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面跑出来一个同学,陈礼安下意识将孟辞往自己这边带了下,两个人才没有撞到。
看到男生握着女生的手腕,站在门口的姜海眼神暗淡几分,“陈礼安。”
“小心点,差点撞到了。”
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提醒,没有特别针对她,就是当作一个普通的班级同学。
他这平淡的语气,却莫名将她定在那里,动弹不得,姜海转过身,看着陈礼安拉着孟辞进了教室。
“陈礼安。”孟辞提醒。
他看向自己的手,忽然想起来似地松开,“哦,抱歉,忘记是在班级。”
暑假那会儿,碰上稍微凉快点的天气,两人有时候去山上玩,孟辞一点运动细胞都没有,大部分路程都是陈礼安拉着她上去。
一来二去的,两人都习惯了这种肢体接触。
语气听起来可没什么抱歉的意思,孟辞其实不介意,只是不能应对别人打量的目光,就像现在,她点了下头,“嗯。”
陈礼安想到什么,“等到春天来的时候,又可以爬山了,不知道我们之前种的那棵树怎么样了。”
孟辞:“希望今年别太冷,不然要冻掉了。”
“是啊,它还是个小树苗。”
钱途提着两袋包子进来,“你们在聊什么,要描什么,老师刚布置的作业吗?”他看着两人相视一笑,更加摸不着头脑,“怎么感觉你们两个有这么多秘密。”
“既然都说了是秘密,那肯定不能和你说啊。”陈礼安往自己的座位上走,黑色书包单肩挎着,步伐看着有些散漫,其实是起早了,困。
“好哇,现在什么时期,你这是在‘顶风作案’知道吗?”
钱途嘴里塞了口包子,话说不清楚,那个案字的发音发成了爱字,把后面正在补作业的同学吓了一大跳,
“…一大早就聊这么刺激的话题啊。”
即便空耳听错,陈礼安倒是面不改色,只是略显无语的看了下钱途,“先把你饭吃完再说,都是味。”
他随手开了窗户。
靠窗的同学,“冷啊,礼哥。”
陈礼安拍拍男生的肩膀,“醒醒神。”
话是这么说,他又睡了一个早自习,以前许班在教室外看陈礼安趴在桌子上还会大老远的绕过来敲他的桌子,可自从陈礼安几乎每次大考都拿第一后,情况就变成了这样:
看见班主任过来,陈礼安旁边的同学更加提高了嗓音背书,
许班听那大白嗓,又不忍打击他的上进心,尽量让语气听的柔和,“咱稍微降低点音量,别打扰到同桌休息。”
想求鼓励的同学:???
陈礼安翻了个身,一抬眼看见班主任站在旁边,他打了个哈欠坐直身体,“老师…..”
“没事没事,我就来看看,你接着睡。”
陈礼安笑了下,“那哪能,我就是稍微趴一会。”
“也不用太用功,该休息就休息。”
“好的老师。”
因为早自习犯困而被罚站在外面背书的同学看到这幅场景:“……”
“先说个事情,下周就是本学期最后一次大考,考完开家长会,希望每位同学都至少让一名家长过来。”
“许班找你有事?”
原本和朋友站在走廊聊天的陈礼安走过来,孟辞轻声关上办公室的门。
【上次家长会你家长就没来吧?就算忙,也要抽空来一位。】
【那回头我打电话问问】
孟辞转过身,“就是说了些学习上的事情。”
陈礼安看看她。
桌角的手机发出震动,孟辞抱着双膝坐在书桌前,抬眸看了眼,来电显示是班主任,她又将额头抵在胳膊上。
江纨联系方式那一栏,她填的是自己的号码。
半分钟后,手机停止震动。
开家长会那天,上半场结束学生就可以出来了,家长单独留在里面开会,孟辞蹲在走廊靠近楼梯拐角的地方系鞋带,背着的书包被人从后面不善的踢了下。
孟辞站起来,转过身。
姜海穿着一双驼色短靴,以及当下流行的草绿色羽绒服。
两人有段时间没说过话,孟辞不想纠缠,她将书包放下,拿出湿巾擦了擦上面的脚印,声音平静,“做这种事情有意思么。”
姜海抱着双臂,“你妈没来吗?”
孟辞的动作顿了下,看到女生那双黑色的眼睛,原本以为都要忘记的事又重新提出来,在奶茶店门口的那种难堪之情再一次潮水般涌来。
“是不敢来吧,毕竟要是问起来职业怎么说呢,小三?”
姜海看到她紧抿着的唇,心里莫名升腾起一股快慰之情,“你应该庆幸班上的同学不知道,不然他们怎么看你,陈礼安还会天天和你在一起吗?”
孟辞握着书包带的手攥紧。
关于姜程明和江纨的事情,孟辞确实不怎么清楚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但绝对不是像姜海说的那样不堪,毕竟按照姜海的性格,要是真是那样,班级早就传遍了。
孟辞不想和她争辩什么,顺着她的话反问,“难道有个出轨的叔叔是件很值得光荣的事情么?”
果然,这话一开口,姜海脸色瞬间变了,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孟辞甩开她的手,眼神冷冷盯着对方,“是想让我现在回教室站在讲台上说吗?”
毕竟当这么久的同学加上对姜程明的了解,孟辞知道他们才是最要面子的人,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一点污迹。
关于姜程明和江纨的事情,姜海其实从父母那里以及平时的相处中多少了解一些。
姜程明年轻时接手家里公司那会儿,确实有过一段短暂的合约之婚,但和女方没过多久就离婚了,连孩子也没有,这么多年一直单身。
他也没往家里带过什么女朋友,以前逢年过节在饭桌上倒是听过爷爷奶奶说过好几次这件事。
直到前年江纨的出现,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她能看出来叔叔是很喜欢这个女人,爸妈说都已经领证,只是迫于爷爷奶奶的压力没有办婚礼。
要是不喜欢,也不会带她见家长。
但孟辞并不知道这些,直到出了教学楼,心脏还是像被人用手捏紧了一样,她停下脚步,胸口剧烈起伏,有些呼吸不过来,握着校园卡的手指都在微微发颤。
有人拍了拍她左边的肩膀,孟辞转身,没看到人,陈礼安从右边出现,在她面前打了个响指。
缺氧的大脑灌进空气。
对上孟辞疑惑的目光,他笑了笑,将她书包往上提了下,“不是说要一起买围巾手套。”
“你不用等阿姨吗?”
她想起在教室看到的那个漂亮女人。
“那边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在外面闲着也是闲着。”
校外的文创店里,
“这条怎么样,摸着挺软的,你要不试试?”
孟辞:“你喜欢什么样的?”
“我都可以。”
旁边的纸牌上的促销活动写着同款第二条半价,陈礼安看到像是随口一提,“要不咱俩买同款好了,便宜点。”
他低头,手指在围巾上无规律的画着圈。
“嗯。”
看中了一条围巾,但是另一个颜色的破了,老板说这款下周有货,问能不能等等,要不然再挑挑别的。
陈礼安看她。
两人决定下周再过来买。
“到时候给我们留着啊,就这种。”
“好好,放心,肯定给你俩留着。”
寒冷的街头,天空灰白色的云彩,走到公交站台,有人把手放在了她的脑袋上,孟辞抬头。
从店里出来安静了一路。
陈礼安看着她,“你一直心不在焉的。”
是枝头落下来的寒冰,顺着领口滑下去砸到身体上,孟辞想到上午家长会,在走廊休息的时候,漂亮优雅的女人亲昵的挽住他的胳膊,和周围围着的家长谈笑风生,
“……”
“那是陈礼安妈妈吧,好年轻啊。”
“怪不得陈礼安皮肤这么好,原来是因为阿姨这么白。”
“啊啊啊四舍五入我这是见家长了吗?”
“……”
无论在什么场合,他总是被人群簇拥着,似乎做什么都很轻易,包括一些她不可及的情感。
看到男生的目光,他早看穿她的心事,却忍一路没提,
姜海的话没由来在耳边响起,
是同情,还是…..
孟辞看着他,语气很轻,“陈礼安?”
“嗯?”
天色转暗,厚厚的云层遮住本来就没多少光亮的太阳。
孟辞脚尖在地上轻轻踢了踢,“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很不好。”
他静静看着她。
周围如结了层冰。
她庆幸自己问的不是那一句。
清脆的啪嗒一声,口袋里掉出来一张卡在地上,暂时打碎了这沉默。
“卡又掉了。”孟辞捡起来。
“你等一下。”
男生朝身后的小店跑去。
没一会,她看见他走到前台,付完钱往这边看了眼,然后低头拿了桌上的笔,不知道是在签名还是写什么东西。
刚刚他没有回答,孟辞告诉自己就当没说过。
“这是什么?”
陈礼安将卡套从头上往她脖子上一挂,“可能你以后丢卡的次数真的有望超过钱途,把校园卡放在里面,戴上这个就不会再掉了。”
透明的塑胶壳里,封面是某个卡通人物,孟辞弯唇笑了下,“好幼稚,这是小孩子带的吧。”
“谁让你总丢。”
可能是临近放假,右边站台站着两个穿着校服的同学,女生把头靠在男生肩膀上,暧昧气氛在这片小空间蔓延开。
陈礼安看了眼,单手插着兜,站在孟辞和他们中间。
孟辞看向别处,脸色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听到身后人轻轻笑了声。
她微窘,回头看他,
男生已经收起笑,“公交车好像要来了。”
他捏了捏自己的耳垂,有些发烫。
公交车来,孟辞上去刷卡,陈礼安在车窗外挥手,“下周见。”
~
回到家在房间里写作业,有人敲门,这个时间按理来说没有什么事情,孟辞打开门,看见是徐阿姨,
“怎么了?”
“一会下来吃饭,太太先生都在。”
“一起吃饭?”
“是。”
孟辞关上门,一般在家她很少和他们在一起吃饭,原本是上学时间原因,后来大家习惯就慢慢默认了。
江纨也从没说什么。
她去浴室洗了下脸,又重新换了套衣服。
下楼的时候,姜程明和江纨都已经在餐桌前坐着了。
孟辞轻声拉开凳子坐下。
三个人吃饭,四菜一汤,孟辞夹着离自己最近盘子里的白果吃,余光看到姜程明给江纨夹菜,西装袖口下黑色的名贵腕表不断在眼前闪现。
“你们学校升学压力大么。”江纨问。
一般江纨和她说话的时候,姜程明都只是在旁边看着,很少参与到谈话过程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她搭在腿上的手都微微发颤,孟辞思索两秒,确定不会讲错,“还行,就是听老师说今天寒假会晚放点,要补课。”
“那还挺严格的。”
“嗯。”
孟辞感受到江纨今天心情很不错,于是又试探着提到了家长会的事情,江纨喝了口汤,“是吗?班上同学的家长都去了吗?”
她不知道说全部去了江纨会不会生气,因为没有告诉她,“大部分都参加了。”
“都没听你说这件事。”
“我以为你没空。”孟辞握着筷子,急忙找补“不过老师说开学后——”
江纨看了眼姜程明,然后看向孟辞说道,“其实今晚是想跟你说件事情。”
孟辞不自觉随着这句话坐直身子,同时注意到江纨今天没化妆,她平时在家都很少素颜。
“你要不要去国外念大学?”
后来还说了什么孟辞其实都没怎么听清,像是有人忽然往脑袋里塞了团棉花,耳边一阵轰鸣,中间姜程明似乎说了句有个亲戚在国外念书,可以相互照料些。
江纨今天确实没空去参加家长会,因为她去了医院孕检。
十七岁,也是赌气的年纪,
饭菜立刻变得索然无味,很难下咽,孟辞放下汤勺,强扯出一个笑,“我喜欢英国,在那里定居也不错。”
她受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如被放逐。
陈礼安说对了,那年冬天真的特别冷,一连下了好多天的雪。
周日晚上班级群里发作业答案,有同学就说听到别班的小道消息,说学校要停课,红头文件都发了,只是还没传达下来。
孟辞拉开窗帘,院子里覆满一层厚厚的白雪。
手机叮咚一声,是通知群里班主任发的消息,说是雪下太大,校外的同学不方便上学,暂时在家自习,每天会有老师在固定时间安排网课。
回学校办转学手续,在教学楼光荣榜上看到陈礼安的照片,孟辞才忽然想起他,那天在公交站台分开,也没有再发消息。
班长通知大家有空去学校拿试卷,陈礼安下午过去的,看见许班在办公室里,他过去帮着分各科试卷,闲聊了几句。
试卷卷在一起握着,陈礼安站在办公室门口,想了一会,推开门。
许班看他又转身回来了,“试卷少拿了吗?”
“不是。”陈礼安笑了下,“老师,我就是问问,这两天孟辞来拿试卷了吗,她都是什么时候过来拿的?”
许班有些疑惑,“哎,她没和你说吗?”
陈礼安脸上的笑容淡下去,“说什么?”
“她要出国,不参加高考,好像挺急的,前两天刚来办的转学手续,我想着你应该知道,她没和你说?”
“不可能吧。”陈礼安偏头笑了下,怎么也想不到,但班主任也不可能开玩笑,“她没和我说,办完了吗?”
“还有份文件,应该过几天来拿。”
“好的,谢谢老师。”
刚走出办公室,陈礼安单手拿着手机给孟辞发消息,极快的在屏幕上扣了三个问号,发过去,对面鲜红的感叹号触目。
【您还不是对方好友,请先添加好友】
她把他删除了。
衣柜门开着,孟辞坐在地上,把不用的东西放进箱子里,铃声响起来,她挽了下耳边的发丝,看向放在床上的手机。
很少有人和她打电话。
显示人:陈礼安。
坐在床边,孟辞接通电话,“陈礼安。”
隔着话筒,这种听不出情绪的声音才最让人忐忑,“我们见一面。”
两边都是沉默。
孟辞目光落在窗台上,原本总放着书的地方已经清空,还剩桌角的那盆小多肉。
一秒、两秒、……十秒。
耳边响起嘟嘟声,陈礼安在那边把电话挂断了。
孟辞起身走到书桌前端起小盆多肉,一连多天的低温,她放在外面忘记拿进来,即便是再好养也都冻伤了。
上午雪好不容易停了会,出租车到不了学校门口,孟辞走在绿化带旁,校门口对面的店大部分都关着,马路中间的铲雪机一声接一声的响,在疏通路上的冰雪。
门口铺了防滑带,一直到大厅门口,还是很滑,她小心上了楼梯,刚进大厅,就看见坐在连椅上的陈礼安。
男生穿了件深咖色的羽绒服,长度到大腿,拉链一直拉到顶端,遮住凌厉下巴,眉眼微垂盯着前面的地面。
孟辞顿了下想继续走过去,男生察觉到什么忽然抬头,仿佛很意外的立刻从椅子上站起,目光先落到她脖子上,没有戴围巾。
对上他视线那一刻,孟辞忽然感觉很久没见到他了。
陈礼安看着她,身后的墙上贴着学校宣传标语。
孟辞从他身边经过。
他没有喊她的名字,她也没有停,上楼梯的时候,她想这大概是最后一面。
从办公室抱着档案袋出来,到大厅,陈礼安还站在原来的那个位置,不过是面向楼道出口这边站的。
陈礼安堵住她的去路,
“还去买围巾么?”
上一次分别说的话,孟辞将牛皮纸袋抱在怀里,“用不到了。”
视线落在女生抱着的东西,他装作不懂,“好久不见,别人都是拿的试卷,你这是拿的什么啊?”
“让一下,陈礼安。”
“什么意思。”
还是沉默。
与其解释那些只会更加难堪的东西,不如就这样走掉,他为什么不像那天一样,继续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别再问了,陈礼安。
是不是因为名字里带了个辞字,所以她总是在告别,孟辞从侧边过去,“再见。”
“孟辞。”
陈礼安在身后喊住她。
这一声语气和前面都不同,带着点低哑,天气太干太冷,冻得人鼻尖发酸,孟辞没想转过身,可是看到了男生一向微仰的脸庞。
如风一样自由的陈礼安,不应该困在这方风雪里。
所以就这样吧,陈礼安。
陈礼安长舒一口气,明明是笑着的,眼眶却有点泛红,他语气尽可能地显得轻松,“以后认识就当不认识,偶尔见到也不要打招呼,装作没看见直接走过去就成。”
一段感情中先说放弃的那个往往会被当做坏人。
她说过她不想当坏人,
所以他先开口。
晚自习放学路上一前一后的身影,第一次小心握住的衣角,递出来的纸巾,一闪而过的公交车,等待手机屏幕亮起的时刻;男生在阳光下奔跑,倒退时拉住的手腕,无数次喊出来对方的名字,指尖穿过她的发丝,那些相视一笑的瞬间,
最后的最后,是在教室里,他在人群中回头,仍带着笑意的眉眼。
过往吵过闹过的画面随着这些话在两人中间重映,又消散融化。
雪花又开始悄然无息的降临,女生踏入雪地中。
男生站在寒风里,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一帆风顺,孟辞。”
校园篇结束,下章开启都市生活啦[竖耳兔头][竖耳兔头][竖耳兔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第 37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