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允这臭老头。
赤水正打进边境城池,扬言要给中原换国姓,这么紧要的时候,他倒两眼一闭躲闲去了。
她皱着眉头睁开眼。
承礼正在塌前守着,手里拿着选兵册。
可怜的宣明王。
十八岁本来是畅玩闯祸的好年纪,他却要挑起国家大梁,平乱除祸,丝毫怠慢不得。
这股疾风劲草的干劲简直和他生父如出一辙。
可惜先皇去世的早,不然承礼再从太子位上沉淀几年,必能成大器。
卫平安轻叹口气,忍不住提点道。
“赤水野蛮,这一仗,鲁将军可以胜任。”
承礼见她醒了,连忙把书放下,端起热粥。
“儿臣无能,竟让母后跟着费心了。”
她笑着摇头。
新君上位,椅子还没坐热,底下有的是虎视眈眈的乱臣贼子。
如今这个局面,不是他一个人逞强就能稳住的。
但是,卫平安相信。
吾儿承礼,非!同!凡!响!
承礼若是能挑起国家大梁,她便可以做个闲散太后,不问朝政,远离腥臭的争权夺势。
她只想去江南养老。
京城的一切事情,她都不想再管了。
“哎呦,头又疼了,哀家再睡会儿。”
卫平安装模作样的钻回被窝,让他们都回去,别再担心(打扰)她。
承礼好容易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少年细嫩的额头冒出汗珠,连忙吩咐太医再给她开点补药。
“父皇已去,还望母后节哀。”
承礼思量良久,还是觉得要劝一劝母后。
他以为母亲晕倒是因为难过。
傻孩子。
先帝死了,卫平安便成了皇太后,尊贵享福的日子过不完,天底下最快活的人便是她。
王承允曾经答应卫平安,待自己去世后便放她去江南养老。
江南可是个好地方,细水暖阳,十分养人。
她早就想去了,盼了足足大半辈子。
偏偏这时,外边乌泱乌泱的人直奔宫门闯了进来。
“皇太后通敌卖国!与赤水里应外合!证据在此!”
这一句话沉若万钧,把卫平安的瞌睡虫都吓跑了。
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把杀头的罪名压在她的身上。
寝宫里气氛顿时冷了几分。
鲁将军一身蛮力,提剑进来时地板都在抖。
他身后跟着一群脸色铁青的文臣武将,看样子都是来讨个说法的。
得。
江南算是去不成了。
鲁将军气的要当场杀人,武将满脸汗珠,眉头皱成一个大大的川。
“太太太太后!亏本将军如此信任你,你你你你真的太过分了!”
他锋利的剑尖直指她的鼻子,上边还挑着一封赤水写给她的「串通信」。
“平安本是赤水血脉,如今中原皇帝驾崩,为兄甚喜,中原政局不稳,正是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中原的最好时机。”
“吾对平安日夜夙念,望平安三思,早日团聚。”
卫平安捏着信纸,笑得指尖发抖。
落款处有赤水君主亲印,还写着亲昵的落款。
“信至吾妹,卫平安。”
她的君主兄长,为了两国和平,把她丢在中原几十年,中间甚至不惜让人杀了她。
这个时候想起自己是他的亲妹妹了。
简直可笑。
很明显,这封信是在问她的意思。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的盯着她,满屋子文将武将紧紧盯着她,连一个细微表情都不错过。
卫平安顶着四面八方刀剑般的视线,平和的干笑两声。
“诸位站着不累啊,来人,全都赐座。”
屋内搬来椅子,这群大臣还是和一众万年松般杵着,无人愿坐。
他们一定觉得这次赤水来势汹汹,王承允偏偏这时候驾崩,实在太巧了。
万民敬仰的天子没准就是被她害死的。
毕竟卫平安是真的想过杀他。
只有承礼重咳一声,沉着气挡在卫太后的面前。
“母后身体孱弱,众爱卿先退下,此事来日再议。”
“赤水的兵压到哪里了?”
卫平安丝毫不惧,一扬手,把信扔进苦药汤里。
假意思念的字迹被泡成满碗散墨。
承礼微微侧过脸,见她轻笑点头,不再多话。
“赤水大军今日过境,马上就要打下边城了,对吗?”她继续说。
底下鸦鹊无声,只有鲁将军重重点头。
“鲁将军,皇帝和哀家都觉得你是最适合与赤水一战的大将。”
卫平安身体后倾,自然的将胳膊搭在侧枕上。
她胜券在握,嘴角依然上扬。
“你从前是先帝的副将,又与赤水打过,他们自然忌惮你上战场,这封信就是他们的战书,第一仗便是这离间计。”
“鲁将,你跟随先帝几十年,自然也和哀家相处不短,我们彼此都知道对方斤两。”
“赤水君主有意联合哀家不假,可若是哀家有意收信,这封信怎么会落到你的手里呢?”
一席话落,鲁将军惶恐的跪到地上。
满堂文武全不是傻子,大敌当前细想其中利弊,全都明了。
纷纷也跪了一地,冒死请罪。
“臣等惊扰太后,不敢贪生!”
鲁将最先丢了利剑,“臣愚钝冒犯,罪该万死!”
“有心领罪,不如打场漂亮的胜仗。”
卫平安披了件衣裳,她起身下榻,将利刃双手捧起,放回鲁将手里。
“哀家还是赤水郡主时,与你交过手,你是良将,不能丢了兵刃,否则便和哀家一样,成了废人了。”
卫平安的双手已经有了松松散散的皱纹,鲁将也不知何时长了满头白发。
不得不承认,他们都已不再年轻了。
鲁将眼里多了点不易察觉的泪花,他攥紧剑鞘,把头重重的压在地上,不肯起身。
卫平安明白老将惭愧,必须递个梯子,让他自己爬下去。
她轻轻侧头,昂起下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末将定不辱使命!带胜令回京!此战落败,臣自刎谢罪!”
鲁将军终于站起来,行了礼,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到门口时,鲁将的步子似乎迈不动了。
他微微转头,满载风霜的眼底渗出泪来。
“先帝已去,太后切记节哀,保重凤体。”
卫平安闻言笑笑,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无碍,将军不必挂怀。”
顷刻间,跪在地上的群臣也都跪在又大又宽的袖子上齐声宽慰道。
“太后切记节哀——”
此时此刻,卫平安才终于被巨大的孤寂感袭卷。
在给王承允办葬礼时,复杂繁琐的礼节压得她头昏脑胀,几乎没有时间难过,没有时间感受王承允真正不在身边后,她到底是什么心情。
一道道口谕,一封封奏折,一件件金丝丧服,未来储君,朝堂势力,境外威胁……
所有事像洪水般倾泻至她身上,她忙的晕头转向,到现在才缓过神。
这是王承允的葬礼。
王承允已经不在了。
卫平安苦笑两声,扶着太阳穴,深深的叹出口气。
她想流泪,但眼底干涸,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眼泪可流了。
她看向窗外,那棵大树旁,似乎王承允还会下朝后就没心没肺的去逗鸟。
不在了,他已经不在了啊。
“怎么大家都在担心哀家?哀家能有什么事呢。”
卫平安强撑着精神,再次唤众臣平身。
“等到鲁将军传回胜令,哀家便能安心去江南养老躲闲了,那是什么神仙日子,届时你们再想见哀家一面怕是也难咯。”
“快走吧,你们都是先帝在世时重视的贤臣,如今他不在了,这河山,这百姓,还有众多事情要烦劳诸位。”
“新帝登基,诸位当全力辅佐之,进忠言,讲实情,切不可将新帝束于空中楼阁,也不可纵容朝中鼠蚁丛生。”
“哀家虽身不在京,心里还是会惦念诸位的。”
也许是惦念这两个字咬的重了些,群臣额角冒出几滴冷汗,又纷纷宽慰几句,便退散了。
人都走了,卫平安终于得了清净。
眺望窗外,心里突然有几分不安。
风卷残云,落日挂在树梢。
不像是一切顺利的好天气。
1新文上架!希望全国各地的刘亦菲,天南海北的姐妹们都多多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皇帝驾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