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夏夜晚风未等你 > 第6章 图书馆的灯光与伦敦的雨

第6章 图书馆的灯光与伦敦的雨

四月的星华大学,香樟树的新叶已经长得浓密,阳光穿过枝叶,在图书馆三楼的窗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晚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上,面前摊着《中国现代文学史》,手边放着一杯温热的蜂蜜水——这是江驰早上帮她带的,知道她最近总熬夜整理论文资料,特意让食堂阿姨多加了半勺蜂蜜。

距离和林屿舟分手,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最开始的那几天,苏晚总是在深夜偷偷哭,看到图书馆的老位置会想起林屿舟,闻到珍珠奶茶的味道会想起林屿舟,甚至走在香樟道上,都能想起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的场景。但现在,她已经能平静地坐在这个位置上,专注地看论文,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翻江倒海。

“又在看这篇论文?”江驰拿着两本刚借的书走过来,轻轻放在苏晚对面的桌子上,“上次跟你说的那个文学竞赛,报名表我帮你拿了,放在你包里了。”

苏晚抬起头,对江驰笑了笑:“谢谢你,江驰。我昨天看了竞赛要求,觉得那篇关于‘沈从文乡土文学’的论文,或许可以改改投稿。”

“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题目。”江驰坐下来,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你对乡土文学的理解比我深,上次课堂讨论的时候,你说的那几点,连老师都点头了。”

苏晚的耳尖悄悄泛红——以前林屿舟在的时候,总是会夸她“对文字有天赋”,可那时候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依赖林屿舟的认可。现在听到江驰的肯定,她心里却多了一份踏实的底气——这底气不是来自别人的评价,而是来自这段时间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

为了摆脱失恋的情绪,苏晚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和社团工作中。她不仅要准备专业课的期中考试,还要负责中文系公众号的“春日读书分享”栏目,每天忙得连吃饭都要掐着时间。江驰总是会默默配合她的节奏:她熬夜改论文,他就帮她占好图书馆的位置,带好热乎的夜宵;她要去采访退休的老教授,他就提前帮她查好路线,准备好录音设备;她因为公众号推文的数据不好而沮丧,他就找各种有趣的文学话题,陪她一起 brainstorm 新选题。

有次苏晚因为赶推文,错过了食堂的饭点,江驰知道后,特意去学校门口的小餐馆,给她打包了一份她喜欢的番茄炒蛋盖饭。等他把饭送到苏晚宿舍楼下时,饭菜还是热的,他自己的额角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天中午的太阳特别大,从学校门口到宿舍,要走十分钟的路。

“你怎么不先自己吃啊?”苏晚接过饭盒,心里暖暖的。

“我不饿,你先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江驰笑着说,手里还拿着一瓶冰可乐,“给你买的,解解暑。”

苏晚看着江驰真诚的眼神,突然想起以前林屿舟也会给她带饭,可那时候她总觉得是理所当然;现在才明白,有人愿意把你的喜好放在心上,愿意为你多走一段路,是多么珍贵的事。

除了江驰的陪伴,学习也给了苏晚很大的力量。她在整理沈从文的资料时,看到那句“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刺痛,反而多了一份释然——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哪怕最后没能走到一起,那段回忆也会成为成长的养分。

她把这句话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她希望自己能像太阳一样,摆脱过去的阴影,活出自己的光芒。

而远在伦敦的林屿舟,此刻正站在宿舍的窗前,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距离分手已经一个月了,他退掉了回国的机票,却没能退掉心里的思念。最开始的那几天,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吃不喝,论文也没心思写,直到教授找他谈话,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可能会失去提前结束交换的资格,他才慢慢振作起来。

林屿舟开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他每天早上七点起床,去图书馆查资料,下午去听讲座,晚上留在实验室写论文,周末还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那些关于中国文学的展览。他想通过忙碌,来麻痹自己对苏晚的思念,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想起苏晚——想起她在图书馆里认真看论文的样子,想起她吃到好吃的东西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想起她生气时撅着嘴的样子。

有次林屿舟在博物馆里看到一件清代的青花瓷,上面画着江南的水乡,突然想起苏晚说过,她的家乡就是这样的水乡,夏天的时候,河边会开满荷花。他站在青花瓷前,看了很久,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他以前总说要陪苏晚回她的家乡,看她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吃她妈妈做的菜,可现在,这个约定再也无法实现了。

他拿出手机,翻到苏晚的朋友圈,却发现她已经把他拉黑了——他看不到她的动态,不知道她最近过得好不好,不知道她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好好睡觉。他只能从沈知夏偶尔发来的消息里,零星得知一些苏晚的情况:“苏晚最近好像很忙,在准备一个文学竞赛”“苏晚跟江驰走得很近,经常一起去图书馆”“苏晚好像胖了一点,气色比以前好了”。

每次看到沈知夏的消息,林屿舟心里都五味杂陈——他既为苏晚过得好而开心,又为自己没能参与她的生活而难过。他不知道,沈知夏发来的消息,其实都经过了“加工”:她故意不提苏晚为了竞赛熬夜改论文的辛苦,不提江驰只是单纯地帮助苏晚,只提他们“走得近”,就是想让林屿舟以为,苏晚已经彻底忘了他。

林屿舟也慢慢察觉到了沈知夏的不对劲。有次沈知夏发来一张苏晚和江驰一起吃饭的照片,照片里苏晚笑得很开心,沈知夏配文:“苏晚现在好像很幸福,你也别再想她了。”可林屿舟却注意到,照片的背景里,苏晚面前的餐盘里,放着她以前最不喜欢吃的香菜——他知道苏晚肯定是为了迁就江驰才没挑出来,因为江驰喜欢吃香菜。

从那以后,林屿舟就很少回复沈知夏的消息了。他开始明白,沈知夏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善良的朋友”,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他忘记苏晚,可这种“帮助”,只会让他更痛苦。

林屿舟也开始反思自己这段感情。他想起在国内的时候,他总是因为沈知夏的挑拨而误会苏晚,总是因为自己的犹豫而没能及时跟苏晚沟通,总是因为所谓的“惊喜”而隐瞒自己的想法。他终于明白,他们的分手,不是因为距离,也不是因为江驰,而是因为他自己——他不够信任苏晚,不够勇敢,不够懂得怎么去爱一个人。

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林屿舟开始把对苏晚的思念,写进自己的论文里。他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思念”主题》,在论文里,他引用了很多苏晚喜欢的诗句,比如“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来纪念他和苏晚的青春,也来提醒自己,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感情,都要学会信任和勇敢。

而苏晚,也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她的“沈从文乡土文学”论文,不仅在学校的文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还被推荐到了省级的期刊上发表。当她收到期刊编辑部的用稿通知时,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江驰。

“太好了,苏晚!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江驰比苏晚还开心,特意去学校门口的蛋糕店,买了一个小小的庆祝蛋糕。

两人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分享着蛋糕,看着窗外的香樟树,心里都充满了喜悦。苏晚看着江驰真诚的笑容,突然说:“江驰,谢谢你这段时间的陪伴,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走不出来。”

“我们是朋友啊,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江驰笑着说,眼神里带着一丝温柔,“而且我知道,你本来就很优秀,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找回自己。”

苏晚点点头,心里突然觉得,或许她和林屿舟的分手,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不是这段经历,她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可以这么坚强,这么优秀;如果不是这段经历,她可能永远都不明白,真正的感情,不是依赖和迁就,而是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

这天晚上,苏晚第一次没有熬夜,而是早早地回到了宿舍。她打开窗户,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起林屿舟给她买的那条银色手链——她虽然没有收到,但沈知夏之前发的照片里,她看到了那条手链上的月亮吊坠。她对着月亮,轻轻说了一句:“林屿舟,谢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祝你以后一切都好。”

而远在伦敦的林屿舟,也在这天晚上,完成了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他关掉电脑,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雨已经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淡淡的月亮。他想起苏晚喜欢看月亮,想起自己买的那条银色手链,心里轻轻说了一句:“晚晚,对不起,也谢谢你。祝你以后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图书馆的灯光和伦敦的月光,虽然隔着一万多公里,却都照亮了两个人的成长之路。他们曾经因为误会而分开,曾经因为思念而痛苦,但现在,他们都已经学会了放下过去,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学会了在各自的世界里,奔赴属于自己的晴朗。

苏晚不知道,几年后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编辑,会在自己策划的图书发布会上,遇到同样成为出版社编辑的林屿舟;林屿舟也不知道,几年后他会带着那条一直没送出去的银色手链,在一个夏夜晚风里,看到苏晚穿着洁白的婚纱,挽着江驰的手,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但此刻,他们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努力地生活,努力地成长。就像香樟树的叶子,每年都会落下,却又会在春天重新发芽;就像伦敦的雨,虽然会带来寒冷,却也会在雨后,出现美丽的彩虹。

成长,或许就是这样——在失去中学会珍惜,在痛苦中学会坚强,在回忆中学会释然,然后带着这些经历,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六十二年冬

狩心游戏

臣妻

貂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