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的小组群和班级群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同学们纷纷涌入群聊,迫不及待地添加好友,整个群里充满了热闹和喧嚣。
林晚星也不例外,她收到了来自小组和宿舍同学的好友申请。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班里的同学几乎都被她加为好友了。然而,随着好友数量的增加,她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和陆沉是如何加上好友的,甚至连是谁先添加的谁都记不清了。
加完好友后,群里变得异常活跃。大家开始互相介绍自己,分享着假期里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不断。偶尔,还会有人发几个搞笑的表情包,引得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林晚星也被这种欢快的氛围所感染,她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与大家愉快地交流着。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群里,她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友善,心情格外舒畅。
然而,正当林晚星准备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她突然想起还有作业需要完成。于是,她迅速切换到小组群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关于第一单元的预习情况。
作为小组的组长,林晚星觉得自己有责任引导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她深吸一口气,然后在群里发出了一条消息:“大家都说说自己对第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感觉吧。”这条消息简洁明了,直接切入主题,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回应。
林晚星
@全体成员语文第一单元整体预习任务,我们组负责整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三篇课文的重点。
周小胖
(表情包:熊猫瘫倒)
这么多?能不能只预习《荷塘月色》,然后假装没看见其他两篇?
刘佳
可以,然后老师会假装没看见你的期末成绩。
李思思
《荷塘月色》的意境太美了!我们应该用朱自清的笔触来写预习报告,让文字像月光一样流淌~
张明远
老师要的是知识点归纳,不是散文创作。
林晚星
分工如下:
1. 《荷塘月色》:@张明远 整理作者背景、比喻手法、情感线索
2. 《故都的秋》:@李思思 分析"清、静、悲凉"的意境体现(别写成诗)
3. 《囚绿记》:@刘佳总结象征意义和时代背景
4. 整合校对:我来负责
周小胖
我呢??
刘佳
你负责在群里发"已阅",证明自己参与了。
周小胖
(表情包:猫咪举牌"我在思考")
我可以对比三篇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如...它们都用了很多逗号?
李思思
(突然激动)
其实这三篇都在写"孤独"!《荷塘月色》是月下独处,《故都的秋》是北平的孤独,《囚绿记》是......
张明远
(打断)
《囚绿记》是抗战时期的家国情怀,和孤独没关系。
林晚星
@李思思 把"孤独"分析写在《故都的秋》部分就行,其他按原计划。
周小胖
那我能给每篇文章配表情包吗?《荷塘月色》配个月饼,《故都的秋》配个落叶......
刘佳
(截图)(已转发班主任)
林晚星
@周小胖你去查三位作家的生平轶事,要正经资料,别找"朱自清吃汉堡"这种图。
周小胖
(表情包:狗狗委屈)
上次那张"郁达夫玩手机"真的很传神啊......
李思思
我们可以在文档里加个"美学鉴赏"栏目!比如《荷塘月色》的"光与影的旋律"......
张明远
(冷漠)
预习要求第3条明确写了:"禁止擅自增加非考点内容"。
刘佳
建议把李思思的文艺细胞暂时禁言。
林晚星
明晚8点前把各自部分发群里,我统一调整格式。
周小胖
(表情包:敬礼)
保证完成任务!
(5 分钟后,林晚星的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来自小胖的私聊消息弹了出来)
“月下独处算考点吗?”
林晚星盯着这条消息,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她轻轻摇了摇头,心想:“这个小胖,还真是会开玩笑呢。”
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快地舞动着,迅速回复道:“你别幽默啦!”
发送完消息后,林晚星靠在椅背上,心情格外愉悦。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和热烈讨论,各种新奇的想法如泉涌般不断涌现。林晚星在这个充满创意的氛围中,犹如鱼得水一般,她迅速地将大家的思路整理、融合,然后运用到自己的PPT制作中。
她巧妙地运用各种图表、图片和文字,将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每一页PPT都经过精心设计,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林晚星的PPT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深入,而且在形式上也更加吸引人。最终,这份PPT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精美的设计,成功地完成了。
亲身经历,写的不好,但希望大家喜欢[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PPT的准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