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主考官即将失去耐心,要宣布取消陆蘅考试资格的千钧一发之际,陆蘅终于从那个塞满了杂物的旧帆布包最底层,摸出了那个用油纸包裹的、硬硬方方的物件!
她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用微微颤抖的手指,极其轻柔地、一层一层地剥开了那早已发黄发脆的油纸。
里面露出的,并非她想象中的金属牌或者硬卡片,而是一张同样已经泛黄、折叠得整整齐齐、但保存相对完好的……纸质卡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份印制精美的证明文件!
文件的抬头,是用一种极具时代特色的、从右至左排列的繁体字赫然写着——
“中华民国北平特别市刀具特许执照”!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一股巨大的、劫后余生般的狂喜瞬间冲散了陆蘅心中所有的恐惧和绝望!她几乎要落下泪来!这不仅仅是一张执照,这简直是她的救命稻草!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缓缓站起身,将这张脆弱却又重若千钧的纸质执照,小心翼翼地、郑重地展现在了几位考官面前。
整个原本有些嘈杂的考场,在看到这张执照的瞬间,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张突兀出现的、散发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古董”文件上。
那几个从右至左排列的、笔画繁复的繁体字,以及上面略显模糊却依然清晰可辨的红色印章,无声地诉说着这把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七星刀,其来历绝不简单。执照上不仅用工整的毛笔小楷详细记录了这把被命名为“七星宝刀”的尺寸、重量,更在材质一栏赫然标注着——“天外陨铁混合精钢秘法锻造”!这几个字让在场所有略懂冶金或刀具的人都暗自心惊!旁边还记录着锻造匠人的名号——陆宝善(陆蘅认得,这是陆家一位以锻刀技艺闻名于清末民初的先祖),以及最初持有人的姓名和籍贯。
执照的下方,则清晰地盖有当年还称为“北平特别市”的市政府和警察局的红色骑缝印章,以及一个钢印编号,证明了其在当时官方登记备案的合法性。而最让陆蘅感到心头一震的是,在执照的“现持有人”一栏,签着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陆云起!正是原主那位同样是厨师、却在她幼年时便因“意外”英年早逝的父亲!
“这……这是民国时期的刀具执照?!”那位头发花白、见多识广的主考官,显然是被这份突如其来的“古董证据”给镇住了。他小心翼翼地戴上老花镜,凑近了,几乎是屏住呼吸,仔仔细细地辨认着执照上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印章,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严肃和不耐烦,逐渐转变为难以置信的惊讶,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敬畏?
“是的,主考官。”陆蘅微微颔首,语气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和镇定,“这把刀,连同这份执照,都是家父陆云起的遗物。家父生前曾提及,此刀乃祖上传承之物,因其材质特殊,恐引误会,故在当年那个特殊时期,特意去官方办理了这份执照,以证明其来历清白、持有合法,并非什么管制的凶器。”
她的话半真半假。执照是真的,刀是祖传的也没错,父亲的名字也对得上。但她巧妙地隐去了陆家御厨的显赫身份,以及七星刀与那口同样神秘的青铜甗之间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联系。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陌生时代,多保留一分底牌,就多一分安全的保障。
主考官拿着那张薄薄的、仿佛一碰就要碎裂的执照,反复看了几遍,又拿起那把暗沉古朴的七星刀,仔细端详着刀身上那些如同星辰般流动的细微光点,眼神变得异常复杂。他显然明白,一把拥有民国时期官方特许执照、并且材质被标注为极其罕见的“天外陨铁”的古刀,其价值和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普通厨具的范畴。至于那个现代金属探测器为何会发出刺耳的警报,很可能真的就像陆蘅所说的那样,是仪器对这种极其特殊的、甚至可能带有某种未知能量场的古老金属产生了“误判”。
“既然有此铁证,看来……确实是我们孟浪了。”主考官沉吟片刻,终于缓缓开口,语气也比之前缓和了许多。他看了一眼旁边那个脸色有些尴尬和不甘的年轻监考员,又看了看陆蘅,最终做出了一个折衷的决定。
“按照考场规定,使用可能对现代精密仪器产生干扰的特殊工具,确实有所不妥。但是,”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对人才的爱惜和对历史的尊重,“考虑到这把刀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它对你的特殊意义,也考虑到你前面几个环节的考核成绩确实非常优异,展现了远超同龄人的扎实功底和过人天赋……”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陆蘅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上:“这样吧,老夫做主,破例一次。接下来的冷盘雕刻环节,你可以继续使用这把七星刀。但是,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我们会安排一位资深考官在旁边全程监督你的操作。同时,考试结束后,这把刀和这份珍贵的执照,我们仍然需要暂时保管,由我们餐饮行业协会委托相关的历史文物和金属冶金方面的专家,进行一次专业、细致的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原物奉还。小姑娘,你可有异议?”
暂时保管?还要送去鉴定?
陆蘅心中再次一紧。她本能地不想让七星刀离开自己的视线,更不想让那些所谓的“专家”过多地探究它的秘密。谁知道这些“专家”背后站着谁?谁又能保证鉴定过程中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或者……被动手脚?
但她也明白,眼下这种情况,主考官能做出这样的让步,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至少,她的考试资格保住了,也能在最关键的环节,继续使用这把与她心意相通、威力无穷的宝刀。如果再坚持反对,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引起更大的怀疑和麻烦。
“学生没有异议。”陆蘅压下心中的不安,再次恭敬地回答,语气诚恳,“多谢主考官体谅,也感谢各位考官给予的机会。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望。”
一场眼看就要将她淘汰出局的风波,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那个年轻的监考员虽然一百个不情愿,觉得主考官太过“纵容”,但在权威面前,也只能悻悻地闭上了嘴,退到一边,只是看向陆蘅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监视和审视的意味,仿佛随时准备抓住她的任何一点“小辫子”。
陆蘅没有再理会他。她重新拿起那把失而复得的七星刀,入手微凉,那熟悉的重量和质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瞬间安定下来。她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杂念、所有担忧都暂时抛诸脑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这最后的、也是最能展现她真正实力的冷盘雕刻环节。
她选择的雕刻主题,正是前世在宫廷重大宴席上常常用来压轴、寓意国泰民安、吉祥富贵的“百鸟朝凤”。这不仅考验雕刻者精湛绝伦的刀工技法,更考验其对整体构图的把握、对食材特性的理解、以及对“意境”和“神韵”的营造能力。
只见她气定神闲,手腕轻抖,那把暗沉古朴的七星刀在她手中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灵魂,化作了一道流动的墨影,时而轻灵如羽毛拂过水面,悄无声息,于细微处勾勒神韵;时而又力沉如山岳劈开顽石,精准果决,于整体上塑造气势。
一块平平无奇、硕大滚圆的白萝卜,在她手下开始了奇迹般的蜕变。刀锋过处,萝卜皮应声而落,如同剥开璞玉般,露出底下洁白细腻、温润如玉的内芯。她并没有急于雕刻主体,而是先用刀背在萝卜表面轻轻拍打、摩挲,似乎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感受它的质地、纹理和内部的“气脉流转”。然后,她胸有成竹,眼中精光一闪,下刀如有神助!
削、切、片、剔、刻、镂……各种在前世御膳房中早已炉火纯青、甚至堪称绝技的刀法,在她手中如同行云流水般交替上演。七星刀那看似朴实无华、甚至相比现代那些锃亮锋利的合金刀具有些过时的刀刃,却拥有着难以想象的锋利、韧性和……一种奇异的“灵性”!无论是需要大刀阔斧地去除多余部分,塑造凤凰大致的轮廓和动态,还是需要细致入微地雕刻翎毛的层次、凤眼的顾盼、喙爪的细节,都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最令人惊叹的是她处理凤凰尾羽的部分。只见她以刀尖反挑,手腕以一种极其微妙、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频率高速震颤着,一片片薄如蝉翼、边缘带着天然波浪弧度、却又充满韧性、仿佛下一刻就要随风飘动的萝卜薄片,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从凤凰的主体上翻卷而出,层层叠叠,舒展飘逸,瞬间便勾勒出凤凰那华丽无比、流光溢彩、仿佛下一刻就要迎着朝阳、引吭高歌的尾羽!这手出神入化的绝活,正是陆家不传之秘“飞凤还巢”刀法中的巅峰技艺!引得旁边那位一直负责“加强监督”的资深考官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激赏!
凤凰的主体很快便雕刻完成,那昂首挺立的姿态,那睥睨众生的眼神,那舒展华丽、仿佛燃烧着火焰的翎羽,无不栩栩如生,气韵非凡,仿佛下一刻就要引颈长鸣,冲破这尘世的束缚,翱翔于九天之上!
接着,她又拿起几根颜色鲜艳的胡萝卜、翠绿的青笋、以及一些其他的瓜果辅料(比如用红心火龙果雕刻的牡丹,用黄瓜皮雕刻的翠竹等)。七星刀再次在她腕底翻转飞舞,如同最灵巧、最富有创造力的画笔。很快,一只只形态各异、眼神灵动的小鸟便出现在了操作台上。有的低头梳理羽毛,显得娇憨可爱;有的交颈窃窃私语,充满了脉脉温情;有的振翅欲飞,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有的回眸顾盼,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灵动……每一只都雕刻得惟妙惟肖,充满了生机和趣味,与中间那只高贵华丽、仪态万方的凤凰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繁复精美、寓意吉祥的“百鸟朝凤图”。
她的刀法,完美地融合了前世宫廷雕工的极致细腻和繁复技巧,又带着一丝从《天厨食经》中领悟到的、顺应食材自然纹理、道法自然的写意洒脱。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无可挑剔;整体造型更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东方美学神韵。
当最终的成品被她小心翼翼地、如同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般,摆放在一个洁白的、带有暗金花纹的大瓷盘中,再用一些焯烫过的、如同翡翠般碧绿的西兰花和如同红宝石般鲜艳的圣女果,在盘边稍作点缀,最后淋上她用新鲜南瓜汁和高品质琼脂精心熬制的、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如同琥珀琉璃般的特制芡汁时……
整个考场,再次为之彻底惊艳!彻底沸腾!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幅巧夺天工、美轮美奂、几乎不似人间之物的食品雕刻作品所深深震撼!那已经不仅仅是一道冷盘,更是一件充满了生命力、想象力和无与伦比艺术美感的杰作!它所散发出的那种高贵、典雅、吉祥的气息,甚至让整个原本喧嚣紧张的考场都仿佛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极致的美学享受之中。
几位主考官走到近前,围着这盘“百鸟朝凤”,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惊叹、赞赏、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主考官,更是激动得连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扶了扶老花镜,围着作品转了好几圈,口中喃喃道:“好!好啊!真是太好了!这等技艺!这等构思!这等意境!老夫……老夫已经有几十年,不,是这辈子都没见到过如此……如此神乎其技的雕工了!这才是真正的……真正的中华厨艺的瑰宝啊!失传了!很多东西都失传了啊!没想到……没想到今天还能有幸得见!”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眼眶甚至都有些微微发红。
毫无疑问,陆蘅以近乎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甚至可以说是碾压式的表现,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考官。
考试的最终结果,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陆蘅以总分第一的、远超第二名一大截的优异成绩,毫无争议地通过了本次厨师资格证的考核。
当主考官亲自将一本印着国徽、崭新而厚重的红色厨师资格证书交到她手中时,陆蘅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感慨。这张薄薄的证书,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资格的证明,更像是她在这个陌生时代,重新获得的“身份凭证”!是她能够挺直腰杆、光明正大地行走在阳光下的开始!是她掌握自己命运、向敌人发起反击的第一步!
考试结束后,陆蘅按照之前的约定,将那把刚刚大放异彩、吸引了无数目光的七星刀,连同那份同样珍贵无比的民国执照,一起郑重地交给了那位头发花白的主考官。
主考官接过刀和执照,仔细地用一块柔软的绒布包裹好,然后看着陆蘅,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和欣赏,但更多的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郑重的提点:“小姑娘,你叫陆蘅是吧?陆云起的女儿?你的技艺很不错,远超你的年龄,基本功更是扎实得可怕。假以时日,必定能在餐饮界闯出一番大名堂。”
“多谢主考官夸奖,学生愧不敢当。”陆蘅谦逊地回答,心中却因为对方再次准确叫出父亲的名字而微微一惊。看来这位老先生,对陆家的事情,了解得比她想象的要多得多。他不仅仅是认出了刀,甚至可能……知道更多关于陆家的往事?
“这把刀和执照,我们会尽快请历史文物和金属冶金方面的专家进行鉴定,有了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主考官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然后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压低了声音补充道,“不过,依老夫几十年的经验和直觉看,这把刀……非比寻常,水深得很呐。它既是宝物,恐怕……也是祸根。你自己往后行事,务必要多加小心,多留个心眼。有些人,有些事,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切记!切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