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飞韶在落日谷的府邸,名为“听雨轩”,楚姝姝的府邸则是“天骄阁”,均为楚王亲自提笔所赐。
楚飞韶跪坐在桌案前,面前摊着一本珍奇异兽录,是圣女姑姑在他幼时给他的,让他每发现一种珍贵的灵草妖兽,就记录下来。
十几年间,他已经记下了上百页,编成了一本厚厚的图录。
历练途中,又见闻到许多种类的奇珍异兽,他绘画功底很好,毛笔字也端端正正,画的惟妙惟肖,旁边批注该种类名称及特性,补全下最后一页见闻“不死人”后,他放下笔,抬头,看向窗外淅淅沥沥的雨。
这场雨已经在江陵城下了半月有余,与摄政王出征时日相仿,丹城那边还没消息传回来。
“蹬蹬蹬”的脚步声踩上木质楼梯,楚姝姝神色焦急的跑了上来,浑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她三步并作两步的上前抓住楚飞韶的手臂,十分用力,急道:“皇兄,皇兄,怎么办?丹城,丹城那边。”
她急的语无伦次,楚飞韶随手取了一旁的毛巾给她擦湿漉漉的头发,“慢慢说,怎么回事?”
楚姝姝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宫里,陪伴王后,这般慌忙过来必定出了大事。
楚姝姝深吸几口气,再开口道:“我方才去拜见父王,听到急报传入,是关于丹城那边的。”
“费将军的兵马根本就没能入丹城,早就全军覆没了,丹城也早已易主,之前传入议事阁的军报是匈奴人伪造的!摄政王伯伯去支援丹城,根本就是匈奴人唱的一出空城计,就是为了瓮中之鳖,现在所有楚军都被围困在丹城内了。”
楚飞韶大惊。
“皇兄,怎么办。楚国所有精锐都跟随摄政王出征了,现在又被困在丹城,江陵城如今就像一块可口的肥肉,只剩八千护城军与三千皇宫禁军,总共也就一万多人。匈奴十六联部达十几万人!”
如果长驱直下,直入江陵,仅凭护城军与禁军,将无法抵御。如果落日谷肯出手……楚姝姝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从脑海里直接去掉,圣女姑姑不会破例的。
楚飞韶沉声问:“你父王及议事阁怎么说?”
“已经派人去丹城附近探查情况了,三千禁军也都调到了城楼,加强防御。现在正在召回周边各城池的驻军回守江陵城,北门开了,接收所有楚国子民入城避难。”
楚飞韶抿着唇,拿伞,“带我入宫。”
楚姝姝连忙点头,“跟圣女姑姑说一声吗?”
“不了。”
-
楚飞韶身份特殊,本就是楚世子,又是落日谷的首席弟子,是有资格入议事阁的。
楚王见他来,疲惫的招了招手让他入座,“又要劳烦落日谷了,圣女那脾气可轻易请不动。”
他还不知道两人是背着圣女来的,楚飞韶也不解释,在大臣身边落了座。楚姝姝挽着他的胳膊,安安静静的跪坐在一旁,她不了解国政,也就不出言插话。
大臣们并不避讳他们,又继续讨论起方才事宜。
“匈奴人十分狡猾,之前送伪军报的士兵身份核查过了,是楚军记录在册的信史。匈奴人手里有楚军俘虏。”
“收容流民必须严查,严防匈奴人混入江陵城,里应外合。”
“现在江陵城军队只剩护城军与禁军,各地驻军回防还得些时日才能到位。丹城的精锐也不能不管……”
“摄政王的身边恐有细作,以摄政王的谨慎,入丹城之前肯定会派兵前去查探,不该如此被动。”
营救丹城已经上过一次当了,他们现在也无暇抽出更多的军力,去支援摄政王。想必摄政王自己也明白自己的困境,更明白自己被困,楚国可能遭遇的处境。
他必须想办法突围,带兵回防江陵城。
这时,有一位大臣说道:“南境十三城池被淹,如今难民已尽数迁入邻城,现在我们撤回邻城驻军,涌入江陵城的流民人数会翻几倍,严查也解决不了匈奴混入的问题,还会耽误收容流民的速度,且江陵城一下子收容这么多子民入城,偷盗劫掠事件也会呈数倍增长,民怨四起对皇室不利。”
楚王苦恼的捏了捏眉心,“方爱卿有何建议?”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无论是收容安置流民、安抚百姓、驻军回防、还是摄政王在丹城突围,都需要时间。我建议先答应匈奴人的条件,拖延时间,给楚国一个喘息的机会。”
此言一出,登时有大臣拍桌道:“不可!匈奴人觊觎我皇室血脉,绝对不可!”“匈奴猖狂、用心歹毒,若被他们知道皇室血脉的秘密,那还得了!”
“匈奴人生性好战,若得了驭妖本领的加成,定会四处征战,硝烟四起,届时九州大陆岂还有安宁之日!”“更有甚者挑衅修仙门派,扰乱仙门百家。”
方爱卿不为所动,道:“诸位所言我自然都考虑到了,所以只说是拖延时间,并非真的要公主嫁去和亲。”
“如何拖延?”
“匈奴的要求是嫡系公主出嫁和亲,我们就给他一个嫡系公主,但这个公主必须有本领,敢涉险,能在危急关头自保逃脱,若逃脱不了……”
若逃脱不了,那便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哪怕是死,也不能让匈奴得到血脉的秘密。
他话虽然没有说尽,但在场的哪个猜不出?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
而楚国皇室的几位嫡系公主,只有楚姝姝有本事,其他公主们都是文弱闺秀,自小养在深宫,没吃过苦,别说自保了,稍加羞辱可能都会一死了之。万万担不起这重任的。
楚姝姝拽紧了楚飞韶的衣袖,若能为楚国解难……她鼓起勇气,道:“我自荐。”
楚飞韶当即否定,“不行。你修为尚浅,无法应对匈奴众部。”
“匈奴人狡诈,兵马众多,即使三公主修为了得,入了贼窝想逃脱也难如登天。”“且三公主毕竟是落日谷的弟子,若参与国政,会扰乱你修道之路的因果。”
众位大臣说的都在理,他们不希望三公主涉险,这毕竟是楚王最疼爱的女儿,也是大家看着长大的,楚国还没有到需要和亲来委曲求全的地步。
楚王没有表态,这个提议便不了了之了。
-
几日后,加急的军报再次传入江陵城,一封接着一封,战况时刻在变。
“匈奴人将丹城围的水泄不通,摄政王兵分三路突围,无果。”
“匈奴在丹城留了八万大军困守楚国精锐,余下十万兵马正向江陵城而来。”
“邻城的驻军已经回防国都。”
“流民的涌入超出预期,足足翻了十倍不止,城中已经乱了!”
如今的江陵城,已不复往日繁华,城楼的守卫加强了三倍不止,城外每十里地一个岗哨,城中百姓们人人自危,既要防备同胞们的抢夺劫掠,又要时刻担忧来自敌军的威胁。
整个国家,都处在极度的恐慌与混乱之中。
压垮议事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摄政王被擒,匈奴要求楚国嫁出公主、贡上千匹马万担粮,无数金银财宝,才肯放了摄政王。
打仗期间,匈奴远道而来,自带的行军粮早就消耗完了,一路全靠劫掠,最缺的就是粮食马匹。而楚国遭逢洪灾,百姓食不果腹,哪里还有余粮可以贡出?
匈奴分明是强人所难,如果楚国兵败城破,他们根本不会在乎楚国子民的生死,从没想过要接纳这些异族人。
个别老臣连日操劳,又被这一致命消息打击的不轻,悲戚不已,竟咳血了。
“楚国屹立长江以南百年,如今当真天要亡我大楚吗!”
方爱卿以头抢地,高声道:“请楚王下令,派三公主和亲,为我方拖延时间!”
和亲一事,再次提上议事阁,只是相比上次,反对之声少之又少,最后趋于沉默。
楚王头痛欲裂,难以抉择。
国难当头,每位大臣都在为了楚国的安危尽心尽力,姝姝是他的女儿,可楚国几十万百姓也是他的子民。他身为一国之君,却保不住自己的女儿。
就在这落针可闻的安静下,一道冷静的声音说:“我同意。”
楚王倏而抬头,目光复杂的看向楚飞韶。
楚飞韶握着楚姝姝的手,给予她力量,对众臣道:“姝姝和亲一事,需详细策划,若能让匈奴首领单独进城提亲最好,擒住他可换摄政王。若对方不同意,双方还可以僵持一段时间,他们深知摄政王于楚国的意义,深得民心,不敢轻易杀了。否则也不会以摄政王相要挟楚国拿出那么多兵马粮草,他们笃定摄政王值得楚国倾尽全力。”
“世子所言在理,我们定会好好利用这次和亲机会,与匈奴人谈条件。”
楚飞韶点头道:“我与姝姝虽是落日谷的弟子,但也是楚国的子民,国家有难,如何能够置身之外。既然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那我与姝姝自当身先士卒。姝姝出嫁,我会陪同,我俩定会谨遵祖训,绝不让匈奴得到皇室血脉的秘密。”
若无法逃脱,纵然一死,也会遵守。
楚姝姝握紧楚飞韶的手,眼神坚定道:“有皇兄陪我,我什么都不怕,父王,我愿意去和亲。”
-
公主和亲的消息一放出去,就引起了百姓们的愤懑。
他们楚国屹立百年,从未有过皇室嫡系外嫁外族的先例,此等委曲求全,是为国之耻辱!
楚王下令,将闹事最欢的一些人全部抓进大牢,严审是否是混入城中的匈奴细作,或者是与匈奴有所勾结的楚民,故意在城中煽风点火,引发民怨。
圣女已经知道楚氏兄妹背着她做出的决定,她无法去责备他们,有的只是无可奈何。
徒弟们长大了,有主见了,做不到置身事外,无法对楚国百姓见死不救,心中有大义,是福也是祸。
匈奴大军已经抵达江陵城外三十里地,站在城楼上远眺,可以望见那黑幽幽的庞大兵马,尤其是夜里,那营地星星点点的火光,多如繁星,几乎将江陵城半数包围。
楚国这边派去谈判的使节,要确认摄政王是否还活着,并要求呼曼单于携一队少于百人的兵马,亲自进城迎娶公主。
半日后,出使的马车孤零零的回来了,血迹从马车缝隙一路滴落,打开竹帘,所有使节与侍从的脑袋都在马车内胡乱堆积着。
第二次派出去的使节,依旧没留活口,但多了一封信,信上要求楚国三日内将公主送到城外匈奴驻军地,公主到了,给楚国半个月时间准备兵马粮草。若不到,就率军攻城。
主动与被动,瞬息万变,归根结底,还是谁的拳头大,就得听谁的。
-
傍晚,匈奴驻地议事帐篷内。
一位幕僚问道:“首领,何不留下使节活口?好歹给楚国子民一个我方仁慈的假象。若逼得太紧,恐适得其反啊。”
有人附议道:“达旦军师说得在理,我们不该做的这么绝。先假意与楚国谈判,使他们误以为自己占据了上风,且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后招,楚人狡诈,肯定只是表面上答应和亲。”
呼曼单于正拿着小旗在沙盘上琢磨战术,闻言抬头,声若洪钟,“你们在质疑我的决定?”
众人立即道不敢。
呼曼单于沉声道:“杀,自有杀的理由。”
“是因为……摄政王并不在我们手中吗?”
呼曼单于丢下手中的小旗子,直起身,他高大魁梧,气势迫人。在场幕僚及小首领们纷纷垂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摄政王乃楚国的定海神针,虽是俘虏,但值得最上等的待遇。”呼曼单于如鹰的目光扫向众人低垂的头,“若他不在我们手中,楚军怎会答应和亲?只是你们没有资格见到他罢了。”
众人诺诺不敢言。
呼曼单于冷声道:“楚国子民于我们来说,是死是活无关痛痒,我们不需要对他们仁慈,也不需要他们臣服。我们的目标不是楚国,而是楚国皇室的血脉之谜。试想一下,若我匈奴人人都可驭妖作战……”
谁还在乎一个楚国?他们将征服的,是九州大陆!
-
结束议事,呼曼单于提着烤肉,回到自己的主账。里面有个中年男子,负手而立,即便穿着便装,依旧掩不住那高高在上的气质。
他把烤肉递给中年男子,道:“一切顺利。如你所言,楚国答应嫁公主和亲,我安排了内应在城中煽风点火,激怒百姓的情绪,又接连杀了两拨使节,让他们知道我匈奴人嗜血凶残,现在江陵城已经民怨沸腾、怒不可遏了。”
中年男子道:“很好,楚国百姓性情骄傲,本就对公主和亲委曲求全很不满,现在使节遇害,他们更不会坐以待毙了。”
“是,与其等着匈奴背信弃义,攻城略地,不如奋起反抗。”呼曼单于撕下一块烤肉,大口咀嚼道:“你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激起百姓对皇室的愤懑后,你带兵回国顺理成章推翻旧政,再呼吁百姓与我匈奴殊死一搏……”
“总得做做样子。”中年男子神色平静,“我要想坐稳新王位,必须有所建树,击退匈奴就是最快最好的功绩。到时候,你带走你想要的楚皇室嫡系血脉,我拿到我想要的万人之上的王位,双方各取所需,互惠共赢。”
呼曼单于咧嘴,意味深长的笑道:“你说的没错,希望我们双方都能谨遵约定,绝不背弃。”
毕竟,你也是楚皇室嫡系血脉啊。
双方看似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和睦,宛如一条船上的人,实则心中都各有盘算。
“我们有多少年没见了?”
“二十多年吧。”
“那时候你还是楚国边境的一个小将军,手底下只有几千兵马,被先帝扔到边陲之地历练,多少次性命攸关啊……”
“生死虽有命,但人定更胜天,我都挺过来了。那时候你也只是一个难缠的盗匪头子,如今却成了匈奴十六联众部落的首领,着实让人吃惊。”
“哈哈哈,我也以为再见时,你会成为楚国的王,说一不二,最尊贵的王……”
长长的一章~【捉下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044:荐和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