婆的眼睛。

“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她可能确实没有说谎。”

“今天,是昱哥儿求你来当说客的么?”

“媳妇不敢骗母亲。”

“这样离经叛道,又性格古怪的女子,当妾她都不配!”

“你回去告诉昱哥儿,让他死了这条色心,只要我老太太还有一口气,他就休想再见那女子!”

“王妈妈,你这就去前院找双全,给杨翰林府上下拜帖,就说,我想他家太夫人了。”

“诺。奴婢这就安排。”

赫家的祖祠里,供的最多的就是两种鬼,风流鬼和短命鬼。不是这样天女散花,四处开枝,早在大夏朝,他赫连家就被连根拔起,夷族灭姓了。

哪里,还看得到今日这番盛景?

王氏,一个人站在祖祠的檐廊下,看着香案上,纵横捭阖,密密麻麻的牌位。冷笑着湿了眼眶。

怹突然想起五儿媳,李氏,年轻时写下的一首诗: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写的真好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独家蜜婚:陆少的心尖宠妻

明末:无限暴兵

隋唐∶开局获得八万斤神力

大唐:奸臣聊天群

狂兵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