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当晚,董卓回想白天的事,越发觉得刘辩软弱无能,无帝王威仪;刘协聪慧伶俐、举止端庄,有王者风范。他又想到了董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直扶养刘协,与刘协感情至深,而自己与太皇太后同姓同宗。刘辩的母亲何太后的哥哥,国舅,大将军何进虽死,却残余众多朋党,与他是潜在的威胁。
他虽在生前召自己入宫勤王,自己与他之前未有深交,如果他没死,董卓成功助他勤王,想必自己只是得到一些赏赐,终究不能与他平起平坐,而他董卓是何人?会甘于如此吗?那样,他一定也会暗结朋党,与他们一起诛杀何进,废太后与皇帝,立陈留王为帝。现在何进既死,宫中大乱未稳,何进朋党不如何进,何不赶快铲除异己,废刘辩,立刘协为帝?如此得拥立之功,能提高自己的威望,自己得太皇太后一派支持,也好在朝中掌权。
几天后,早朝。
刘辩上殿坐定,百官朝拜之时,董卓忽步上高台,径直走向刘辩,朝堂之上现出几名士兵。董卓示意,逼何太后下诏,宦官宣旨,废刘辩为弘农王,刘协为帝,董卓为丞相。刘辩与刘协惊愕无言,群臣亦无人敢反对。太傅袁隗早与董卓商议好,刘辩看到他走来,解下了自己身上佩戴的玺绶,进奉刘协,刘协看向刘辩,刘辩环顾四周,大臣噤若寒蝉,刘辩悲极欲哭无泪,刘协深吸一囗气,汉室将倾,皇室,政权更替,如此无常。
刘辩想到父王在位时的末年,民间的一首童谣: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茫。
突然醒悟,此童谣已应验,他不再是史侯,董卓已保护自己与弟弟上了北茫山,回到宫中。而弟弟,也不再是渤海王或是陈留王,他将要成为,汉朝的皇帝,这乱世的皇帝。
“殿下。”袁隗叫道,唤回了沉思中的刘辩,扶刘辩下殿,刘辩向高坐皇位的北面的刘协再拜,泪水横流,“臣,弘农王刘辩,拜见陛下。”
“平身。”刘协望着哥哥,目光晶莹。
一年后,许多各地县令、太守、郡守相继起兵,讨伐董卓,董卓害怕他们拥立废帝刘辩继位,心中暗生阴谋。
刘辩被他请上高阁,“丞相,请本王来此,何意?”
“今日天气晴好,此处风光绮丽,臣请弘农王,与妻妾宴饮,也让臣聊表歉意。臣,告退,殿下请饮此酒,诚祝尽欢。李儒,留下侍奉。”董卓答道,李儒应奉。
“如此,有劳丞相。”刘辩笑道,自知董卓心意。
回府路上,董卓想:这弘农王,也不是如此软弱,如果当初见我第一面时,如此对答,我也可不必废了他。杀尽异己,朝中何人敢反?也无有如今的叛乱。而一但选择了,便无以改变。
刘辩对妻子唐姬说“ 孤知道,此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 殿下,此酒……不!我要随你而去”
“爱卿,这是孤的事,孤死了,你且无忧,你年华如此美好,不必为孤陨命。这是孤的遗愿,愿君莫违。”
“你且为孤而舞,最后一次。”
“喏。”唐姬含泪起身。
编钟阵阵,管弦为伴,唐姬在乐曲中起舞,含泪悲歌。刘辩欣赏着 ,仿佛临到了死,反而无畏了。李儒监视着这个少年的举动。
“兄长!”刘协忽然闯了进来,李儒一震,拜见刘协,唐姬的歌舞戛然而止。
“陛下?”刘辩望着刘协。
“兄长,你……”
“弟弟,我已饮下毒酒,将不久于人世了。”
“不!不!哥哥,你不能死!我当上这个皇帝已经一年了,宫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终日如同一个傀儡,徒坐高位,却又无人敢亲近。今日来看望你,听说你在此,你却……”刘协已哽咽无言。
“弟弟,不必为我悲伤。人终有一死,不是吗?我知道,父王死后,这宫里发生的一切。我知道,蹇硕与舅舅,舅舅与宦官,董卓与舅舅朋党的明争暗斗。宫中的权斗,宫外的流离,混乱的人世,无尽无息。哥哥想着,我应该感谢你,这一年,我虽提心吊胆,却又分外轻松。我更愧对你,痛恨我自己,我当初的懦弱,害你成为傀儡。你我的命运,为之改写,你,将代我经历,本是我该经历的,一切。”
刘协看着刘辩在怀中死去,泪不成声,良久说道:“哥哥,不要愧疚,我代你,做这乱世的皇帝,守这大汉山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