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6年1月1日11:59,案发后四分钟,翔凤母舰101号护卫舰,舰长室。
“怎会如此?!翎洋不仅肩负着调查木星实验失败原因的重任,在接下来的第二套手册解码工作中,他也是关键!”
得知秦翎洋被刺杀,托科震惊之下,几乎当场失态。
幸亏这是绝密推送,他的头盔护目镜已被拉下,腰环上的通讯屏蔽也已经开启。
否则,王明远和韩呈文定会当场看出破绽。
匆匆找了“回去更衣”的借口离开会议室,托科一进舰长室内的门就拍着桌子同请求和他视频的阿罗德咆哮起来——
“翎洋一向小心谨慎,这次怎会这么大意?”
“为什么要乘坐普通转运舱?为什么不呼叫VIP转运舱?”
“叫我们出行多带人,他就只带两名近卫?——他以为他是韩呈栋?”
“……”
托科虽精明,脾气却暴躁。
这段时间,一是为了和阿罗德修复关系,二是维护舰队高层团结的光辉形象,他养了性,很久都没发作了。
此时急火攻心,连珠炮般的质问脱口而出。
颇有爆炸感。
阿罗德,愣是一分钟没插上话。
.
只好等托科扬头猛灌咖啡的间隙,硬着头皮说了事件的原委。
——伍德与秦翎洋原本约定中午在体育馆比试一番,二人都不愿声张,才选择了如此低调的出行安排。
——所以事发时,伍德只带了亲卫队队长李锐,秦翎洋也仅带了自己的两名贴身近卫。
托科一听,更是心头火起!
“这两个平日都是人精,怎会如此孩子气?”
“伍德那小子不过是在气头上约架,翎洋精明,有一千个理由可以推掉!为什么非要和安迪杠上?”
托科气极,一甩手将咖啡杯子狠狠掷向回收口。
那熟悉的陶瓷撞击异化钢板的破碎声——令他有些恍惚,上一次他如此生气,怒摔咖啡杯,还是听闻儿子托尼挑起Aloha斗殴的那次。
他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收敛了怒气,开始在舰长室内转起了圈,只觉得憋回去的气在胸中打着转,无从发泄。
视频中,叉着腰的阿罗德突然转身,侧头望向对面。
“以下,是转达梅兰达指挥官的命令。‘101号护卫舰目前不能回航。这次搜寻飞翔之城的任务艰巨,韩呈文和王明远是你的左膀右臂,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让这两人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
顿了顿,阿罗德又补充道:
“这里先交给我和指挥官阁下处理……托科老兄,你还是尽快回去主持会议吧。拖久了恐怕要有人起疑。还有,小姜刚刚提醒:自即日起,舰队将官外出必须着轻甲,五名亲卫贴身护卫,另配四名宪兵暗卫随行。”
托科翻了翻眼珠。
梅兰达指挥官的确想得周到——由她下这个令,免得我为难了。
他正盘算是不是该让小文脱离编队,单独返回——如翎洋不治身亡,小文这丫头听说很记仇,定会迁怒于我们这些向她隐瞒消息的人啊……
托科摇头,叹了口气,将刚才换下的舰长制服丢入了清洁口,升起了软甲和轻甲。
——我这两天,看来也得小心谨慎些。
——娘的,谁知道那个疯子会不会对其他人下手?
.
2286年1月1日14:00,案发后两小时。
托科敲定了飞翔之城回收计划后,马上返回了舰长室,再次连线了宪兵队。
很快,一连串的后续消息传来。
秦翎洋和韩呈文也不是不谨慎的人。
同舱四位翔凤工程兵,其实是特别行动队成员假扮。
受韩呈文的指派,王明远的仨近卫,蝙蝠三兄弟,以及小文的贴身近卫,康薇薇,事发当时,已在转运舱内布下第二道防线,将六名下值的翔鹰舰参谋严密监控。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看似普通无害的送餐机器人竟能精准击杀人类。
事发突然,秦翎洋的两名贴身近卫被推开后,特别行动队的四人因距离较远,只来得及拔剑在手,未能及时救援。
若不是伍德和李锐这两个顶级搏击高手在,一脚踢飞握着破甲短剑的机械臂,并迅速削断如长矛般刺来的机械触手,即便是秦翎洋身手高超,又有双重铠甲保护,恐怕也难逃一劫。
寒意从托科心底升起。
这是一场志在必得的暗算。
秦翎洋能有一线生机,怕是多亏了身手不逊于韩呈栋的伍德出手相救。
.
准妹夫被害,伍德自责之余也红了眼,主动请求负责调查此案。他发誓不查出幕后主使,绝不罢休。
托科看向眉头紧锁的阿罗德,不由感叹道:“阿罗德老弟,伍德家的人和韩家的人在这一点上果然相似——有仇必报。安迪身上可是流着敢一炮掀翻祖传城堡的威廉·伍德的血……”
阿罗德冷笑道:“托科老兄,这事不能善了!那人自求多福吧。安迪如今一身杀气,跟他待一块儿几分钟,我就觉得浑身发凉,得吹吹暖风才能缓过来!”
.
伍德出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小姜将他以涉嫌暗杀的罪名关进了禁闭室。自己则戴上了面具,以梅兰达指挥官特勤队长康安迪的名义,带着蝙蝠三兄弟和康薇薇,与小姜的行动队展开全舰排查。
这一手很出乎几位指挥官的意料。
小姜忍不住称赞这“将计就计”的一招很高明——伍德被作为主要嫌疑人接受调查,幕后那人就可能放松警惕,可以为调查赢得一些时间。
好在102号没有跟随王明远登上101号护卫舰执行“飞翔之城”搜寻任务。
因此,姜之余第一时间便要求借调102号。
理由是,它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潜意识问询经验,可以协助特勤人员设计更精准的催眠问询方案。
有了昨夜的成功经验,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催眠问询上。
只要能确认六名参谋中是否有人发起了指令,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幕后主使。
.
然而。
针对六名参谋的催眠问询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梅兰达、阿罗德、托科和伍德都惊讶不已。
——若六人确无问题,问询应该很快结束。
——若真有问题,交代前因后果也不至于问这么久。
.
2286年1月1日15:00,案发后三小时。
托科手臂上传来一阵剧烈振动。
他扫了一眼头盔中跳出的讯息:
【康安迪上校@all:翔鹰舰六名参谋的催眠问询已结束。结果详见附件。】
托科迫不及待的展开了催眠问询的结果。
结论,却令他大失所望:
【六名参谋无人参与策划此次暗杀事件。】
.
2286年1月1日15:30,案发后三个半小时,第二次案情通报会。
主持会议的康安迪没有废话,直入主题:“首先,请姜队长介绍本次催眠问询的过程和结果。然后,我们讨论下一部行动计划。”
托科看向起身走向中央显示区中的姜之余。这位年轻人眼圈微红,唇角紧抿,勉力振作,却仍难掩眉目间的疲意。
.
姜之余负责晚会安保,一直忙到凌晨五点才回去补眠。原本十个小时的睡眠周期,七个小时就被打断。昏昏沉沉的他还未完全清醒,就被告知了噩耗:
【11:55分,秦副参谋长在转运舱中遇刺,重伤昏迷。】
原计划今天上午休整的宪兵队,再度忙碌起来。
——他们不仅要重新部署安保,也要协助特勤查案。
可是。
原本被认为是一把利器的“催眠问询”,却进行的……很不顺利。
.
“以下,是第一轮问询结果的摘要”姜之余指向催眠问询报告中,被高亮显示的结论部份。
——*——
女参谋:全程翻看“十大型男榜单”,刺杀发生时,受到惊吓而尖叫。怀疑自己在做梦而恍惚。没做出任何反应。
工程参谋 1:困倦,头盔静音已经睡着,刺杀发生后也没醒。
工程参谋 2:同样困倦,打盹,头盔没静音,女参谋尖叫后,立刻惊醒,意识到出了事,未及反应。
通讯参谋 1、2:全程沉迷讨论昨夜八卦头条,对周围毫无察觉。刺杀后震惊之下不知所措。
门口上尉参谋:忙着打游戏,刺杀发生时没第一时间察觉。之后试图上前帮忙,被拦住。
【结论】:六名参谋均未参与此次暗杀事件。
——*——
.
“浏览了第一轮问询结果后,我们认为……不能轻易放弃这条线索。”姜之余舔了舔嘴唇。其实,是他不甘心。
直觉上,他不信这六人会同刺杀毫无干系。
“所以,我们马上启动了第二轮催眠问询。这一轮的核心在于判断:这六人里,是否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成了促成事件的‘催化剂’。比如——是否有人无意间发出了触发暗杀的信号?”
托科点了点头,赞道:“嗯!小姜机敏,这样做确有必要!”
姜之余冲着托科的方向点了点头,算是对他的夸赞表示了感谢。
“所以,这一次,我请求102设计多维度问题,力图将间接参与的各种可能性也覆盖进去。这是问题清单……”
语毕,他便将一份冗长的问题列表推送到了中央显示区中。
——*——
【延展问题清单】:
事发当时:
“你是否认出转运舱中那五位无名牌标识的军官?”
“你是否曾和任何人通讯?”
“你是否察觉到舱内有人行为异常?”
“你是否注意到机器人有异常动作?”
“……”
个人好恶:
“你是否对秦副参谋长心怀不满?”
“你是否同情火星独立组织或地球优先组织?”
“平日浏览的新闻是什么内容?”
“平日玩的游戏是哪款?”
“平时下值,会否在转运舱中打瞌睡?”
“……”
突发事件:
“昨日是否和别人换班?”
“近日是否改变过作息?”
“是否临时更换了下值路线?”
“近日是否做过违背平日习惯的事?”
“……”
“……”
个人技艺:
“你改装过机器人吗?”
“你擅长格斗吗?”
“你做过黑客吗?”
“你黑入过舰队网路吗?”
个人状况:
“你是否有巨额债务?”
“……”
——*——
几十个问题,
角度越来越刁钻。
.
“可是,我们依然一无所获。”姜之余苦笑道,将第二次问询结果推送到了显示区中。
【第二次问询总结】:
——六名参谋背景清白。
——平日下值后,都是乘坐这台转运舱。是习惯路径也符合他们的作息时间表。
——舱内的行为:睡觉、浏览新闻、看八卦、玩游戏,符合日常行为模式。
【结论】:无人有受人指示、行为刻意、或临时改变生活习惯的迹象。
“所以,各位指挥官,经过两轮催眠问询,我们得出的最后结论是:这六人被卷入刺杀,实属巧合。”
.
梅兰达只听了一半,眉头就紧紧皱起。
——这份催眠问卷涵盖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本次事件所需调查范围。
阿罗德率先开了口,“怎么问这么多不相干的问题——实在过分。第一轮问询,不是已经证明他们都没有参与暗杀吗?特勤和宪兵,这是滥用职权,侵犯**!”
姜之余面容冷峻,态度恭谨,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各位指挥官,第二部分问题,全由102号问出,和本案无关的回答,它不会记录在案。这样,既尊重舰员**,也可防止我们一时疏忽,漏掉重要细节。”
“哼,阿罗德将军,你有别的好办法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又怎知哪个问题有用,哪个没用?”
虚拟会议室中的托科大手一挥,道:“依我看,安迪,小姜,你们俩尽管放手调查——无论使用什么手段——这案子必须尽快破!”
梅兰达唇角微微一抽,终究是没有发作。
伍德摘下了脑机接口,抬眸问道:“催眠问询的结果是否可靠?被问询对象会不会说谎?或遗漏细节?”
“我们采用的是最新的催眠问询技术。该技术通过挖掘被问询者的潜意识,回放最近发生的真实记忆。” 姜之余想了想,又道:“尤其是针对刚刚发生的事件,没人能在催眠状态下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因此,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这六位参谋确实没有【直接】参与这次暗杀行动。”
阿罗德指向名单,有些不满的问道:“秦副参谋长的两位亲卫也该接受催眠问询——在刺杀中毫无反应,就被送餐机器人推开,是他们的失职,这一点难道不令人怀疑吗?”
姜之余十分笃定地回答道:“秦副参谋长的两名亲卫绝对可靠——他们整日随侍秦副参谋长左右,真要下手,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
“那种情况下,他们已经尽了力。” 伍德轻叹一声——事出突然,即便是他,也避不开那两台机器人触手的强力拉扯。
他手指划过指挥台,折叠了催眠问询结果。
“有一点可以肯定——送餐机器人发动刺杀,定是收到了人类发出的攻击指令。”
“送餐机器人安全指令第一条就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人类。它们智脑中的安全锁是什么时候被屏蔽掉的?行刺时,它们行动异常精准,该是受到了暗中的操控。那人如果不在舱内,也必定可以实时监控舱内情形。”
姜之余接口道:“不错,我也认同这一点。使用送餐机器人,虽然可以出其不意,但要完成如此精准的攻击,那两台机器人的智脑无法做到。必有人在背后操控。这类机器人的机械臂长度、转动角度,以及移动范围,都严格受限。操控必须极其精确,所以,机器人必须提前到达最佳攻击角度,并在最佳时间发动攻击。”
他停顿了一下,总结道:“如果我们能找到操控这两台机器人的方法,以及幕后指令发出的途径,就可揭开刺杀的真相。”
伍德点头,“翔隼工程部闵吉安部长正在解体这两台机器人。他建议我们请教851研究所通讯部的几位专家——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新思路。小姜,你可不可以联系梁铮所长,请他派来两位专家协助调查?”
“是。康队。我马上去办。”
.
“叮咚”一声提示音响起,角落中的102号伸了个夸张的懒腰。
伍德立刻侧头。
这台高智能机器人一直静静站在那个角落里,令他脑海里闪过家族会客厅中悬挂的那幅画像——祖父安东尼身后,陈列的那套华丽精美、威风凛凛的重甲。
近来,他翻看起姐姐为他下载的那部《伍德家族史》。这部家族史,以前他从不关心——毕竟,除了姐姐,家族中从来没有人把他当回事。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不同了。
他,竟然是安东尼之孙。
——我,还要不要对伍德家族的荣誉负责任?
——还是和小文妹妹一样,选择韩家?
——又或者,干脆两不相帮?
.
伍德压住唇角的一抹笑意,心中腹诽:
——怎能抻出这么一个姿态慵懒的懒腰?像极了它在斗舞大赛中扮演的那只刚刚睡醒的金毛猴子。
——亏它平日里人模人样。王明远大表哥,看来很是纵容他的这位机器人近卫。
他不由放缓了声音,温声询问道:“中尉,逆向推演结果出来了?”
102号似乎对收到他这样的反应有些惊讶。
它微微一愣,立刻快步来到他身边,站得笔直,敬了一个标准军礼后,才一本正经地开口作答;“是的,康队,结果我已经推送您的手臂终端,请过目。”
对于这位新上司,102号也很好奇.
比起豪爽直率的王明远,
亲切但狡猾的秦翎洋,
伍德扮演的康安迪给它的感觉是:
礼貌的疏离。
.
2286年1月1日18:00,伍德主持的第三次案情通报会召开。
虚拟会议室的全息投影区中,无数道蓝光汇聚,谋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被沿时间轴逐帧还原。
“102,这是你的分析结果吗?”阿罗德抱臂胸前,好奇地上下打量起站在中央显示区中的102号。
“是的。根据康队长的调查结果和姜队长的催眠问讯记录,我构建了一个【逆向推演】模型。”102号平静应对,举手投足之间,竟然透着一丝秦翎洋的冷峻。“我首先假设,在场15人,个个都可能参与策划这次暗杀。然后,我推演他们都会如何采取行动……”
将15个时间树展开,它解释道:“我以舱内15个人在暗杀现场所处位置为起点,从时间维度倒推回去,枚举暗杀秦副参谋长时他们可能采取的方法,估算出每个方法如果要实施,可能有哪些步骤。这些步骤如果要消去痕迹,又要如何先行布置……”
“……最后,跟据这15个场景中的每一分支的可行性找到执行暗杀计划的最优路径。”
“据此,我对15个嫌疑人最可能使用的手段进行了排查。”
.
102话音落下。
虚拟会议室中,静得落针可闻。
伍德和姜之余一脸平静。
梅兰达的眉梢微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
她其实非常想对这位机器人说一句:“请展示结论——说重点。”
新年的第一天。
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处理秦翎洋遇刺案。
然后,851研究所的几十名专家们聚在指挥官会议室中,热火朝天地争论了两个小时。
从“平安之城采取何种骨架承压结构为好?”到“千年级的太空城该采用何种自循环系统?”
——太空力场架构,建筑学,生态学,……,各种术语乱飞,至今还在她的脑海里翻腾不休。
“102号的报告内容,看来也很烧脑。”梅兰达心中暗暗叹息——这起暗杀,事关重大。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
她压下不由自主泛起的厌倦,终是什么也没说。
.
托科和阿罗德,同样听得一头雾水。
看到梅兰达没吱声,阿罗德也只能在心里嘀咕了两句:
——这个102号,明远到底怎么调教的?怎么不说人话?
——还有!伍德老弟,你和那个小姜那副“我们懂”的表情,看得人牙痒痒。
他侧眼瞄向托科——啧,是一张“我不懂”的懵懂脸。我打赌,他下一秒就要……
果然。
托科烦躁不安地从指挥椅中站起,指向显示区,道:“小家伙,你倒是先说说,什么是【逆向推演】?好歹先举个例子——那乱七八糟的树状图,看一眼,就让人头皮发麻!”
.
这一章,又是我最喜欢的技术炫耀了。
其实,催眠问询,从人类的潜意识中寻找蛛丝马迹,应该是非常有可能的破案方法。
只不过,如果人类开始没有办法守住自己头脑中的秘密,那整个文明将走向何方?[问号]
哎。
这部书快完结了,不打算涉及这个颇为深奥的主题了——准备留给这部书的后传中探讨。
目前的计划是:
先写一本50万左右的偏言情的前传《我的末日女友》讲讲在零号飞船上,真正发生了什么——和韩呈栋故事会上的胡编乱造有不同哦。
——让自己歇息半年,再写这部的大长篇后传。
初步打算是写人类如何成为一个跨星际文明的过程。
也是群像文——主角们吗,就是学院舰上那一代人的故事了。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2章 第 37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