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景珩的头痛症发作得愈加频繁了,眼见额头已经沁出汗珠,眉头紧锁成川,眼眸微闭,神色却不安宁,像是被困在一场陈年旧梦中,痛彻心扉却不肯转醒。
满院下人,一室安静,贴身影卫连呼吸都微不可闻,一是因为府里规矩极严,二是王爷脾气越来越差。
新来的婢女冬月捧着已经温凉的茶水,隔着屏风间隙,羞怯怯地偷偷抬眼打量。
薛景珩生的丰神俊朗、五官立体分明,眉间一抹英气,俊朗之中带着几分冷峻,不知惹得多少临安城的闺阁女儿魂牵梦萦。
五年前,承文二十二年,史称“承文之乱”。临安城中巫蛊作乱,东宫太子被指私藏甲兵并以厌胜之术诅咒圣躬。
文帝大怒传旨废黜东宫。
太子皇甫云睿不肯束手就擒,遂举兵谋反。所幸南境韩家军精锐正值换防返京途中,千里之外忽接急报,当即挥师回京“清君侧”。
最终,太子兵败饮剑含元殿,其母言贵妃悬梁自缢。言贵妃母族——根基深厚的百年相府也轰然倒塌。
文帝在御榻前闻讯愤恨交加,猝然昏厥。
二皇子皇甫云州以韩家军铁骑为援,兵甲慑外;以薛景珩合纵连横之才为谋,权术安内。铁腕镇压一众老臣,逼得太子太傅血溅朝堂,群臣震怖,莫敢仰视。
直到这时,临安城里五姓十族的皇族贵戚才从歌舞升平中如梦初醒,原来早就有人布好了棋局。
一夕间,临安城内改换门庭,言家所在的太子党树倒猢狲散,文帝气急攻心昏迷不醒,二皇子皇甫云州则顺理成章代天子监国。
而薛景珩因辅助二殿下的从龙之功,被加封为异姓亲王——淮安王,手握三万宫廷禁军,一时间风头无量,成为朝堂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薛家也从门可罗雀的微末家族重新焕发祖上荣光,一跃成为临安城十大氏族之首,声望仅次于五姓氏族之下。
“砰!”就在婢女微微愣神的功夫,手上失了力道,茶杯重重磕在托盘边缘,打破了满室寂静。
“仔细些!王爷跟前当值也这般毛手毛脚?”王府掌事的玉竹姑姑闻声不满,低声训斥道。
薛景珩斜倚在软榻上,月白中衣的衣襟微微松散,面色苍白,似有病容,额角一层薄汗,睫毛随着响声微颤,猝然从陈年旧梦中惊醒。
他醒时的手指还虚搭在一卷褒贬时弊的策论上,论述中将临安城的五姓十族比作“蛀空梁柱的白蚁”,主张废黜世家旧俗和特权、扫清临安城污浊之气,为平民学子广开寒门之路。
文章旁边落下薛景珩的批注——“志气可嘉,然涉世未深”,笔尖处洇开一点犹豫的墨痕,最终又写下“此子可琢”四个字,文章落款是新科举子蒋砚的名字。
闯祸的小丫头见势不妙,拼命往后缩,却被玉竹一把攥住了手臂,力道不大,却惊得她“嘶”地抽了口冷气,飞快地攥紧袖口。
“调你来王爷近旁伺候,原是指着你素日乖巧妥帖”,玉竹语气里半是恼怒半是失望,“今日怎地这般毛躁?……你可知王爷朝政繁忙,已经两天没有睡过整觉了,好容易躺下休憩片刻,又被你这小蹄子给吵醒了!”
“奴婢知错了。”小丫鬟垂着头,声音细若蚊蚋,“方才一时走神才失手摔了茶盏,以后再不敢了。”
玉竹原是薛老夫人跟前调教出来的丫头,因为服侍得当妥帖,五年前被拨来给薛景珩院中掌事,约莫二十七八岁,生得端正秀丽,办事聪慧大方,极得府中众人敬重。
此刻目光落在小丫鬟泛红的眼角上,不自觉叹了口气,声音放柔了几分:“别哭了,赶快收拾好退下吧。”
薛景珩惊醒后的眼神落在窗外光秃的海棠树上,一抹微不可察的苦涩稍纵即逝。
阖眸凝神片刻,再睁眼时眼底的眸光已渐渐平静,恢复到平日大权在握、杀伐决断的淮安王模样。
“在吵什么事?”冷冽声音从屏风内传来,霎时,屋内众人噤若寒蝉。
玉竹略欠着身,脚步稳而轻地转入屏风后请安,“是奴婢管教不严,扰了公子清净,”她斟酌了说辞替小丫鬟遮掩,“都怪雪团那小家伙,突然从窗外窜进来惊了奉茶婢女,方才失手打翻了茶盏。”
薛景珩的眼神微动:“雪团?”
像是为了印证玉竹的话,一只通体雪白的狸奴碰巧轻盈地跃上窗棂,金色的眸子在光下眯成一条线。然后轻悄地绕过书案走到薛景珩的软塌旁,用头顶蹭着他的手掌,十分无辜地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薛景珩放下手中书卷,轻抚着小狸奴柔软的背脊,指尖在温热的绒毛间流连,低垂的眸中似含着一泓化不开的湖水,温柔沉静。只是眼中藏着难以察觉的细微波澜,如同月下幽潭忽然被风吹皱很快又复平。
“路滑天冷该在屋里拘着些,怎地这般顽皮……”薛景珩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倒是学得她三分狡黠……”
玉竹离得近闻言略怔楞,捧着碎瓷片的手掌不可察地微微一滞,抬眼间却见薛景珩神情沉静如常,暗自松了一口气。便转头对着小丫鬟冬月催促道,“换壶新茶来”。
薛景珩闻言终于抬眸,看向屏风后地上的一片狼藉,又略过满脸惶恐的小丫鬟,低咳两声,嗓音里泛着久病磨出的沙哑,“冬月入府不久,年岁小又素来恭谨勤勉,莫要为难她,饶过这次罢……如若再犯,再交由姑姑处置。”
“多谢王爷恩典!”小丫头闻言欢喜地如蒙大赦,手忙脚乱地收拾好碎瓷片后,急忙叩首行礼告退,不觉间后襟的丝绸褂子已经湿透,冷汗黏腻粘连在一起,屋外寒风吹过泛起一阵战栗。
自五年前亲手处置言相的事情后,王爷便一直郁郁不畅,行事作风严苛,再无半分容情。
听闻近日在朝堂上更是不顾旧臣颜面,连历经三朝、位尊首辅上官氏的面子也不给,执意贬斥了其新入仕、方才及冠的幼子——上官云谦。
上官云谦是上官夫人老来得子,自幼被娇宠坏了,十分疏懒懈怠,在政务上不甚上心,雨季来临前未能及时加固河坝,以至洛县暴雨决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被众御史上书弹劾。
虽然上官云谦诚心悔过,又有诰命在身的上官老夫人脱簪请罪,薛景珩还是顶住压力,将其连降三级,从正三品总督京畿河道都御史贬为从四品通政使司右参议,处置的毫不容情,完全没有顾忌上官氏的面子。
现下闻得恩宽,冬月连忙谢恩告退。
朝政纷扰,薛景珩已是接连数日未曾安眠,此刻被骤然吵醒,他不觉偏着头,指节重重地按压上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虽未言语,眉宇间却凝着一片化不开的倦怠与疲惫。
见状,立即有机灵的侍女上前询问,“府里还住着几位新来的琴师擅弹民间小调,王爷素日爱听琴,现在头痛症发作,不如邀琴师过来弹奏一曲可好?许能舒心解郁。”
见薛景珩不置可否,婢女慌忙抬头,眼神求助看向旁边的侍卫长路遥,路遥揣摩着薛景珩的神色微微颔首。
婢女得了默许,立即欢喜地去安排。
薛景珩性情沉稳,这几年更显冷淡,连自幼伺候他的府中人也难以揣测他的喜怒。不过有一件事例外——王爷听琴时,脾性会格外温平,甚至当差下人所得的赏赐都特别丰厚。
婢女想到方才献上的主意得到了赞许,掩不住眼中的笑意,又想着或许能多得些赏赐,不由挺直了腰身,通报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半盏茶的功夫,女琴师抱琴而来。她一袭素衣,半尺长的白纱覆面,瞧不清面容,步履婀娜轻盈,一路走来裙裾纹丝不动,两袖如弱柳扶风,依稀是一位受过良好规矩教养的年轻少女。
薛景珩懒散地从乌木软榻上坐起身,饶有兴趣的瞧着琴师的动作。
“大胆女子,见到淮安王何故遮遮掩掩、不摘下面纱见礼?”路遥大声斥责道,眼中带着警惕和审视。
琴师从容地放下古琴,双手交叠于腰前,眼神低垂,规规矩矩地屈膝俯身下拜,行了一个周全的万福礼。
然后才缓缓开口回道:“民女幼时遇到意外,面容在大火中损毁,相貌丑陋不宜见人,故而一直以面纱覆面,望王爷体恤。”
她声音粗粝喑哑,每个音节都像破旧的风箱,在寒风里发出呼啦啦的声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妪,简直不忍耳闻,与她窈窕的身形和年少芳华极为不配,形成了巨大反差。
路遥在听到琴师声音的那一刻,眼里的警惕一晃而逝,神色不觉变为失望,但是依然没有放松持剑的手,继续追问道:“你的声音天生就是如此么?”
婢女诧异地悄悄抬了抬眼,路侍卫长虽然平日爱与府上婢女玩笑几句,十分平易近人,可每逢当值时最是谨慎小心,一向沉默少言,今日怎得对琴师如此关心?
景珩轻抚着茶盏,眼神略过路遥,嘴角带着笑,眼神却晦暗不明。路遥心中一沉,暗骂自己多嘴。
“回禀大人,民女因年少时一场大火毁了面容,也伤了声音。”她带着面纱看不清面容,声音是平静的波澜不惊。
薛景珩怀中的雪团倏然立起,脚步轻巧地跃下软塌,落在青石地上。
它款步至琴案前,尾尖优雅地勾起一个弧度,绕着那袭素白裙裾缓缓游走。最后驻足,仰起小巧的头颅,在琴师绣着海棠花样的鞋面上轻轻一蹭,又极尽缠绵地来回摩挲,满足地溢出呼噜声。
薛景珩瞧着心爱狸奴的动作未语,拨弄着茶盏却不饮。
半晌,方听见他疏离有礼地吩咐琴师落座。
“那便拣个拿手的曲子来弹,若弹得好,本王重重有赏。”
您的鼓励和支持就是小作者码字的最大动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旧时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